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谈蜂群越夏     
正荔枝、龙眼蜜源结束,我地蜂群就进入越夏期。对转地饲养的蜂群,越夏很容易度过,因为接着蜜源不断——扫把枝、海榄(红树林)、小叶桉、乌桕、西瓜花、甜玉米等,蜂群可以摇蜜、分蜂与繁殖。相对来说,定地饲养的蜂群越夏就较困难。因为蜜源短缺,必须留足饲料,又遇气温高,蜂群需遮阴,还要防胡蜂等的侵袭,9月份才能秋繁。越夏期长达4个月。  相似文献   

2.
邱汝民 《中国蜂业》2000,51(3):18-18
定地饲养蜜蜂 ,产浆是主要经济收入。春天过去 ,步入酷暑 ,蜂群应精心管理 ,提高王浆产量。下面浅述我地越夏与产浆的几个问题。一、定地饲养 ,油菜花结束该如何管理在油菜花期 ,取蜜时要选留好的花粉脾 ,因为浙北大部分地区 7月 2 0日后 ,严重缺粉 ,留粉脾可做到有备无患。但要注意保存好粉脾 ,待缺粉时 ,将粉脾加入巢箱 ,促使蜂王产上满子脾 ,为越夏奠定基础。为夺取高王产浆 ,应视花期后阶段流蜜情况 ,掌握好天气变化 ,适当取蜜 ,留足饲料蜜。如果将蜜取尽 ,尔后又无蜜源 ,就将直接影响王浆产量。群内耗尽饲料 ,群势下降就明显 ,即使晚上…  相似文献   

3.
1看天摇蜜每隔2-4d摇蜜1次,天气好进蜜多,要把巢中蜜摇出大部分。天气不佳,要少摇蜜,多保留一些饲料蜜。2培育新王秋季盛花期是育蜂王的好时机,定地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蜂群都要有计划地培育好新蜂王,  相似文献   

4.
张印 《养蜂科技》2005,(3):21-21
在没有主要蜜源的地方定地养蜂,要饲养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的蜂种。要精心饲养,使蜂群总保持强壮。一旦外界出现蜜源,就可采蜜。笔者因工作关系一直定地养蜂,这里是大豆之乡,没有主要蜜源。但每年都能或多或少地采到商品蜜。例如1994年6月25日就开始上蜜了,经考察是大葱蜜。大葱,我们这里农村每家都有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蜂在我县山区普遍饲养。但是蜂群产蜜量低,也不稳定。蜂群产蜜量低的原因主要是定地饲养,没有充分地发挥蜂群的生产能力。就以我地来说,春季油菜面积小,其中胜利油菜面积更小,单靠夏季五倍子(又名:盐肤木,下同)一个蜜源,难以获得高产。特别是五倍子流蜜有大、小年的习性,  相似文献   

6.
我省山区饲养的中蜂,一般都是定地饲养。在采完野乌桕、橡树、吊茄子等主要蜜源之后(七月中旬左右),便进入越夏期。到七月下旬左右,蜂王一般停止产卵,蜂群断子。这段时期,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蜂群的管理。首先,要注意留足饲料。后期取蜜尤应注意。可以适当地留些蜜脾。饲料充足,可使蜂群安静,活动少,延长蜜蜂的寿命。其次,要调整巢脾,做到蜂脾相称。越夏期前,应对蜂群做一次全面检查,注意是否有病群。要淘汰老劣巢脾,对不能越夏的弱小蜂群要及时合并。第三,防高温,防敌害,注意喂水。这一时期雨量小,气温高,蜂群耗水大,敌害也多。蜂群在日照时间比较长的地方,要注意遮阴。还要注意大小胡蜂、蛤蟆等对蜂群  相似文献   

