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冬季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日照时间渐短,大部分鹌鹑产蛋量开始下降,甚至停止产蛋。要使鹌鹑冬季依然持续产蛋,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保证措施。1增加光照冬季到来,昼短夜长,光照时间逐渐缩短,不能满足鹌鹑产蛋所需要的光照时间,产蛋鹌鹑每天需要12~14h光照时间。因此,冬天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30~40m2鹌鹑舍需配1只40W电灯,每天需要延长4h光照时间,即每天天亮前2h开灯,天黑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旨在研究舍内不同笼位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随机取舍内中间区域6排,采用3×3双因素实验设计,设置3个列水平(外侧、走道和中间列)和3个层水平(上层、下层和中层),随机统计1 d的产蛋数和每笼蛋重.结果表明:外侧最下层笼位鹌鹑的产蛋数均显著大于中层和上层(P<0.05),过道下层笼位鹌鹑的产蛋数最大且显著大于上层(...  相似文献   

3.
我国饲养鹌鹑的时间较短,但是其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有的县市还建立了专门的鹌鹑养殖基地,养殖户规模不断扩大,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鹌鹑相对于其他禽畜的饲养,所需禽舍面积也相对较小,饲料投入量少,而且人工饲养劳动强度轻松。鹌鹑的生长期短,40-50天就可以成熟,并且产蛋,而且可以风险比较小,养殖户承担的经济风险也较小[1]。在鹌鹑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鹌鹑蛋供不应求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般鹌鹑最多一年可以产蛋达到470个,有极少部分将近5%的母鹌鹑可以在1天之内产2个鹌鹑蛋,鹌鹑产蛋多少除了与品种有关之外还与饲养环境和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
《农业新技术》2005,(2):35-35
一、蛋用型 1.日本鹌鹑:是鹌鹑种的重要基因库,日本鹌鹑以体型小、产蛋多、纯度高而著称于世.其体羽呈栗褐色,头部黑褐色,中央有淡色直纹,背心赤褐色,均匀散布着黄色直条纹和暗色横纹,腹羽色泽较浅.公鹌鹑脸部、下颌、喉部为赤褐色,胸羽呈红砖色;母鹌鹑脸部淡褐色,下颌灰白色,胸羽浅褐色并缀有分布范围似鸡心状的粗细不等的黑色斑点.成年公鹌鹑体重110g,母鹌鹑140g.限饲条件下,母鹌鹑6周龄开产,年产蛋250~300个,高产品系母鹌鹑年产蛋超过320个,平均蛋重10.5g,蛋壳上布满棕褐色或青紫色的斑块或斑点,需指出的是,棕褐色蛋壳常有光泽,而青紫色蛋壳呈粉状.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自别雌雄配套系父母代种鹌鹑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选取75日龄产蛋栗羽鹌鹑1 080只、雄性黄羽鹌鹑300只,随机分为2组,以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5%和21%的日粮作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80只产蛋鹌鹑、50只雄性鹌鹑。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25%蛋白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均显著高于21%蛋白组(P0.05);25%蛋白组料蛋比显著低于21%蛋白组(P0.05);相对于21%蛋白组,25%蛋白组入孵蛋孵化率和雏鹌鹑初生重指标都有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种鹌鹑日粮蛋白水平由21%提高到25%,可提高种鹌鹑的产蛋性能和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养鹌鹑在香港由居民作为生计之一,这和鹌鹑的一些性能有些分不开的。