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肉豆蔻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及生理生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旨在探索肉豆蔻种子超低温保存方法,并检测超低温保存对肉豆蔻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肉豆蔻新鲜种子为材料,分别用玻璃化法、缓慢冷冻法和直接冷冻法进行超低温保存,并测定超低温保存后生活力,对生活力最高的一组超低温保存方法保存的肉豆蔻种子进行生理生化活性测定。[结果]试验结果显示,肉豆蔻种子含水量在24.44%时,用玻璃化冷冻法和缓慢冷冻法进行超低温保存生活力分别为50.00%和46.05%,且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用直接冷冻法进行超低温保存时,肉豆蔻种子生活力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其中含水量为27.15%时,生活力最高为62.68%。直接冷冻法超低温保存前后肉豆蔻种子浸出液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丙二醛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增高。[结论]试验表明,用液氮进行超低温保存肉豆蔻的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高良姜种子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高良姜种子长期保存的问题,以高良姜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含水量和玻璃化处理对其活力的影响,以及快速冷冻法和玻璃化冷冻法对种子超低温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含水量在10.77%~27.25%时,其活力仍保持在60%以上,当含水量由10.77%降至7.86%时,其活力降至40%以下;(2)玻璃化处理后的种子活力低于未玻璃化处理的种子活力;(3)经液氮超低温保存后,含水量为21.10%~27.25%的种子活力降至50%以下甚至为0%;含水量为10.77%~15.61%的种子活力仍保持在60%以上;其中含水量13.58%的种子活力最高,并且玻璃化冷冻处理的种子活力(72.67%)高于快速冷冻处理的种子活力(65.81%)。据此认为,液氮超低温长期保存高良姜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白掌花粉活力检测及其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引种的20种白掌鲜花粉的活力、含水量及室温下寿命进行测定,并研究20种白掌花粉活力超低温保存2年内的变化。结果表明:所试验的白掌鲜花粉萌发率约为28%~59%,品种间鲜花粉的活力差异较大;测试的各个白掌品种鲜花粉的含水量约为10%~13%;所试验的白掌品种鲜花粉的寿命均不超过15天;同一白掌品种间,超低温保存时间的长短会使白掌品种花粉活力产生变动;超低温保存2年,所有测试白掌品种的花粉活力均没有损失,部分品种花粉活力还有明显提升,说明超低温保存为白掌花粉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种子》2020,(8)
含水量是影响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因子,通过对不同含水量的冻存后种子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从生理水平探讨含水量对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方式,揭示其冷冻/保护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含水量对冻存后种子各项生理指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含水量为6.1%时,MDA、REC含量最低;SOD, POD, CAT活性,As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最大,表明此含水量下细胞抗氧化能力强,膜系统损伤小,细胞代谢旺盛,超低温保存效果好,进一步从生理水平验证6.1%的含水量为马尾松种子超低温保存的最适含水量。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贮存条件保存10年后小麦种子的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思信  张志娥 《作物学报》1995,21(1):118-121
为了长期保存植物遗传资源,许多国家都修建了干燥低温种质库保存种子。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推荐正常型种子 (Orthodox Seed) 长期保存温度-18℃,种子含水量5—7%[陶嘉龄等,1986]。但是如何将种子干燥至适合的含水量,干燥方法极为重要。在鉴定种子贮存效果时,如果只用发芽率,不能全面反应种子内在的活力。为了探讨贮存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贮存效果的影响,较为全面评价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本试验研究了小麦种子在不同贮存条件下长期保存后的萌发能力,田间生长能力,种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活性、根尖染色体行为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翠  雷明  陈晓英  郭晓云  张占江  韦莹 《种子》2023,(1):152-156
为了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岩黄连,实现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本研究以瑶药岩黄连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探讨含水量、温度、保存方式等对种子保存的影响。从温度、含水量、保存方式、冷冻保护液等处理开展对瑶药岩黄连种子保存影响研究,以单因素试验法、不同梯度法,通过数据显著性比较和结果分析,探寻岩黄连种子保存萌发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岩黄连种子含水量由26.8%降至3.6%时,其萌发率达到最高,为43.3%,最适萌发温度为25℃。超低温保存能促进岩黄连种子的萌发,保护液超低温保存法为其最佳保存方式。  相似文献   

7.
糯小麦种子超低温保存适宜含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不同含水量的糯小麦W1032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液氮超低温保存试验,测定种子的活力指标及有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为11.88%的处理,其幼苗生长测定、冷浸试验、加速老化试验、电导率测定、模拟田间出苗率测定的主要活力指标以及ADH、POD、CAT、SOD、LOX的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说明糯小麦种质资源可以进行液氮超低温保存,其适宜含水量为12%.  相似文献   

8.
