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是基于当前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所实施的重要教学体系,所以,如何更好推进翻译教学活动?选择中英茶文化差异内容融入其中,将为翻译教学策略构建有着重要推动。本文拟从中英茶文化差异的展现及形成渊源认知入手,结合当前翻译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客观欠缺,通过分析融入茶文化元素实施翻译教学活动的具体诉求,进而分析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的翻译教学策略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2.
梁绮颜 《福建茶叶》2016,(9):361-362
茶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与复兴,中英茶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也开始研究茶学教育的各项教育细则,尤其是在中英文化差异下的茶学词汇翻译教学,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茶学词汇的过程中,也会遭遇很多问题,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为目的,将中英文化差异作为基点,研究翻译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翻译理念,掌握更多的翻译方法,本文以中英茶文化为背景,对茶学词汇翻译教学进行几点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而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品。因东西方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茶文化也有诸多不同。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加快,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交往间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中英饮茶方式、习惯的比较出发,对比分析中英茶文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英茶文化比较在高校语际翻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被誉为茶的故乡,是东方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在茶叶由东方传入英国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英国本土特色的英国茶文化,并成为西方茶文化的典型代表。中英茶文化的区别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对中英文学作品中茶文化语言的差异进行研究,有助于探寻中英茶文化的内在差别,从而对当前中国茶文化的继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基于此,本文对中英文学作品中茶文化语言的差异进行了简单研究,希望通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分析,推动中英茶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受中英历史背景、社会行为与精神需求等的影响,两国茶文化在物质形态、社会行为与文化价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对中国茶叶的跨文化翻译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文章在分析中国与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差异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茶叶跨文化翻译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了优化我国茶叶跨文化翻译的具体途径,以期为我国茶叶翻译工作提供一定方法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吕琳 《福建茶叶》2017,(12):219-220
如今在开展英语交流和教学活动时,要通过丰富融入多项元素,从而助力整个英语交流和教学活动具体开展。当然,融入中英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差异和不同,也为我们开展英语交流与教学活动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拟从中英茶文化差异的具体展现分析,结合当前英语交流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知,通过融入英语交流与教学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从而研究中英茶文化差异促进英语交际和教学的具体诠释。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西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不尽相同,所以中西国家各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尤以英国茶文化极具代表性。茶叶传入到英国后,必然会涉及到一些茶叶翻译问题,从这些茶叶翻译中,我们可以一探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郝琨 《福建茶叶》2016,(11):310-311
由于所属语系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自然也表现在茶文化中。英语初学者会认为红茶的英文表达是"red tea",事实上红茶对应的英文翻译是"black tea"。中英红茶表达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这背后则存在诸多原因。就目前而言,我国红茶文化翻译主要采取异化翻译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我国红茶文化的传播和红茶出口贸易的开展。本文首先对红茶的起源和红茶文化在英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就中英"红茶"的表达差异和当前红茶文化异化翻译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红茶文化异化翻译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对我国红茶文化英译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交流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与茶一起逐渐传入世界各国,发展成为全球性文化元素,在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我们通常发现,语言上的差异已经成为其主要障碍之一,而中英语言分别处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之下,如何消除语言上的差异,实现跨语言体系下的良好交流,就极其必要。本文拟从中英语言体系的具体差异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英茶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中英茶文化交流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中英茶文化交流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茶文化的国际间交流更加密切,双语教学也逐渐普及,以茶文化交流为平台,中英双语教学模式与手段更加完善,在中英双语教学中引入茶文化,也成为了当前双语教学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中西茶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受到这些差异的影响,中英双语教学在手段与理念上也需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本文首先对中英茶文化进行比较,接着有针对性的对茶文化交流下的中英双语教学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东西文化差异、中英语言有别、古代诗词语内翻译不易等文本内外诸因素的制约,我国古代茶文化诗词的英译本一般很难翻译出原作的"形、神、韵"。文章通过个案研究结合翻译理论,从异曲同工、舍"形"取"意"以及形神兼备三个方面有力探讨了翻译方法在我国古代茶文化诗词的"形"、"意"、"神"在英语文化中的移植。  相似文献   

12.
詹星 《福建茶叶》2016,(9):51-52
本文从中英茶文化差别具体体现、中英茶文化差别影响下茶叶商标翻译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分析探讨,摸索出一些茶叶商标翻译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就茶语言和习语这二者的概念进行了简要说明,接着以茶语言为例对中英习语文化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就茶语言视角下中英习语文化特色的翻译处理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中英茶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魏蔡连 《福建茶叶》2016,(8):380-381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并且经历了47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茶文化更加光彩夺目。在茶叶贸易不断繁荣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的茶叶名称、茶类词汇也随着茶叶一同输入到西方国家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研究英语体系中茶语的翻译对中国茶文化普及与茶叶贸易发展都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目前英文茶语翻译的情况来看,由于中英茶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导致一部分茶语在翻译中出现变形以及缺失的情况,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姚驰 《福建茶叶》2016,(3):275-276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茶文化历史的大国。茶文化作为民族的重要文化渗透到各自的语言教学中。本文从对中英茶文化差异进行简析入手,对中英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体现和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教学创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交流进一步成熟,如今中英茶文化之间的交流也需要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创新与突破,尤其是要能够从跨文化视角来认知中英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有效交流。本文拟从中英茶文化的具体特点和不同分析入手,结合跨文化交流的具体内涵认知,通过融入中英茶文化跨文化交流的客观需要,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英茶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饮品,由于每个国家的发展历史背景不同,导致各国间文化背景也存在着巨大差异。由于世界各国间文化背景的差异化使得茶在英语中的翻译也具有多重含义。以中英文化差异为桥梁,研究翻译策略,掌握更多的翻译技巧与方法,建立正确的翻译理念,本文以中英茶文化为基点,对茶学词汇英语翻译浅析几点研究分析。本文则对于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中茶的英语翻译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历经朝代更迭,依然生机勃勃。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茶文化开始焕发新的生机,与世界交融。然而由于语言不通,很难完整准确地将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茶文化翻译成为重中之重。高职英语教学立足于英语教学和实践,致力于培养优秀的茶文化翻译人才。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英语教学与茶文化翻译的渊源,然后在茶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最后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在茶文化翻译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易雪梅 《福建茶叶》2016,(3):387-388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流传下来了许多茶文化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在我国的茶文化研究领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乃至在整个世界的茶文化研究传播中都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陆羽所著的《茶经》就是一部应用价值极高的茶文化著作。随着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日益密切和频繁,我国的茶文化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那么西方国家在对《茶经》进行英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英词组含义的差异,势必会对英译的茶文化造成一定的偏颇或者是遗漏,那么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中英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正确的传播茶文化内涵起到辅助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何志静  尹鑫 《福建茶叶》2016,(11):394-395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底蕴,英国茶文化讲究实用性。本文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比较,对中英不同文化体系进行分析,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