鹌鹑一年可以繁殖3—4次;6—7周龄内就可产蛋,每只每年平均产蛋250多只。还有鹌鹑的孵化仅需16天。养10—12只鹌鹑所占用的面积只和养一只肉用仔鸡的相似。当地养鹌鹑的料肉比是2:1;3公斤饲料可生产1公斤蛋。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鹌鹑雌激素受体β亚基(ESRβ)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产蛋性能的关联性,为鹌鹑产蛋性能候选基因的确立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健康蛋用黑羽鹌鹑为研究对象,开产后进行生产性能的持续统计(60 d),采用PCR-SSCP法对鹌鹑ESRβ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ESRβ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分析。PCR-SSCP检测结果发现,ESRβ基因外显子1、3、4、5、6、7和8均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开产蛋质量上,外显子3 CD基因型与CC和DD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开产日龄上,外显子5 DD基因型与CD和CC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平均蛋质量上,外显子7 CD基因型与CC和DD基因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ESRβ基因与蛋用黑羽鹌鹑产蛋性状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正>鹌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成熟早、产蛋性能高等特点,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蛋鹌鹑6~7周龄性成熟,并开始产蛋,平均年产蛋270~300枚,是其体重的20~25倍。但是要保证鹌鹑的持续高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1提高鹌鹑整齐度,控制开产日龄,使开产适时化、同期化在鹌鹑饲养中,有人认为开产越早越好,"早开产、早得益",大多数饲养者在整个育雏育成期,均采用24h光照,育成期目标就成了大体重、早开产。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5,(12):62-65
为揭示不同光色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280只产蛋高峰期的朝鲜鹌鹑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鹌鹑分别采用白、黄、红、蓝、绿5种光色进行人工照明,光照强度10 Lx,每天光照时间为16 h,试验期为5周。结果表明:黄光组鹌鹑5周内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其他光色组(P0.05),产蛋性能总体上呈现了"黄光组红光组白光组蓝光组绿光组"的变化规律;而不同光色组的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产实际中,采用黄光照射可显著提高鹌鹑的日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但却不会增加单位产蛋量的饲料消耗,可有效提高鹌鹑的产蛋性能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1鹌鹑产蛋前转群措施产蛋前转群应在开产前1周进行,在转群前后1周应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品和添加剂。转群前应断喙,接种疫苗。公鹑应提前放入种鹑笼内。转群同时要称重,按照称重结果分群。转群应在夜间进行,转出鹑舍应将灯光调暗或关灯,转入鹑舍则应整夜开灯,以防止转群应激造成挤堆死亡。转群前3小时断料,2小时断水。转群时要将雄、雌鹌鹑分群,淘汰多余的雄鹌鹑,保留雌鹌鹑产蛋,以降低生产成本。选择合格的鹌鹑转入到蛋鹌鹑舍。雌鹌鹑达到产蛋高峰期时应该选择肛门松驰、扁平、湿润、耻骨间隙放下1个手指以上的个体。…  相似文献   

