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马尾松幼苗针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挥发性物质释放规律,为马尾松抗逆生理研究和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的马尾松幼苗针叶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LC-MS/MS)测定其内源激素含量。【结果】GC-MS鉴定出13种挥发性物质,属于萜类、醛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其中9个化合物确定为萜类,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是α-蒎烯、石竹烯和α-水芹烯。干旱胁迫时马尾松幼苗针叶单萜类相对含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倍半萜类相对含量则先升高再逐渐降低,干旱胁迫明显诱导针叶单萜类含量增加;马尾松幼苗针叶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大呈明显增加趋势,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大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HS-SPME可作为干旱胁迫下马尾松幼苗针叶挥发性物质提取的有效手段,GC-MS适合于马尾松幼苗针叶挥发性物质的识别;干旱胁迫时马尾松幼苗针叶含有丰富的单萜和倍半萜,针叶通过调节单萜与倍半萜比例响应干旱胁迫;干旱胁迫时马尾松幼苗针叶通过内源激素相互协调来适应干旱逆境,其中ZT和ABA是其重要的干旱胁迫信号激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GC/MS联合技术对取自广西乐业、隆林、西林3县的细叶云南松松脂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细叶云南松松脂中分离出67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3种主要成分,占总离子流的89.27%。其中,单萜类9种,占26.86%;倍半萜类4种,占7.22%;二萜类10种,占65.92%。与云南松(正种)、马尾松松脂进行比较,单萜和二萜类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相差不大,但含量有一定的差别,单萜含量与马尾松相近,二萜类含量与云南松(正种)相近,倍半萜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差较大;β-蒎烯含量平均值达到3.65%,高β-蒎烯含量是细叶云南松松脂的遗传特征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GC/MS/DS联用的方法,分析了荆条精油,鉴定出其36种化学成份,其中有21种化合物含氧,16个单萜化合物,11个倍半萜化合物,3个二萜化合物。荆条精油的主要成份有α-侧柏烯,α-蒎烯,α-松油烯,1、8—桉叶素,4—萜品烯醇,α-萜品烯醇乙酯,异丁香烯,β-金合欢烯,α-丁香烯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表型特征的湿地松松脂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松脂松节油主要的单萜化合物、倍半萜、二萜在高产脂湿地松不同表型松脂中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A类型含油量最高,而B类型含油量的变异最大,含油量随凝结度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单萜和双萜化合物分别是B类型和D类型占比例最大;主要单萜化合物中α-蒎烯含量A类型最高,β-蒎烯含量B类型最高;倍半萜含量仅有D类型为0.1%,其余类型均为痕量;二萜树脂酸占总化合物含量随凝结度增加呈先降后升变化;海松酸型树脂酸含量随凝结度增加而增加,枞酸型树脂酸含量则先降后升;松脂不同表型的差异主要来自于高组分单萜α-蒎烯、β-蒎烯以及二萜树脂酸中的异海松酸和左旋海松酸。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Maxim.)针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臭冷杉针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和鉴定出11种化合物,分别为左旋乙酸龙脑酯(47.44%)、莰烯(20.40%)、(1R)-(+)-α蒎烯(12.78%)、2,5-二甲基-2,4-己二烯(3.64%)、2-莰醇(3.07%)、石竹烯氧化物(2.99%)、右旋柠檬烯(2.33%)、(1S)-(+)-3-蒈烯(2.21%)、3-硝基-丁醇(2.03%)、3,4-二甲基-2-环戊烯-1-酮(1.77%)和三环萜(1.33%)。臭冷杉针叶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萜类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求日本花柏树皮精油中的活性先导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分析了日本花柏不同部位树皮精油的含量及其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日本花柏树干中部树皮的精油得率最高(0.104%);其主要挥发性组分有α-杜松醇(32.45%)、δ-杜松醇(12.69%)、可巴烯(8.43%)、长叶烯(8.31%)、8-丙氧基香松烷(8....  相似文献   

7.
采用先溶剂提取后,再用水蒸气蒸馏提取南亚松针叶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通过GC、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组分,各个化学组分的相对含量计算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研究南亚松针叶的挥发性物质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南亚松针叶次生代谢产物共得到64个组分,鉴定出29个组分,占色谱出峰面积的95.52%。其中主要成分有:石竹烯44.07%、Δ-吉马烯16.87%、α-石竹烯8.12%、3-蒈烯8.04%、α-蒎烯4.14%。主要成分中单萜8种,含量占16.85%;倍半萜10种,含量占75.49%。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松脂重质松节油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与气质联用仪分析了我国6个省11个工厂的重油成份,气相色谱按程序升温分离出重油中单萜烃11种、单萜醇8种、倍半萜烯烃11种、倍半萜烯含氧化合物以及二萜等物质。用气—质联用仪及少量纯样,与标准图谱对照定性。 以已知含量的莰烯、龙脑、长叶烯作标准曲线,外标法测定各组分在样品中的含量,其中长叶烯和石竹烯的含量,大都占倍半萜烯烃的80%以上,广东样品仅70%以上。 重油含有大量的长叶烯及石竹烯,应充分开发对其组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侧柏不同部分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江苏徐州林场侧柏叶、木材、树皮和果壳等进行水蒸汽法蒸油,所得精油分别用气-质联用仪定性分析和毛细管色谱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侧柏叶精油和果壳精油主要化学成分相似,有α-蒎烯、Δ~3-蒈烯、柏木脑等20多种单萜和倍半萜化合物,α-蒎烯是主成分,占全油的40%;侧柏木材精油主要含罗汉柏烯和柏木脑,分别占全油的45%和21%。侧柏树皮精油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尚含约7%的α-侧柏烯和10%的β-水芹烯,主成分是α-蒎烯,Δ~3-蒈烯和罗汉柏烯分别占全油的14%,16%和13%。侧柏木材精油的品质冠于其余3种精油。侧柏精油化学成分同其它种柏木精油化学成分差别很大。因此,在植物分类上侧柏应属于侧柏(Platycladus[Biota])属,不应属于崖柏(Thuja)的亚属。  相似文献   

10.
使用气液色谱和质谱研究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化学成分。油松松节油主要含α-蒎烯以及少量其他单萜及倍半萜烯烃。鉴定了酸类组分中的一般树脂酸。两种馏分的化学组成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脂极相似。计算出非挥发性树脂酸成分中有5%的中性物。中性物被分离成羰基、羟基以及所谓残留中性组分。羰基和羟基馏分分别由树脂酸醛类和醇类组成,其中以具有海松醛或异海松醛结构的成分为主。残留中性馏分由二萜烃和树脂酸甲酯组成,除海松醛二烯和异松柏烯外,主要成分可能是松柏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Ohne Zusammenfassung
Dr. L. L. J. Ossowski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