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舜花 14 号是以普通油酸含量的花育 19 号作母本及轮回亲本,高油酸花生开农 176 作父本,经 TaqMan 探针及 KASP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大花生品种。2019 年开始参加山东省高油酸花生联合体新品种多点比较试验,荚果平均产量 5601.90kg/hm2,较对照花育 25 号平均增产 8.33%。2022 年单粒精播高产攻关试验实打验收荚果产量 9728.40kg/hm2,首创高油酸花生实打验收山东省高产纪录。品种籽仁蛋白质含量 26.4%,含油量 50.67%,油酸含量 80.6%,亚油酸含量 2.99%,O/L 比值 26.96。2022 年 9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花生(2022)370149。  相似文献   

2.
云花生5号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4年以桂花17为母本,豫花932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高产、适应性广、产油量高、果大、耐贮藏等优良性状,适宜在云南省各主要花生区推广种植.在2008年品系鉴定试验、2009~2010年连续2年品系比较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在2012年云南省5个试点联合多点试验中干荚果产量、花生仁产量和产油量分别为4012.9、2 891.7 kg/hm2和1 379.1 kg/hm2,均列参试品种第1位,适宜云南省花生产区种植.2013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3.
任丽 《中国种业》2016,(4):59-59
开农17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和开选01-6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其油酸含量76.8%,亚油酸含量6.9%,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3。全国北方区大花生中间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4807.35 kg/hm2,比对照花育19号增产7.28%;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6044.25 kg/hm2,比对照豫花15增产9.71%。三年48点次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5019.00 kg/hm2,44点次增产,增产点率91.67%。高产示范结果,开农176荚果产量8164.95 kg/hm2。开农176于2013年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特色黑色花生新品种黔花生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1,(6)
黔花生7号是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引进黑皮花生(中间材料),经单株选择、株系选择、集团选择而成的高产优质特色黑色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12—2013年参加贵州省花生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 711.15 kg·hm~(-2),比对照增产1.85%, 2014年生产试验中,3点均增产,平均产量4 527.9 kg·hm~(-2),比对照增产13.38%。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蛋白质含量28.22%。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油2016003号),名称为黔花生7号。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和适宜推广范围。  相似文献   

5.
《种子世界》2014,(4):65-6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含油量红皮小粒花生品种“云花生3号”通过云南省品种登记,成为我国至今唯一通过审定(登记)的红皮小粒花生品种。2013年该品种在砚山种植时打破了云南省小粒花生连片高产纪录,目前已在文山、临沧、昭通、德宏等产区推广应用,并引入贵州、海南等我国小粒花生产区及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种植。该品种干荚果产量达3150~3600kg/hm2,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6.
吉花4号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2000年以鲁花12号为母本,唐油4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在吉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吉花4号平均荚果产量3217.4kg/hm2,比对照品种白沙1016增产16.4%。具有优质、高产、早熟、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吉登花生2012003。  相似文献   

7.
为选择适合黔东南地区气候环境的早熟、高产、优质的花生品种,2021年通过引进省内外优质花生品种153-2-55、濮花86、顺花001、8050、8051、黔花001等13个品种,以黔花生一号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进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53-2-55产量最高,可以在当地作为推广示范品种,通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研究,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漯花2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的适应我国长江流域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2008—2010年分别参加了国家长江片花生区域试验和国家长江片花生生产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荚果325.60公斤,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15.90%;出仁率76.1%;籽仁含油量54.28%,蛋白质含量24.68%,油酸含量43.7%,油亚比1.32。中抗叶斑病和锈病,抗旱性中等,抗倒性、种子休眠性强。该品种早熟高产,荚果饱满度高,出仁率高,抗病抗逆性较强。2011年通过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9.
赵继文  赵平 《作物杂志》2005,21(3):70-70
我国出口花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质差,尤其是油酸亚油酸比值(O/L值)偏低,花生耐储藏性差,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河南省大部分花生品种的O/L值在1.0左右,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濮科花1号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64,高于“十五”国家花生品质攻关指标(1.60),是本省第一个具有高油酸亚油酸比值的花生新品种;先后被列为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和“十五”国家“863”项目品种。1选育经过针对优质、高产、稳产、早熟、多抗的育种目标,依据优×优亲本选配原理,1989年选用中早熟、抗旱、耐涝、长势好、抗性强的本所创新材料濮花9号做母本,以早熟、高产、优质、结实性强、果形好、适应性广,具有良好基因来源的大果……  相似文献   

