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科技     
正我国首次发现西方蜜蜂的原生种群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石巍研究团队主导发现的"西域黑蜂"遗传资源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这是我国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蜜蜂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1月2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石巍研究团队主导发现的"西域黑蜂"遗传资源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这是我国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蜜蜂遗传资源。西域黑蜂来源于天山东部地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蜂群具有采集力强、分蜂性弱、抗低温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适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和应用,特别是长江以北等蜜粉资源分布集中、面积大、冬季长的区域。同时也可以作为优良育种素材,培育适应大规模农作  相似文献   

3.
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品种,简称中蜂,是我国的本土蜂种.中华蜜蜂能够抵抗螨害侵袭,自1896年中国引进西方蜜蜂以来,西方蜜蜂使原来在我国呈优势分布的中蜂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目前,全国饲养中蜂群约200多万群,已被农业部列入同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20,(2):30-31
<正>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宝贵蜂种资源,是我国养蜂生产的主要蜂种之一。中华蜜蜂易分蜂,维持的群势较弱,所以中华蜜蜂生产高质量蜂蜜的技术难度相比西方蜜蜂更大。有关蜂蜜质量的论述已发表在《中国蜂业》2018年第10期,其质量特征除了安全卫生外,主要体现在以含水量反映的成熟度。本文中的高质量蜂蜜是针对目前生产水平而言,从蜂  相似文献   

5.
中华蜜蜂     
正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总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非常适应我国山区自然环境。2006年中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蜂是我国珍贵的蜜蜂种质资源,在西方蜜蜂引入我国以后,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数量锐减。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以及中蜂在山区扶贫中的出色表现,中蜂数量有所增长。不科学的引种,将会造成中蜂种质资源不可恢复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正2002年,受农业部委派,我同助手陈东海一起赴新疆抢救黑蜂,当年把寻找到的黑蜂素材送到蜜蜂基因库繁育保存,并不断将繁育的黑蜂返回新疆试养观察;2006年农业部将新疆黑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新疆黑蜂写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蜜蜂志》,为我国4个西方蜜蜂遗传资源之一;2009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邀我和廉存洪,并请新疆畜牧厅、尼勒克种蜂场有关领导专家在《话说黑蜂》专题节目中进行访谈,从黑蜂的兴衰历史濒危程度到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逐渐统一了对黑蜂遗传资源和黑蜂产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罗岳雄 《中国蜂业》2013,(24):38-39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东方蜜蜂的指名亚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我国自然条件十分适应,具有耐热抗寒,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植物、节省饲料,抗螨、抗白垩病等特点,是我国宝贵的蜜蜂遗传资源。除了新疆以外,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华南、西南等地为多。对中蜂的保护迫在眉睫中华蜜蜂作为人类饲养的一个重要蜂种,和西方蜜蜂一样,通过对植物授粉,对生态多样性的保持和恢复起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很多地方山区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时。因中蜂比西蜂更适于山区环境,所以,在山区生态恢复中,起到比西方蜜蜂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葛凤晨 《蜜蜂杂志》2011,31(11):10-11
2002年,受农业部委派,我同助手陈东海副研究员一起赴新疆抢救黑蜂,当年把寻找到的黑蜂素材送到蜜蜂基因库繁育保存,并不断将繁育的黑蜂返回新疆试养观察;2006年农业部将新疆黑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6~2007年《蜜蜂杂志》连载发表了《抢救新疆黑蜂纪行》9篇文章,介绍了抢救新疆黑蜂的全过程;2008年新疆黑蜂写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蜜蜂志》,为我国4个西方蜜蜂遗传资源之一;2009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邀我和廉存洪,并请新疆畜牧厅、尼勒克种蜂场有关领导专家在《话说黑蜂》专题节目中进行访谈,从黑蜂的兴衰历史濒危程度到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西方蜜蜂在中国野生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野生东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等蜂种的故乡,但未发现过野生的西方蜜蜂。本对野生是蜜蜂本来的生存形式、野生蜜蜂对气候蜜源条件的选择性、西方蜜蜂对野生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通过考证研究发现的野生新疆黑蜂的现实和历史,进一步证实了西方蜜蜂在我国野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张大利 《蜜蜂杂志》2005,25(11):17-17
中蜂是我国优秀的地方蜂种,也是我国早期饲养的当家品种。然而由于上世纪70年代西方蜜蜂的大量引进,加之中蜂饲养管理方式落后,蜂产品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目前正逐步被西方蜜蜂所取代,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为挽救中蜂这一优秀的地方物种,全国各地的蜂业工作者付出了大量艰苦的劳动,中蜂的保护工作也引起了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中蜂已被列为《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蜂保护工作的效果始终不理想。在这方面,辽宁省蜜蜂原种场作为国家级的中蜂遗传资源场,对中蜂保护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他们通过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是我国优秀的地方蜂种,具有许多西方蜜蜂(以下简称西蜂)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然而由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蜜蜂的大量引进,加之中蜂饲养管理方式落后,蜂产品产量低,经济效益差,逐步被西方蜜蜂所取代。有些地方中蜂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为挽救这一优秀的蜜蜂品种,国家将中蜂列入了《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建立了中蜂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对中蜂加以保护。目前保种方式主要以中蜂保种场活体保种为  相似文献   

