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油、高淀粉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成分积累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以普通玉米为对照, 探讨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籽粒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的分布、积累动态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结果表明, 高油玉米胚/胚乳比较大, 含油率高, 淀粉含量低; 高淀粉玉米反之. 籽粒中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积累高峰的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积累强度为淀粉>蛋白质>油分. 高油玉米籽粒油分、蛋白质积累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1,(7)
测定了111份玉米自交系的百粒重、容重、蛋白质、淀粉、油分、赖氨酸的含量,分析了玉米粒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的粒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自交系重复间差异不显著。玉米籽粒百粒重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之间呈负相关,与淀粉和赖氨酸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玉米籽粒容重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与淀粉和赖氨酸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油玉米杂交种品质及其花粉直感效应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环境对高油玉米品质的影响,以100个高油玉米杂交种和200个高油花粉直感的当代组合为材料,对品质性状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油玉米杂交种组合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间的含油量差异平均为1.00%,最小为0.17%,最大相差可达1.91%,不同组合间油分变化有一定差异,即不同品种在油分性状表现的稳定性上存在差异。年份和地点效应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程度接近,不同年份和地点间的最大差异在1.00%左右;年份间的淀粉差异在0.4%左右,地点间的差异在1.7%左右,而单个组合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间籽粒淀粉含量的最大差异则达到5.81%。普通玉米籽粒高油花粉直感后,在地点和年份间油分变化最大的组合其油分变化达到1.88%,最小的组合为0.37%,总体平均为1.00%;单个组合的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间的最大差异达到3.37%,最小为0.61%,总体平均为1.78%;单个组合的淀粉含量在不同年份和地点间最大相差6.21%,变化最小的组合相差0.71%,所有组合平均为2.95%。  相似文献   

4.
对45个玉米材料的油分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高油玉米5个品种、以及国内杂交种、国内引进自交系、国外引进群体等四种类共45个玉米品种(系)的900个样品进行了油分测定,并把玉米籽粒的胚和胚乳分离出来,分别测定其含量和油分含量并进行有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类的籽粒含油量、胚含油量以及籽粒含量、胚含量等相关性状与其它三类的玉米品种(系)相比较都呈现出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高油玉米杂交种由高油玉米自交系和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而成,高油玉米育种的核心仍然是杂种优势的利用。为了高油玉米育种的亲本选择和组合配制提供理论依据,以3份高油玉米新种质为父本,自选的4份普通自交系为母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12个F1组合为供试材料,对其子粒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自交系,不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表现不同。XGY003、YZ141B、H195-2具有油分含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C279、YZ141B、H195-2自交系的蛋白质一般配合力较高。XGY003、XGY020、C279、H78-3自交系的淀粉一般配合力较高。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容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但双亲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也不一定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就高。本试验没有发现3个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都高的自交系。综合看来,3份高油玉米种质中XGY003油分含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4份普通自交系中YZ141B、H195-2油分含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这3个自交系在长治地区玉米育种中可作为高油玉米自交系加大利用,以选出油分含量较高的优势组合。C279、YZ141B、H195-2自交系的蛋白质一般配合力较高,XGY003、XGY020、C279、H78-3自交系的淀粉一般配合力较高,在以后玉米育种中可作为特用玉米自交系作进一步的改良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吉林省400多份玉米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吉林省的高蛋白、高脂肪品种较多,高淀粉品种较少。筛选出一批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7.
