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杰  万鹏  王军  郭炜 《中国沼气》2019,(2):57-61
文章依据青岛某污水厂现有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沼气热电联产系统,计算得出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下相关数据,设计采用吸收式热泵-高温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供热,并对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结论: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比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产气量多,净发电量大,系统需热量大;采用吸收式热泵-高温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为污泥供热,可充分回收发电机组烟气热能和中水热能,提高一次能源使用率;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与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相比,年电费收益较小,环境效益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在中温(37℃)和高温(55℃)条件下开展批次试验。通过测定各项产气指标探究不同温度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并采用Gompertz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对中温和高温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累计产甲烷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高温厌氧发酵最大产甲烷潜能为398.33 mL·g-1VS,高出中温发酵32.37%,高温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累积沼气产量和甲烷产量分别为665.89和399.41 mL·g-1VS,显著高于中温条件下的累积沼气产量及甲烷产量。餐厨垃圾高温发酵甲烷生成速率常数k为0.43558 d-1,高于中温发酵动力学常数(k=0.31367 d-1),餐厨垃圾高温厌氧发酵产甲烷速率高于中温发酵。综上所述,相较于中温条件,高温条件下餐厨垃圾批次厌氧发酵产气性能更优异。  相似文献   

3.
丁福贵  张炳宏  王平 《中国沼气》2014,(2):36-39,57
为研究寒区猪粪厌氧发酵产沼气时接种低温驯化污泥对反应体系发酵产气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低温污泥的驯化培育,低温污泥(10℃和15℃)与传统中温污泥(约30℃)在低温条件下的发酵产气对比试验,以及低温驯化污泥的现场工程投加示范。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低温污泥的容积产气率和CH4含量都随之增加,并以15℃的驯化效果较好;低温驯化后,污泥中厌氧发酵菌群依然保持较好的生长活性;在10℃和15℃下的猪粪厌氧发酵过程中,经过驯化培育的低温接种污泥与传统中温接种污泥相比,容积产气率、总产气量以及甲烷含量都较高;工程现场投加1%低温驯化污泥后,容积产气率都维持在0.2 m3·m-3d-1以上,最高达0.35 m3·m-3d-1。通过以上结果可知,接种低温驯化污泥可以提高低温环境下厌氧发酵的沼气产量和产率,并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4.
沼气料液合适的发酵温度是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与传统的常温发酵相比,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产生沼气具有稳定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但却对温度的稳定性要求极为严格。为此,基于沼气在发酵过程中对温度高稳定性的要求,结合新疆地区光照时间长、干旱少雨、适于开发利用太阳能等独特的地域特征,设计了以太阳能为热源的自动加热恒温系统,以确保反应装置能够高效地生成沼气。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北京地区大中型沼气工程增温问题,文章结合北京地区气候特点,构建了一套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发电余热联合沼气增温系统,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原理,计算和分析了发酵罐的热负荷、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量、空气源热泵供热量、沼气发电余热量和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表明:3种联合增温系统的作用下料液的温度能够一直维持在(37℃±1℃)范围内,在中温厌氧发酵范围内产气也达到最佳,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沼气工程全年月平均热量损失为7325.0 MJ,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发电余热联合沼气增温系统月平均产热量为7464.1 MJ,可以完全满足工程的热量需要,保证整个系统稳定运行。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性,对今后在北京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中具有一定的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沼气工程生物质能-太阳能互补供热系统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以华北地区5000 m~3CSTR厌氧消化罐为实例,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该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厌氧消化罐的散热量1月份最高,7月份最低,分别为330.02 kW和139.18 kW。