杏种子与种胚的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云  李嘉瑞 《种子》1995,(6):14-16
含水量为6.9%带有内果皮的种子,以-5Cmin^-1速率降至-80℃,放入LN2,在室温缓慢解冻,成活率可达91.5%。去掉内果皮含水量为7.1%的种仁,以上述方式保存,成活率也可达到88.2%。含水量是超低温保存杏种子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冰冻保护剂DNSO对杏种子的超低温保存影响不大。含水量为4.8% ̄8.1%去掉子叶的种胚超低温保存后TTC染色成活率为82.8%,并能在MS培养基上发育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超低温保存技术应用于园林树木种子的适应性,研究了合欢和青杄种子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1)采用直接投入法,除了合欢部分种子进入液氮后炸裂外,2种种子液氮保存后都有萌发能力,但其发芽率、发芽势变化不同.在自然含水量下,液氮保存后合欢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对照都显著提高;青杄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而发芽势则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2)不同树种用于液氮保存的适宜种子含水量不同.合欢种子在10%的自然含水量下保存于液氮中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而青杄种子需经过干燥脱水,含水量在4%时,保存后种子萌发力较好.结果显示,常温保存下种子寿命有较大差异的园林树种都实现了超低温保存.因此,该技术在园林树木种子长期保存中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王荷  刘燕 《种子》2011,30(4)
试验研究了中国华北地区14科的25种野生花卉种子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结果表明:在采后自然含水量下,(1.00%~11.76%),除了祁州漏芦种子进入液氮后炸裂外,其它24种花卉种子经液氮保存后都具有一定的发芽率.液氮保存前后种子发芽率变化不同,可分为3类.12种花卉种子发芽率高于液氮保存前,提高1.3%~34.6%不等,其中牛扁提高最为明显.狭苞橐吾、紫苞风毛菊种子液氮保存前后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大花剪秋萝等10种花卉,液氮保存后种子发芽率降低2.7%~62.6%不等,降低最多的是蓝刺头,种子发芽率为10.7%,是保存前62.6%.液氮保存后化冻方法研究表明,不同花卉采用不同方法,金莲花等11种花卉种子采用18℃自来水冲洗化冻6~7 min,种子发芽率较高;草本威灵仙等8种种子在40℃温水浴化冻6~7 min下,种子萌发率较高;返顾马先蒿等在20℃室温化冻30 min的条件下种子发芽率较高.不同化冻方式对超低温保存后种子发芽率有明显的影响.在可以超低温保存的24种花卉中,72%的种类表现为快速化冻方式优于慢速化冻,其中32%的野生花卉温水浴化冻效果较好.40%的种类自来水冲洗化冻后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SSR标记具有快速、稳定、准确的技术优势,已经在品种鉴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鉴定生产用“两杂”种子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及纯度,利用36对SSR引物对39份杂交水稻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鉴定,其中2个样品为“同名异种”(遗传距离为0.11),有2个样品疑似“异名同种”;利用33对SSR引物对36份杂交玉米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鉴定,同样存在“同名异种”和“异名同种”现象。在人为混杂的杂交水稻样本中,SSR标记检测值与实际混杂率u测验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利用SSR标记和田间鉴定方法比较种子公司提供的10个杂交水稻样品纯度,尽管有3个样品SSR标记检测结果低于田间鉴定,但由于田间纯度鉴定以农艺性状为标准,遗传背景相似的单株难以区分,因此从加强种子质量监管角度考虑,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670-3678
菊花是全球最重要的鲜切花之一,建立高效的菊花茎尖超低温保存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菊花‘Sei Hillary’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茎尖大小、炼苗期光照条件、六种再生培养基配方、超低温保存方法、母株感染病害情况对超低温保存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述参数均显著影响茎尖超低温保存效率,组织切片观察揭示了超低温保存方法影响再生效率的原因。本研究建立了一个高效的菊花茎尖超低温保存体系,主要技术步骤包括:健康试管苗在16 h的光周期下4℃炼苗6周、切取携带3~4片叶原基的茎尖(1.5 mm),利用小滴玻璃化法进行超低温保存,快速解冻后于添加0.05 mg/L GA3的1/2Knop培养基上再生培养。该体系可获得85.5%成活率和53.7%的再生率,为菊花种质资源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长期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选育、鉴定抗褐斑病较好的国内甜菜品种,分析抗褐斑病品种的亲缘关系,本试验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较好的14对SSR引物组合对17份甜菜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采用MEGA 3.1软件和EXCEL2007获得遗传距离并绘制聚类图,结合分子标记和田间调查结果进行抗褐斑病性调查和聚类分析。[结果]共产生99条扩增带,多态性条带81条,平均多态性百分比为81.8%。平均遗传距离为0.4601,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31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0.20处,可将17份供试材料分为五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又分为两个亚类。[结论] 分子标记结果显示,17份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有五个品种抗褐斑病性较好。聚类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用于划分甜菜抗褐斑病性的品种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超低温保存对西瓜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铝箔/薄膜复合袋密封包装,将不同含水量(3.19%至11.65%)的西瓜种子直接快速投入液氮,经15天和35天保存后,用39℃温水解冻方式,能保持其生活力和活力,液氮保存后,新澄一号西瓜种子的细胞膜完整性、脱氢酶活性、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和呼吸强度与室温对照种子无显著差异,而浙密二号4种含水量种子的细胞膜修复能力和完整性均极显著好于室温对照种子,脱氢酶活性和呼吸强度也比对照种子高。试验还表明,4种含水量种子的液氮贮存效果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西瓜种子可以在超低温下保存。  相似文献   

15.
