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晓云  郝风  王志敏  汤青林  宋明 《种子》2008,27(1):71-73
芹菜种子经过超干处理,在常温下贮藏一段时间后,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比常规贮藏种子高且差异显著。超干贮藏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常规贮藏种子;超干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活性高于常规贮藏种子。  相似文献   

2.
沙引发对棉花老化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浙905为材料,以其遗传背景品种中棉所23为对照,研究了沙引发处理对经人工老化的棉花种子的活力、田间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对提高人工老化的棉花种子的活力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效果.幼苗子叶和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使中棉所41和浙905幼苗子叶和根部维持了较高的SOD和POD活性,而中棉所23幼苗根部SOD和POD活性较老化未引发对照有明显提高.沙引发处理显著减少了3个参试品种幼苗子叶MDA的积累,说明沙引发有助于老化棉花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棉花的抗逆能力.沙引发效果受基因型影响,表现为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浙905和中棉所41>抗老化能力较强的对照中棉所23.  相似文献   

3.
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休眠特性水稻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具有休眠特性差异的籼稻品种(4K58(Ⅱ-32B休眠)、4K59(Ⅱ-32B))及其各自与不育系(Ⅱ-32A)的杂交F2代种子(C 178、C 179)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获得不同老化天数(0,3,6,9d)的种子。探讨了老化处理对种子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延长,4个品种种子MDA含量显著增加,CAT活性显著降低;自交系种子的MDA含量及SOD、CAT和APX活性均显著低于杂交种;4K58和C 178种子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均分别低于4K59和C 179。研究认为,人工老化处理显著抑制了种子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加深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了种子的劣变。另外,研究还推测具有休眠特性的水稻种子更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4.
高温老化对棉花种子发芽及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以晋棉21、晋棉32、晋棉34、太91995四个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人工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活力,电导率的影响以及幼苗下胚轴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45±1)℃、高湿(相对湿度100%)密闭环境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4个棉花品种的发芽指标、种子活力表现为先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4个品种吸胀后的种胚电导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老化处理后发芽3d的幼苗下胚轴中POD、SOD活性的变化,4个品种都表现为双峰曲线,而MDA含量受POD、SOD活性的影响,与POD活性变化达到了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种子植株停留期间的气象条件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辽棉31和辽棉25两个棉花品种,利用开花当日挂花的方法,获得不同成熟度的棉花种子群体。通过研究比较群体中各样本的百粒重、7 d发芽率、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发芽期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结果】棉花种子的百粒重与植株停留时间显著相关,与开花时间关系不大。辽棉31种子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辽棉25。两个品种间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的植株停留时间显著相关。种子发芽期间MDA浓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辽棉25的MDA浓度稍低于辽棉31,但两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种子发芽期间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下降较明显;CAT活性呈先下降再升高趋势,下降明显,但升高有限;SOD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下降明显。辽棉25种子中上述3种酶的活性都稍高于辽棉31,但差异不显著。通过气象因子与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降水量、≥12℃积温、日温差和日照时间等4个气象因子与种子的百粒重、可溶性糖含量、MDA浓度以及CAT活性等4个特征指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以4个气象因子为自变量、4个种子特征指标为因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获得了25个模拟模型,对其中13个模型利用边缘分析的方法,得出4个气象因子的边际效应。【结论】种子植株停留期间的降水量、≥12℃积温、日温差和日照时间4个气象因子通过影响种子的百粒重、可溶性糖含量、MDA浓度以及CAT活性4个特征指标,进而影响到种子的总体活力,其中日温差和日照时间对种子特征指标的影响较大。辽河流域棉区棉花种子的植株停留时间以65~70 d为宜,这部分种子主要来自早伏桃及部分伏前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种子植株停留期间的气象条件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择辽棉31和辽棉25两个棉花品种,利用开花当日挂花的方法,获得不同成熟度的棉花种子群体。通过研究比较群体中各样本的百粒重、7 d发芽率、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发芽期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结果】棉花种子的百粒重与植株停留时间显著相关,与开花时间关系不大。辽棉31种子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辽棉25。两个品种间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的植株停留时间显著相关。种子发芽期间MDA浓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辽棉25的MDA浓度稍低于辽棉31,但两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种子发芽期间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下降较明显;CAT活性呈先下降再升高趋势,下降明显,但升高有限;SOD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下降明显。辽棉25种子中上述3种酶的活性都稍高于辽棉31,但差异不显著。通过气象因子与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降水量、≥12℃积温、日温差和日照时间等4个气象因子与种子的百粒重、可溶性糖含量、MDA浓度以及CAT活性等4个特征指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以4个气象因子为自变量、4个种子特征指标为因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获得了25个模拟模型,对其中13个模型利用边缘分析的方法,得出4个气象因子的边际效应。【结论】种子植株停留期间的降水量、≥12℃积温、日温差和日照时间4个气象因子通过影响种子的百粒重、可溶性糖含量、MDA浓度以及CAT活性4个特征指标,进而影响到种子的总体活力,其中日温差和日照时间对种子特征指标的影响较大。辽河流域棉区棉花种子的植株停留时间以65~70 d为宜,这部分种子主要来自早伏桃及部分伏前桃。  相似文献   

7.
