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5,(4):34-35
<正>黑龙江地区因地理因素与南方蜂群管理上区别很大,其特点是冬季严寒,越冬期长。特殊的气候环境对蜂群安全越冬非常不利,越冬蜂群死亡率高,蜂群出窖春繁时普遍存在群势弱的现象,全年主要蜜源期到来与繁蜂时间较短,在有限的春繁时间里,如果春繁群势确定不合理,强弱不均,对春繁影响很大,出现强群过早产生分蜂热,弱群通过后期补充也没有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进入大流蜜期总是出现强弱有别,平均单产上不去,直接影响总产量。笔者总结经验,找出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6,(2):23-24
正高寒地区越冬时间长,寒冷,天气多变,若是上年秋繁管理不当和外界蜜粉源等造成秋繁前强后弱,越冬群势普遍不强。蜂群出窖时,群势强弱不均,春繁群势普遍下降,全场蜂群很难达到平均4框足蜂起繁。笔者深入本地养蜂户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上年秋繁造成的原因1.秋繁期外界蜜粉源欠缺,通过人工饲喂群势相对好一点,越冬群势能够保证在4~6框以上,占全场总数不足20%。2.秋繁期间受螨害影响适龄越冬蜂的培育,越冬  相似文献   

3.
春季蜂群如何早壮根据多年养蜂经历,其基本管理技术是:一、增温促繁:在第一次简单检查后,根据场内群势,分为强、弱、中三个等级,确定春繁群势标准为4框足蜂以上;达不到此标淮的,可依照每个群的蜂种、前年生产状况,留优去劣、合并群势;或将两个2框足蜂群合并成...  相似文献   

4.
春繁期是一年四季蜂群管理的起始期 ,由于春繁期气候多变 ,蜜粉源少而不稳 ,故此相应的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 ,要根据当时的状况 (如天气、蜜粉源、蜂群等 )灵活管理。否则会给蜂群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和病患。1、越冬蜂早排泄后应适时开繁。经过 5个多月冬眠期的越冬蜂 ,腹中负担很重 ,急需排泄摆脱危险。正常年景 ,3月中旬有气温较高的回暖天气 ,就需抓住时机把越冬蜂搬出蜂窖排泄 ,处理不正常的蜂群 ,消除越冬不安全的隐患。那么排泄完毕的蜂群是紧脾开繁还是继续冬眠呢。要根据上年花粉脾或自然花粉的存量 ,若是每个群繁殖所需的花粉量能够足…  相似文献   

5.
单脾春繁群的管理1.春繁时间与群势春繁时间与春繁群势,同是一年养蜂的开端,最佳繁蜂群势也要选好最佳繁蜂时间,过早过晚都不利于群势的发展和生产。我地养蜂者多以3脾蜂为春繁起点群;繁蜂时间,多选在辅助蜜源前25~35天或第一个主要蜜源(刺槐)前55~65...  相似文献   

6.
蜂群经过越冬期的休整,开始春繁后就会积极培育子脾,重新恢复和壮大群势,并以高度兴奋的情绪采集蜜、粉。然而这种积极繁蜂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蜂群内的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蜂王腹部收缩变小,产卵数量下降,巢内王台大量出现,工蜂消极怠工,蜂群产生明显分蜂情绪。  相似文献   

7.
除越冬期外 ,蜜蜂数量与巢脾的比例与蜂虫关系密切相关 ,因为蜂脾关系的确定 ,是以蜂虫关系为依据。在春繁期 ,为保证第一代新蜂品质 ,必须保持高密度的蜂脾关系。例如 3脾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只放 1张脾开繁 ,饲料区放 1张蜜粉脾 ;4~ 5框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放 2张脾 ,饲料区放蜜粉脾。待越冬蜂更新后 ,就采用渐增性加脾法恢复群势 ,但隔板外不足 0 5脾的群暂不加脾 ,此期气温虽然稳定在 1 2~ 2 5℃ ,由于子脾增多 ,蜂巢不断扩大 ,仍应保持蜂略多于脾。蜂群进入增殖期后 ,蜂群开始快速增长 ,再以原有的蜂脾关系就难以调控蜂群 ,因为蜂群壮…  相似文献   