枇杷花粉干冻法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采用花粉干冻法对枇杷花粉超低温保存进行了研究。将枇杷盛花期的花粉干燥后直接液氮超低温保存,取出后观察其萌发率。结果表明:花粉的含水量是决定枇杷花粉超低温保存成败的关键因素。脱水至30%左右的含水量能够保证超低温保存花粉的生活力;解冻温度及方式对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的生活力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SSR的四川花生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旨在了解四川花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为花生分子育种及资源库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鉴定分析57份不同来源花生资源材料的4个农艺性状及4个品质性状,并利用SSR标记研究57份花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对SSR标记与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及关联分析。[结果]表型性状鉴定结果显示花生资源的8个性状中,6个变异较大、多样性较好。67对SSR引物中,有效引物39对,获得多态性条带53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36条,平均Nei"s 基因多样性0.2288、平均Shannon"s 指数0.3695,最远遗传距离为0.51。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将57份资源聚为2大类群,GLM分析发现多个与蛋白质含量、株高、含糖量的关联标记。[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四川不同区域间花生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品种类型单一,聚类及关联分析结果可为四川花生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的亲本选择提供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白菜类蔬菜种子纯度SSR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纯度是种子质量的核心指标,是保障优良品种增产的关键因素。为了鉴定白菜种子纯度,本研究利用72对SSR分子标记检测种子纯度并结合田间植株形态观察,鉴定了5个白菜类优势品种的种子纯度,分别是‘珍绿6号’‘、津夏3号’‘、津研快绿1号’‘、速俊228’‘、速俊316’。结果表明,从7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能够将父母本与杂交种区分开。试验中SSR分子鉴定结果虽略低于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但利用统计学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SSR分子标记可以用于白菜种子纯度的鉴定并通过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准确、有效的品种纯度鉴定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用硅胶干燥法对3种大葱种子进行超干燥处理,得到不同含水量的大葱种子,密封室温中保存1年.1年后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功酶分析,结果表明,大葱种子适度干燥后种子遗传完整性保持良好,但种子含水量降至2.0%以下时,大葱种子的耐贮性下降,遗传完整性受到影响.这两种同功酶技术适合用于大葱种子超干燥贮藏的遗传完整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刺槐Genomic-SSR与EST-SSR的遗传差异性进行研究,为今后刺槐遗传多样性分析等育种相关研究中合理选用不同来源的SSR分子标记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来自美国四个不同采集地的种子育出的12个刺槐个体,试剂盒提取DNA后分别利用9对Genomic-SSR引物和9对EST-SSR引物进行扩增,并采取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利用所得条带信息及相关软件对两种SSR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遗传相似系数相关性以及聚类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刺槐Genomic-SSR平均检测到的条带数为6.0、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3833、观测杂合度为0.5749、期望杂合度为0.6832;EST-SSR平均检测到的条带数为5.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2711、观测杂合度为0.5648、期望杂合度为0.6526。由Genomic-SSR计算得到的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以及聚类结果与两种SSR标记综合计算得到的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结果更为相似。[结论]刺槐Genomic-SSR与EST-SSR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但差异并不显著;刺槐Genomic-SSR能更加准确地揭示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关系;刺槐EST-SSR具有相对较强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种子长期贮藏的最适含水量,较为全面评价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将紫云英种子(初始含水量为9.63%)于35℃下加温干燥,使种子含水量分别降至8.36%、7.74%、6.92%、6.47%和5.97%后经密封包装藏于-1℃种质库条件下进行长期保存,20年后取出测定它们的种子萌发能力、田间生长能力、电导率等.结果表明:经20年保存后,含水量为8.36%、7.74%、6.92%和6.47%的种子发芽率与贮藏前相比差异极显著,发芽率下降明显不适宜长期保存,含水量5.97%的种子发芽率与贮藏前相比差异不明显,活力最高,适合低温长期保存.此研究为绿肥种质资源长期安全保存积累了科学的数据,对指导种质保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