姬俊华  孟超敏  何庆飞 《种子》2017,(11):14-17
以鲁棉10号棉花种子为实验材料,用LH-80型人工老化箱处理棉花种子0(ck),2,4,6,8d和12d,测定其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和生化指标(SOD、POD和MDA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发芽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7.66%~30.00%、3.34%~28.00%和2.27%~14.82%.老化过程中,SOD和POD活性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总体均降低,而MDA活性和相对电导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总体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
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刘菲 《种子》2012,31(4):27-30
研究了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各项发芽指标逐渐降低,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老化种子内保护酶(CAT、POD、SOD)活性降低;种子内贮藏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蓝萼香茶菜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降低可能是由于细胞膜系统受损和有毒物质积累所致。本研究可为蓝萼香茶菜种子的合理贮藏及生产上种子活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及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了棉花种子萌发,褪黑素(Melatonin, MT)对种子萌发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外源褪黑素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明确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调控效应。【方法】以国欣棉9号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温室进行试验。设置不同褪黑素浓度(0、10、20、50、100μmol·L~(-1))处理,研究了盐胁迫(150 mmol·L~(-1)NaCl)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变化。【结果】盐胁迫下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均明显下降,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低浓度褪黑素(10、20μmol·L~(-1))处理提高了棉花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了种子胚根伸长,增加了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高浓度(50、100μmol·L~(-1))褪黑素处理抑制了种子萌发,降低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低浓度褪黑素(10、20μmol·L~(-1))处理提高了棉花种子的SOD、POD、CAT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减轻了盐胁迫对种子的过氧化伤害。【结论】低浓度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提高了种子耐盐性,而高浓度褪黑素对棉花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其中20μmol·L~(-1)褪黑素为盐胁迫下调控棉花种子萌发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0.
白皮松种子抗老化最适含水量的选择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通过控制超干处理时间获得不同含水量的白皮松种子(7.12%、5.10%、3.21%和1.18%),对这些不同含水量的超干种子进行老化及引发处理,测定白皮松种子电导率、MDA、SOD、CAT和POD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经引发处理后的低含水量的白皮松种子的SOD、CAT和POD的活力比对照种子的活力高,丙二醛的含量比对照种子的含量低,对照种子的电导率明显高于低含水量的种子,低含水量的种子抗老化能力提高,含水量3.21%的白皮松种子抗老化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1.
