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沼液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文章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分别以5%,10%,25%,50%和100%沼液浸种。玉米种子浸种24 h后分别进行催芽及播种试验,调查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沼液浸种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玉米萌发及幼苗生长。沼液浸种处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除100%沼液浸种外,5%沼液浸种芽长、茎粗、根长最大,分别是对照的2.55倍,1.55倍,2.87倍。沼液浸种提高了幼苗二叶期至四叶期叶绿素含量,其中50%沼液浸种叶绿素含量最高且降幅最低,其次是25%。沼液浸种对二叶期和三叶期玉米株高影响较大,显著高于对照,其中10%沼液浸种株高最大。综合分析,5%~50%沼液浸种玉米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头孢菌素C菌渣厌氧发酵产生的大量沼液资源化利用问题,文章以黄瓜种子为供试材料,分别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沼液处理,通过浸种、催芽和压板实验,确定沼液对黄瓜种子萌发、芽和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头孢菌素C菌渣厌氧发酵沼液对黄瓜种子浸种,只有原液对黄瓜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发芽率为83%,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响。直接对黄瓜种子催芽和培养,高浓度沼液对种子萌发和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沼液稀释倍数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解除,并且在稀释100倍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有促进作用,尤其在利用沼液培养过程中,稀释100倍沼液处理,芽长、根长和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3.2%,24.0%和29.2%。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沼液浸种对牧草作物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不同浓度沼液对高丹草浸种5.5 h后催芽,分析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10%~50%浓度范围的沼液浸种高丹草种子有效增加了其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其发芽率、株高、茎高和根无显著性影响,更高浓度沼液浸种对高丹草生长具有一定胁迫作用,得到最佳浓度为30%。沼液浸种高丹草既有利于沼液的综合利用,又有利于高丹草品质的提高。试验以期能够为构建基于高丹草的沼液高效利用模式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沼液对黄瓜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不同浓度的沼液浸种及喷施对黄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低浓度沼液的浸种能促进黄瓜的发芽,高浓度的沼液抑制黄瓜种子的发芽,最适的浸种浓度在0.5%~2.5%之间。沼液经过不同的处理后抑制作用有一定程度的消除,较高浓度沼液经高温灭菌、离心或调节pH值后种子的发芽率均比相应浓度的原沼液高,但抑制效果还不能完全消除。利用沼液进行苗期喷施,以浓度为20%的沼液对黄瓜苗期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促进作用最好,研究结果还发现喷施适合浓度的沼液对抗性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表明沼液除了具有促进种子发芽、苗期生长的作用外,还具有提高黄瓜系统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沼液与木醋液浸种对黑豆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展沼液、木醋液综合利用途径,探究二者单独及耦合作用下的浸种效果,试验以黑豆为研究对象,采用沙床培养法,分析了沼液、木醋液清水稀释液及沼液稀释木醋液浸种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木醋液对黑豆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但沼液与木醋液混合浸种可不同程度协同促进黑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其中沼液700倍稀释木醋液处理种苗株高较对照提高158.06%,沼液300倍稀释木醋液处理种苗根长较对照提高98.08%,但沼液100倍稀释木醋液处理种苗生物量积累最高,同时根冠比较对照提高31.71%,可以作为优选的浸种条件。沼液与木醋液耦合浸种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通过发芽试验的方法,观察比较了不同稀释倍数沼液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目的在于确定通过DANAS干式厌氧发酵工艺得到的沼液在玉米播种后冲施沼液时的大致稀释比例,为进一步的田间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借鉴。试验结果表明,在5%~10%体积浓度范围的沼液内对玉米种子的萌发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此浓度范围内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都得到了提高,根系的根毛生长量也得到了提升。而高于此浓度范围的沼液对玉米种子的萌发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一方面这可能与沼液中存在的植物激素有一定关系,较高浓度的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起到了抑制作用,低浓度的则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浓度沼液形成的高渗透势环境阻碍了种子对水分的吸收,进而抑制了其萌发。因此,在实际田间施用时,沼液稀释的体积浓度应控制在15%体积浓度以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田间情况摸索适宜用量。同时,在25%体积浓度以下,沼液的电导率与稀释倍数呈显著线性相关的关系,这为沼液还田时如何快速量化稀释倍数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7.
方锦良 《河北农机》2023,(22):82-84
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别名荷树,毛木树、木回树,为山茶科木荷属常绿大乔木,因其木材质地坚硬,树冠匀称优美,广泛运用于园林景观绿化,同时也是我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先锋树种和用材树种。木荷种子存在结实率低,结实大小年现象十分突出,而且还存在种子萌发困难、萌发率低、不耐储藏等问题,给林业育苗生产造成一定困难。探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处理对木荷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指导木荷育苗生产。以木荷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A、6-BA、GA3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处理,对木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处理对木荷种子萌发均具有明显促进效果,处理效果GA3>NAA>6-BA。GA3的最佳处理浓度为200 mg/L,NAA的最佳处理浓度为100 mg/L,6-BA的最佳处理浓度为50mg/L。  相似文献   

