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精养高产型池塘的中后期水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精养池塘中后期水质的科学管理是加快鱼体生长,减少病害,提高饵料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的关键环节。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水质管理的探讨:一、适时加注新水注入新水不仅能给鱼池带来较多的溶解氧,还会带入池中已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冲淡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有毒代谢物的浓度。一般掌握在每15~25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5~30厘米,加注新水必须是经检验合格的养殖用水。对于没有清新水源而依靠城市生活污水的池塘,要根据水源总铵等指标酌情加注,池塘水深应保持在1.…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夏季水温较高,病菌繁殖加快,鱼类生长代谢增强,发病的可能性加大,传播性加强。因此,夏季池塘鱼病防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调节水质。定期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水中所缺乏的铁、锰、硅等营养盐类,还可冲淡池水中的有机质及动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一般的池塘养鱼技术要求,应每月加注3-4次新水,每次30era左右。  相似文献   

3.
周治山 《内陆水产》2013,(12):65-65
3由车轮虫病引发的对相关问题的粗浅思考 3.1加注新水与车轮虫病 替季水温低时,将池塘水位控制在1nl左右,以利水温快速回升,适应鱼的摄食和生长,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他逐渐增高,到高温期加垒最高水位,且每隔1周或1Od左右加注一次新水,这是我们传统的池塘水位管理和调节水质、预防鱼病既经济又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合格的鱼苗鱼种池有哪些标准培育鱼苗鱼种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能排能灌。这样有利于逐渐加注新水,保持池水肥度适中,水质新鲜,氧气充足,可促进苗种的快速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鱼病的发生。池塘面积一般为1—5亩,水深应控制在0.5—1.5米之间.太大太深的...  相似文献   

5.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盛季节。由于天气露热,日照长,温度高,投饵施肥较多,水质容易变坏,因此,搞好夏季鱼塘的水质调节,是夺取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一环。常用的水质调节方法有: 一、适时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池水中的氧气,  相似文献   

6.
凌志勇 《内陆水产》2001,26(8):39-39
1微囊藻 包括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喜生长在温度较高 (28~ 32℃ )和碱性较重 (pH值 8~ 9.5)的水中,因此多在夏、秋季旺发。当在 1升水中有 50万个群体以上时,水中溶氧往往不敷其需要,而会自身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向水中释放大量毒素,对鱼类生长非常不利,甚至毒死鱼类。 防治方法: (1)经常加注新水,不使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注意水的 pH值调节 (定期泼洒生石灰 )可控制微囊藻的繁殖。 (2)对已发现有微囊藻的池塘,在形成初期可用 0.7克 /米 3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续 2次即可杀灭,下药后适当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 (3)微囊…  相似文献   

7.
在水质管理的过程中,溶解氧的高低是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溶解氧在3mg/L以下时,大部分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都会急剧下降。从鱼种入塘或鱼种开食起,随着水温的升高,需逐渐加注新水。如果注入的水是地下水或者是新开挖的池塘,需要在鱼...  相似文献   

8.
一、合理搭配滤食鱼放养时,搭配三成左右的花白鲢,既能有效地降低水的肥度,又能提高池塘的产量。二、适时注入新水在6~9月份,每5~7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加注新水不仅带入较多溶氧,还带来池中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三、定期泼洒生石灰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既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又能预防鱼病。四、合理使用增氧机使用增氧机要正确掌握开机时间。开机时间应采取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  相似文献   

9.
池塘养鱼时,经常冲注新水,发现能够促进鱼类生长.群众总结为“活水促成长”,而关于“活水促成长”内在规律的研究,目前这项工作做得不多,今年我们选定五个外界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其中两组试验池,可以分别相互循环注水,而将另一口池塘作对照,进行培育鱼种的试验,两组试验池有明显的增产优势,而对照池远所不及,对有关增产的原因提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每当春夏之交、晴转阴时,往往气压降低,水中溶氧减少,这时不但适当减少当日的施肥量,而且还要密切注意鱼类活动情况,严防鱼浮头严重时泛塘死亡。一旦发现鱼严重浮头时,必须及时抢救。在无增氧机条件下,可用如下土法:①大量向池塘中冲入新水。②向池塘中泼洒黄泥食盐水,每亩用黄泥、食盐4千克加水调匀后全池泼洒。③池塘一边排水,一边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10天必须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到池水2米深为宜,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牛满津 《齐鲁渔业》2014,(11):48-49
夏秋季节气温高,水温适宜,是鱼类摄食量最大、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鱼类疾病多发期,要抓住这个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精心管理,预防病害。1调控水质夏秋温度高,昼夜温差变化大,加之不断向池塘投饵和施肥,往往会使水质变化快,水质因子变差,需要及时进行水质调控,确保池塘水环境稳定,因此必须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13.
八月渔事     
一是继续加强成鱼饲养管理和防病。八月虽已立秋,但水温仍然较高,应大量投喂精料和青饲料,促进成鱼旺势生长。应注意防治草鱼肠炎、烂鳃、赤皮、车轮虫病和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认真管好水质,增加池塘水体溶氧。在中午经常启动增氧机增氧,每隔3—5天加注新水,以利鱼类生长。坚持巡塘,发现“浮头”等异常情况立即予以处理。二是加强亲鱼的秋季培育。对吃食性亲鱼多投喂青饲料和豆饼、菜饼等精料;对滤食性亲鱼,注意施用发酵粪肥,以增加水体天然饵料。以利亲鱼生长发育,膘肥体壮。  相似文献   

