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玉堂 《农业机械》2011,(18):62-63
作物遭雹灾,管理须及时雹灾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威胁极大。作物遭受雹灾后,一般不要轻易改种其他作物,只要管理及时、措施得当,仍能获得较好收成。  相似文献   

2.
乐亭县徐家店乡,历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000hm2以上,由于一年两茬,年年都有133hm2的晚播麦。这些晚播表年前不分荣,次生根在5条以下,还有一部分是无次生根的"光棍汉"。晚播小麦按常规管理,每公顷产量只有2250kg,最高不过3000kg该乡农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巧管晚播小麦的经验,使晚播麦每公顷产量增加到4500kg,最高达6000kg。产量比常规管理翻了一番。他们巧管晚播麦的具体方法是:1.酌情浇封冰水,起雪追施腊肥晚播麦不宜浇封冻水,墒情差、保水性差的麦田,适当浇小水。追施腊肥可在冬末春初雪前或雪后进行,顺垄…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对小麦产量、品质都有严重影响的重大病害,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一般年份以长江中下游和东北春麦区发生最重,重发年份波及黄淮海麦区。赤霉病侵染小麦不但会引起麦穗枯黄发霉、籽粒腐败变质,而且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赤霉病一旦流行,不仅造成小麦减产,品质下降,而且病菌产生的毒素还会导致小麦失去食用、乃至饲用价值,大流行年份可造成小麦减产50%~60%,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玉米苗期易遭受冰雹危害,但只要生长点未被砸坏,一般就不要轻易翻种,而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具体做法是:1剪叶雹灾过后,及时剪去枯叶和被冰雹打碎的烂叶,使顶心似露未露,以促进心叶生长。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文水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中,水地麦播种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70%左右,产量占到小麦总产量的95%。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丹阳市夏粮生产作物的主要品种,为进一步提高丹阳市小麦生产技术水平,共选择8个小麦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扬麦33实测产量最高,每穗粒数最多,但存在部分倒伏,其抗倒性需要检验;镇麦15120实测产量第二,但理论产量倒数第二,每667 m2有效穗数最多,株高最矮,其稳产性有待进一步观察;镇麦15实测产量第三,千粒重较高,但实际成穗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春季用15%麦极可有效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用麦极20g/667m2,对看麦娘的株防效达93%以上,鲜重防效达95%以上,而以菵草、硬草为重发生的麦田用麦极30g/667m2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对小麦的危害,明显增加小麦产量。麦极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棉花是一种耐涝性较强的作物。据观察,棉株受淹48~72h,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淹十几天,叶子全部脱落,主根烂掉一半,仅生长点未死,排水后及时管理,20天后,棉花可恢复生长;随淹随排,棉花能耐20多天不死且有收成。可见,受涝棉花只要生长点不死,涝后及时加强田间管理,仍能获得较好收成。综合各地经验,管理遭受涝灾的棉花贵在“五及时”:  相似文献   

9.
麦行间套播夏玉米,采用滴灌方式和适宜灌水量、分期追肥、水肥结合、氮磷肥适宜调配等有效技术措施,全生育期追施氮(折纯N)、磷(P2O5)肥量分别保持在168~186kg/hm 2 和132~159kg/hm 2 水平时,可获取9450kg/hm 2 以上产量,水分生产效益达到1.9kg/m 3 以上,显示出良好的节水增收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小麦机械沟播是旱薄盐碱地抗逆夺丰产的有效技术措施张晓霞沧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旱作农业区,冬小麦种植面积44万公顷,其中:旱地冬小麦种植面积21.4万公顷。旱地麦遭受旱、盐、碱、冻害较重,不易拿苗,幼苗纤弱,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影响小麦总产的提高,为此,我...  相似文献   

11.
稻茬小麦机械化播种与人工撒播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稻麦周年机械化,推广小麦机械化播种,集成与配套不同播种条件下小麦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通过大田试验,设置适期、迟播和晚播3个播期,每个播期内比较小麦一体化机条播和人工撒播2个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扬麦16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期内机条播处理小麦出苗率、每穗粒数、实际产量均显著高于人工撒播处理,且机条播处理小麦基部节间较撒播处理有缩短趋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机条播处理小麦出苗率、每穗粒数、株高和产量均显著降低,与人工撒播相比,不同播期机条播处理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利用率分别提高7.1%~8.2%和5.0%~5.9%。  相似文献   

