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云金杆菌乳剂(简称Bt乳剂)于1982年试制成功。产品含孢子数 为120亿/克,1982年-1984年在16个省市,对菜青豆、玉米螟、杨小舟蛾、杨尺蠖等害虫进行防治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市主要用化学农药防治菜青虫,由于产生抗药性,农药使用浓度越来越高,喷药次数越来越高,仍难以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1982—1985年,我站从湖北省农科院引进Bt乳剂防治菜青虫试验示范,经多次反复试验证明,对菜青虫有强烈的毒杀作用,72小时防效为85.7—97.3%。4年来,兰州市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81200亩次。  相似文献   

3.
刘立中 《植物保护》1965,3(5):174-174
1.药杀成虫:此虫一年发生一代,5月中旬是成虫羽化的盛期,利用成虫在产卵之前取食补充营养时间较长的弱点,以6%可湿性六六六3两,25%DDT乳剂3两,混合兑水120斤,或用万分之十倍的敌敌畏乳剂,从5月中旬起,到6月底止,  相似文献   

4.
敌杀死为2.5%乳剂系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出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接触、胃毒作用,和一定的拒避作用。经找所1981—1982两年大面积防治试验,证明它是防治食  相似文献   

5.
二化螟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来常用有机磷农药对其防效普遍较差,加大药量也达不到控制目的。1992年对新农药杀虫单防治螟虫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开展大面积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 供试药剂: 80%杀虫单粉剂(海盐农药厂生产),50%甲基1605乳剂(市售),50%甲胺磷乳剂(市售)。 在一代二化螟一、二龄幼虫高峰期(5月  相似文献   

6.
褐稻虱是连作晚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1982年我们进行了速灭威防治5代褐稻虱及对稻田蜘蛛等天敌影响的试验。 试验农药为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对照农药为乙氯杀螟粉、25%二二三及40%稻瘟净乳剂。药械为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和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两  相似文献   

7.
试验于1981年10月至1982年4月在曲靖县城郊生产队进行,油菜品种为“云油七号”。 试验设四种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用40%劈蚜雾可分散粉末和25%溴氰菊酯乳剂,控制油菜不同生育期的百株蚜量,以形成不同蚜虫密度的小区。四种处理分别为: 1.全期控制:移栽成活至收获基本无害。  相似文献   

8.
“HD-1”杀虫菌系苏云金杆菌的一个变种,原产美国。1979年下半年我所用扬州地区农科所生化厂中试产品对菜青虫进行了防治试验,效果好,无公害、不伤菌,成本少。 据我所1979年8月田间试验,测知“HD-1”杀虫菌防治菜青虫效果为78.9%,比晶体敌百虫、40%乐果乳剂和50%马拉硫磷乳剂24-48小时分别高6.212.5%、50-70%和30.9-35.2%,72小时后防效高出17.1%、87%、和44.4%。1980年5月田间对比试验表明:“HD-1”杀虫菌防治菜青虫的效果,36小时  相似文献   

9.
丁草胺又名灭草特、去草胺,化学名称为N—丁氧甲基—2—氯—2,6—二乙基乙酰替苯胺,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幼芽鞘吸收,其次通过根部吸收,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导致死亡。目前商品剂型主要为60%乳剂,也有5%颗粒剂。 1982~1985年,我们用进口丁草胺在稻田、麦田、油菜田进行了应用技术研究,并于1985  相似文献   

10.
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玫烟色拟青霉北京变种强株系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B菌株,是1980年自北京郊区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成虫上分离到,鉴定为玫烟色拟青霉北京变种(P.fumosoroseus var.beijingensisFang et Q.T.Chen n.var.)。野生菌株保藏到1982年后,菌株的寄生性、生长习性等均减退。但经人工诱变,得到的13—41.、13—21B.、13—48等人工突变株,在寄生性上有极显著的提高;菌落重量增加0.24—1.7倍;产孢量提高0.59—1.3倍。培养特征也有较大的差异。1982年来,在保护地内用诱变菌株混合制剂防治黄瓜上的温室白粉虱,对于减少种群和上层叶成虫数量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红 《湖北植保》2011,(3):51-51
近日,江苏克胜集团生产的25%吡蚜酮悬乳剂(神约)、35%吡虫啉悬乳剂(施悦)、30%戊唑醇悬乳剂(得惠)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等产品被首次推荐为河南省植保站2011年重点推广产品。  相似文献   