烟草种子的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种子(云烟97)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0,35,38,40℃)和时间(24,36,48,60,72,84,96 h)、100%RH(空气湿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烟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是40℃老化72h.同时研究了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这些生理生化研究,为烟草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银杏含水量变化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种子不耐脱水,属于温带非典型性顽拗型种子,在干燥脱水过程中,胚和胚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不断增加,活力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水稻桔秆浸提液对甜玉米(Zees ways L. var. saccharata Sturt)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了水稻桔秆浸提液对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高、根长、总干重、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浸提液对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高、根长、总干重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并且低浓度的水稻桔秆浸提液能够提高甜玉米叶片的CAT,SOD和P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维持细胞质膜的稳定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7):2330-2337
为探明种子贮藏期间的劣变机理,以耐贮水稻品种‘望两优361’种子与不耐贮水稻品种‘黄两优091’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室温与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种子活力、保护酶活性、膜透性及种胚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低温贮藏下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室温贮藏,而低温贮藏下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低于室温贮藏,‘望两优361’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幅度与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黄两优091’,相关分析表明,SOD、POD、CAT活性与种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呈显著负相关。‘望两优361’种子在常温贮藏一年后胚部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胚细胞膜完整,而‘黄两优091’种子在常温贮藏下胚芽与胚根形态受到了影响,种胚与胚乳连接处的细胞排列较为紊乱,胚细胞膜不完整,部分细胞膜断裂。综上所述,低温贮藏下种子中能保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较低的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保持种子活力。本研究为水稻种子的安全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荒漠绿洲区棉花幼苗耐寒生理特性及其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测定不同耐寒性的棉花幼苗在4℃冷害胁迫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和可溶性糖(SS)含量等,分析相对生理指标随胁迫时间在耐寒基因型间的响应,建立棉花幼苗耐寒性鉴定的简捷、有效的评价生理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相对CAT活性、相对MDA含量、相对SP含量和相对SS含量随冷害时间在不同耐寒基因型棉花幼苗间变化有差异;冷害第3 d的相对生理指标与棉苗的冷害指数显著相关,其相对SS含量和相对MDA含量对棉苗的耐寒性强弱有直接影响,而且受其它生理指标的间接影响较小。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了3个与棉花幼苗耐寒性密切相关的生理因子指标:相对MDA含量,相对CAT活性和相对SP含量,建立了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低温胁迫下2个枇杷幼果种胚生理指标变化及抗寒相关EjICE1基因的表达规律,为枇杷抗寒新材料的筛选及枇杷抗寒分子机理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以洞庭枇杷(黄肉,DT)及洞庭枇杷突变型(白肉,DTM)挂果容器苗为材料,研究人工模拟低温对枇杷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EjICE1基因的表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2个枇杷幼果种胚相对电导率REC均呈“S”型曲线变化,Logistic方程显示,洞庭枇杷和突变型(DTM)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4.759、-2.811℃,突变型(白肉,DTM)幼果的抗寒能力强于洞庭枇杷;2个枇杷的SOD、POD及CAT活性及洞庭枇杷(DT)的MDA含量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达到最大阈值的时间点不同,而突变型(DTM)MDA含量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洞庭枇杷SOD在1℃达到最大阈值,丙二醛(MDA)含量、POD及CAT活性在-1℃达到最大阈值;突变型(DTM)SOD、POD及CAT活性在-3℃达到最大阈值,丙二醛(MDA)含量则在-5℃达到最大阈值。...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青椒冷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青椒为试验材料,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期间青椒冷害的发生和机理.采用37℃热处理24 h,对照为20℃,然后在0℃条件下贮藏;对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的发生相关的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7℃热处理可以减轻青椒低温贮藏冷害发生,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延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活性,保护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青椒为试验材料,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期间青椒冷害的发生和机理.采用37℃热处理24 h,对照为20℃,然后在0℃条件下贮藏;对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的发生相关的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7℃热处理可以减轻青椒低温贮藏冷害发生,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延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活性,保护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胁迫严重影响棉花种子萌发,为明确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海岛棉品种‘新海41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褪黑素浓度处理对低温胁迫(15℃)下棉花种子的萌发特性、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常温对照分别降低17.41%、13.52%和74.96%,胚根长度降低40.35%,SOD、POD、CAT活性略有增高,MDA和H2O2含量有所增加。低浓度的褪黑素(10 μmol/L和20 μmol/L)处理显著增加了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度,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MDA、H2O2的产生,其中20 μmol/L褪黑素处理后,与低温对照相比SOD、POD、CAT活性分别上升3.53%、29.47%、3.45%,MDA和H2O2含量分别减少13.93%和8.08%。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处理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损伤,增强种子耐低温性,其中20 μmol/L褪黑素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人工老化处理对芥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探究芥蓝种子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不同芥蓝品种为材料,采用40℃、100%相对湿度进行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3号品种较5号品种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弱。分析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芥蓝种子劣变的机理,可为减缓种子老化进程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