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农业科研机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研机构项目管理系统是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实行办公自动化(OA)的核心内容,既可以整合到OA平台上,也可以独立运行,支持农业科研机构率先在科研项目管理领域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研机构的项目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按照国家各相关部门和省的科技管理有关要求,参照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方法,使用Java/JSP/XML技术语言,开发出《农业科研项目管理系统》1.0版本。该系统适用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在项目管理数据库的支持下,使项目主管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联接,建立动态的项目计划、成果、人才、条件管理的网络体系。在OA平台上提供全方位的项目管理信息服务,提高项目管理和服务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农业科研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多方关注。文章旨在分析农业科研机构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背景、可行性、主要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农业科研机构建设财务信息化平台的关键点,旨在推动融合型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单位内部控制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在社会和经济信息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农业科技信息化是电子政务中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力度的加大和数量的增多,使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是一个庞大而烦琐的工程.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开发一个标准规范、功能完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强的项目申报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以有效地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研究依托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系统,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的现状和需求入手,提出一个采用B/S结构,基于J2EE平台和Spring、Struts2、ExtJs、TopLink、FreeMarker等主流开源框架技术及MVC模式的系统.实践结果表明,本系统为科技项目申报管理领域提供一个原模型,不同种类的项目申报都可以在此模型上扩展实现.通过使用该系统,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从烦琐的手工项目管理中解脱出来,轻松实现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丁强  张小红  宋立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09-7711
基于国内外专家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指出农业科研机构知识管理可为实现隐形和显性知识搭建新的平台、提供新的途径,可提高科研单位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介绍了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研究的作用:一是促进隐形知识显性化;二是促进科研人员知识共享;三是研制知识管理原型系统;四是研究实现知识管理的机制;五是通过竞争情报手段对外部知识进行管理;六是为农业科研机构培养知识管理人才;七是为领导进行科研项目管理决策服务。探讨了农业科研机构知识管理的一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二是知识的获取与组织;三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四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五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知识管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党的十九大已经把我国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对农业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也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持续增长而加大,而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科研机构的发展,甚至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产生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在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多年的管理经验,以及借鉴国内其他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经验,对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和探索,并从提高对农业科研基本建设项目的认识、完善农业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天津农科院及下属各研究所的项目管理流程分析,参照国内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方法和院所的具体情况,采用PowerBuilder9.0技术语音,开发出"基于C/S结构的农业科研机构项目管理系统"1.0版本。该系统实现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之间通过上传和下发进行信息对接,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结题验收、成果管理、科技人员管理、论文著作、发明专利等方面的系统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科研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也越来越多,如何实现对农业科研项目行之有效的管理,是农业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以农业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运行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项目的分类管理、过程管理与动态管理需求,探讨通过指标采集、模型构建的方法,建立完整的农业科研项目运行质量控制体系,搭建相应的质量信息化控制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项目下达部门、项目承担部门、科研人员线上随时地交流互动,从而提高科研管理效率,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同时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更加便捷的科研环境,激发每个人的科研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协同办公系统在商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农业领域尤其是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较少。与商务领域不同的是,农业科研领域具有截然不同的工作流程和协同办公模式。若套用现成的商业OA系统会出现很多功能的缺陷和流程设计的不匹配,文章提出的农业科研协同办公平台,满足农业科研对平台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数据独立,同时对办公痕迹进行持久化保存,满足科研工作快速、精准、高效的办公流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国农业科技华南创新中心为例,分析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科研条件共享平台运行管理中的效应,指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合理配置科研条件资源,实现科研设备、科研技术和成果及科研人才的有效整合,但也存在受资源共享水平和平台规模限制、受农业科研特点限制及对系统稳定性和网络安全性要求高等消极因素,通过对科研条件平台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的分析,以期进一步强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效应,弱化消极效应,探索出更加适合农业科研条件公共平台运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符合农业科研规律、体现产业发展导向、推进产业经济升级的科技管理新机制新模式,对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农业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科研规律和特点,立足当前国家科技项目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提出在战略方向上聚焦国家需求、在支持方式上突出稳定支持、在立项方式上强化分类管理和在过程管理上完善组织体系等措施建议,为创新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Visual Foxpro6.0软件和GCMIS高参管理信息系统编制的可同时在网络和单机应用的“农业科研项目管理数据库”,涵盖了农业科研项目申报书、任务合同书及鉴定验收情况的主要内容,反映信息全面且专业实用性强。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中文WINDOW为工作平台,包括数据的建立、增加、修改、查询、打印等功能。该数据库最突出的优点为系统的维护修改功能,使用户可在十分钟内完成对系统的调整和修改并立即投运,运行快捷方便。该库几经修改和升级,已经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推广应用,获得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2.
