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导入热带种质的温带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5个热带及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5个导入热带种质并经连续回交改良的温带玉米自交系,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III杂交, 共配制90个杂交组合。2008年、2009年以大面积推广杂交种云瑞6号为对照, 对供试自交系进行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 导入热带种质并经连续回交改良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ML598、YML58的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极显著正值, 在杂交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单株产量配合力效应值与诸多产量影响因素的配合力效应值密切相关, 雌雄间隔期、秃尖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 而其他性状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产量对照优势H≥10%的组合大多为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温带种质, 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为极显著正值的组合均为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温带种质, 说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与经热带种质改良后的温带玉米种质之间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且导入热带种质的温带系与热带、亚热带供体系的杂种优势仍然存在, 其所属的杂种优势群并未改变。以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为供体, 采用连续回交的方法改良温带玉米自交系是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CML27、CML40、CML92、CML107和CML116等5个热带种质与温带自交系进行杂交,分析了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热带玉米种质和温带玉米种质间杂交,在单株产量、百粒重、子粒容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超亲或超标优势,但在行粒数上并未明显超出生产上应用的温带组合。热带玉米种质可以改善温带玉米种质的产量和穗部性状,CIMMYT×丹340杂种优势模式在温带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种质创新是育种的基础,育种路线决定育种工作的成败。利用温带种质的高配合力和广适性与热带高抗种质相结合选育的自交系8639H、F 138为选育高抗、优质、高产杂交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玉米杂交种奥利66号的育种技术路线进行详细探析,以证明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进行杂交互补来创新种质的可行性,为拓展育种思路及创新育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玉米域带分布不同的玉米种质特点,重点阐述了在温带地区如何利用热带种质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以育成的温带育种用的热带种质优良自交系S37为例,说明在温带地区玉米育种如何利用热带种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洪梅  番兴明 《种子》2001,(2):57-58,65
热带、亚热带玉米杂交种项目十分重视优良杂交种种质材料的选育,育过程中特别强调种质的耐自交能力,用SD轮回选择法改良耐自交能力是可行的,自交系的选育常用穗行选或系谱法,近几自交系测验种的使用明显增加。世界上广泛利用的热带、亚热带玉米杂种优势群有Tuxpeno,Cubanflints,Coastaltropical flints,ETO和Tuson,把带来、亚热带玉米种质引入温带,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提高杂种优势潜力,云南省农科院已成功改良了一部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并在生产中利用。  相似文献   

6.
热带亚热带玉米引入温带 ,表现出的不适应和许多不良的农艺性状 ,经过观察鉴评—淘汰—选择—温热种质互导—再选择利用 ,能够选获具有新质遗传因素的材料在温带玉米育种中应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长期利用地方品种和温带杂交种选系及有限的杂交亲本优势类群 ,造成的杂交种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 ,我们继续坚持了 1 978年在国外开始的温热带玉米种质互导选系的研究。“七五”正式申请列入国家玉米育种攻关子专题 ,作为玉米育种素材改良创新方法研究。经2 0年的研究实践 ,选获的优良自交系及组配的新杂交种 ,表明温热带…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种质是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而育种工作对种质的利用最终归结为对性状的配合力的选择。几年来我们在收集评价鉴定玉米品种资源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1) 以扩大丰富种质资源为目标的群体改良;(2) 对温带、热带、亚热带资源某些性状的数量遗传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育种工作提供可资利用的种质和信息。本试验为玉米种质数量遗传研究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8.
Suwan种质的特点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wan种质包括Suwan-1群体及含有其基础种质的改良群体、自交系等玉米种质资源.具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品质优良等特点,热带、亚热带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玉米生产和育种上广泛利用,有合成群体、选育品种间杂交种、改良温带种质等。  相似文献   

9.
近10年中国玉米单产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种质资源狭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引进到温带以后会出现成熟期延迟、营养生长优于生殖生长等现象。针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这些特点,诱变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对目前经常应用的几种诱变方法在改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对将来大规模地运用诱变方法改良外来种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抗病、抗逆、优质等玉米育种目标期望的优良基因,可以增加玉米遗传变异,拓宽种质基础,提高优良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选择优良自交系的几率,因而今后对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的利用是解决种质基础单一,提高品种抗灾、抗逆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于2009-2010年连续对热带群体SlayGreen进行了轮回遗传改良,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调查、记载群体的植株性状、抗病性、抗倒性、果穗性状及光周期反应,为选系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11.
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对杂交种选配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新引入的优良自交系 ,只要能掌握其优势利用模式 ,不仅可以推断它所属遗传类群 ,也为其进一步利用配制优良组合或做为选系种质提供了依据。“南方玉米育种开发中心”成立时 ,就面临两个技术难题 ,一是温带种质在贵州亚热带高原山地复杂生态条件下 ,适应性如何 ?二是温带种质与亚热带种质结合 ,其优势如何 ?笔者对此提出了温带种质在贵州亚热带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筛选 ,主要是温光敏感性和抗性的试验 ;同时提出低纬度与高纬度种质骨干系利用法 ,即南北方已为生产利用或育…  相似文献   

