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荞麦种子蛋白质亚基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辉  陈庆富 《种子》2007,26(7):47-51
阐述了国内外对栽培及野生荞麦蛋白质亚基的研究现状,包括荞麦种子蛋白质亚基的分析方法、遗传多态性、以及在作物遗传育种、品种鉴定、系统进化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荞麦种子蛋白质亚基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甜荞品种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中国种业》2014,(6):42-44
《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保存有357份山西省荞麦资源,其中257份甜荞。山西省甜荞资源具有丰富的产量性状、籽实品质,为荞麦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基础。育种工作者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途径,选育出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荞麦适应性广、种质资源丰富,是一种药食同源作物,其籽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荞麦籽粒由胚、胚乳和外壳构成,外壳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和糖,导致脱壳困难,这一性状严重制约着荞麦加工产业的发展,因此培育易脱壳种质资源是荞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荞麦种壳的形成和开裂受遗传和环境共同调控,为了充分了解影响荞麦脱壳的因素,本研究归纳了不同荞麦种壳的组成及细胞排列方式;总结了酶在种子壳裂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蜡质角质层在种子外壳脱落过程中的功能;分析了转录因子对壳发育的调控。本研究同时指出了薄壳和厚壳荞麦种壳发育和裂壳性状的主要差异及其关键候选调控基因,为脱壳关键调控基因克隆和高效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荞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张以忠  陈庆富 《种子》2004,23(3):39-42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对荞麦的研究现状,包括国际荞麦研究协会及其活动简介、国际荞麦资源收集保存情况、栽培荞麦起源的祖先种、起源地及其传播情况、荞麦类型与分类、荞麦的生理特性、荞麦的育种等,并对今后荞麦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荞麦的起源中心,荞麦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开展荞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对荞麦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17对SSR引物对来自我国12个省的荞麦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7对引物共扩增出255个条带,平均15.0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28条,平均13.4条,多态率达89.4%;UPGMA聚类分析显示,73份材料被分成2组,所有苦荞材料聚在一起形成第一组,甜荞与花荞聚在一起形成第二组,明确显示苦荞与甜荞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同一个大组内多数品种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遗传基础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6.
旨在为荞麦抗倒性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评价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归纳了荞麦茎秆和根系形态、茎秆化学成分和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与倒伏的关系,总结了荞麦茎秆抗倒性的遗传规律和荞麦抗倒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荞麦抗倒性的主要指标和防治荞麦倒伏的生产措施。最后,对荞麦抗倒性QTL定位、肥料运筹和耕作方式等有待拓宽和深入研究的内容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荞麦的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 中国荞麦的育种现状 1.1 荞麦的资源状况及分布 荞麦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ypyrum Gaerth)。我国是世界荞麦的主产区之一,也是世界荞麦的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全世界目前发现的荞麦共有15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在我国就有10个种和2个变种。荞麦的栽培种有甜荞(Common Buckwheat)和苦荞(Tartary Buckwheat)两种,在我国均有种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35年我国荞麦育种成就的回顾,指出荞麦育种存在着目标单一、育种方法落后和基础研究薄弱3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育种目标要多元化、育种方法要先进化、基础研究要强化的3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生稻遗传资源是水稻育种的关键遗传材料,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分布着丰富的野生稻遗传资源。评述了野生稻遗传资源研究和利用的重要意义,从优秀种质资源的评价与鉴定、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定位和鉴定、及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研究情况,并重点结合水稻常规育种和杂交育种,简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0.