按村建档实现县级森林资源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是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探索县级森林资源自动化管理的新途径、提高林业生产部门决策科学性的需要而提出,以云南省永平县为研究对象,以县级森林资源管理概念模式为突破口,以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技术核心的一项林业系统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3.
农地整理工程改变了整理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使其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变化。依据不同的地貌类型,在湖北省境内选取3个典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农地整理前后项目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新增耕地数量最多的是"竹山项目"、净增348.84 hm2,居中的是"当阳项目"、净增62.32 hm2,最少的是"钟祥项目"、净增44.27 hm2。3个农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发生损失,"竹山项目"净减271.0×104元/年,"当阳项目"净减51.0×104元/年,"钟祥项目"净减8.0×104元/年。不同地貌类型项目区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存在较大差异,"竹山项目"的气体调节价值损失最大,"当阳项目"的气体调节价值损失最小;"竹山项目"的食物生产价值增加11.0×104元/年,"钟祥项目"增加1.0×104元/年。研究得到的政策启示:农地整理目标必须从新增耕地数量向更加注重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转变,紧紧围绕和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实施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值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编辑部管理建设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广西农业科学》期刊网络管理平台建设为背景,采用ASP技术环境,设计和构建了编辑部网络管理平台的各功能模块,实现了文稿管理网络化;本平台采用一个数据库文件,分多个数据项,整合了各模块,使之成为能完成编辑部主要工作的系统,特别是在线投稿及管理功能模块,加速了作者与编辑部的联系,方便于编辑部,服务于作者,为编辑部办公自动化进一步建设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5.
The uses of the most social of the social sciences—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i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have often been poorly understood. Drawing upon a decade of work by the Sociology Project of the Small Ruminan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upport Program, this article exemplifies how and where social scientists can and have contributed to major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and it illustrates some of the larger lessons to be learned for human values concerns i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The authors are all members of the Small Ruminan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upport Program's (SR-CRSP) Sociology Project, housed in the Department of Rural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UMC), Columbia MO 65211. They represent a core group of social scientists who have worked with the project since its inception. McCorkle is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Project Coordinator. Nolan is Associate Dean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 in the UM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Professor of Rural Sociology, and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n the project. Associate Professor Gilles is Co-principal Investigator on the project. Jamtgaard served as the project's Resident Scientist in Peru from 1982–1984 and is currently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t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6.
李丁  王鹏  李平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41-12743
区别于传统项目监测评估,社区主导多级参与式监测评估模式不仅是一种项目监测评估方法,更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管理方法。其借助对项目实施进度的持续性记录和监测,达到项目管理的目的。该模式在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中的实践运用对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作出合理评价的同时,对项目顺利实施亦起到极大作用。通过侧重对此模式运行机构、工作机制等方面的说明,达到对该模式在实际操作、运用层面上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从1998年试点以来,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已在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为二期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基层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的实施工作。同时要抓住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有利契机,加速提升林区产业层次,实现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工程界应用的一种新型的工程建设项目承包模式、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及其相关背景.从项目管理承包模式适用范围、分类及与其它模式相比具有的优势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特性分析.结合大型工程项目的特点,提出了应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不断开展,书目多样性正被纳入全球开放科学战略框架内进行分析和讨论。全球开放获取学术交流联盟(GLOALL)各平台的政策、资源与服务等体现了对地域、语言以及学术评价等多样性的重视,同时有利于实现书目多样性所强调的多种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与兼容。[方法/过程]本文主要以书目多样性研究为理论基础,与当今开放获取实践相结合,对GLOALL各成员平台的政策、资源和服务进行阐释、对比和分析。[结果/结论]GLOALL的建设经验对国内推进开放获取实践、构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其平台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国内更好地把握开放获取运动中的机遇,弥补当前服务机制存在的缺口,探索更适合国内的OA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