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西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tha Crairb)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热耐干旱,夏秋在高温干旱地区仍可生长良好,较耐寒,冬季休眠状态越冬,是牛羊冬季保膘饲料,也是生物围栏和水土保持的优良灌木。对鄂西多花木兰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贵州矿山治理、石漠化治理以及水土保持效果好的优良豆科灌木品种,通过对供试材料不同生育期的测定、生长速度、鲜草产量及抗逆性评价表明:多花木蓝、白刺花、木豆和羽叶决明的整个生育期及生长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多花木蓝和白刺花的鲜草产量明显优于木豆和羽叶决明,抗逆性评价表现为白刺花可达10级、多花木蓝8级、羽叶决明6级和木豆5级。在贵州矿山治理、石漠化治理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可选用多花木蓝和白刺花作为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3.
荆门市多家养殖企业于2013年开始开展鄂西多花木蓝种子繁育及草场改良利用,在实践中总结了鄂西多花木蓝栽培、繁育、饲用技术,可用于指导南方草地项目建设,提高草地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花木蓝803(Indigofera amblyantha cv.803)是豆科木蓝属多年生饲用灌木,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利用野生多花木蓝经多年多次单株选择法培育而成的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产量高的新品种。对其育成品系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区域适应性评价表明,多花木蓝803年产干草12.74 t·hm-2,分别比野生多花木蓝和鄂西多花木蓝增产13.75%和16.56%;其种子产量为1.92 t·hm-2,分别比后者增产15.70%和11.60%;其粗蛋白质含量为17.58%~19.04%,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天然草地改良、栽培草地建植的优质豆科饲用灌木,也是控制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和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进程的优良植物,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作所牧草课题组科研人员设计的生物围栏在人工草地大面积建植成功。生物围栏(Live fence)是采用活的植物建植成绿篱状的永久性围栏。我们于1986年4月底以簕仔树为种植材料在海南白沙县细水牧场进行生物围栏建植试验,并推广10.7公里,为该场节约资金55 000多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生物围栏同以往的围栏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成本低。生物围栏每米建植成本,营养袋育苗定植为0.53元,裸根苗定植仅为0.33元,而目前所使用的刺线围栏为5~6元。(2)  相似文献   