8.
中蜂的春繁     
洛南县地处秦岭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蜂群秋繁之后,从寒露停产到雨水前后春繁,越冬期长达120天~140天左右。经过漫长的越冬期,群势下降明显,好的保留一半左右,大多数下降到越冬前的3/5~1/3或更多。如果春繁经营不善,很可能引起春衰或灭群。因此春繁合理管理,已是刻不容缓,它直接决定了起蜂的快慢,新分蜂群的早晚和强弱、数量以及健康状况,更决定着全年的产蜜量和经济效益。而春繁管理工作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7,(3):31-32
<正>春繁工作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年收成,春季的特点是早春气温低,天气寒冷,阴雨多,气候多变,寒潮频频,给蜂群出勤、排泄带来不便。尤其是早春,外界蜜源不足,全靠人工饲喂,给春繁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创造良好小气候,促进春繁快速发展,春繁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调整蜂群蜂数确保巢温稳定,调整早春群势,重点是群势低蜂要足。蜂一进入繁殖中心,巢温要保持在34.5℃上下,蜂群数量少,巢温难以达到要求,故需要调整群势,才能  相似文献   

10.
肖学江 《蜜蜂杂志》2002,(12):28-28
每个养蜂者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蜂群在春季开繁后经过最短时间的繁殖而完成新老交替,然后顺利进入群势迅速增长期。然而有的蜂场事与愿违,在蜂群繁殖了一段时间后,虽有新蜂不断出房,但群势却日渐下降,难于恢复到开繁时的蜂量,出现“春衰”。导致蜂群“春衰”的因素繁多,……  相似文献   

11.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5,(12):22-22
春繁的弱群要下狠心合并,否则若舍不得合并,则一费饲料,二无产值,弄不好下年还是弱群,形成年年养蜂,年年弱群的恶性循环。在我地,早春的蜂群要想繁的快、分的多,再找回原来的弱群数,也是容易的。但养弱群根本难分蜂,就是分出来也难于达到越冬群势的要求。我地5月份蜂群快速增殖期,平均达到4框蜂,群内根本不用饲喂,自供自足还有剩余。要是包装开始以1~2框蜂开繁的群,则一直要喂到流蜜期,而且繁殖出的蜂不健康、寿命短,产蜜量则差远了。由于早春是一年的开始,这时要是弱群,则一年的时间里很难达到强群生产,除非为了繁蜂于下年强壮,但在当年秋…  相似文献   

12.
康龙江 《蜜蜂杂志》2006,26(1):18-18
双王群出现一侧蜂多,一侧蜂少的现象叫做群势偏集。有偏集就得纠偏,否则,会强则愈强,弱则愈弱,将影响发展和生产。1导致偏集原因蜂王因素:1)老少王同箱,老王产卵力差,蜂群发展慢、群势弱;新王产卵力强,蜂群发展快,群势壮。2)优劣王同箱,优质王产卵快,蜂多群壮;劣质王产卵慢,蜂少群弱。群势因素:春繁一开始群势就不平衡,蜂多的一侧繁蜂速度快,蜂少的一侧越繁蜂越少。季节因素:实践证明,晚秋蜂群偏集尤其突出,哪一侧蜂多,蜜蜂愈是喜欢往哪一侧密集,结果导致蜂多的一侧4框蜂还有余,蜂少的一侧3框蜂也不足。巢门因素:因双王群巢门间距近(8cm左右…  相似文献   

13.
沈育初 《中国蜂业》2002,53(2):15-16
一、春繁起步群势应当是多少 ?前苏联养蜂家 ,塔兰诺夫在《蜂群生物学》中揭示 :80 0 0只蜂开繁后 30天 ,还有 80 0 0只蜂 ;而 1 0 0 0 0只蜂 ,开繁 30天后 ,已经有 1 1 2 0 0只蜂了 ;6 0 0 0只蜂开繁后 30天 ,只有 4 0 0 0只蜂了。这些数字说明起繁群势的意义。春繁外界气温低 ,只有 80 0 0只或以上的蜂群 ,才会产生足够的热量 ,有利于春繁。不足 80 0 0只蜜蜂的群 ,应当合并为双王群。 6 0 0 0只或以下的蜂群 ,是造成春衰的内在原因。一些蜂友为了小群能加继箱搞生产 ,采取提前繁殖 ,把繁蜂期增加到 90天或以上 ,结果导致大量爬蜂。所以 ,…  相似文献   