12.
三伏盛夏,气温高,湿度大,晒好扬净的小麦如急于入包,很容易发生霉生虫,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里向大家介绍贮麦方法,省事又方便,能达到杀虫防霉的效果。 一、麦糠贮麦 用大晴天中午晒小麦,边晒边翻,晒三个小时左右(麦温约48℃~52℃,水分降到12.5%  相似文献   

13.
正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包括小麦返青、拔节等重要过程,是小麦整个生育期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若管理措施及时得当,可对旺长麦苗做到控旺转壮,对瘦弱麦苗做到早发早壮,有效提高产量。春季小麦田间机械化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麦田镇压、化学肥料追施、病虫草害防治和田间灌溉技术等。做好春季小麦机械化田间管理,应做到以下事项。一、搞好机械化病虫草害防治春季是各种病虫草害多发季节,各地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机械  相似文献   

14.
一、分蘖期管理 (一)追施肥料 在栽插后7~10天,按每亩7~8kg追施尿素,占总施氮量的20%左右。根据情况,按每亩1.5kg施锌肥。 (二)化学除草 在栽插后7~10天,用除草剂拌尿素或潮细土均匀撒施。如用25%稻草可湿性粉剂每亩需50g。宜建立3~4cm水层,不要把秧苗心部以上淹在水里,否则易除死秧苗。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技术是农业生产取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使用过的地膜留在土地中如不及时清理,会造成土地污染严重。据新疆农业厅对16个县农膜残留量的抽样调查,每公顷耕地中平均残留废膜37.5kg,残膜3~5年不回收可使小麦的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  相似文献   

16.
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是通过农机与农艺密切结合,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特别是麦收后直播玉米,较麦田套种有两大优点:一是能减少因套种玉米时造成的小麦损失,一般可使小麦增产5%~10%;二是玉米直播可保证密植要求,一般可增加玉米产量2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青岛市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已大大提高,缩短了麦收时间,为玉米直播争取了时间,加之推广85~90天成熟的玉米品种,更为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推广创造了条件。 青岛市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近几年来引进推广的2BJD—3型玉米精量播种机,具有结构简单,使  相似文献   

17.
小麦缺硼,苗期分蘖不正常,后期结实率下降甚至不结实,产量下降。在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各喷一次浓度为005%~01%的硼砂溶液,每次每公顷喷施750千克,可提高结实率,增产10%以上。油菜缺硼,苗期萎缩不长,后期出现花而不实现象,对产量影响较大。在油...  相似文献   

18.
一、稻田套播麦应用价值1995~1999年镇江市稻套麦技术应用面积占各年小麦种植面积的50%以上,促进了水稻品种粳型化,提高了迟熟晚粳种植比例。1998年晚粳面积占水稻面积的502%,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生产水平,单产年递增256kg,从1994年的5143kg/667m2提高到1998年的6168kg。小麦生产除1998年因受到罕见的春季暴雪严重灾害减产外,其余各年都稳定在历史最高单产水平。稻套麦节省了整地用工,具有省工、节本、高效、稳产,有利于全年增产的优越性,有利于麦作适度规模专业化、…  相似文献   

19.
电动小麦撒播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 近年来,在稻、麦两熟制种植地区,常规的种植方式普遍存在着水稻收获期推迟、小麦种植时间较晚的问题,大多数小麦种植错过最佳播种期,严重影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抢抓小麦种植农时,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采取了稻田套种小麦的种植方式,但一般都是人工撒播。由于稻田人工撤麦作业条件差,播种量、作业幅宽和人员行走速度都无法控制,从而出现了稻田撒麦不均匀的问题,造成小麦出苗均匀性差,直接影响到小麦产量。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电动撒播机,可以提高稻田撒播小麦的均匀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小麦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异绿隆防除稻套麦田杂草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每hm2用异绿隆1350g收割后7天用药和异绿隆1050g收割后2天用药的处理效果最佳,株防效达80%以上,鲜重防效达90%以上;对麦苗均有一定药害,但不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