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新疆黑蜂含有欧洲黑蜂和高加索蜂血统,它在新疆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生物学特性,与国内其他西蜂比较,突出表现在凶暴、怕光、抗寒、抗逆等多方面。我们在新疆接触了一些黑蜂,在收集黑蜂素材进行饲养繁育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黑蜂的个性,在实践中认识了新疆黑蜂。2002~2003年收集到黑蜂素材以后,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应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单群繁育和集团繁育,现已繁育3~4代,纯度逐年提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以来收集的黑蜂素材,分别经过单群繁育和集团繁育,纯度基础较好的向原种黑蜂发展;纯度基础较差的在繁育中不断提高纯度,按着黑蜂原种目标进行繁育,并继续收集黑蜂素材,扩大黑蜂基因信息量,为保存新疆黑蜂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繁育过程中,我们在对黑蜂素材生物学特性观察的基础上,对新疆黑蜂及有关蜂种进行了主要形态指标的鉴定和分子标记的检测,检验了近几年所收集的新疆黑蜂素材繁育的后代纯度。进一步证明:①虽然新疆黑蜂与东北黑蜂都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从俄国引进的黑蜂,但由于原黑蜂血统基础不同,饲养地域气候、蜜源、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自2002年以来收集的黑蜂素材,分别经过单群繁育和集团繁育,纯度基础较好的向原种黑蜂发展;纯度基础较差的在繁育中不断提高纯度,按着黑蜂原种目标进行繁育,并继续收集黑蜂素材,扩大黑蜂基因信息量,为保存新疆黑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繁育过程中,我们在对黑蜂素材生物学特性观察的基础上,对新疆黑蜂及有关蜂种进行了主要形态指标的鉴定和分子标记的检测,检验了近几年所收集  相似文献   

4.
葛凤晨 《蜜蜂杂志》2007,27(4):27-28
(接2006年第11期) <抢救新疆黑蜂纪行>的文章发表以后,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和来电,大家都在关注黑蜂的命运,广东省罗定市中蜂饲养者林志华师傅,从<蜜蜂杂志>上看到飞逃的黑蜂野生在大松树中未收捕下来的消息,非常着急,来信帮助我们出点子、提供收捕黑蜂的方法;新疆布尔津县政协主席土尔别克先生,来电话要求帮助喀纳斯山区繁育黑蜂,恢复黑蜂蜂场;有的蜂友来信要求引进黑蜂饲养;有的蜂友继续帮助我们寻找黑蜂并提供线索;还有的蜂友对黑蜂未来的保护措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葛凤晨 《蜜蜂杂志》2011,31(11):10-11
2002年,受农业部委派,我同助手陈东海副研究员一起赴新疆抢救黑蜂,当年把寻找到的黑蜂素材送到蜜蜂基因库繁育保存,并不断将繁育的黑蜂返回新疆试养观察;2006年农业部将新疆黑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6~2007年《蜜蜂杂志》连载发表了《抢救新疆黑蜂纪行》9篇文章,介绍了抢救新疆黑蜂的全过程;2008年新疆黑蜂写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蜜蜂志》,为我国4个西方蜜蜂遗传资源之一;2009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邀我和廉存洪,并请新疆畜牧厅、尼勒克种蜂场有关领导专家在《话说黑蜂》专题节目中进行访谈,从黑蜂的兴衰历史濒危程度到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疆黑蜂属于高加索蜂种,在新疆饲养了几十年,已成为新疆伊犁山区和阿尔泰山区的当家蜂种,也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为了保护新疆黑蜂,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0年颁发了《建立伊犁黑蜂保护区》的文件,明确规定不准其他蜂种进入该区饲养。由于种种原因,自七十年代以来,内地意蜂不断进入该区,对黑蜂保护带来严重威胁。为此,笔者就新疆黑蜂及其保护谈谈自己的看法。新疆黑蜂实际上包括伊犁黑蜂和阿尔  相似文献   