大豆油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的实用性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己发表的一些与油分、蛋白质含量主效QTL相连锁的SSR标记,对72份全国各地高油、高蛋白种质资源进行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分析。通过对9个SSR位点各等位变异的蛋白质和油份含量的方差分析,检测到4个与油分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以及4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其中satt193、satt491、satt030和satt331分别在DNA片段长度为210~280bp之间检测出与油分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Satt523、satt321、satt231和satt578在DNA片段长度为170-320bp之间检测出和蛋白质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实验证实了与这些位点相连锁OTL的通用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叶面喷施施肥方式,研究了在叶面喷施的方式下锰、硼、锌、钼,对北豆12、垦丰16和垦农22的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的影响,北豆12的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微肥处理下,均表现为蛋白质含量最高,垦农22则是在各种微肥处理下油分含量最高,高蛋白品种与高油品种对微肥的作用表现出相反的结果。不同的微肥对大豆的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影响,锰、钼、锌对提高蛋白质含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筛选抗旱玉米品种和抗旱评价指标,进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研究,最终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抗旱节水,是研究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课题。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辽宁省近几年最新选育的12个玉米杂交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苗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玉米形态和光合生理等性状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找出了不同时期水分胁迫下光合抗旱指数与产量抗旱指数的相关性,筛选出了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结果如下:苗期水分胁迫缩短了58%供试品种抽雄至散粉期时间,延长了83%供试品种的ASI,而铁研120在水分胁迫处理后ASI比对照短,且和其他品种相比,该品种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灌浆期水分胁迫处理,光合抗旱指数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蒸腾速率抗旱指数与产量抗旱指数相关性较强。不同水分胁迫时期的产量抗旱等级划分结果显示,铁研120和铁研58综合抗旱性较强,在苗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受到水分胁迫,在籽粒成熟期均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玉米花粒期不同阶段遮光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用高淀粉玉米费玉3号和普通玉米泰玉2号,大田条件下分别于花粒前期(授粉后1~14 d),中期(15~28 d)和后期(29~42 d)遮光(透光率45%)处理,研究了对籽粒品质和籽粒中蛋白质、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影响品质的关键时期。结果表明,花粒期遮光显著降低了籽粒产量、容重、淀粉直/支比、淀粉及其组分含量,遮光后淀粉RVA谱特征值峰值黏度(PV)、热浆黏度(HV)及崩解值(BD)下降,而籽粒含水率、粗蛋白及其各组分含量、谷/醇比、粗脂肪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亚油酸/亚麻酸比值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升高;遮光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淀粉合酶(SSS)、束缚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与籽粒淀粉含量、容重、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显著正相关,谷氨酰胺合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与蛋白质含量和谷/醇比也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时期遮光对两品种玉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基本一致,前期遮光处理对籽粒商品品质(容重,含水率)影响大,而中期遮光对籽粒营养品质影响大。可见花粒中前期的光照强度对籽粒品质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后期光强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中国棉花主栽品种营养品质及播种品质的状况,揭示中国当前的棉花育种现状,为合理利用棉副产品及棉花特定目标育种提供参考。对当前中国三大主产棉区的142份棉花主栽品种棉子的营养品质性状(蛋白质、油分含量)、播种品质性状(发芽率)及3个物理性状(子指、仁指和仁子比)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主栽棉花品种的营养品质非常接近,油分含量集中于27.1%~33.0%,棉子的蛋白质含量集中区域为41.0%~45.0%,高油和高蛋白含量的棉花品种较少;蛋白质和油分总量变异较小,且两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棉种播种质量的4个必检项水分、净度、发芽率及纯度的平均值分别9.6%、100.0%、87.8%和97.1%,在连续3年的监督抽查中水分和净度的合格率均为100%,不合格项主要出现在纯度及发芽率上。研究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棉籽营养品质性状与播种品质的现状,适时开展棉花多目标育种十分必要,但对油分与蛋白质含量进行同步改良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山东大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概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 069份大豆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概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品种中黄豆资源丰富,且生育期、株高、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变幅大,选择范围广。在品质方面,蛋白质含量≥40%的品种989份,占92.52%,为我省培育高蛋白大豆品种提供了充足的原始材料。对蛋白质含量≥45%的164份品种进行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证明,高油、高蛋白育种在后代选择中紫花品种蛋白高于白花品种,百粒重大的品种含油量高。  相似文献   

13.
袁艳丽  周雪琴  王伟  任洪  邓磊  柏光晓 《种子》2023,(1):79-83+90
为评价玉米高赖氨酸和糯性基因聚合材料的营养品质,本研究以玉米高赖氨酸(o2、o16)和糯性(wx)基因不同聚合类型材料及其亲本为试材,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籽粒油分含量、总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轮回亲本CML 530相比,o2、o16和wx三基因聚合材料,W 1(o2o16wx)籽粒油分含量降低了20.69%,总淀粉含量提高了4.22%,赖氨酸含量提高了72.57%。4份o2和o16两基因聚合材料,W 2(o2o16)、W 3(o2o16)、W 11(o2o16)和W 12(o2o16)籽粒总淀粉含量平均提高了2.92%;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8.55%、67.68%、49.77%、56.08%。7份o16和wx两基因聚合的材料中,W 4(o16wx)和W 5(o16wx)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了8.10%;W 6(o16wx)、W 7(o16wx)和W 9(o16wx)籽粒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9.84%、12.30%和8.66%。可见,这些优质基因聚合材料是品质性状遗传改良和育种应用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4.
