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蔬减压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减压贮藏的原理和特点。阐述了低压条件下果蔬的生理生化变化和低压条件对果蔬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减压贮藏设施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减压贮藏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衰老是制约果蔬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规律对于开发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延长贮藏保鲜期尤为重要。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相关研究现状,展望了果蔬采后生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果蔬保鲜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其成熟和后熟过程。鉴于采收时的原料最初品质是最重要的基本品质,以后的贮存过程只是原料品质的保持。因此,只有当果蔬达到最佳成熟期采收,并为之创造一个适宜的低温、较高的湿度、氧和二氧化碳比例适宜的环境,才能使果蔬保持良好的鲜食与加工品质。“六五”、“七五”期间,果蔬贮藏保鲜被国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在果蔬采后生理研究方面,科研人员做了大量工作。比较突出的是,葡萄在贮藏过程中膜透性、呼吸、乙烯变化与耐贮藏性的关系;采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葡萄耐贮性的影响;钙处理对葡萄质地与品质的影响;碳分子筛气调技术对薄膜包装猕猴桃批量贮藏生理特性的研究,均取得了良好效果。荔枝贮藏难度较大,现已提出变温贮藏的技术措施。将采后的荔枝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热处理在果蔬贮藏保鲜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涉及热处理对果蔬硬度、风味、颜色和失重等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果蔬呼吸强度、乙烯及相关酶、保护酶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生化的影响,果蔬贮藏保鲜中热处理可以控制果蔬虫害、果蔬采后病害以及减轻果蔬的冷害,提出了热处理在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阻抗谱(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技术研究果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将电化学、植物生理的理论与果蔬贮藏相结合,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探究果蔬品质变化的过程。以黄瓜为试验材料,通过试验探讨了黄瓜的贮藏条件、贮藏时间与阻抗谱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室温和保鲜膜贮藏条件下黄瓜的阻抗值随水分散失而升高,冷藏条件下阻抗值则降低。冷藏条件下的黄瓜会产生冷害,严重影响口感和品质。比较发现用保鲜膜保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农政全书》是明末杰出科学家徐光启的代表作。书中系统摘编和著述的贮藏资料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果蔬贮藏科学。特别是在我国果蔬贮藏学中早已采用近代科学的方法。徐光启是我国近代果蔬贮藏科学的先躯,《农政全书》则是我国近代果蔬贮藏的开端。书中反映的贮藏学思想和方法至今犹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切割果蔬加工与贮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论述了切割果蔬这种近年来在国际上流行的新兴食品 ,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微生物污染、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降低等不良变化 ,揭示了由于这些变化而产生的危害 ,阐述了防止这些不良变化发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恒伟  王庆国 《农学学报》2021,11(12):87-94
通过测定‘黄富士’苹果在缺氧条件下挥发性产物含量的变化,分析挥发性成分变化与缺氧伤害的关系,为苹果低氧伤害的预警,保证气调贮藏品质提供基础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萃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缺氧条件下2、4、6、8、10天挥发物进行成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苹果中共有18种挥发性成分含量下降,6种挥发性成分上升。筛选出的24种挥发性成分与缺氧伤害存在相关性,可为进一步筛选缺氧预警指标、研究缺氧伤害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园艺作物果实采收后,如不作保鲜处理,由于生理衰老等原因,易腐烂变质.目前我国采用最多的保鲜贮藏方式是温控,即调控果蔬贮藏温度,在不破坏果蔬缓慢而正常的代谢机能的前提下,将果蔬的生命活动控制在最小限度,以延长果蔬的生存期.本文综述了不同贮藏温度对园艺作物果实生理方面(呼吸跃变、乙烯生成、成熟衰老)和果实品质方面(色泽、硬度、水分、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C)的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气调贮藏又称CA贮藏(conlrolled AlmosphereSlorage),是在冷藏的基础上,把果蔬放在特殊的密封库房内,同时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的一种贮藏方法,是建立在对果蔬采后生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一项非常先进的贮藏保鲜新技术。气调贮藏在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优越性和良好的效益正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关注。我国有丰富的果蔬资源及廉价的劳动力,出口果蔬在价格上很有竞争力,但由于我国保鲜业尤其气调保鲜业规模还不是很大,故难以保证优质出口果蔬的数量和长期供应,这使我们白白失掉了很多贸易机会。随着国际上对…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与果蔬保鲜生理生化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壳聚糖涂膜与果蔬贮藏的生理生化关系,常见果蔬壳聚糖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效果,以及壳聚糖涂膜防腐、延缓果蔬衰老软化的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二、果蔬贮藏前的辅助保鲜技术   (一 )预冷   预冷是在贮藏或装运之前将果蔬进行预先降温处理,以便除去果蔬的田间热,减少贮藏运输中果蔬发热腐烂。   贮藏前的预冷效率,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果蔬是不同的,只有在某一种果蔬采收后呼吸高峰发生之前,尽可能的彻底预冷才能得到理想的贮藏效果。经过预冷的果蔬,一般不应放回到常温中去,否则果蔬的生理生化发生变化。   (二 )防霉防腐   在适宜的贮藏条件下 ,应用防腐保鲜药剂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损耗。特别是对于适宜贮藏温度较高的果蔬种类,如柑桔、香蕉、荔枝、芒果等热带、…  相似文献   

13.