14.
张永华 《蜜蜂杂志》2001,(10):12-13
我地处于长江下游平原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 ,最低气温在 0℃以下的天气不多 ;昼夜温差小 :温差大时 ,1日之间相差 8℃左右 ,温差小时 ,相差约 3℃ ;春繁期多低温阴雨天气 ;春繁期短 ,有效增殖期只有 2 0天 ,甚至还不足。冬季有为数不多的枇杷花吐粉流蜜 ,越冬蜂伤亡大 ,损失率高达 35 %~ 4 0 %。根据上述情况 ,历经多年探索 ,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对蜂群进行越冬管理。1 蜂群群势适当蜂群越冬群势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越冬和来年春繁 ,根据我地早春增殖期奇短的特点 ,我认为早春用双王群繁殖为好。所以在越冬前定群时 ,一是要求全部组成…  相似文献   

15.
蜂蜜、蜂王浆能否取得高产与蜂群的群势和生产能力有关。在蜜蜂春繁时,适时扩大蜂群,养成强群,蜂群中拥有大量适龄采集蜂和泌浆蜂,蜂群的生产能力才强大,才能获得高产。所以,春繁时如何将蜂群养成强群是取得全年丰收和夺取高产的基础,掌握春繁强群饲  相似文献   

16.
越冬前的蜂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繁育适龄越冬蜂 ,加强群势为越冬作准备 ,使蜂群能安全越冬 ,为来年春繁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当地蜜源情况和气候条件 ,经过长期的摸索 ,总结出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越冬前的蜂群管理的经验。1、检查调整蜂群和培育新王8月上旬芝麻花已接近尾声 ,棉花已无大的流蜜 ,这时停止取蜜 ,对蜂群进行全面检查 ,调整蜂势 ,抽出多余巢脾 ,对弱群加封盖子脾或进行合并 ,使全场群势基本相等和蜂脾比例恰当 ;检查蜂王情况 ,记录一年以上产卵不好的老王以及伤残王和产卵不强的蜂王等情况 ,为下一步培育新王作计划准备。八月十日…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区冬季寒冷漫长,蜂群越冬长达130~140天。由于群势弱、蜂种越冬性能较差、越冬环境不良等因素,常导致越冬蜂群饲料消耗量大,个体死亡率高,蜂群严重削弱,影响了来年的春繁和经济效益。为了探索降低越冬蜂群体消耗的技术,我们进行了不同群势、不同品种蜜蜂越冬性对比以及改善蜂群越冬环境条件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期较长 ,蜂群出窖群势有时较弱 ( 1 .5— 2 .0框蜂 ) ,在春季饲养管理中 ,有人采取两弱群同巢 (组成双王群 )饲养 ,有人采取除掉一只蜂王、合并成一群单王繁殖。在东北地区早春气温不稳定的条件下 ,究竟哪种方法更利于蜂群繁殖。为此 ,1 999年我们进行了蜂群繁殖情况的对比试验。1 试验时间和材料1 .1试验时间与地点 :1 999年 4月 2 1日至 1 999年 6月 2日 ,分别在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威虎河和大川林场进行春繁。1 .2试验材料 :蜂群由吉林省蜜蜂育种场提供的卡尼鄂拉和喀尔巴阡蜂群 ,还有 5× 5cm的测子方格网等。2…  相似文献   

19.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2,53(1):23-23
我国北方地区 ,由于冬季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多和管理上的失误 ,蜂群死亡率高 ,群势变弱情况较普遍。有的蜂友认为春季弱群增长率高 ,只要王好蜂群可以照样发展起来 ;有的蜂友则主张合并弱群。究竟采取哪种方法好 ,笔者结合管理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北方地区春季紧脾后的蜂群 (按每框蜂 35 0 0只计算 ) ,5框蜂以上为强群 ;3~ 4框蜂为中等群 ;2框的为弱群 ;开繁时间一般在 3月前后。此时外界无蜜粉源 ,且天气多变 ,寒流频繁 ,蜂群多在无蜜源情况下繁殖。因此 ,第一个繁殖周期 ( 3月2 0日~ 4月 1 0日 )无论群势强弱 ,蜂王优劣 ,蜂群的日产卵…  相似文献   

20.
蜂蜜的炒用     
安平 《蜜蜂杂志》2009,29(1):28-28
蜂群春繁要从质量抓起,总结起来就是:无螨蜂量足,饲料更要优,科学来管理,遵循自然律.无螨蜂量足是春繁的基础,没有足够数量的蜜蜂,要繁育出健康的蜜蜂是不可能的.我认为:不低于3脾(约1万只)蜂才箅得上量足.这样的群势,无论是保温还是育虫都有较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