6.
草原生物围栏效果的实验卢金明张睿赵书生魏秋梅(黑龙江省肇州县畜牧局166400)王希维(肇州县万宝乡畜牧站草原围栏是保护草场,恢复草原植被,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生物围栏又是诸多种围栏中省工效宏的一种方法。几年来,我们对生物围栏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7.
草原围栏是保护草场、恢复草原植物、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生物围栏又是诸多围栏中省工有效的一种方法.几年来,我们对生物围栏进行了大面积实验,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生物围栏的建植技术和效益进行总结分析,从生物围栏的特点出发,提出生物围栏的发展前景,为维护天然和人工草地生态环境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场围栏主要有刺线围栏、生物围栏、电围栏、石(土)墙围栏等,其目的一是为了实行草场轮牧,合理科学地利用草场,促进牧草生长,延长草场使用年限;二是便于对牲畜的放牧管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种草养畜经济效益.我市曾于1989年从外地引进网片刺线围栏,其围栏效果好、适应畜种多,但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人为破坏严重,广大农牧民难以接受;而石(土)墙围栏占地面积大,需常年维修;电网围栏在南方高湿度环境下不适用.近年来,我市在种草养畜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先后建成了一批生物围栏,不仅材料易得、成本低,而且1年建成,永久受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生物围栏的建植技术和效益进行总结分析,从生物围栏的特点出发,提出生物围栏的发展前景,为维护天然和人工草地生态环境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瑜  罗天琼  雷霞  杜春林 《饲料研究》2023,(19):101-105
试验旨在探讨混合比例对多花木蓝和宽叶雀稗混贮品质的影响。以多花木蓝(CK1)和宽叶雀稗(CK2)两个单独青贮处理为对照,设置多花木蓝∶宽叶雀稗鲜质量比分别为1∶1(I1P1)、1∶2(I1P2)、1∶3(I1P3)、1∶5(I1P5)进行混合青贮,每处理3个重复。青贮发酵70 d,测定营养成分与发酵品质。结果显示,不同混合比例混贮料的感官评价均较好,且随着多花木蓝混合比例降低,混贮料的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的含量及pH值明显降低,乙酸含量增加,但不同混合比例青贮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显示,CK1青贮处理效果最好,I1P2处理次之。研究表明,从人工混播草地牧草加工与利用角考虑,多花木蓝与宽叶雀稗以1∶2混合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沙棘作为生物围栏的植物,在东部农业区治理草山退化是一种新方法,与其它网围栏,草库伦等相比,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利用时间长,不易破坏的优点,既能起到围栏保护草场效果,又能绿化荒山荒场,防止水土流失,更能充分利用沙林资源,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在农区草场和荒山荒坡治理中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1沙棘作为生物围栏的可行性1.1地形及热量条件适宜沙林生长我省东部农区,除少量的高寒山地外,绝大部分地区地处俊水黄河两岸,地貌多为沟谷和低山丘陵,海拔1600~2800m,降水量一般为300mm左右,年均气温3~8C,具有气…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获得寄主识别范围广、结瘤固氮能力强的抗逆高效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根瘤菌资源,本研究从贵州省22个县(市)5个不同生态功能区采集多花木蓝根瘤样品,经分离、纯化根瘤菌株,观察菌体形态结构,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果后,选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多花木蓝根瘤菌,采用盆栽回接方法,结合菌株固氮酶活性的测定,筛选结瘤固氮能力强、植物促生效果好的优良根瘤菌株。结果发现:共分离纯化获得33个根瘤菌株,经鉴定分属6属22种。筛选出优良促生固氮根瘤菌6株,其中分离自罗甸县沫阳镇多花木蓝根瘤样品的菌株LMIR32-1为最优促生根瘤菌,其固氮酶活性高达263.05 IU·L-1,酶活力及植物促生效果与另外5个优良菌株的差异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本研究结果为豆科牧草共生体系在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综合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围栏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的有效措施。据资料介绍,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草场围栏建设。例如美国草场上到处设有各种围栏(多为刺线、静电及太阳能围栏),经过合理规划后,实行定期定量划区轮流放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把实行围栏放牧,作为合理利用草场的根本措施之  相似文献   

15.
常吉塔 《四川草原》2004,(10):58-59
通过对国内外围栏方式的总体分析和松潘县牧区灌丛种类、分布以及松潘县牧民割草地围栏的实地调查,经过多年试验,总结出适宜于高寒牧区既经济又实惠的柳枝生物围栏建植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围栏方式的总体分析和松潘县牧区灌丛种类、分布以及松潘县牧民割草地围栏的实地调查,经过多年试验,总结出适宜于高寒牧区既经济又实惠的柳枝生物围栏建植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7.
高寒草地退化日益严重,且限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析了围栏恢复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地上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退化草地植物恢复中的关键调控因子。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退化草地4、5、7、8和9年的围栏样地调查分析发现:1)退化草地生物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均随着围栏年限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围栏年限为7年时出现拐点;2)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全氮对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有显著正效应(P 0.05),而土壤pH和容重对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都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0.05)。可知,保持或者提升土壤水分和养分是退化草地恢复关键过程,此外,藏北申扎地区退化地恢复的最优围栏年限为7年左右。  相似文献   

18.
在德令哈市盐碱弃耕地试建生物围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耕层(0~30cm)盐分含量为0.1%~0.5%时,沙棘、小红柳、绵柳成活率较高,当年分别可达89%、99.8%、99.6%,但第1~2年地上、地下部分生长缓慢。建生物围栏比建同等面积的刺丝围栏和草泥墙围栏成本分别降低78.2%和41.6%。  相似文献   

19.
鄂西多花木蓝是适宜亚热带广大地区水土保持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它具有抗旱、耐热、耐贫瘠等特点,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调查和分析退耕还林还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奉节县自然地理情况,提出了在奉节县退耕还草使用生物围栏发展围栏轮牧的思路。这是加快生态建设,发展经济,促进林牧互相结合共同发展,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