12.
庞惠广  郭转造 《广西植保》1993,(2):20-21,40
分析邕宁县1982年—1990年的晚稻稻瘿蚊观察和气象资料,得出晚稻本田平均标葱率(Y)与 5月上旬至6月上旬总雨量(x_1)、7月下旬至8月下旬降雨天数(X_2)2个预测因子相关显著.用判别分析法得出判别函数式Y=0.0367x_l+1.5742X_2,预测晚稻稻瘿蚊发生趋势.经验证及预测1982年—1991年的稻瘿蚊发生趋势,准确率达90%.  相似文献   

13.
核桃瘤蛾是北京市郊区核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在梯田石填墙縫及地面石块下结茧越冬。翌年5月下旬开始羽化至7月中旬結束。第一代幼虫发生于6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发生于8月上旬至9月下旬。室内药效测定結果表明,6%可湿性666(200倍液),50%可湿性DDT粉剂(300倍液),25%DDT乳剂(300倍液),砷酸鉛(200倍液),50%乐果乳剂(2000倍液),50%敌百虫乳剂(500倍液)对各龄幼虫的杀虫效果都很好。試驗表明,树干束革及树干周围开溝誘集丁树化蛹的幼虫效果更好,特别是在喷药有困难的山区,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植保无人飞机施用农药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并及时发布无人飞机用登记农药制剂产品相关情况.截至2020年11月,日本登记用于植保无人飞机的农药制剂产品达到了316个,包括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剂型有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水剂、颗粒剂等,其中登记的除草剂制剂多为颗粒剂.对于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  相似文献   

15.
1985年6月25—27日,在湖北省农科院和北京市农业局的主持下,召开了Bt乳剂研制及其应用成果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0多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工厂的63位代表。代表们听取了“Bt乳剂研制及其应用”等4篇专题报告;参观了Bt乳剂防治玉米螟、菜青虫、国槐尺蠖现场;还观察了目标害虫超微结构的病变,证明Bt乳剂完整地保持了苏云金杆菌的生物活性;最后对Bt乳剂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1988年5月作者以2.5%敌杀死乳油(法国),20%速灭杀丁乳油(日本),5%百树菊酯浓可溶剂(西德),10%兴棉宝乳油(英国),50%磷胺乳剂,40%氧化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剂、20%三氯杀螨醇乳油(山东农药厂),50%甲胺磷乳油(高密县农药厂),50%久效磷乳油(青岛农药厂)等10种常用农药对叶色草蛉(Chrysopa phllochroma Wesmael)卵和三龄幼虫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方法 每种农药分别用清水按倍数稀释9种浓度,以清水为对照,重复2次,每处理试幼  相似文献   

17.
全国第五次Bt乳剂应用协作会于1986年11月1~3日在武汉市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地使用Bt乳剂防治农林害虫的经验。吉林省飞机喷施Bt乳剂防治玉米螟面积18万余亩,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每亩投资0.70壳,挽回损失4.90元,投资与收益之比为1:7。南方地区应用Bt乳剂防治园林害虫,茶毛虫、稻苞虫、芦毒蛾、苹果卷叶蛾、杨尺蠖等,效果相当于  相似文献   

18.
我县从1963年开始试用马拉硫磷乳剂,1964年普遍地应用于水稻、棉花、蔬菜上防治虫害,成效显著,深受群众欢迎。据供销部门统计,1964年全县销售50%马拉硫磷乳剂5,500市斤,防治面积达5万余亩。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在如皋县宏坝、新民两个蔬菜队,利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死亡率达70-96%。试验表明以下条件有助于发挥Bt乳剂杀虫效果。 适期用药 根据虫情测报,初卵期喷施800倍Bt乳剂,防治效果为10%:孵化盛期至一龄幼虫盛  相似文献   

20.
莱芜地区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2012两年间对莱芜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田间消长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发现该虫在莱芜地区一年可发生1~2代,越冬代成虫的发生受5月份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影响成虫羽化高峰期的出现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8 500倍液,12%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水乳剂5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 000倍液,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 0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可在果园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