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徐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五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作为徐州市重点培育的优势主导产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由蔬菜生产小市向蔬菜生产大市进而向蔬菜产业强市的跨越.全市蔬菜复种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不足0.67万hm2已发展到2003年的33.8万hm2,总产量735万t,总产值82亿元,效益61亿元,农民人均从事蔬菜产业的收入近千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左右,消化农村劳动力200万人.蔬菜已崛起为全市第一大作物,面积占全省1/4,被列为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浙江食用菌》2012,(4):213-214
食药用菌产业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据2011年估算,全市食药用菌栽培规模达3亿多袋,从业人员8万多人,占龙泉市农村人口的1/3,从业人员直接增收8亿多元。食药用菌作为森林副产品,在政府极少给予经济和政策上扶持的情况下,由林农自发生产经营而产生如此巨大的经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近1/3来自于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近三四年来,以“耳一稻”轮作模式发展起来的代料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生产量已超过了代料香菇。2009年全市发展了860余公顷,生产代料黑木耳11000万袋,产值4亿多元,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为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道路。现将此种生产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临汾市是全国苹果优势产业区和山西省无公害水果高效经济产业区。目前,全市水果面积已达10.6万hm2。水果产业已成为区域农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优质果品生产技术推广速度慢等问题。根据规划,“十二五”期末临汾市水果面积将发展到13.4万hm2。农民年人均果品收入达到1000元。为此,必须完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分散向规模转变、从各自为政向协调发展转变、从常规生产向名特优生产转变、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走现代化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山西省运城市是全国优质苹果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生产在运城市得以迅猛发展。目前,全市水果面积已发展到21.67万hm2,水果年产量达到490万t,分别占山西省水果总面积的53%和水果总产量的67%。其中,苹果面积15.33万hm2,梨2万hm2,葡萄1.67万hm2。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果业收入达1600元,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礼泉县自1986年完成苹果基地建设以来,苹果生产稳步发展,全县苹果已发展到2万hm~2,苹果总产达到23.5万t,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苹果生产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由于苹果生产商品性强,必须紧跟市场转变。而目前果品市场正在发生着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因此,礼泉苹果生产也必须相应调整品种和质量,以适应市场需要,求得生产和发展。现在我就礼泉苹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有关技术问题,谈几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白色金针菇栽培迅速发展。本所1987年开始从国外引进商品菇,选育出白色金针菇F21,命名为“江山白菇”。1992年试种3万袋后,在生产上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至1997年全市栽培量已达1500万袋,鲜菇产量为7500吨,产值可达2250万...  相似文献   

8.
时下,江山菇农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在捐钱捐物支援四川灾区的同时,加足马力发展生产,把原来食用菌淡季的夏天,搞得红红火火,各种鲜菇一批批运往市场。2008年新建立的毅涵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毛江明,在向四川灾区捐款5000元的同时,又以多产菇、产好菇的实际行动,努力发展经济。第一批30万袋工厂化白菇刚刚“下山”,又抓紧种植白菇30万袋,70天后,每天将有1·5吨左右鲜菇直接运往杭州、温州等地农贸市场。建文菇业公司2007年发生火灾损失很大,他们在灾害面前挺起腰杆,很快重建厂房,恢复生产。目前快要“下山”的20万袋白菇,每天仍有250千克鲜菇直接运往上海市场。前几天公司的领导一面向灾区捐款,一面忙着种植第二批白菇,且种植量增加一倍,发展40万袋,8月初出菇上市。种菇大户周国才目前工厂化生产杏鲍菇80万袋,每天供应市场500多千克,到生产旺季可供应1·5~2·0吨,每千克8~9元,效益甚佳。江山现有25家工厂化种菇企业,年生产能力3000万袋以上,在抗灾期间,正在生产的有1000多万袋,每天有30多吨鲜菇供应市场,让市民在夏天同样可吃到鲜菇。运用低温刺激种植秀珍菇,是江山反季节种菇一大特色,2008年全市发展有5...  相似文献   

9.
番茄溃疡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是国家法定必须严格控制并予以消灭的危险性病害。桂林市下辖17个县、区,过去均无此病发生。近年来,全市番茄生产发展很快,形成了种植集中、面积较大的6个番茄生产基地,总面积超过1.2万hm^2,年产量达48万t左右,产品热销广东、江苏和浙江一带。但是,由于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及迅速蔓延,已严重威胁和危及到桂林市的番茄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烟台市蓬莱区地处胶东半岛北部,自然条件优越,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苹果单产最高记录保持地区。目前,苹果种植面积2.25万hm2,年产苹果84.5万t,技术和区域优势明显。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苹果生产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果农在苹果脱袋时发现,蠼螋钻入果袋内,在苹果梗洼处及其附近蛀食果肉,  相似文献   