7.
王志红 《中国蜂业》2009,60(9):20-20
越夏的蜂群,尤其是定地饲养的蜂群,由于缺乏蜜粉源,高温天气不断,工蜂积极性降低,蜂王产卵减少,加上病敌害,群势有所下降,所以蜂群秋季管理是全年养蜂的关键。笔者总结了蜂群秋季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我自1972年养蜂以来,除2019年外,都有收益。1983年后,农田由个人承包,红花草种植绝迹,主要蜜源有荔枝、龙眼等。我地荔枝、龙眼流蜜分大小年,一般大年摇5~6次蜜,小年摇2~3次蜜。而2019年,我地区荔枝、龙眼开花极少,定地饲养的蜂群都没有摇过蜜,我的蜂群只勉强摇过1次蜜。转地饲养的蜂群能摇2次蜜。定地饲养的蜂农因为没有收入,经济困难,没有钱买糖喂蜂,很多蜂群饿死,如刘蜂友原来有130多群蜂,现只剩20群;韦蜂友原有40多群蜂,现全军覆灭。转地饲养的蜂群虽然摇2次蜜,如黄蜂友饲养300多群蜂,摇1000kg蜜,大部分蜜卖不出去。我摇1次蜜后,就买白糖喂,10天左右喂1次,蜂群飞逃2群,饿死1群。2020年,我地荔枝、龙眼流蜜是大年,养蜂有希望丰收,但2020年是闰年,多阴雨天气,加上倒春寒,养蜂人要有思想准备,谨慎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湖南中部久晴少雨,36℃以上的高温天气有40多天,最高达41℃。在强烈的阳光下,防晒处理不好的蜂群巢脾会被烤化,幼蜂满地乱爬。这时常桃一带的蜂群大多去北方追花夺蜜,留下来定地饲养的蜂群如何度过这炎热的夏季呢?首先说说我的情况。我饲养意蜂50余群,越夏时正处棉花和芝麻流蜜期,蜂巢内储蜜充足,我的蜂群分三部分摆放在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越冬蜂的繁殖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养蜂生产的经济效益,如我县一年中定地饲养的蜂群,主要有刺槐和荆条两大蜜源,越冬蜂繁殖不好就直接影响到刺槐花期蜜浆收入,所以在养蜂生产中,特别是定地饲养的蜂群越冬蜂的繁殖尤为重要,笔者在近几年实践中总结出了4条繁殖越冬蜂的改进措施,供同行们参考。一、改进治螨办法我地饲养的蜂群,一般是越冬前治螨,这种做法得不偿失,因为大小蜂螨7、8、  相似文献   

11.
王志红 《蜜蜂杂志》2009,29(9):23-23
蜂群秋季管理是全年养蜂的关键,通过越夏的蜂群尤以定地饲养的蜂群,群势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秋繁决定第二年春季成功与失败、丰收与歉收.第一,根据每群的群势情况作一下具体的统计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该紧框的必须紧掉,紧出的脾要保管好,防蜡蛾.  相似文献   

12.
问题征答(2)     
我是一个养蜂爱好者 ,我地一年当中有2~3个蜜源植物。如油菜、乌桕、野桂花、山茶花等。在其它季节还有很多小蜜源。定地饲养中蜂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可是我养蜂多年 ,蜂群群势弱小 ,一般只有3~4脾 ,现请教几个问题 ,请给予答复为盼 :1.中蜂在早春繁殖时要不要紧脾 ?紧脾后如何管理蜂群 ?若需奖励饲喂 ,如何进行 ?2.中蜂如何换王 (指用自然王台 ) ?3.中蜂在一年当中 ,我觉得越夏最难管理 ,此时巢虫、缺蜜常常使蜂群迁飞 ,如何有效管理 ?因这段时间外界没有蜜粉源 ,要不要奖饲 ?如何进行 ?问题征答(2)!江西省吉水县@曾涛…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江苏省如东县春季的大宗蜜源,也是本地全年的几个大蜜源之一。定地饲养的蜂群早春繁殖快,及早达到强群,就能夺取油菜花期蜜、浆丰收,为全年丰收打下良好基础。油菜花一般在4月上旬大流蜜。一般情况下,蜂群在立春前后蜂王开始产卵,  相似文献   