预冷是果蔬采后冷链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果蔬采后品质的保持和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文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品质劣变、活性氧代谢、微生物生长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方面论述了预冷对果蔬采后品质和贮藏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果蔬预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果蔬贮藏中的逆境效应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分析总结逆境生理和果蔬采后生理与贮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贮藏中逆境效应及利用的概念,即根据果蔬反应,利用逆境条件控制其生长发育,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并以此指导发展新的贮藏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提高采后果蔬抗冷性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贮藏是采后果蔬最有效并且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保鲜技术,但是一些对低温敏感的水果和蔬菜,在低温贮藏中容易发生冷害现象,给采后果蔬造成重大的损失.热处理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物理处理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采后果蔬的抗冷性.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热处理对采后果蔬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采后果蔬生理生化的影响,而热处理提高果蔬抗冷性的机理以及关键信号途径尚不太清楚.对热处理提高采后果蔬抗冷性可能存在的机理进行分析,表明热处理诱导的果蔬抗冷性与细胞膜完整性、活性氧信号、热激蛋白、精氨酸途径、糖代谢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具有共同的特点:热处理最终均是通过诱导增强抗氧化酶体系的活性、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果蔬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年份陈皮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以贮藏时间分别为 1 年(2017 年)、5 年(2013 年)和 15 年(2003 年)的新会陈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陈皮挥发性成分。【结果】3 个不同贮藏年份的陈皮中共检测到 61 种化合物,且在一定贮藏年限内,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陈皮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其含量发生显著改变,其中贮藏 1 年陈皮中有 34 种挥发性成分,贮藏 5 年和贮藏 15 年陈皮中分别有 38、39 种。在陈皮贮藏过程中,烯烃类和萘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酯类、酚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先减少后增加,醛类化合物含量逐年递减,而烷烃类物质只在贮藏 5 年的陈皮中检测到。【结论】在陈皮贮藏 1~15 年间,随着陈皮贮藏时间延长,陈皮挥发性成分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为陈皮“陈久者良”的说法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MC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新型的化学保鲜剂,通过抑制乙烯的产生、阻止乙烯作用的生理过程延缓果蔬的腐败和衰老,从而达到延长果蔬贮藏保鲜期的目的。通过对1-MCP的性质、果蔬贮藏保鲜的作用机理及影响1-MCP保鲜效果的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了卜MCP对果蔬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以及1-MC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果蔬保鲜剂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果蔬菜在采后由于受物理、生理和病理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严重 ,据调查 ,目前我国果蔬的采后损失率约为 2 0 %~ 30 % [1] ,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技术有常温贮藏、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电磁辐射贮藏、臭氧离子贮藏等 ,在这些贮藏保鲜技术中 ,果蔬保  相似文献   

19.
利用顶空加热收集神农香菊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成分的结构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两个花期阶段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成分,花蕾含44种,花中含47种,神农香菊由花蕾发展到花时,其主要成分α-水芹烯的含量明显降低,而对伞花烃的含量显著增高。α-水芹烯可能经过生理变化转化为对伞花烃,这为进一步研究神农香菊的挥发性成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蜜脆’苹果在采后20℃贮藏期间挥发性芳香成分的变化,为‘蜜脆’苹果贮藏期间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陕西乾县的‘蜜脆’苹果果实为材料,装入0.03 mm厚的PVC保鲜袋中于(20+1)℃下贮藏70d,定期取样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并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法提取果实香气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蜜脆’苹果采后贮藏期间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根据挥发性成分的lg(香气值)确定果实贮藏期间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蜜脆’苹果在20℃常温贮藏第5天和第10天时分别发生乙烯和呼吸跃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贮藏期的延长逐渐降低,但硬度变化不大。贮藏期间共检测到4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6种)、酯类(31种)、醛类(5种)、醚类(3种)、酮类(2种)和α-法尼烯,其中酯类为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其在贮藏0,14,28,42,56,70d时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39.02%,60.53%,62.63%,65.02%,70%,70.2%;果实贮藏期间,酯类和酮类物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贮藏第28天分别达到最大值535.071和17.819μg/kg,醇类、醛类和醚类物质在贮藏期间含量逐渐降低;‘蜜脆’苹果的特征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乙酸-2-甲基丁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结论】‘蜜脆’苹果贮藏期间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物质,在贮藏第28天果实香气成分含量达到最大,香气品质最佳;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可以将‘蜜脆’苹果划归为‘酯香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