笔者使用生物质能-太阳能互补供热系统为该CSTR发酵罐供热,当成型燃料锅炉功率为509.3 kW,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1775.6 m~2,蓄热水箱容积为10.48 m~3时,折合年费用最低。此时,初投资为1871696元,年运行成本为169736元,折合年费用294515元。初始投资中,太阳能集热器的投资比例最大,占94.9%;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占4.08%。运行成本中,生物质颗粒燃烧占75.26%。相比沼气热水锅炉、生物质锅炉与太阳能加热系统,生物质能-太阳能互补供热系统初始投资与年运行费用较低,更适合于中小规模的沼气工程,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蔬菜废弃物沼气发酵产气特性的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小型沼气发酵装置,以废弃的甘蓝菜叶作为发酵原料,研究了温度对蔬菜废弃物沼气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温条件((35±1)℃)试验组的挥发酸质量浓度、氨态氮质量浓度以及pH值都在正常范围内,且优于高温((55±1)℃)和室温发酵试验组,可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产气特性研究表明:中温条件的总产气量比高温条件总产气量高42.5%,最高甲烷含量比高温条件和室温条件下分别高7.6%和19.1%.因此,中温条件适于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气.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以卧式浆叶轴机械搅拌厌氧发酵罐为核心的干式发酵技术与成套装备.利用该技术建成干式厌氧发酵中试工程.工程包括预处理及进料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净化与贮存、增温保温系统、出料系统等.工艺方案中克服了干式厌氧发酵进出料困难、传质传热不均的难题,实现了连续高温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中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产气效果较好,平均有效容积产气率达3.0 m3/(m3·d).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柑橘皮沼气化处理的可行性,文章首先对柑橘皮的特征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其次,在中温条件下,对柑橘皮进行厌氧发酵产气特性试验研究。理化性质检测结果显示,柑橘皮中的挥发性物质(VS)约占干物质(TS)95.25%,理论上讲,柑橘皮是适合厌氧生物法处理的;厌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柑橘皮的厌氧发酵产沼气潜力比较高,即单位原料质量产沼气量达1.05 m3·kg-1TS;从产气成分看,甲烷含量最高可达69.50%。从该研究综合分析,柑橘皮适宜厌氧发酵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辽宁省生物质废弃物沼气发酵技术应用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如何在低温条件下实现厌氧消化处理生物质废弃物高效转化是辽宁农村沼气推广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瓶颈。笔者针对低温发酵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提出关于实现寒冷地区生物质沼气发酵装置稳定运行研究的新思路,在两相厌氧发酵工艺基础上引用太阳能技术、交变磁场技术、电气石陶粒载体技术,构建新型的太阳能光伏交变附载式两相厌氧发酵CSTR-IC系统,确保沼气工艺高效运行稳定,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温(35±1℃)UASB AF相结合的反应器处理碱法草浆造纸蒸煮黑液,设计了两种试验方案。试验方案Ⅰ-碱法草浆黑液酸化后进行厌氧发酵,Ⅰ号反应器内装陶粒。试验方案Ⅱ-黑液用化学法(HCl)去除木质素后进行厌氧发酵,Ⅱ号反应器内装软填料。进行HRT、有机负荷和有机污染物(COD_(cr)、BOD_5)去除效率、沼气产气率相关性试验。在厌氧发酵稳态运行条件下,采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MPN计数法对UASB AF反应器内厌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区系组成进行了生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河南天冠集团的沼气污泥肥料产业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瑞阁 《中国沼气》2004,22(4):44-45
河南天冠集团的污泥是酒糟滤液经过沼气厌氧发酵后的消化液经压榨得到的厌氧污泥,经测试,鲜污泥中除含有80%的水分外,还含有大量有机质及各类营养元素.目前污泥只是作为基础肥料廉价处理.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和生产试验,提出了沼气污泥肥料产业规划,以期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以香蕉皮为原料在中温条件下批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可行性及性能,试验探究香蕉皮原料浓度和接种物浓度这两个因素在中温条件下对批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分别记录产气情况,以及发酵完成后的pH值。结果表明,香蕉皮浓度3%和接种物浓度3%时,产气情况最好,加大接种物浓度会加重酸化,影响产气。   相似文献   

14.
