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和自治区列为重点疫病防治计划之一,国家每年都拨发布病防治经费和下达检测任务。搞好布病防治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意义。虽然布病是慢性病,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我区是布病重度流行区,多年来对布病的防治采取免疫、检疫、监测、病畜淘汰、扑杀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白城市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治概况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城市动物布病防治工作,通过采取免疫、检疫、淘汰病畜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可喜的防治成果。但是,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布病防治工作,有些工作环节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乐都县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畜间布病防治措施,连续数年坚持高密度、高质量的免疫,完成了布病防治程序,成为我省农区第一个畜间布病控制县,其经验对农区各县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羊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具有极强危害性和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疾病。羊一旦感染布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全面落实布病的研究与防治,充分掌握布病的症状表现及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防止羊群被感染。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布病病原进行分析,探讨布病流行特点及发生症状,并进一步对布病病理变化进行剖检,结合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诊断布病,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018年以来莒县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人间布病感染原因,发病区域、发病年龄和防治措施等情况,为指导全县布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牛羊疾病进行防治的工作能够推进我们国家畜牧业的发展。在反刍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当中最经常见到的是牛羊布病,能够直接影响牛羊防治工作。布病是在牛羊养殖中常常见到的一种疾病,全称布鲁氏菌病。若牛羊得上这种疾病,就会在种群间互相传播,甚至还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对牛羊布病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本篇文章对布病的防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对牛羊布病展开研究,先介绍了可使布病得到预防的措施,即:科学引种、免疫接种以及定期检测,随后又对现有布病治疗手段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使布病得到系统且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县人畜布病的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广大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检疫、免疫、治疗、淘汰等综合防治措施,为控制人畜间布病的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国家指令性重点防治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地方性传染病.刚察县的布病防治工作,在卫生防疫、畜牧兽医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广大地方病防治工作者四十多年的艰苦努力,认真落实以畜间免疫为主,人间查、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卓有成效的控制了布病的流行,1999年经省、州有关部门考核验收达到"稳定控制区"(以县为单位)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简述防治策略情况,对监测防控、移动监管、血清学检测等防控技术措施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现阶段散养户布病防控薄弱,动态监管存在短板,基层布病防控技术薄弱的布病净化问题。针对牛羊场布病防控提出:在流通监管、定点屠宰、溯源防控等方面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布病防控的县级布病防控的总体规划,提升防控技能、强化村级防疫员布病防控能力,完善社会化兽医服务、强化布病防控体系,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布病防控意识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牛羊养殖,作为养殖行业发展的基础项目,和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存在关联。本文主要以牛羊布病防治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牛羊布病防治中的相关问题,其次从针对性采取布病防治方法、奠定防治基础,定位布病防治目标、重视牛羊检疫,重视政策扶持、提高疫病防治效率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牛羊布病的有效防治对策,从而更好地进行牛羊布病防治,规范制定布病防治的应对对策,保障养殖户的牛羊养殖效益和有效性,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自1971年以来,特别从1981年开始,贵德县在羊布病的防治方面开展了以免疫为主的防治措施,从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3年11月到1984年5月,我们根据《布病免疫区(以县为单位)控制标准和考核方法暂行规定》,对全县羊布病的免疫工作进行了考核:结果在被检的8,213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河南省某奶牛养殖小区布病监测为例,对目前奶牛布病的防控措施与效果进行了探析,认为防控效果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是检疫申报制度落实不力、小区建设及管理不规范,布病防治技术规范难以落实等。  相似文献   

15.
1981年,在乐都县开展了布病防治工作,用淘汰病畜和菌苗免疫等手段,试图找出适合农区的布病防治措施。由省畜牧兽医总站,乐都县畜牧兽医站和公社兽医人员二十人组成工作组,按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防治布氏杆菌病的暂行办法》和我省八一年《对今后防治布病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对八个公社,两个牧场的牛、羊、猪进行了布病抽检、普检工作。并以药草台地区为重点,进行了布病的防治工作。乐都县全县现有各类家畜289,245头,其中牛25,578头(牦牛15,200头),羊175,613只,猪61,233头。从八个公社、两个牧场共抽检、普检绵山羊6.762只(其中绵羊4,661只,山羊2,161只),检出阳性252只,阳性率为3.73%,可疑564只,疑性率为  相似文献   

16.
牦牛布鲁氏菌病,为布鲁氏菌侵染而造成的人畜共患病.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汇总介绍布病潜在危害、牦牛布病的流行,以及综合防治措施和建议,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师自1955~1988年,通过对布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布病阳性率控制到羊0.86%、牛0.78%(1988年动物疫病普查结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卫生部、农业部在1981年1月31日制定的《防治布鲁氏菌病暂行办法》的规定和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对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治的统一要求,为了使青海省乐都县种羊场的羊群布病得以净化,自1991-2000年对该场的全部羊群采取了“只检、不免、淘汰”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19.
牛羊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影响了养殖业发展,而且还威胁人类健康.文章结合牛羊布病的病原、流行性病学特点、发病机理,分析牛羊布病的防治措施,旨在保证牛、羊等牲畜的健康成长,促进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地区牛羊布病频繁发生。该疾病传染性强,人畜共患,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结合目前国家布病防控要求,各地需紧紧抓住检疫、检测、扑杀、无害化处理等环节,通过综合手段防治布病。但是由于养殖区域分散,布病防控难度较大,并且部分地区防治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布病防控形势严峻。基于此,本文从布病流行传播特征以及发病表现入手,讨论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如何做好牛羊布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