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小红 《畜禽业》2012,(10):6-7
<正>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广大养鸡专业户对疫病的防疫意识明显加强,大型养鸡企业更要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但是免疫失败却时有发生,致使大量鸡群死亡。如2011年10月15日桐山街道某村一养殖户2000多只肉鸡注射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注射量  相似文献   

2.
粱家以  杨斌 《畜禽业》2013,(6):10-11
<正>近年来,随着广西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规模化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笔者走访了平南县的一些鸡场,发现相当一部分养殖户虽然掌握了一些现代养鸡生产技术,但尚未真正树立起"预防为主"的防疫观念,对免疫接种了解不多,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导致免疫失败,无法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人将有关鸡免疫接种的方法分述如下,希望对养鸡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养殖及疫病的防治越来越重要,而免疫接种则是控制疫病流行的重中之重.只有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选择适当的免疫时机及免疫方法,才可以提高鸡群的免疫水平,控制免疫的流行.然而,在养鸡实践中,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诸如疫苗的质量低劣,疫苗种类选择错误,免疫时机及免疫方法不当等等造成鸡群免疫效果不理想或失败,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就针对鸡群免疫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减少或避免鸡传染病的发生、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养鸡者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从计划养鸡到养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将预防传染病放在首位。同时,要及时了解相邻鸡群的疫情信息,根据疫情发  相似文献   

5.
田建林 《畜禽业》2012,(8):20-22
<正>雏鸡饲养管理、综合防疫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和综合防疫,提高雏鸡的育成率,才能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吕健美 《畜禽业》2012,(1):48-49
<正>猪瘟是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虽然这几年来,建瓯市春秋两季都强制免疫了猪瘟疫苗,但免疫抗体低下,猪瘟时有发生,而且多表现为非典型、温和型,给养猪业造成不小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5)
鸡免疫抑制性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引发因素主要包括生物性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等,以生物性因素和药物因素居多;鸡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后,对外界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群发性疾病,是一种潜在性威胁;养鸡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防止该病的发生,如果发生应找准病因,并采取相对应的挽救措施,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养禽业生产规模的高度集约化和工厂化。其饲养管理水平、疫病防治技术都随之有很大的提高,尤以烈性病毒性传染病的防制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面积暴发流行已极少发生,但从近几年养殖中发现,各种传染病的非典型病例仍时有发生,在现代家禽生产中,要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预防措施应主要从疾病净化、全进全出、隔离消毒、接种疫苗免疫、培育抗病品系、辅以投药预防等方面进行,从而构成现代养禽业的保障体系。现就一起免疫失败案例谈谈养禽业中的免疫问题。1发病的情况2002年4月中旬,张家界一养鸡专业户饲养了2000多只三黄鸡,…  相似文献   

9.
<正>1发病情况福清市某养鸡专业户于2008年5月3日进栏5000羽麻鸡,舍内平养,在14日龄用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2倍量饮水免疫;20日龄出现陆续死亡,开始每天死亡10多羽,3d后逐日递增。最多死亡200~300羽,起初使用抗生素投喂,效果不明显,病情没有好转的趋势,于是到我处求诊。通过对发病情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一旦感染发病,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在养鸡生产过程中,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广泛使用新城疫疫苗免疫。但由于免疫程序或免疫方法不合理,或者出现免疫抑制等现象,导致鸡群免疫抗体水平不整齐或整体偏低,遇新城疫强毒时就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文章就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及发生原因及防制措施等各个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在养鸡生产过程中,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广泛使用疫苗免疫。但由于某些养殖场(户)的免疫程序或免疫方法不合理,或者出现免疫抑制等现象,导致鸡群免疫抗体水平不整齐或整体偏低,遇新城疫强毒时易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调查,非典型新城疫在鸡群中常呈散发或零星发病,症状多不明显,死亡率为5%~30%,给养殖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为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养殖者的损失,笔者在近年来兽医诊疗活动过程中,就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我市年出栏温岭草鸡500多万只,养鸡业收入1000多万元,温岭草鸡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有效控制鸡新城疫的发生,促进畜牧业安全生产和养鸡业健康发展,市畜牧兽医局开展了鸡新城疫喷雾免疫与饮水免疫之间  相似文献   

13.
冯建群  吴军 《畜禽业》2007,(7):21-21
<正>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同样,在养鸡生产中,鸡也离不了水。世界一切生物中,水是万木之源。少数养殖户认为养鸡对饮水可有可无、供多供少、无关紧要的认识都是错误的。鸡非但不能缺水,而且必须充分供给。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免疫抗体效价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年来,为了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国家规定了对牛、羊必须进行口蹄疫强制免疫,对猪必须进行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进行强制免疫;对禽类必须进行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强制免疫。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都想尽一切办法完成此项严峻工作。上级部门为了查验基层防疫人员对畜禽实施上述强制免疫后的免疫效果,不仅要检查养殖场  相似文献   

15.
卜书林 《畜禽业》2012,(12):12-16
<正>近年来,随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家禽免疫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家禽免疫已成为禽病防制的主要手段,多种重大禽病通过免疫接种得到了控制。但部分养殖户免疫技术不规范或某些环节存在问题,导致免疫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为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开展免疫工作,现将免疫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供养殖户免疫时参考。1家禽免疫技术家禽免疫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饮水免疫、气雾免疫、注射免疫、点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8)
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做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在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免疫抗体监测作为评估免疫效果、预警疫情动态最直接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认可。  相似文献   

17.
影响鱼类免疫应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季节、光周期、营养、水体污染物、放养密度和水质等。一、温度鱼是变温动物,温度对鱼类免疫应答的影响很大。各种鱼类都具有不同的免疫临界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免疫临界温度时,鱼类才能产生免疫应答;反之,当环境温度低于免疫临界温度时,鱼类则不能产生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极弱。一般来说,温水性鱼类的免疫临界温度较高,冷水性鱼类则较低。免疫临界温度还取决于鱼类原来所处的水域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09,(5)
<正>猪场免疫应有制度、有计划,不可随意进行,不可盲目实施。制定免疫计划时,既要充分考虑品种特点、疫苗特性,又要结合本地疫情和本场实际,选择最合适有效的免疫  相似文献   

19.
用浸泡免疫法和特异化饵料免疫法对当年草鱼苗进行免疫对照试验。结果表明 ,特异化饵料免疫组的成活率为 90 4 %± 0 4 % ,产量为 16 5 4 5± 2 78 5kg/hm2 ,获得平均免疫保护力为 95 % ;3项指标分别比浸泡免疫法高出 30 1%± 5 2 %、6 36± 4 70 2kg/hm2 和 30 %。  相似文献   

20.
1根据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种的效果与母源抗体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种鸡开产前,有些疫苗,特别是油苗都做了接种,其自身的某些抗体会传递给下一代,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与疫苗发生中和,鸡体不能产生抵抗力导致免疫失败。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对应的适宜免疫时间段,提前免疫可能造成免疫效果差或有病原侵入没有保护力,推迟免疫时可能会在免疫接种前就已发病。免疫计划必须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的情况及规律,病史,鸡的品种、用途、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方面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