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谈谈种子行政执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新 《种子科技》2012,30(5):23-24
规范种子行政执法行为是依法治种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行政执法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在种子行政执法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在开展行政执法检查中发现,个别行政执法人员文书制作不规范,文书送达时间未填写;往往只重视违法事实的存在,忽略了执法程序;农业行政处罚《案件处理意见书》、《违法行为处理  相似文献   

2.
贾国慧 《种子科技》2016,(11):58-59
在我国农业技术、机械设备不断进步的同时,政府也越发注重法律法规方面的优化与执行,并加大了《种子法》的落实力度。通过种子执法,对种子市场予以控制,维护种子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在当前种子执法实践中,众多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还需要尽快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从而提高整体执法水平,确保种子执法有效性。就种子执法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生产的种子是生产销售的种子的工业生产资料,销售的种子是生产农产品的农业生产资料。尽管销售生产的种子和经营销售的种子之间有明确的区别,但在种子执法和种子司法实践中仍经常发生将销售生产的种子和经营销售的种子相混淆的错误案件。现根据一起实际案例,对销售生产的种子和经营销售的种子之区别予以简述,以期提高处理种子案件的执法水平和司法水平。案例简介M某某系领取营业执照的某农贸经销处的业主,经营范围为农作物种子原包装销售。G系领取农作物种子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力推进,种子文明执法摆上重要日程。种子文明执法的主要标志是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人性执法。具体内容是"四化":一是种子行政处罚程序化;二是种子行政处罚文书制作标准化;三是种子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化;四是种子行政处罚案卷立卷管理规范化。笔者总结15年的种子执法实践,认为,种子执法要做到文明执法,应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1依法治种与依法兴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杜郁  鲍聪 《种子世界》2010,(7):12-13
<正>由于种子违法行为的发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高度集中在农作物种植前的市场销售高峰期。为了节约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基层种子执法机关在实践中,大量使用种子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以下简称"简易程序")实施处罚。但由于对法律认识的不深入,部分案例也存在  相似文献   

6.
种子标签是种子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执法实践中,执法人员往往对其性质定性不准,从而导致处罚适用法律错误,引起不必要的行政纠纷。通过一则案例剖析,深入解析种子标签的性质,阐述了种子标签涉嫌虚假宣传的处罚依据,论述了超期行政处罚的效力。  相似文献   

7.
刘树新 《中国种业》2015,(10):27-28
<正>规范种子处罚的行政行为是依法治种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行政案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在种子行政处罚实践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种子法》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等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仍还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8.
<正>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第一生产资料,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樟树市种子市场快速发展,销售网络遍布乡镇社区,经营主体和进货渠道多元化、购买方式自由化,品种多、更新快,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户购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但也存在一些因种子质量问题而侵害农民利益、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未审(引)  相似文献   

9.
冯猛 《中国种业》2016,(4):21-23
通过对同一违法主体经营的种子存在违反数个规范情形的行政处罚典型案例以及当前种子执法机构不同处理方法的分析,提出种子行政处罚案件中同一违法主体经营的种子存在违反数个规范情形的行政处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种子案件当事人是指违法从事生产、经营种子行为,受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查处种子案件和制作农业行政执法文书的过程中,有少数执法人员因为疏忽大意或者对当事人理解上的偏差,出现种子案件当事人的认定错误,直接导致行政处罚的无效。在此,就种子案件当事人的认定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赋予了农业行政部门种子执法的权利。长期以来 ,由于农业部门执法水平整体较低 ,往往只重视违法事实的存在 ,忽略或忽视了执法程序 ,以致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时常常惨遭败诉 ,使执法人员心有余悸 ,影响了对种子违法行为的查处。结合几年来我们的经验与体会 ,提出如下注意事项 :1 立案当在工作中发现或群众举报行政执法相对人有种子违法行为 ,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或者有关机关移送及上级机关交办的案件都要立案。立案时 ,需办案人员填写《行政处罚立案审批表》,并有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首长签字…  相似文献   

12.
在对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的监督管理中.行政处罚决定书是对当事人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最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农业行政丰管部门与被处罚人联接的最重要接点.凡进行种子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必须制作和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被处罚人履行处罚决定,当以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凭据;被处罚人不服行政处罚,亦以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事项为依据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如被处罚人在法定期限内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仍然以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法律凭据.可见,在对种子违法行为进行惩戒过程中,行政处罚决定书是整个行政执法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13.
完善种子执法体系 服务种子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提升至了法律的高度,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为法定的种子执法主体.随着种子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各类种子违法行为的手段也不断翻新.种子执法体系暴露出了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种子执法体系,有效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必须加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为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良种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激发了现代种业发展活力。但同时,部分地区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种子、未审先推问题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种子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品种权人权益,阻碍了现代种业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本原因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种子管理和市场执法过程中,对种子真实性鉴定能力的缺失。传统的田间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增添的新品种保护一章,明确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地位,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上升到了法的高度,加大了基层农业主管部门对侵权假冒的执法力度,大幅提高了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民事赔偿标准和行政处罚力度,如何贯彻执行新种子法,加大植物新品种保护,搞好执法很关键。1将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纳入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重点农业部成立种子局后,种子管理部门承担着植物新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种子管理依法行政,强化种子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种子管理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的质量和水平,笔者总结20年种子管理执法的经验,认为种子管理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规范执法程序及行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种子执法活动的不断开展,种子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未审先推,无证、超范围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逐渐减少.但随着品种管理的加强、审定门槛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一些不法企业采用套用审定编号、冒充其他品种种子等制售假种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监督检验工作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需求,给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加强检验机构建设,提高质量检测水平,建立检打联动体制,防止假种子坑农害农,已成为摆在种子质量监管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种子管理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种子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销售未审品种等违法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个别地方种子市场还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生产、经营未审定品种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意见的实施意见》(黑政办发【2007】2号)的要求,进一步严格种子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在种子行政管理的具体执法活动中,常遇到一些可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的情节。那么,在种子行政处罚中如何正确适用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则是每个种子执法人员都应该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莉 《种子世界》2013,(5):28-29
为全面推进种子行政综合执法,完善种子执法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增收,有效遏制坑农害农现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种子管理站成立了执法机构,现将克州种子管理站成立执法机构以来,种子执法现状、存在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