14.
刺槐是辽宁省本溪地区重要的蜜源,花期短泌蜜量大,无大小年之分。一般在5月20日左右初花,月末结束,流蜜期10天左右。天气正常,15框以上强壮蜂群可采蜜15~40公斤商品蜜。天气反常,强群仍可获得一定收成,弱群采的很少或根本采不到商品蜜。对于本溪西北地带定地饲养的蜂群,刺槐蜜为全年唯一商品蜜源,因此刺槐蜜源对于本溪西北地带定地养蜂具有特殊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养蜂实践,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就如何夺取刺槐蜜高产,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宁化县中蜂饲养均为家庭副业,实行定地饲养,规模较小,加强春季饲养管理是蜂群恢复和壮大的关键,本人认为中蜂的春季管理要以繁殖为中心,适当采蜜。管理要点是:检查调整蜂群、加强群内保温、奖励饲喂、壮大蜂群、适当控制分蜂。现分述如下:1 检查调整蜂群 在1月下旬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气温在10℃以上)对越冬蜂群作1次全面检查,查明群势强弱、蜂王产卵、巢内贮蜜等情况,结合检查(并打扫)箱内卫生。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调整好蜂群:发现群内无王蜂,应及时合并;群势弱,要就近组织双王群同箱饲养;空脾多,要抽掉老脾,做到蜂多于脾;巢内缺蜜,要补给…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蜜蜂杂志》第12期33页刊登了《谈桂南中蜂的发展模式》一文,文中谈到:采完龙眼蜜后,定地饲养的中蜂进入越夏期如果蜂群缺蜜,要用1∶1的白糖液饲喂,如用食品塑料袋装糖液喂,则白天也可以。但文中没有谈到具体采用哪种塑料袋装糖液为好。目前市售的食品塑料袋种类繁多、厚薄不一、规格不同,究竟采用哪种好?我多次思考、多次  相似文献   

17.
不论在什么地区饲养蜜蜂,原则上都要养强群,特别是定地饲养.大家知道定地养蜂和大转地养蜂是无法相比的,因为大转地蜂群由于不失时机的转场,蜂群始终处在不离花的环境里.而定地饲养的蜂群就做不到这点.虽说管理措施大同小异,但定地饲养蜜源有限,只有油菜是一个稳产的好蜜源,就是早了些,开花流蜜期蜂群正处于新老交替期和增殖期,没有更多的适龄采集蜂.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认真总结多年来的养蜂经验 ,认为在秋季胡枝子花、向日葵花、荞麦花以及各种山花等花期 ,要从利用好这些蜜源 ,生产部分蜂蜜和调整群势 ,做好越冬准备的需要出发 ,对蜂群采取以下几点饲管措施 :1、勤摇蜜。盛花时 ,每 2 -4天摇一次蜜 ,天气好 ,进蜜多 ,要把巢中的大部分蜜摇出来 ,天气不佳 ,要少摇蜜 ,保留一些饲料蜜。2、育新王。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 ,定地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 ,换掉老劣蜂王 ,为繁殖越冬蜂备好优良蜂王。3、治螨虫。此期蜂群里的蜂儿还不是越冬蜂 ,可采用杀螨剂 1号 ,以 1∶40 0…  相似文献   

19.
《中国蜂业》2015,(5):41-42
<正>盗蜂是养蜂人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与治理,一个强壮的蜂群在很短时间里就会垮掉。当前治理盗蜂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将起盗蜂群搬到离蜂场几公里或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然后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盗蜂现象会解除。然而,对定地饲养的蜂群就并非那么简单,因为定地饲养的蜂群受饲养人居住条件和环境的限制,特别是现在离退休的养蜂人较多,不可能将起盗蜂群搬到离家几公里或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进行止盗处理,所以定地饲养的蜂群就  相似文献   

20.
定地饲养的中蜂,盗性较强,尤其在缺蜜季节,只要在管理上稍有疏忽,就易发生盗蜂。下面从预防和制止两方面,介绍几种实用止盗法。预防盗蜂的方法: 一、精心选种。选育工作勤奋,性情温驯,不轻易起盗的蜂群做种,从根本上改变中蜂定地饲养易起盗的不良习性。二、早春、盛夏、晚秋这些缺蜜粉的季节,一定要注意合并太弱的蜂群。无王群要及时诱入蜂王或干脆并入他群。抽出多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