以烤烟秸秆与接种物的总固体质量比为4:6配制发酵底物,考察在室温和中温条件下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情况,同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平均为22℃)和中温(28℃)条件下,产气规律基本一致,都在第5d和第25d左右出现两个产气高峰期,但室温条件下的总产气量比中温条件下高52%。对发酵动力学的研究发现,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两个阶段(0-20d和21-40d)进行拟合,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接近。这说明,利用Cheynoweth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烤烟秸秆产沼气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烤烟秸秆在厌氧发酵产沼气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兰州太阳能与发电余热增温沼气工程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兰州地区大中型沼气工程的产气稳定性,解决由于环境温度低而造成发酵塔内温度跨度较大的问题。笔者针对兰州市花庄镇沼气工程,构建一套太阳能与发电余热增温保温系统,达到保证发酵塔在不同季节均能维持恒温厌氧发酵的目的。文章阐述了系统的原理,并对系统的各部分的热量需求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沼气工程平均日需热量7531.9 MJ,太阳能与发电余热增温保温系统平均日产热量7623.4 MJ,使整个发酵塔的温度在夏季和其他季节分别维持在52℃和37℃,完全能满足整个工程的热量需求。该系统可使发酵系统在不同季节均能保持恒温厌氧发酵,保证了其产气稳定,因而这套系统是可行的,为兰州地区太阳能与发电余热增温保温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沼气是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产生的,在影响沼气厌氧发酵的条件中温度直接关系到沼气的产出率和综合效益。要克服新疆寒冷地区冬季沼气池的使用问题,提高沼气池料液温度是关键。通过对现有提高温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实践,总结出新疆冬季沼气池料液温度增加的途径,即利用太阳能增温和燃煤燃气两用炉辅助增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气温较低,特别在冬季,温度是影响厌氧发酵微生物的活性、制约沼气发酵的重要因素,也是限制在高寒地区发展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太阳能与生物质锅炉联合为厌氧发酵系统加热增温的新思路,并以依安县依龙镇丰林村大型沼气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力控组态软件随时监测和采集反应器正常运行情况下加热系统的数据。同时,对当地最冷月份1月的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该系统可以保证大型沼气反应器冬季的正常产气,对北方高寒地区发展大型沼气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污水厂中污泥资源丰富,经厌氧消化所得的沼气是很好的清洁能源,在污水厂中沼气的普遍利用方式是沼气热电联产。文章针对目前国内污水厂沼气工程运行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一套符合能量梯级利用原则的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沼气热电联产系统,并针对青岛地区某污水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改进后系统全年可净多发电量165.21万k Wh,2.2年后可回收投资,经济及环境效益显著。该系统对于提高污水厂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水厂运行能耗具有一定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控制桂平市污泥处理厂中沼液多级好氧生化系统的曝气量,获得含游离亚硝酸(FNA)的短程硝化液并回流至有效容积为100 m3的中温厌氧反应器,与市政剩余污泥进行联合厌氧消化产沼气.试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液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市政污泥中温厌氧消化产酸产气效率.当反应器中HNO2-N浓度为178 mg·L-1时,SCOD的...  相似文献   

20.
王许涛  张百良 《中国沼气》2013,31(1):10-12,47
2.0 Mpa压力下,保留时间60 s,90s和120 s对玉米秸秆汽爆预处理后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实验,研究汽爆预处理秸秆厌氧发酵规律,探讨提高秸秆厌氧发酵产气量的新工艺.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的秸秆比未经预处理秸秆中温厌氧发酵的产气量296.8 mL·g-1提高16.8%~63.2%,保压时间为120 s时,秸秆厌氧发酵沼气产量达到最大值428.5 mL·g-1干物质.汽爆处理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沼气中CH4含量在60%以上,发酵第20d累积产气量达到总产气量的80%,未发生结壳现象,主发酵周期比未汽爆秸秆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