11.
龙泉市从2002年开始发展代料黑木耳生产,至2009年,黑木耳年生产量已超过1亿袋,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黑木耳生产每年产生1.5万~2.4万吨干菌渣,如不能及时有效利用,不仅会成为害虫、杂菌的滋生源,严重影响下一季食用菌生产,而且也破坏了环境。利用黑木耳废菌渣生产毛木耳,平均每袋(15厘米×55厘米)成本只需0.7元,产毛木耳125克,每千克价格在20~30元,平均袋产值2.5~3.7元,净产值1.8~3.0元。且毛木耳生产  相似文献   

12.
柑桔是衢州市农村经济的一大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市柑桔面积3.33万hm2,1998年产量50万t,产值6亿多元,光是柑桔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就达300余元,重点桔区还更多.衢州人对总的形势已达成共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柑桔生产的飞速发展,已由量向质过渡,水果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国际化趋势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3.
金丝小枣和冬枣是沧州市的传统优势果品 ,以其品质好、营养高、风味佳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我市部分县 (市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特色支柱产业。1 发展现状 到 2 0 0 1年底 ,全市金丝小枣面积达到9 6万hm2 ,总产 1 9亿kg ,居全省及全国首位 ;冬枣做为新兴产业 ,全市目前总栽培面积 0 33万hm2 ,总产 10 0万kg ,枣总产值已达到全市果品总产值的6 0 %以上。全市枣树品种达 2 70多个 ,经过多年的筛选和培育 ,我市已推出了冬枣、无核 1和 3号、早脆王、金丝丰、金丝蜜等优良枣树品种 ,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 2 …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昆明市紧紧围绕“发展优新果种,果树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创高产、创品牌”这一主线,通过科技研发、生产转化、技术推广及农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建设,使全市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水果种植总面积达3.04万hm2,2009年上半年产量19.5万t,产值1.5亿元,水果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1500t,产值5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1三门峡市果业发展现状 1.1果业发展规模及地位 目前,全市果树面积达13.2万hm2,农村人口人均0.01hm2,其中苹果面积7.7万hm2,占水果面积的58.9%;水果总产量12亿kg,其中苹果产量9.8亿kg,占水果总产量的81.7%;果品产值15.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5%以上。全市常年从事果品生产的农村劳动力有50多万人,主要靠果品收入支撑家庭经济的农村人口达10万人,农村人口人均果品收入1000元,果品业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该市农村经济中最大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正>1主要特点抚州市是江西重要的蔬菜商品生产基地,自2009年开始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菜篮子"工程市长责任制,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1.1规模化种植在增长201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7万hm2,总产160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比2010年增加0.26万hm2、16万t,其中3.33hm2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生产基地4.2万hm2,6.67hm2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生产基地0.8万hm2;蔬菜大棚0.28万hm2,比2010年增加0.05万hm2;已建成蔬菜标准园31个,面积0.12万hm2。  相似文献   

17.
东港市是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2012年全市草莓生产面积1万hm2,年产量30万t、产值24亿元。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15%,草莓生产已成为振兴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东港草莓产业的做大做强,无公害及有机草莓的生产需求越来越高,选择适宜无害化草莓生产的有机肥料已成为东港草莓高效发展的重要任务。笔者于2010年在温室草莓上对  相似文献   

18.
菏泽市是中国芦笋之乡,全市芦笋种植面积有1.33万hm2,其中曹县就有1.06万hm2.发展芦笋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村的一项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但近几年芦笋生产常发生一些异常的病症,现总结造成芦笋生理障碍的发病原因及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供全国的芦笋种植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连云港市沼气池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5万座,普及率为18%,占全省沼气池总量的23%,不但解决了16万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而且还能处理农村人畜粪便,净化农村环境,并为逾1.3万hm2耕地提供优质有机肥。近年来我们在大棚番茄生产中利用沼渣做基肥、沼液做追肥和叶面喷施,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而且品质也得到明显提高。选择好适当的播  相似文献   

20.
我县地处浙中南,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有46个乡镇,42万人口。由于人多田少,农村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1991年,我们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立足本县实际,把发展开发性农业作为突出工作来抓,在全县农村全面实施“一村一品”运动,经过一年的努力,袋料香菇的生产从1990年的45万袋,发展到1000多万袋,比1990年增长了20多倍,实现产值1300多万元,为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