12.
把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按25%~75%的不同比例导入温带玉米自交系或育种材料中,进行种质改良和创新研究。选育的热导自交系种质基础较宽;配合力较高;玉米大、小斑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61.5%~78.9%和53.8%~69.4%;青枯病、病毒病株率分别降低84.1%~93.2%和86.7%~98.2%;成熟期绿叶数增加2.6~4.4倍;自交系自身产量提高20.0%~55.6%。表明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温带玉米,可能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提高综合抗性和丰产性、创造新种质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玉米梯度热带种质群体主要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创新玉米育种新材料,选用热带种质按不同比例导入到温带种质中,构建梯度热带种质群体,以梯度热带种质群体为试验材料,探讨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差异及杂种优势潜力。结果表明,群体间除秃尖差异达显著水平外,其他性状群体间的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当受体为Mo17和478,分别导入50%比例热带种质‘墨白964’或‘墨黄9号’的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表现较好,筛选出优良的育种新材料和杂种优势强的组合的潜力较大。导入50%热带种质到温带种质中,主要经济性状产生显著变异,符合玉米材料创新和品种选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8个CIMMYT玉米群体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是解决目前我国玉米育种遗传基础狭窄的重要途径,同时只有选用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种质进行改良,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综合评价了8个CIMMYT玉米群体在武汉生态环境下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供试CIMMYT玉米群体诸性状均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可以用来拓宽现有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5.
种质资源狭窄和杂种优势单一,是制约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拓宽玉米种质基础,培育突破性育种新材料是选育优良玉米杂交种的基础与前提。热带、亚热带种质已经被证明具有较温带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引入、改良和应用对丰富我国玉米种质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28份温热玉米自交系、4份Suwan群体来源自交系(QR 273、ZHL 908、T 32和QB 48)作母本,来自Iodent、Reid、PB、Lancaster和塘四平头类群的8个温带玉米自交系作父本的杂交后代为材料,2015年分别在河南郑州和河南华县对28份自交系和32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评价。结果显示,Suwan×Iodent杂交组合的株型、生育期、感光性等与温带地区杂交种相近;而Suwan自交系与其他类群自交系的杂交组合则表现出植株繁茂、抗倒性差、感光性强和生育期太晚等问题。利用Iodent种质早熟、马齿的特性能够有效改良Suwan种质生育期晚、光周期敏感的不足,获得较高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的意义和作用,论述了热带亚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互导的若干问题及研究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育种工作中处于种质扩增的需要,很多育种单位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进行群体改良和杂交、回交选择,培育出了一批遗传基础丰富的优良自交系,并以这些自交系配制了一批优良杂交种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但在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和解决对策作初步阐明.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为创新玉米育种新材料。【方法】选用热带种质按照不同比例导入到温带种质中,构建梯度热带种质群体,以梯度热带种质群体为试验材料,探讨群体遗传潜力及性状遗传差异。【结果】研究表明,株高(PH)和穗位高(EH)群体间遗传差异极显著,梯度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从100%热带种质群体到50%的热带种质群体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当热带种质比例降到25%和12.5%时,株高和穗位高显著降低。【结论】导入12.5%或25%热带种质能产生较广泛变异,符合育种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20年来,我国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主要集中在唐四平头、旅大红骨、lan-caster和ReidYellowDent等四大种质类群上,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狭窄和遗传脆弱性已成为人们十分担心的问题,为了开发新的种质资源,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亚热带及美国等外来种质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引进、改良驯化和导入利用等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国十分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其优良种质虽然在玉米育种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目前利用较少。充分开发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种质扩增和杂交种选…  相似文献   

20.
Suwan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任洪,郑常祥,杨斌,陈泽辉(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Suwan种质包括Suwan-1群体及含有其基础种质的改良群体、自交系等玉米种质资源。Suwan种质具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品质优良等特点,在热带、亚热带许多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