14.
<正>四、水泥池网箱孵化技术研究1.亲鱼的来源与培育亲鱼主要来自人工捕捞的野生亲本以及少量池塘培育的亲本,亲鱼要求发育良好、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3克,2龄以上。将亲本收集后进行集中培育,培育池塘面积约1亩,水深1.2米,培育期间每天定量投喂鱼虫。每隔3天加注少量新水一次,加注量约为池水体积的25%,以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适当施肥、加注新水、开启增氧机、调整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组成、利用化学药物等五种池塘养殖调节水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池塘养鱼大多数采取混放密养,鱼类不仅数量多,品种也较多,其食性和生活习性复杂,所以,水质要适合多种鱼类生长的需要,这关系到鱼产量的高低.特别在夏秋高温季节,天气、水质容易发生变化,除了施肥要根据水色、天气变化,适量适时施入外,还应采取如下四项措施管理好水质. 1.适时加注新水:在早春和晚秋,每半月加水一次;6-9月,水温高,又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量20厘米左右(具体加水量,视水的肥度、鱼群浮头和池塘渗漏情况,灵活掌握).发生泛池或坏水时,紧急大量注水或换水,能马上改善水质.新水能带进氧气和老水中缺乏的某些营养盐,冲淡水中有机质浓度(包括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消除组成坏水的浮游生物种群及其水质条件.  相似文献   

17.
鳜鱼当年上市养殖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溶 《科学养鱼》1997,(6):33-33
鳜鱼种类较多,以长速最快的翘咀鳜为首选养殖种类。采胜鳜鱼夏花当年养成上市,必须根据鳜鱼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养殖过程中风云港定鳜鱼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一、池塘条件应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优良、淤泥少的池塘。鳜尤喜硬质底,以新开池塘为好,面积3亩左右,水深2~2.5米,选好塘后应彻底清整,用生石灰消毒,池底有穴潭,池中有部份沉水植物,池边有清滩,以满定鳜鱼白天卧穴习性及栖息、生长需要。二、放养条件清好塘后施用腐熟基肥,加注新水0.8~1米.3~5天后即可放养饵料鱼苗,再过一周放养夏花鳜鱼。鳜鱼溶氧要求…  相似文献   

18.
1进水设拦网 清塘后注水及平时加水都需经拦网过滤,以防螃蟹、黄鳝等进入鱼池。否则,不仅直接危害鱼种,而且螃蟹等擅长在池壁上挖穴,易造成较大漏洞漏水逃鱼。2把握2个浅水期 一是早春。此时浅水养鱼利于提高水温,促使鱼儿早开食、早生长。二是乌仔或夏花下塘阶段。苗种下塘时塘内留水70~80cm,然后每天加注新水,保持这一水位。随着鱼体的增长和水温的升高,逐渐加至最高水位。这样不仅利于提高水温,促进苗种生长,又可节省饲料和肥料,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池水对池壁的压力,减少渗漏。3调整养殖品种 此类池塘保水保肥…  相似文献   

19.
赤眼鳟池塘健康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赤眼鳟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适当降低单产水平,配以滤食性鱼类、套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和以加注新水为主的水质调控技术,满足优质、安全、节约、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了生态健康养殖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0.
调节水质的目的是为鱼类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过去,水质调节主要是结合池塘的日常管理,采用适当施肥、定期搅动塘泥、适时加注新水等常规方法。近年来,有些地方结合生产实际,采用了一些新的水质调节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