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重要的湿地和候鸟栖息地,宝贵的鱼类资源库、鱼类基因库和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针对鄱阳湖区渔业资源和水域现状,强调对渔业水域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建立湿地保护带、重建和恢复湖区滨岸植被、采用生物调控技术、加大增殖放流和人工鱼巢力度、建设重要经济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湖泊鱼类群落结构与物理生境特征密切相关。为了探究鱼类群落结构与物理生境特征之间的关系,在鄱阳湖设立17个采样点,通过采集鱼类样本研究其群落结构,并利用遥感技术分析样点物理生境特征(包括岸线分形维数、距离指数和高程值)及其空间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依据17个采样位点的物理生境特征,鄱阳湖丰水期物理生境空间上可以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北方区、南方区和主湖区,但枯水期鄱阳湖生境没有显著的区域划分规律。丰水期鄱阳湖鱼类可以分为北方群、南方群和主湖区群3个类群,而枯水期鱼类组成没有明显规律。从功能类群上看,鄱阳湖鱼类以杂食性、湖泊定居性和偏好于底层以及中下层栖息的中小型鱼类为主。不同区域的鱼类功能群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北方区和南方区鱼类功能群组成相似,主湖区与北方区和南方区存在差异。总体上,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和差异与物理生境特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未来鄱阳湖鱼类的保护工作需要关注湖泊物理生境特征,不同区域应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是长江重要的通江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产业基地.通过分析江西省鄱阳湖2006-2011年渔业经济发展从业渔民情况、渔业经济发展结构变化、捕捞销售及渔民收入情况,结合实地调研,探讨了江西省鄱阳湖渔业目前发展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湖区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市场需求为渔业发展导向,夯实渔业基础建设,包括渔业供需信息数字建设,保障渔民利益和提高其收益;必须提升渔业生产、加工、运输的自动化和科学化,降低生产成本,对过剩的渔业劳动力根据其择业意愿进行培训和安置,包括其子女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渔业捕捞基地,其渔民的生存状况及转产转业等方面在内陆捕捞渔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综合湖区渔业船舶、渔业人口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区渔民生存状况及转产转业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国重要淡水渔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渔业资源急剧衰退,面临枯竭的危险,产量锐降,品种减少,个体小型低龄化。保护增殖鄱阳湖渔业资源,已成为关系渔业生产发展和湖区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渔业资源现状与养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有鱼类136种,占长江鱼类种数的36.76%、江西鱼类种数的66.34%。近年来,鄱阳湖渔业资源衰退明显,主要表现为捕捞产量逐年下降,渔获物种类减少,小型定居鱼类和低龄鱼比例上升。笔者对鄱阳湖2000-2006年渔业资源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资源监测、养护技术研究,修复渔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长江水道是一些河海洄游性、江湖洄游性鱼类进行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洄游的必经水域。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开挖湖沙、拦河筑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和渔业功能日渐恶化。为了解鄱阳湖洄游鱼类资源的种群变化,本文对洄游鱼类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现状调查及主要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对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进行了动态监测,统计渔获物34 893.66 kg,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37.01%。鄱阳湖现有鲤、鲫产卵场33处,主要分布在湖区东、南、西部,年均有效产卵面积186 km2,年均产卵量33.68亿粒。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水域湖水的铅、总氮、铜、总磷和高锰酸盐等为主要超标污染物,导致湖区水质下降。结合水质状况对鄱阳湖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物种与生物资源保护、生境保护与修复、管理与监测等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保障鄱阳湖水域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的作用,使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阳澄湖地跨江苏省吴县、昆山二市及苏州工业园区,总面积113平方公里。湖区鱼类共有67种,其中经济鱼类占的比重较大,且品种多、生长快、品质好。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人工培养殖和放流,形成了目前以清水大闸蟹冲华绒资蟹)。青虾旧本沼虾)、鲫鱼、鲤鱼、翘嘴黠、蒙古柏、鳅鱼、草鱼、骗鱼等优势种群。近些年来,无序的养殖活动及人为的酷渔滥捕给湖区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严重影响了湖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密度过量围网养殖对湖泊渔业及水环境的影响:l大量围网养殖造成湖区水草锐减,使湖区失去了净化水质的重要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砂对鄱阳湖鱼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继长江禁止采砂以后,许多商家将目光转向鄱阳湖,使湖区成了长江中下游采砂最严重地区。采砂破坏了湖区的整体环境,同时对湖区的生物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鄱阳湖采砂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团头鲂 ,为天然捕捞的主要鱼类 ,现已驯化为池塘养殖品种 ,被广大渔民推广养殖。为了合理利用鄱阳湖内团头鲂的资源并为池塘养殖提供依据 ,特对其自然种群的生长进行了研究。在这之前方耀林等对淤泥湖团头鲂作过这方面的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其体长随年龄的增加呈抛物线形式增长。柯鸿文等通过饲养作过淤泥湖团头鲂和上海地区饲养的团头鲂的生长对比试验 ,结论是野生团头鲂生长较快。鄱阳湖团头鲂未见系统的研究材料。1、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从 1 996-1 998年历时近三年 ,从鄱阳湖周围的县、镇湖区采集标本或由当地市场购买 ,尽量采到不同…  相似文献   

