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烟草种质对青枯病抗性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8 份烟草种质资源青枯病抗性进行了4 年的自然病地鉴定, 筛选出高抗材料4 份, 仅占25% 。它们是 R G17、 O X2028、 R G8 和 S P G117。还有中抗45 份, 占285% 。  相似文献   

2.
应用回交法转导水稻广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林  曹立勇 《作物学报》1996,22(5):595-602
以热研1号为广亲和基因(S)的供体亲本,粳型雄性不育保持系76-27B作为轮回亲本,用回交和测交鉴定进行的方式,将S基因逐步导入到76-27B中,在BC2F3后代中选得8份材料,其中5份材料73-2-1、73-2-4、73-2-6、73-2-7和73-2-8带有S基因,以下简称B(S5S5);另3份材料73-2-2、73-2-3和73-2-5带有S5基因,简称B(S5S5)。亲和性比较分析表明,B  相似文献   

3.
1986~1990年对河南省高粱品种资源(1046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抗冷1级品种29个;苗期抗旱1级品种16个;苗期和芽期均耐盐的品种8个;发病率在12%以下抗丝黑穗病品种8个;抗螟1级品种9个;耐瘠1级品种80个。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蛋含量14%以上的品种7个;赖氨酸占蛋白含量2.6%以上品种14个,赖氨酸占样品含量0.3%以上品种22个,其中赖氨酸占蛋白、占样品均高的品种5个;单宁含量低于0.1%的品种19个;具2个和2个以上优异性状的种质12个,其中具3个以上优异性状的高粱种质2个,这些高粱品种资源是最宝贵的种质材料。实践证明,利用生物措施是稳定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目前河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高粱品种多是抗性中上等,丰产性、品质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烟草种质资源及烤烟杂交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85份烟草种质及46份烤烟F1组合进行的青枯病抗性鉴定中,未发现免疫或高抗材料,但不同材料对青枯病的抗性表现不同,感病材料发病早,病情指数上升速度快;抗病材料发病迟,病情指数上升速度慢.85份种质中筛选出了OX2028、RG17、K358等10份抗病种质及岩烟97、RG11、OX940等24份中抗青枯病种质.杂交组合的抗病性总体上优于烟草种质,以抗或中抗为主,但没有明显优势,其抗性多偏向于抗病性弱的亲本.  相似文献   

5.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内保存的550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种质资源对玉米主要病害的抗性是丰富的,不同的材料间抗性差异显著。通过鉴定,筛选出抗大斑病种质105份,抗小宽病资源17份,抗丝黑穗病资源151份,抗矮花叶病种质23份,这些抗源有的具有多抗性,抗两种以上病害的种质有47份。筛选出的抗源可提供育种者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利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加大从地方品种中发掘和改良、创新种质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野生大豆优异资源筛选、评价及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近25年的评价与利用,筛选出高蛋白含量48%以上的49份;抗孢囊线虫3号种质8份;抗花叶病毒种质5份;多花荚、多分枝、抗逆性强等种质9份;双高(高油、高蛋白)66.16%的品系1份;并通过种间创新获得百粒重在6~20g,蛋白质含量中间种质材料,丰富了大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甜菜主要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鉴定与评价不同生态区甜菜主要种质资源的抗病性,为种质资源在抗病育种上科学有效利用提供依据。以甜菜3个生态区的313份主要种质资源为试材,在自然发病条件下,按照甜菜的规范标准,调查种质的发病级数,计算病情指数,划分抗性级别。鉴定出高抗甜菜褐斑病种质资源85份、抗病89份,抗甜菜根腐病种质资源11份,抗甜菜丛根病种质资源3份,抗甜菜白粉病种质资源28份。同时鉴定出兼抗2种病害的种质资源,高抗褐斑病兼抗根腐病种质资源5份、抗褐斑病兼抗根腐病种质资源5份、抗褐斑病兼抗丛根病种质资源2份,高抗褐斑病兼抗白粉病种质资源20份。结果表明,中国甜菜种质资源比较匮乏,除抗褐斑病种质资源外,抗根腐病、丛根病和白粉病的资源不但数量少,而且抗性级别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创造的光氧化(Photooxidation)逆境,在高光强(600μEM-2·S-1)、低CO2(5μmol/l)、低O2(350μmol/l)条件下,对492份栽培大豆[Glycinemax(L.)meril]品种资源进行抗性筛选。结果表明:大豆种质的抗光氧化特性,呈数量性状的分布模式,抗和敏感的较少,中间类型的较多。来源于低纬度地区的大豆,抗性较强,反之则较弱。共筛选出抗光氧化品种16份,对光氧化敏感的品种10份。  相似文献   