高梁高淀粉基础材料的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0份不同类型的高梁种质的总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单宁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引进国外品种种质的子粒淀粉平均含量差异明显,地方品种均值为73.03%,选育品种均值为75.64%,国外品种均值为76.04%,选育品种和国外品种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地方品种.相关分析表明,子粒总淀粉与蛋白质、单宁、脂肪含量问都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随着子粒中总淀粉的增加,蛋白质、单宁和脂肪呈现减少的趋势.由于淀粉含量在F1有一定的正超亲优势,因此本试验中筛选出的高淀粉种质,可以利用其超亲优势,进行杂交种组配,选育高淀粉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具有优良籽粒外观和优异品质的青稞资源,对117份青稞品种的籽粒外观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与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青稞品种籽粒外观和品质性状变异范围均较大,变异系数为2.57%~19.29%,外观性状中,粒宽的变异系数最大(19.29%),千粒重最小(7.63%);品质性状中,支链淀粉的变异系数最大(7.39%),直链淀粉最小(2.57%)。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和籽粒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β-葡聚糖含量与籽粒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8个主要性状归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5.85%。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获得了3种不同类型的聚类结果,在青稞品种籽粒外观性状聚类中类群Ⅱ的12个品种可作为大粒优异种质利用;在青稞品质聚类中类群Ⅰ是高直链淀粉含量和大粒的优异种质资源,类群Ⅱ是高β-葡聚糖和支链淀粉含量的优异种质材料;在青稞品种籽粒外观性状与品质性状聚类的类群Ⅰ中各性状平均值较高,表现较好,在今后品种选育中可作为优异杂交育种亲本。对117份青稞资源综合评价发现,北青6号的籽粒表型和综合品质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坝上地区71份藜麦材料的农艺性状和籽粒营养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变异系数为5.14%~47.00%。营养品质方面,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均值分别为57.22%、5.79%和16.10%,其中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13.27%),蛋白质次之(6.97%),淀粉较小(3.14%)。藜麦氨基酸总量变幅为8.35~11.30g/100g,且其氨基酸评分较传统作物更为均衡。相关性分析表明,藜麦的叶片长、叶片宽、成熟期株高、叶柄长、茎粗度、单株产量和粒径均与不同营养成分的含量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中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0.020%;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7.5时将71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Ⅰ中4份材料(20HZ61B、20HZ24B、20HZ92、20HZ07)的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类群Ⅲ中有4份材料(20HZ35、20HZ68、20HZ94、20HZ14B)的单株产量和千粒重较大,具有培育为优异藜麦品种的潜质。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河北坝上地区的早熟、大粒、粗茎、高单株产量、矮秆高产、高蛋白和高氨基酸含量的特异种质19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油品种东农163、高产品种黑农37、高蛋白品种东农42在各个生育时期内取样,对不同大豆品种产质性状动态取样进行研究,得出大豆各个性状在生育时期内的动态规律。通过种植大豆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内的取样分析,得出在生育期内平均鲜荚重、平均鲜粒重开始呈上升趋势,后期平均鲜荚重和平均鲜粒重呈下降趋势。平均粒荚比和粒荚比呈上升趋势,每荚平均粒数在2-3之间。通过对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中的分析得出,高蛋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生育时期内的蛋白质含量始终处于最高。高油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内的油分含量始终最高。  相似文献   

18.
玉米籽粒铁含量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6个玉米自交系,以及将其按Griffing方法4组配的120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籽粒铁含量杂种优势、亲子相关以及籽粒铁含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以超低亲杂种优势为主,也出现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为正值的一些组合。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与母本、父本、高值亲本、中亲和高低值亲本之差的相关均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低值亲本的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铁含量与蛋白质、轴重和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穗重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与淀粉和油分的遗传相关表现为微弱的负相关和正相关,与穗位高的遗传相关达负向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广西籽粒苋地方种质资源极其丰富多样,为了给广西籽粒苋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考察收集的61份广西籽粒苋资源为试材,对籽粒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硒含量等4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蛋白质、淀粉、脂肪、硒平均含量分别为14.59%、41.37%、4.89%、0.056 mg/kg。不同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硒含量变异最大。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蛋白质与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脂肪与淀粉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硒呈现显著负相关。不同来源的种质品质性状比较结果表明,百色市地方种质资源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硒的平均含量明显优于广西其他地市。通过鉴定,筛选出多项品质优异资源4份,双项品质优异资源7份,高蛋白质、高淀粉、高脂肪和富硒含量单项优异资源16份。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稻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6个不同品种间籽粒蛋白质含量在同一灌浆期的比较,各个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灌浆的四个时期的动态变化分析,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灌浆速率的关系分析,结果发现:每个品种的蛋白质积累过程中都有一个明显猛增的飞跃期,且多处于灌浆速率最快时期以外(后、末期),且XR243增幅大,营养品质高,可作为培育高蛋白杂交后代的首选亲本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说明水稻自抽穗到完全成熟,碳、氮代谢基本上是两个相对独立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