10.
万勇善 《作物杂志》2002,18(2):50-51
丰花1号是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育成高产优质抗病大花生新品种,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鲁农审字 [2001 ]017号。1 选育过程亲本蓬莱一窝猴是50年代山东省主栽品种,为普通型,株型直立,交替开化。品质好,商品价值高,油酸 /亚油酸比率1.7以上,在国际市场上创出山东大花生品牌,果、仁均可出口,属传统出口大花生。亲本海花1号是80年代育成推广的高产品种,为中间型,株型直立,连续开花。具有抗病、抗旱、耐瘠、耐涝等特性。至今仍是北方主栽品种,具有较高的高产潜力。丰花1号以蓬莱一窝猴作母本,海花1号作父本……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花生主栽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省9个主栽花生品种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及营养评价。结果表明:花生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高达53.61%和28.08%,两者呈显著负相关。钙、磷、锌、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6.07mg/kg、5799.06mg/kg、50.16mg/kg、6452.85mg/kg;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0.81%,其中以汕油71含量最高,为8.79%,白沙1016最低,为7.68%;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中所占的平均含量为83.43%,尤其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平均含量达36.28%,油酸/亚油酸比值平均为1.28,闽花6号最高,达1.42,该花生品种及其制品较耐贮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花生籽仁品质多样性,对 19 个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品种的籽仁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及亚油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变异系数均超过平均变异系数,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 2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95.06%,第 1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油酸、低亚油酸因子,第 2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脂肪、低蛋白因子。19 个花生品种可聚为两类,类群Ⅰ包含开农 71 和农花 11,类群Ⅱ包含豫花 47 号、豫花 9327、郑花 013 等 17 个品种。综合评价得知,排名前 5 位的品种是农花 11、开农 71、郑花 013、豫花 9327 和豫花 47 号,其中农花 11、开农 71 属于高油高油酸双高花生品种,花生亲本组合选配时,可以考虑选择这 2 个品种作为目标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豫花65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开农选01-6为母本、海花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花生品种,于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410032。此品种在周口市鹿邑县示范种植植株长势好,且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总结出精细整地、种子处理、优化播种技术、科学施肥、合理排灌、防倒控旺、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高产配套技术,旨在为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豫花932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针对河南省夏直播花生的发展而选育的优质高产特早熟抗病花生新品种,2000~2002年分别参加了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试验中表现突出,比对照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居试验第1位,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豫花65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开农选01-6为母本、海花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花生品种,于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410032。此品种在周口市鹿邑县种植示范植株长势好,且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总结出精细整地、种子处理、优化播种技术、科学施肥、合理排灌、防倒控旺、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高产配套技术,旨在为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花生原有品种如汕油71、白沙一号等已推广多年,产量和品质均已下降和退化,生产上急需有高产、优质的花生新品种加以替代。2011年春,在国家花生产业体系泉州综合试验站的大力支持下,引进12个花生新品种进行观察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福清市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为福清市花生生产提供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7.
开农88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大果、高产花生品种郑农花9号为母本,高油酸、高脂肪花生新品种开农71为父本选育出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脂肪含量高且抗病性强,适合在河南省及周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在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品种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中,每hm~2荚果产量分别为4913.7kg和5670.6kg,比对照品种豫花9326增产2.44%和9.36%。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410059。  相似文献   

18.
花育16(原名花选1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8223为母本与鲁花10号杂交,并结合辐射处理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1999年分别通过山东、河北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96~1997年山东省花生品种春播区试,2年19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964.5kg/hm2,籽仁产量291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生产上种植的花生品种油酸含量较低,一般占脂肪酸含量的40%~50%,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2:1左右,耐贮性较差。提高油酸含量是我国花生育种的目标之一,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6曾是我国高油酸品种攻关指标。国外对油酸高低的评价是以花生品种脂肪酸的实际油酸含量为标准,普通品种(低油酸品种)的油酸含量为36%~67%、亚油酸含量为15%~43%,高油酸品种的油酸含量为80%、亚油酸含量为2%~5%。本试验的目的是利用油酸快速测定仪器对高油酸组合F2分离情况进行测定,对高油酸的遗传规律进行验证,为花生高油酸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快速测定仪…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脂肪酸组成受环境等的影响而不稳定。本研究选取60份黄淮及长江流域产区主推的花生品种,连续2年在湖北武汉、河北石家庄、河南濮阳和河南周口4个环境下种植,利用GB/T5510-2011法检测种子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品种油酸含量比普通油酸品种稳定,普通油酸品种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比高油酸品种稳定;武汉种植环境有利于花生油酸含量的提高,2年60份品种的平均油酸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2.93%和52.64%;高油酸花生品种除油酸含量显著提高外,花生烯酸含量也提高了54.1%;而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降低了45.20%和90.44%。结合前期SSR研究结果,本研究涉及的6份高油酸品种属于不同的类群(G1、G2c和G2e),其遗传背景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为花生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