11.
鹌鹑蛋和烹鹌鹑在欧洲人的菜单上是珍品,在亚洲则以煮鹌鹑蛋的菜式为普遍,中国菜中更是如此。鹌鹑主要作产蛋用,较少作肉用。从1972年起,鹌鹑业在香港迅速发展起来。仅新界就养有大约350000只鹌鹑。香港每年鹑蛋产量估计为1亿至1亿1千万枚,此外还从中国大量进口。在新加坡这个亚洲第二大城市国家,90家农场中总共有约3万只鹌鹑全部集中用作产蛋。在中国,北京市东沙的北京种禽公司总计有1万只鹌鹑用于产蛋,另有1万8千只专门提供种蛋。鹌鹑鹌鹑(Coturnix)起源于非  相似文献   

12.
鹌鹑产蛋多少与词养管理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它对饲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品种好坏也是产蛋多少的一个因素。饲养肉鹌鹑或蛋鹌鹑的产量不一样,肉、蛋鹌鹑杂交育成的鹌鹑就比纯肉鹌鹑的产蛋量多,一般可提高产蛋率15%~20%,所以鹌鹑多产蛋,要饲养杂交鹌鹑或蛋鹌鹑。 鹌鹑是由野生变家养的,虽经过人工  相似文献   

13.
提高鹌鹑产蛋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彦明  刘平  洪爱萍 《中国家禽》2003,25(14):22-22
1适时转群规模饲养蛋用鹌鹑宜在5~6周龄将鹌鹑从青年鹌鹑笼转入产蛋笼,使鹌鹑及时适应新环境,有利于适时开产,转群以上午为宜,捕捉时注意轻捉轻放,顶网用软罩。小规模家庭饲养可一直在产蛋笼饲养,不必转群。2科学饲喂2.1饲养方式产蛋鹌鹑喂干粉料、湿粉料、干湿兼喂、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4.
蛋用鹌鹑养殖对环境控制要求较高,为了研究产蛋舍内局部小环境差异对产蛋期鹌鹑产蛋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了1 500只60日龄产蛋鹌鹑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饲养在阶梯式产蛋笼的不同笼层。每天记录不同笼层的温度、各处理的产蛋数、蛋重;第5周末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笼层温度最大存在2~4℃的差异,不同笼层鹌鹑产蛋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最上层产蛋率最高为84.15%,显著高于最下层产蛋率73.87%(P0.05),各层平均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发现最上层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第3、4、5层(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鹌鹑舍内不同笼位存在小环境的差异,会对产蛋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做好舍内环境控制,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将饲粮粗蛋白质设为3个水平,分别为18%、20%、22%,将鹌鹑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鹌鹑,实验阶段为33~40周龄,研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组鹌鹑的产蛋量显著高于第1、3组(P<0.05),产蛋率显著高于第1、3组(P<0.05),第3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第1、2组(P<0.05);第2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第1、3组(P<0.01).说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0%时,产蛋性能是最佳的,提高蛋白质水平并没有促进鹌鹑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蛋用鹌鹑黄羽II系的选育进展,本研究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湖北神丹公司共同选育的黄羽Ⅱ系蛋用鹌鹑为试验动物,采用全同胞家系法选育了4个世代,并记录了每个世代鹌鹑的开产日龄、开产体重、产蛋数、蛋重等产蛋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在观测群中,开产日龄为45.36 d,比零世代提前了2.31 d;平均开产体重为112.24 g,降低了6.23%;平均蛋重每枚达10.24 g;20周龄产蛋数达到81.73枚,比零世代提高了6.46枚/只;开产至20周龄平均产蛋率达到90%。繁殖20周龄产蛋数达到89.82枚,35周龄产蛋数达到184.33枚;蛋品质稳定在2.3~2.5。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蛋用鹌鹑黄羽II系的选育进展较大,基本达到选育目的,且各性状性能指标能稳定遗传,该品系可用于进一步的配套系生产。  相似文献   

17.
鹌鹑产蛋多少与饲养管理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它对饲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品种好坏也是产蛋多少的一个因素。饲养肉鹌鹑或收鹌鹑的产量不一样,肉、蛋鹌鹑杂交育成的鹌鹑就比纯肉鹌鹑的产蛋量多,一般可提高产蛋率  相似文献   

18.
一 抓好品种选择 不同的鹌鹑品种,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生长速度、抗病力、产蛋率等会有很大的差距,这是鹌鹑养殖取得高产稳产的前提。鹌鹑按经济价值用途分蛋用型和肉用型两种,为达到高产目标,应选择适宜的蛋用型鹌鹑。蛋用型品种主要有日本鹌鹑、朝鲜鹌鹑、中国白羽鹌鹑等。以中国白羽鹌鹑为例,母鹑45日龄开产,年平均产蛋率80%-85%,年产蛋量为265-300个,蛋重11.5~13.5克。  相似文献   

19.
将840羽蛋鹌鹑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1-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羽,经过35天的饲养试验后,比较各组的产蛋性能和肠道菌群。结果表明,3种寡糖单独或配合使用对蛋鹌鹑产蛋性能、病原菌抑制均有促进作用。总体来说,配合使用效果好于单独使用,本次试验以试验5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我们现在饲养的鹌鹑是由野生鹌鹑驯化而来的,野生鹌鹑一般年产蛋7~12枚,而家鹑年产蛋280~300枚。鹑蛋和鹑肉历来是食中珍品,有“动物人参”之美称。饲养鹌鹑有着比鸡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