12.
2018年6~10月在鄱阳湖湖区鄱阳、都昌、瑞洪及星子水域对397尾鲫鱼、575尾鲤鱼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在采集的样本中,鲫鱼最大体长25.5 cm,最大体重651 g;鲫鱼最小体长6.9 cm,最小体重12 g。鲤鱼最大体长为87 cm,最大体重18500 g;最小体长11.5 cm,最小体重31g。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湖区鲤、鲫鱼体长体重关系为式为W_(鲤鱼)=2E-0.5L~(3.0445)(r=0.9951,n=575)、W_(鲫鱼)=2E-0.5L~(3.0383)(r=0.9939,n=397);在鄱阳湖湖区鱼类捕捞季节,鲤鱼、鲫鱼其捕捞规格分别以10~59.9 cm、10~14.9 cm为主,分别占70.25%和63.98%。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湖口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5月-12月对鄱阳湖湖口县水域鱼类资源进行逐月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鄱阳湖湖口水域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2科40属;优势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Aristichys nobilis)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61.3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为2.59,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6.09,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5,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87,相对稀有种数(R)为97.87%;该水域定置网CPUE为1.10~6.21 kg/d,与湖口水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鄱阳湖湖口水域渔业捕捞个体以小型鱼类居多,洄游型鱼类的幼鱼补充群体数量极少,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河蟹价格的攀高,湖泊网围养殖河蟹效益的提升,不少湖泊出现了生产单一、畸型发展的局面。加上不合理的操作方法及人为的酷渔滥捕,影响了湖泊渔业资源和湖区的生态平衡,严重破坏了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超密度网围养殖对湖泊渔业及环境影响:   1.超密度网围养殖造成湖区水草锐减,使湖区失去了净化水质的支柱   湖区水草不仅是鱼类饵料及水生动物栖息的场所,而且对湖区渔业及水环境的平衡起很大的调节作用。水生植物又能防浪消浪,减少湖区悬浮物,使湖水水质洁爽,增加水体透明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  相似文献   

15.
博湖县渔业通过走苗种集约化、规模化培育道路,不断加大博斯腾湖鱼种投放力度,不仅快速提升了博斯腾湖大型经济鱼类产量,同时也给渔户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湖区渔业经济的良性循环。2010年,笔者通过对博湖县渔业技术推广站试验基地51559.1米2一  相似文献   

16.
市场与信息     
鄱阳湖又成了长江“鱼库”面积5000km2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连续几年精心养护百里草洲,使大批长江濒危鱼类入湖产卵、繁殖。据鱼类专家粗略估计,包括鲥鱼、鱼以及鳊、鳜、鲶、银等优质鱼种在内的122种鱼虾产量明显增长,年捕捞量从70年代最低水平的1.27万t,上升到1999年的6万t。鄱阳湖成了长江中下游名副其实的鱼库。鄱阳湖管理局钱副局长介绍说:草洲是鄱阳湖四周长满芦苇、芨草的滩地,潮来成浅湖,潮落成草洲。全湖大约有129块总面积为7.3万hm2的草洲,为湖区100多万群众、10万头耕牛提供了生产生…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四大家鱼”的现状分析与生态经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鄱阳湖是目前与长江保持自然连通状况仅存的两大湖泊之一。不仅集中了长江名优经济鱼类等水产资源,也是长江鱼苗育肥基地和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同时是水生生物物种保护与研究及水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想场所。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立足生态服务功能,从生态经济的视角,以四大家鱼为例,为鄱阳湖发展生态经济型渔业提供参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渔业建设,实现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区渔业管理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既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又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 ,也是国家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素为江西得天独厚的“宝湖”、“天然鱼库” ,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代湖区经济因洪旱灾害频繁 ,交通不便 ,商品生产欠发达 ,尤其是渔业资源的衰退 ,致使湖区的人均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及科技文化水平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鄱阳湖区的渔业管理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全省及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的兴衰 ,而且对江西尤其是沿湖地区的国计民生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 ,鄱阳湖区在渔业管理中做了许多工作 ,取得过一些成效 ,…  相似文献   

19.
银鱼是身体透明的小型鱼类,在长江中,下游的附属大、中型湖泊渔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是鄱阳湖的重要经济鱼类,鄱阳湖产银鱼有3种(含一亚种),即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乔氏短吻银鱼(Neosalanx Jorni)、雷氏银鱼(Regani salanx brachyrostralis)。从1982年11月至1985年4月作者曾在鄱阳湖对银鱼进行连续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银鱼繁殖生物学的调查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四大家鱼”资源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006年连续10年的监测表明,洞庭湖“四大家鱼”资源变化具有如下特征:渔获量在逐年减少,渔获量与年代呈负相关,渔获物比例也在逐年减小,2006年“四大家鱼”的比例仅为6.61%。渔获量以每年345.98t的速度减少,渔获物比例以每年0.52%的速度递减。亲鱼群体补充严重不足,资源极度衰退。原因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工建筑影响鱼类洄游通道的畅通,水位变化导致渔业水域大面积减小;二是环境污染造成大批鱼类的鱼卵、鱼苗死亡,渔业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三是湖区渔业劳动力人数与洞庭湖承受能力的矛盾.使洞庭湖不堪重负:四是非法渔具、渔法屡禁不止,洞庭湖渔业持续发展举步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