9.
1986~1993年以人工气候箱模拟辐射寒害方法,对5164份野生橡胶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寒性鉴定。选出55份抗寒力比我国目前最抗寒的无性系93/114还强的种质。其中241号和168号兼抗辐射和平流两种寒害;能耐最低温-2℃15小时的种质5份;兼其他优良性状如生长快或预测高产,或抗风/病,或多乳管等性状的种质18份。试验表明模拟辐射寒害处理与大田寒害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培育抗棒孢叶斑病的黄瓜种质,引进国内外黄瓜种质68份,通过成株期自然感染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方法,调查黄瓜种质的生长势、性型、叶色、瓜皮色及棒孢叶斑病病情指数,研究分析不同黄瓜种质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及抗性分布频率。结果表明:68份黄瓜种质中,高抗种质10份,占14.71%;抗病种质占10.29%;中抗种质占11.76%;感病种质占29.41%;高感种质占33.82%。进一步分析黄瓜种质的抗性分布频率,欧洲温室型黄瓜较华南型和华北型黄瓜抗病,生长势越弱,越抗棒孢叶斑病,强雌黄瓜较雌雄同株黄瓜抗棒孢叶斑病,叶片深绿和绿的黄瓜较叶片黄绿的黄瓜抗棒孢叶斑病,瓜皮白绿的黄瓜较绿和浅绿的黄瓜更抗棒孢叶斑病。  相似文献   

11.
普通菜豆优异种质联合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七五”期间全国各协作单位初步筛选出的233份普通菜豆优异资源在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凉城、四川昭觉和山西太原同时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综合鉴定评价试验,最终鉴定筛选出183份优异种质,包括矮秆49份,早熟28份,多荚29份,大粒34份,抗病虫21份,高蛋白5份,综合性状好的17份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26个国家或地区共引进大豆种质3218份, 仅对部分种质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 SMV)和盐敏感性的抗性鉴定, 但基因型的系统分析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针对大豆抗胞囊线虫病3个基因(rhg1Rhg4SCN3-11)和耐盐基因(GmSALT3)开发KASP标记5个, 结合与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相关的1个SCAR标记(SCN11), 对1489份大豆引进种质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 具有优异等位基因的种质共1084份; 携带3个位点优异等位基因的种质19份, 包括抗胞囊线虫病3个位点(rhg1Rhg4SCN3-11)叠加(Peking型)种质3份, 聚合抗胞囊线虫病基因和抗花叶病毒病标记7份, 聚合抗胞囊线虫病和耐盐基因2份, 聚合抗胞囊线虫病、抗花叶病毒病和耐盐基因7份; 携带4个位点优异等位基因的种质9份, 包括聚合抗胞囊线虫病基因和抗花叶病毒病标记6份, 聚合抗胞囊线虫病和耐盐基因2份, 聚合抗胞囊线虫病、抗花叶病毒病和耐盐7份; 携带5个位点优异等位基因8份, 聚合了抗胞囊线虫病、抗花叶病毒病和耐盐优异等位变异。在这些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种质中, 44份已由前人证明具有相应的抗性。携带3个或3个以上优异等位基因的36份种质中, 有52.78%种质的一种或两种特性已被报道。在不携带抗性优异等位变异的种质中, 93份已证明有耐盐性或对SMV3号株系抗性, 这些种质可能存在新的抗性(等位)基因。本研究利用高通量分子标记筛选出的携带抗病、抗逆优异等位基因的种质为我国大豆资源表型鉴定、抗源的快速筛选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百合鳞茎为材料。鳞片经消毒后接种在MS+BA2mg/1+NAA0.2mg/1的固体培养基上,在20~25℃,光照20001x、14h的条件下诱导芽再生。当芽长成1.5~2cm高时,转入含有不同浓度甘露醇的MS保存培养基上生长15~30d。随后把苗转入16~18℃。光照10001x、8h的低温种质库中保存。结果表明:附加有甘露醇的MS培养基,具有增加百合离体种质存活率的作用,其中MS+2%甘露醇的处理,效果最好,保存1年后的存活率高达92.9%。  相似文献   