12.
一、保护中华蜜蜂刻不容缓 中华蜜蜂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中华蜜蜂影响着整个与之相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中华蜜蜂遗传资源处于灭绝的高度危险之中,拯救和保护中华蜜蜂刻不容缓,对其进行妥善保存、深入研究、充分利用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中华蜜蜂作为中国蜂业的一大瑰宝,2006年6月2日国家农业部发布公告将中华蜜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之中,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蜂是我国优秀的地方蜂种,也是我国早期饲养的当家品种.然而由于上世纪70年代西方蜜蜂的大量引进,加之中蜂饲养管理方式落后,蜂产品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目前正逐步被西方蜜蜂所取代,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为挽救中蜂这一优秀的地方物种,全国各地的蜂业工作者付出了大量艰苦的劳动,中蜂的保护T作也引起了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中蜂已被列为<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石巍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分子生物学和进化领域的权威期刊《分子生物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牛津大学出版社,5年累计影响因子:11.667)上发表在线文章,报道了该团队在我国首次发现的西方蜜蜂新亚种西域黑蜂(Ap/s mellifera sinisxinyuan)及运用重测序技术,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的西域蜜蜂对温带气候的环境适应性机制研究。过去普遍认为西方蜜蜂的分布范围在中亚、非洲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西方蜜蜂"蜜粉高产"蜂种进行区域适应性分析,将"蜜粉高产"蜂种从吉林养蜂研究所引入云南省红河蜜蜂综合试验站西方蜜蜂示范蜂场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群,通过在当地饲养,观测其综合情况,研究其繁蜂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蜜粉高产"种蜂王能成功融入西方蜜蜂蜂群,蜂王产卵正常,工蜂数量不断增加,"蜜粉高产"蜂种群的产卵、孵蛹、成蜂率和产蜜率高于西方蜜蜂蜂群。  相似文献   

16.
1876年西方蜜蜂引进日本,标志着我国现代养蜂业的开始。在此之前日本饲养的是本地东方蜜蜂。如今后者只为少数养蜂爱好者饲养,而野生的除北海道外整个日本群岛上都有。我们运用生化遗传方法阐明了这两种蜜蜂的差异,还更进一步用日本的马蜂和其它种的蜜蜂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用了蜜蜂总科的五个种:西方蜜蜂、东方蜜蜂、黄胸木蜂、条蜂、切叶蜂;及两个种的马蜂:中华马蜂和家马蜂。取每种蜂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蜜蜂原指东方蜜蜂种下的一个亚种,但分布在我国境内的东方蜜蜂很可能不只一个亚种。鉴于我国东方蜜蜂亚种分类的未确定,现暂时将我国东方蜜蜂总称为中蜂~([1])。中蜂是我国本土的特色蜂种,非常适应我国山区的自然环境。中蜂饲养者大多生活在环境良好和资源丰富的山区,但经济、文化、技术等条件较落后。中蜂饲养技术总体水平较差,中蜂生产效益不高,影响了中蜂的分布区域扩大和种群数量增长。我国对中蜂遗传资源有效管理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7,(12):26-31
<正>一、我国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概况及意义1.我国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概况我国是世界上蜜蜂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仅中华蜜蜂在我国的南北方就有许多不同的遗传资源类群。目前,不少地方蜜蜂遗传资源在养蜂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对保护蜜蜂遗传资源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专门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在委员会中把蜜蜂单独设立了一个专业委员会;二是加强  相似文献   

19.
西方蜜蜂种质资源,俗称西蜂,19世纪末引入我国,主要有意大利蜂、美国意大利蜂、澳大利亚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喀尔巴阡蜂、安纳托利亚蜂、塞浦路斯蜂、欧洲黑蜂、远东黑蜂等。因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适应能力迅速在我国得以普及推广,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对西方蜜蜂种质资源利用最多、最充分。在引进、利用过程中,不仅保存了一些原种,还逐渐形成了东北黑蜂、新疆黑蜂等地方品种,并培育出喀(阡)黑环系蜜蜂品系、白山5号蜜蜂配套系、松丹蜜蜂配套系等一批新品系和配套系,促进我国养蜂生产和蜜蜂育种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华蜜蜂( 简称中蜂)是我国的宝贵蜂种资源, 但由于该物种遗传特性的局限性, 其生产性能不及从外国引进的西方蜂种,如意大利蜂,喀尼阿兰蜂等, 在生产上已逐渐被西方蜜蜂种所代替。如果引进的外来蜂种对中蜂不造成毁灭性威胁, 2个蜂种依然可以和平共存, 如在生产上依靠外来蜂种, 中蜂退留在山林中, 作为林、木、果授粉的生态蜂种,也可以长期生存下去。但在事实上,外来蜂种引到哪里,不但在生产上取代当地中蜂,也将野生的中蜂群毁灭至尽。这种状况,在黄河以北山区特别明显。形成外来物种取代本地物种的生态现象。这种取代不但使本地物种的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