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进行大白菜染色体制片,研究了影响其有丝分裂相指数和制片质量的根尖长度、预处理药剂和时间、前低渗和酶解的温度与时间等相关因子,并对大白菜制片质量进行了25SrDNA的FISH检测。结果表明:当大白菜生长旺盛的根尖长为1.5~2.0 cm时中期分裂相指数最高;最佳预处理药剂为0.002 mol/L 8-羟基喹啉,当预处理时间为2 h时能获得较多的分裂相和清晰的染色体形态;0.075 mol/L KCl中25℃前低渗0.5 h,然后采用2%纤维素酶和2%果胶酶混合液4℃消化5~6 h或25℃消化2~2.5 h,染色体分散良好,酶解完全,无细胞质残留,制备的染色体标本可不经预处理直接用于FISH杂交。本研究结果为在大白菜上开展FISH技术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粗根鸢尾根尖为试材,研究取样时间、预处理液、解离时间等对其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以此最佳条件进行粗根鸢尾核型分析,为其细胞学研究及开展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根尖取样以上午8:00~11:00从田间植株取材为佳;用2 mmol/L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2.5 h,经卡诺固定液固定2 h后,在5 mol/L盐酸常温下解离10 min,卡宝品红溶液染色压片镜检,能取得良好的制片效果;粗根鸢尾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2n=2x=18=2M+10m+6sm,核型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3.
以‘琯溪蜜柚’幼胚为材料,对单染色体微分离制片过程中酶解时间、冰水固缩时间和染色三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2%纤维素酶与0.5%果胶酶的混合液处理40~60 min,后低渗处理之后进行20~30 min冰水固缩处理和卡宝品红染色组合可以得到理想的制片效果。该方法制片背景干净,各单染色体充分分散,适合下一步的小型单染色体微分离研究  相似文献   

4.
植物染色体G带的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几种方法,约400次流程对25种植物材料的探索,得到了可用于多种植物的植物染色体AMD(放线菌素D)法高分辨G显带技术,其流程为:AMD和秋水仙素共同预处理植物种子根尖,Ohnuki’s溶液低渗,酶解,固定,固定液中捣碎涂片法制片,Wright—Giemsa染色。该技术已在一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白刺花(Sophora davidii)根尖为试材,从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3个方面改进白刺花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并对白刺花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刺花染色体压片最佳取材时间为09:00-10:00时,根尖用冰水混合物在4℃冰箱里预处理24h为宜,卡诺固定液(无水酒精∶冰醋酸=3∶1)固定24 h,解离用1 mol/L盐酸在60℃水浴下解离8 min最好.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刺花染色体基数为x=9,染色体数目2n=1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 x=2 M+16 m,染色体相对长度为2 n=2 x=18=2 S+10 M 1+6 M2.白刺花的染色体属于1A型.  相似文献   