藜麦育种研究是以改良和优化藜麦的品种,实现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提高为目标,通过深入研究藜麦的遗传背景和基础,了解藜麦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丰富的遗传资源库,为未来的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遗传材料。传统育种方法结合现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技术等手段可以加速藜麦的遗传改良进程,转基因技术也为提高藜麦的抗病虫能力提供了新途径。然而,藜麦育种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遗传改良速度较慢、抗病和抗虫育种仍面临挑战,以及品质改良有待提高。因此,加强研究合作、拓宽遗传资源来源、加强品种改良和开发适应性更强的品种等是未来藜麦育种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通过科研创新和广泛合作,藜麦育种的发展将会不断推进,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数量丰富的种质资源相结合,将是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的有效举措。种质资源是什么?种质资源与种子、种业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表里山河孕育了丰富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植物中最原始的东西,是育种的资源和材料。它们当中有古老的地方品种,也有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都承载着能够将自身性状遗传给子代的珍贵信息。它们有的丰产,有的抗旱,有的抗虫抗病,而这些基因最终决定了品种的特性。山西省有名的玉米金皇后、谷子沁州黄、食用豆大白芸豆等地方品种,晋谷21号、荞麦黑丰一号等育成品种,以及野生大豆等,都属于种质资源范畴。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外荞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荞麦产业发展、品种改良方向及品种选育技术进行了讨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荞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荞麦消费量呈增加趋势,但荞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生产条件差、产量低、品种改良难和不适宜机械化生产等问题,因此广适、高效、优质和高产等特性是荞麦品种改良的目标,传统杂交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的结合是未来荞麦品种改良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荞麦为蓼科,荞麦属,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我国是荞麦的起源中心、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中心,荞麦资源十分丰富,有10个种2个变种,占全世界荞麦种总数 (15个种 )的2 /3。荞麦既能食用又能防病治病,集营养、保健、药疗为一体,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价值。1 中国荞麦资源分布概况荞麦资源在中国分布较为广泛。从东北黑龙江省到南部广西省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至云南 (东北至西南 )方向的窄长地带上,即自内蒙古东南经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至云贵高原,这一地带集中了全国荞麦资源的85%以上,其他地区只有零星分布。甜荞主要分布在北方,占中国甜荞资源总……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水稻育种要在米质、产量、抗性上有新的突破,除了有新的育种技术外,还要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INGER)的参试材料集中了世界上主要产稻国家和国际研究机构提供的优良种质,来源广泛,遗传基础丰富。广西农科院从1980年起,参加由国际水稻研究所协调的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的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到2002年累计从各试验圃获得试验材料15890份,大大丰富了广西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经试验评价,筛选出一批高产、优质和恢复源种质材料提供育种利用,并育成一批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广西的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水稻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水稻育种要在米质、产量、抗性上有新的突破,除了有新的育种技术外.还要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广西水稻育种在20世纪90年代前居国内先进水平.就是利用了一些国内外育种中间材料:而90年代以后育成的水稻品种(杂交稻组合)在产量、米质、抗性上有一定的提高,但突破不大,主要原因是育种者手中缺乏国内外新的育种材料.国际水稻研究所等育成的水稻种质.亲源广泛,遗传基础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抗性与特殊性基因源.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现代食品、医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作物.所以,加快玉米育种的进程,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是育种工作者迫切解决的问题.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遗传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遗传标记的种类和数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有的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基础上增加了分子标记.1 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在玉米遗传育种方面,分子标记技术主要用于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各种优势预测、QTL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和种子鉴定等方面.1.1 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只有合理准确的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建立相应的杂种优势模式,才能有效的改良玉米自交系和选配优质高产的玉米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而深入认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是合理发掘、开发和利用各种种质资源的前提.由于分子标记数目多,多态性丰富等特点,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比以往通过形态观察和同工酶标记等手段具有更多的优势,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荞麦作为小粮食作物广泛栽培于欧亚许多国家,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由于荞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较低,主要栽培种甜荞又具有花柱异长的自交不亲和性,以及荞麦地方品种之间的形态特征差异不明显,因此荞麦的基础遗传研究起步较晚。有关荞麦遗传研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生产中,育种技术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优化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丰富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手段。应用研究方面,基因编辑技术、基于分子标记的作物遗传育种等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作物育种技术研究现状方面,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育种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文章探讨了现代农业生产中育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SSR标记技术在辣椒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卫星(SSR)标记是一种共显性DNA分子标记,具有重复性好、可靠性高和多态性丰富等优点,在辣椒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概述了SSR标记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其在辣椒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等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荞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述了国际上荞麦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概况,介绍了我国在荞麦遗传资源收集、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鉴定评价、保存与利用情况,并对今后我国荞麦资源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