14.
李世平  王全亮 《小麦研究》2000,21(3):36-36,F003
1998-1999年度对山西省冬小麦协作育种攻关各课题组提供的59份创新种质材料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鉴定评价,综合鉴定出14份早熟、5份矮秆、5份大粒、6份大穗、14份籽粒饱满度好的单项优异材料及4份综合性状优良的综合优异材料,并提出了一些优异种质的利用设想,以供育种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1991~1995年鉴定了我国3355份栽培大豆和186份野生大豆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在栽培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免疫的5份,抗病的19份,野生大豆资源中未筛选出免疫和抗病的。抗性材料多为黑色种皮  相似文献   

16.
玉米矮花叶病毒抗性资源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人工接毒方法对 70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两年玉米矮花叶病毒B株系的抗性鉴定。依据病情指数 ( % )将抗病程度分为高抗、抗、中抗及感病 4个等级。试验筛选出高抗自交系 4份、高抗单交种 3个、抗病毒自交系 10份、抗病单交种 3个 ;中抗自交系 6份、中抗群体 3个。讨论了这些种质资源在我国抗玉米矮花叶病遗传及育种研究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优异甜菜种质资源筛选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评价优异的甜菜种质资源,为在育种上科学利用提供可靠信息支撑。本研究对277份甜菜种质资源的块根产量、含糖率、有害性非糖分以及主要病害抗性等8个主要性状的试验数据,按规范标准进行分组划类,分别对各类型种质资源进行筛选与评价。筛选出块根产量52 t/hm2以上的高产型种质资源37份,含糖率17%以上高糖型88份。其中,高产高糖型4份、高产中糖型的21份、中产高糖型的72份。种质资源中有害性非糖分:钾含量低于3.79 mmol/100 g的25份、钠含量低于2.00 mmol/100 g的96份,α-N低于4.76 mmol/100 g的49份,其中,低钾、低钠含量的4份,低钾、低α-N含量的4份,低钠、低α-N含量的20份,低钾、低钠、低α-N含量的3份。参试种质资源中具有高抗褐斑病兼中抗立枯病的种质资源10份,高抗褐斑病兼抗根腐病的5份,抗褐斑病兼中抗立枯病的14份,抗褐斑病兼抗根腐病的5份、抗褐斑病兼中抗根腐病的3份。结果表明,现有甜菜种质资源中高产型较少、高糖型的比较丰富;抗褐斑病种质资源较多,抗立枯病和抗根腐病的数量少并且抗性级别低。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是“七五”期间鉴定的继续和深入,通过5年的抗病虫鉴定、多年多点鉴定以及室内生理小种和抗生性测定,选出单抗病虫材料1706份、双抗363份、三抗107份、四抗6份,以及嘉农籼育36、安选4号等15份抗性较为稳定并兼抗多种病虫的品种供育种和生产部门利用  相似文献   

19.
小麦白粉病抗源材料的有效抗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携带有不同毒性基因的白粉菌菌株进行苗期接种,通过与已知抗病基因材料抗谱的相似性比较分析,对30多个小麦抗白粉病材料的有效抗病基因进行了测定,其中1份抗源材料具Pm2+6;7份具Pm4a;10份具Pm4b;2份具Pm5;4份与小白冬麦的抗性相同,小白冬麦含有一特定的抗病基因;另外有8份材料的抗谱异于所供试的所有已知基因系,从中可能鉴定出新的抗病类型  相似文献   

20.
棉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二五期间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南海诸岛、及国外野生棉起源中心实地考察和广泛征集,新收集国内外棉花种质资源1220份,其中陆地棉986份、海岛棉176份、亚洲棉58份,所收集种质均已入国家中期库保存。收集的棉花种质资源分别在河南安阳、海南三亚、新疆阿拉尔进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鉴定和特性鉴定。通过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重测序等技术对收集到的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定,筛选到大量与纤维品质、抗黄萎病、抗旱、抗草甘膦显著关联的基因。在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基础上,通过辐射诱变、远缘杂交、复合杂交创造出优质、高产、抗逆等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展示向全国科研院所及公司发放棉花种质19 191份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