8.
猪粪沼液理化性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沼液理化性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确定沼液合理灌溉量的前提。该研究以猪粪厌氧发酵的沼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鲜沼液及预处理后沼液的理化性质,并将沼液理化性质与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萌发指数建立函数关系,筛选了沼液中的植物毒性因子及安全阈值。对于秋田MD311这一玉米品种来说,铵态氮与乳酸是沼液中的植物毒性因子。种子达到最大萌发指数对应的铵态氮与乳酸的浓度分别为186与35.8 mg·L-1;二者浓度高于336与61 mg·L-1时,具备植物毒性(萌发指数(70%),不可直接还田。通过静置和曝气过程可降低二种毒性因子的含量。研究表明,沼液还田时将铵态氮与乳酸含量控制在安全阈值内时可降低植物毒性,促进作物生长,最大限度地发挥沼液对无机肥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防止番茄幼苗徒长、培育壮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溶液对番茄种子进行浸泡,浸种24 h后用蒸馏水冲洗种子并擦干种子表面水分,将种子播种于72孔穴盘中。从开始出苗之日起记录出苗的情况,直到不出苗时结束,待植株达到定植苗龄后测定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鲜重等指标,以此来确定最适合浸种的多效唑浓度。【结果】多效唑对番茄种子浸种的适宜浓度为100 mg/L~300 mg/L,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浸种浓度越高其表现出的效果越明显,但浸种浓度过高会影响番茄幼苗的质量,其表现为药害显著、植株矮小、叶片萎缩及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因此番茄浸种浓度不能超过400 mg/L。当多效唑的浓度为200 mg/L时,可以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同时对于番茄幼苗地上部鲜重的积累和出苗率的增加效果最好。【结论】本研究证明采用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可以增加番茄幼苗的茎粗和地上部鲜重,优化幼苗的株型,对培植壮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沼气发酵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适宜浓度的沼气发酵液浸种小麦,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芽的生长,增加小麦产量.为进一步摸清用于小麦浸种的适宜的沼气溶液浓度,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在查阅、收集国内苦瓜种子萌发处理方法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苦瓜种子萌发方法的研究成果,介绍机械损伤、药剂浸种、壳聚糖喷洒等苦瓜种子萌发促进方法的原理、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苦瓜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叶面喷施沼液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寻求有利于其增产的最佳沼液喷施浓度,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的沼液喷施春小麦生长中的锈病发病率和死苗率以及不同气象要素特征对于沼液喷施的影响,其结果说明:沼液喷施浓度影响较大,其中65%浓度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最好,增产22.8%:75%浓度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次之,增产15.2%;浓度超过85%进行叶面喷施,有烧苗现象发生,会造成轻微减产;使用65%浓度的沼液进行叶面喷施可以使锈病发病率和死苗率同时达到最低;7~8月气象要素特征最适宜进行沼液喷施.所以使用适宜浓度,可以明显促进春小麦的生产,提高产量,对青海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沼液进行无害化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沼液6个浓度梯度对红蒜种子进行浸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浓度在40%以上的4个处理,产量比对照产量都有明显提高,每666.7 m^2产量分别为586 kg,628 kg,656 kg,588 kg,增幅分别为8%,17%,22%,9%,以浓度为80%的处理产量最高,每666.7 m^2增产117公斤,增收220元.  相似文献   

14.
沼液浓度对生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不同浓度的沼液浸泡生菜种子对其发芽有不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沼液浓度的达到或超过50%,对生菜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沼液浓度不超过30%时,对生菜种子地发芽则有促进作用,最佳沼液浓度为10%~20%。  相似文献   

15.
常正民 《中国沼气》2005,23(1):16-16
(1)种子处理.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优良品种,先将种子精选,清除秕粒、小粒和杂质.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在席子上晾晒1~2天(不能在水泥地板上暴晒),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然后用沼液浸种.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沼液浸泡麦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沼液对小麦进行播前浸种处理,通过观察小麦各个生育期的变化,比较各个处理的经济性状,获得沼液浸种小麦的最适浓度,从而为沼液浸种在小麦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沼液浓度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沼液浸泡番茄种子对其委芽有不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沼液浓度达到或超过70%时,对发芽有抑制作用;沼液浓度不超过50%时,对发芽有促进作用,最佳沼液浓度为5% ̄30%。  相似文献   

18.
早,中稻沼液浸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天喜 《中国沼气》1995,13(2):33-34
早、中稻沼液浸种试验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湖北省沼液浸种技术指导组(韩天喜执笔)我省沼液浸种技术发展很快,1993年浸种面积近120万亩。为了验证沼液浸种的增产效果,我们在抓好面上的沼液浸种技术推广的同时,安排了六个晚稻沼液浸种的正规试验,结果表明,晚稻...  相似文献   

19.
沼液浸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它对提高秧苗素质、成秧率和粮食增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上饶地区从1988年开始试验,浸种规模逐年扩大,效益越来越明显。1990年,全区沼液浸种4651户,672527.5公斤。沼液浸种,抵得上两次追肥,而且提高种子发芽率,可提高成秧率6~7%,增产粮食10%以上。1993年,我区  相似文献   

20.
张明生 《中国沼气》1995,13(4):45-46
应用正交优化法进行花生沼液浸种试验研究张明生(山东省胶南市农村能源办公室)沼液浸种是近年来在花生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应用正交优化法研究不同沼液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对花生生产的影响,以筛选最佳方案,对指导大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94年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