6.
黑麦(Secale cereale)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珍 《作物学报》1982,8(2):119-124
本试验用涂片法制片,以低渗、酶解、火焰干燥以及分带等处理我国“甘肃黑麦”和加拿大黑麦“Kustro”的根尖细胞。从形态、C 带带型分析和比较了其染色体组型。两个品种无显著差异。其染色体的端粒带、核仁缢痕带都显著而较稳定。着丝点带也常出现。中间带变化较大。所有染色体分为三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甘蔗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甘蔗是异源多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多、体积小,染色体制片困难,导致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缓慢。以分裂旺盛的甘蔗根尖为材料,对不同采样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染色方法等各技术环节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于15:00进行采样,饱和对二氯苯与0.002 mol/L 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室温预处理4~4.5 h,1 mol/L HCl与45%乙酸等体积混合液于60℃水浴锅解离8 min后,用改良苯酚卡宝品红进行涂片滴染,所获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李国珍 《作物学报》1982,8(2):119-124
本试验用涂片法制片,以低渗、酶解、火焰干燥以及分带等处理我国“甘肃黑麦”和加拿大黑麦“Kustro”的根尖细胞。从形态、C 带带型分析和比较了其染色体组型。两个品种无显著差异。其染色体的端粒带、核仁缢痕带都显著而较稳定。着丝点带也常出现。中间带变化较大。所有染色体分为三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小麦(2n=6x=42)为材料,对其种子进行发根,取其根尖分生区进行酶解法染色体制片。对比常规压片和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片技术,酶解法制片技术易获得更好的分裂相,分布更加均匀的染色体片,更有利于后期的原位杂交进行信号标记实验。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根尖为材料,探讨了低温、秋水仙素、8-羟基喹啉和对二氯苯4种预处理对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积累中期分裂相的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预处理方法积累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效果的明显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秋水仙素、低温、对二氯苯和8-羟基喹啉,前2种方法效果明显且差异不大,后2种方法效果略差.在此基础上,对低温预处理后的根尖在制片过程中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摸索,发现影响制片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低温预处理时间和HCl解离时间.最终得到以小麦根尖为取样对象的体细胞染色体制片的最适方法.为小麦族物种的染色体加倍、异染色体系的鉴定、细胞遗传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苜蓿根尖制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苜蓿根尖压片技术方法,为苜蓿染色体制片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苜蓿幼苗的根尖为材料,通过对预处理液、预处理时间、固定时间、染色液及染色时间进行筛选,摸索一套适合苜蓿染色体制片的技术。结果表明:苜蓿制片过程中以8-羟基喹啉为预处理液,预处理2.5 h,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0 h,用1 mol/L HCl在60℃条件下解离8 min,用45%的醋酸在室温下软化20 min,以姬姆萨为染液染色3 h,压片效果较好。该研究为苜蓿倍性的直接鉴定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2.
菜用大黄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用大黄根尖为材料,探讨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溶液、解离时间对菜用大黄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2个菜用大黄品种RAMB和RO进行了核型分析,以期为菜用大黄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上午8:00取材,用冰水混合物预处理24 h,然后在60℃条件下用1 mol/L HCl解离15 min,最后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3~5 min,此时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RAMB和RO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其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44=36m+8sm和2n=4x=44=32m+12sm,核型均为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57.46%和58.60%,核型对称程度均较高,这表明菜用大黄在进化中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3.
龙葵杂10号向日葵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向日葵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制片技术,以向日葵龙葵杂10号为试验材料,探索了低温预处理向日葵根尖细胞对制片效果的影响;使用Photoshop和Excel软件辅助分析染色体图像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向日葵根尖细胞,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染色体制片用于核型分析,龙葵杂10号染色体数量为2n=34,核型公式为2n=34=30m+2sm+2M。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陆均松的核型特征,本研究在常规染色体压片方法的基础上,以海南陆均松(Dacrydium pierrei)茎尖为试材,从取材时间、预处理液的选择、处理时间、解离液的选择、解离时间和染色的时间上对染色体压片技术加以改进,然后利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陆均松染色体压片最佳方法:取材时间为8:00 am~9:00 am,预处理使用0.1%秋水仙素处理2~4 h,固定液使用卡诺固定液(冰醋酸:无水酒精=1:3)在4℃下固定24 h,解离采用1 mol/L盐酸在水浴60℃下处理10 min,最后使用卡宝品红染液染色10 min。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陆均松染色体基数为x=10,染色体数目2n=20;其核型公式为2n=2x=20=14 m+6 sm,7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类型(m),3对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点染色体类型(sm)。本研究结果不仅为陆均松种内和种间杂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陆均松染色体加倍等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水稻根尖和花药为材料,采用压片法和涂片法对水稻有丝分裂制片和减数分裂制片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根尖在常温下1N盐酸20min和45%醋酸处理与60℃水浴下1N盐酸10min+45%醋酸处理后压片效果较好,但压片法不及涂片法;花药在常温下1N盐酸15min+45%醋酸处理与60℃水浴与1N盐酸5 ̄7.5min+45%醋酸处理后压片效果较好,且压片法适于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16.
构建染色体特异文库是简化小麦基因组测序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同步化处理提高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使根尖细胞中富集高比例的中期染色体是实现染色体分选成功的前提。采用双阻断法用50 µmol L-1羟基脲和100 µmol L-1氟乐灵对普通小麦根尖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然后用流式核型分析法观测各周期细胞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比例变化。结果显示,最佳方案为羟基脲处理10 h,恢复7 h,氟乐灵处理4 h。以此方案处理中国春小麦根尖可获得最高的有丝分裂指数,达70.1%。附加冰水处理(0°C)有助于减少染色体碎片和增加流式核型的分辨率,但对富集更多的中期染色体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北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为材料,研究秋水仙素处理对柴胡生长的影响.[方法]对北柴胡审定品种川北柴1号采用生长点滴定和浸泡2种处理方法,0.1%~0.5%5个处理浓度,3~5h3个处理时间、1叶期及5叶期2个处理时期进行诱导.[结果]生长点滴定法对柴胡幼苗生长影响不显著.浸泡法中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处理浓度和浸泡时间协同作用对北柴胡存活率、植株变异率及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此外,赤霉素添加对北柴胡诱导效果及生长发育也有显著影响.[结论]本研究对创制柴胡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薄壳山核桃品种苗‘波尼’嫩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取材时间、固定时间、解离时间等因素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上午7:30~8:45或9:30采样,用0.01%秋水仙素处理4~6 h或用0.01%秋水仙素与2 mmol 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处理4~6 h,卡诺固定液固定2~24 h以上,再用1 mol/L盐酸60℃水浴解离7~9 min后压片是最佳制片方法。‘波尼’染色体为2 n=32,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2.07%,核型类型是2 B,核型公式为2 n=32=12 sm+18 m+2 T,染色体组成为2S+16M1+12M2+2L。  相似文献   

19.
陆地棉单体和端体细胞学行为与鉴定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了陆地棉单体和端体的细胞学鉴定时的染色体构型表现及其鉴定技术方法,并就陆地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研究的取样、染色体制片和两种细胞学材料的传递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4):4812-4819
扭果花旗杆(Dontostemon elegans Maxim)是新疆达坂城荒漠地区广泛分布的旱生植物,具有极强的抗旱性,在维持荒漠植被的稳定性中发挥重大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扭果花旗杆幼苗,并测定其生理指标及细胞学特征,分析干旱胁迫对扭果花旗杆幼苗生理特性及根尖细胞染色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PEG (≤20%)处理扭果花旗杆幼苗,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4 d之内呈现线性上升,之后下降;25%PEG处理时,3种酶活性在前3 d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2)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丙二醛(MDA)的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 PEG胁迫处理抑制扭果花旗杆种子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随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研究发现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与PEG浓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说明在干旱胁迫时扭果花旗杆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来适应逆境,可为扭果花旗杆抗旱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