7.
葛凤晨 《蜜蜂杂志》2006,26(9):23-24
(接上期)2002年9月10~19日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伊犁河谷收集到一批很有价值的黑蜂素材,已初步形成一个黑蜂素材集团进行保存和繁育,但仅仅这10天收集到的黑蜂素材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一个品种或一个品系繁育的要求。因此说,这次新疆之行仅仅是拉开了抢救黑蜂的序幕,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虽然从新疆回来了,但收集新疆黑蜂素材的工作还在新疆继续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和进展。2002年9月14日尼勒克县廉存洪师傅带我们进天山找到的那群野生在大古松里的黑蜂,眼睁睁采不下来,这件事牵动着抢救黑蜂的人们的心,我们一直牵挂着这群黑蜂…  相似文献   

8.
东北黑蜂在我省饲养历史很久,20世纪初,在我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地区就有饲养。经过几十年的自然选择和驯化,适应了我省的蜜源、气候,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并具有特殊的形态指标和生物学特性,具有越冬性能好、采集力强的特点。现在我省饲养的东北黑蜂,由于没有注意选种,任其自然繁殖,有混杂现象。据饶河调查,目前仅分布在交通闭塞的大、小佳河山区的黑蜂比较纯。为了保护黑蜂资源,省主管部门于1976年发布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7,(9):60-61
<正>2002年9月10~19日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伊犁河谷收集到一批很有价值的黑蜂素材,已初步形成一个黑蜂素材集团进行保存和繁育。但仅仅这10天收集到的黑蜂素材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一个品种或一个品系繁育的要求。因此说,这次新疆之行仅仅是拉开了抢救黑蜂的序幕,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虽然从新疆回来了,但收集新疆黑蜂素材的工作还在新疆继续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02年,受农业部委派,我同助手陈东海一起赴新疆抢救黑蜂,当年把寻找到的黑蜂素材送到蜜蜂基因库繁育保存,并不断将繁育的黑蜂返回新疆试养观察;2006年农业部将新疆黑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新疆黑蜂写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蜜蜂志》,为我国4个西方蜜蜂遗传资源之一;2009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邀我和廉存洪,并请新疆畜牧厅、尼勒克种蜂场有关领导专家在《话说黑蜂》专题节目中进行访谈,从黑蜂的兴衰历史濒危程度到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逐渐统一了对黑蜂遗传资源和黑蜂产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东北黑蜂是一个地方优良蜂种.1918年早春3月,饶河养蜂先辈邹兆云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越过乌苏里江,用马驮回远东黑色蜜蜂,在饶河县乌苏里江岸边的一个叫苇子沟的地方饲养,开启了东北黑蜂养殖和繁育的历程.经过百余年,遍布那丹哈达拉岭和三江平原,达到5万群的规模,已成为地方特色品种,从此饶河有了靓丽的名片——东北黑蜂.  相似文献   

12.
新疆黑蜂自1925~1926年由俄罗斯人带入北疆饲养以来,历经80余年,由于北疆伊宁地区的蜜源植物丰富,气候适宜,产蜜量高,深受俄国侨民欢迎,不断繁育发展,数量增加,最多时达25000群,并逐步扩展到当地的哈萨克族和汉族中饲养,已成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区域性的欧洲黑蜂的生态型(变种),是属我国境内的地方性西方蜜蜂良种,也是宝贵的蜂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东北黑蜂习性点滴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饶河县有东北黑蜂四万多群,过去的国营蜂场,现有大型蜂产品加工厂,是国家指定的东北黑蜂原种基地,不让外来蜂种入境内放养以防蜂种混杂。东北黑蜂可维持大群,适应大箱饲养(75公分长、宽、高各50公分),就是书刊上所提到的饶河大蜂箱,性情温顺,不爱蜇人,检查时不用戴蜂帽,耐寒力较强,最适应东北高寒地区饲养,户外过冬,只要箱子好,用草培起来可以了。由于黑蜂个体大,在椴树大流蜜时同别的蜂种相比,可提高30%产量,但是采秋蜜不如别的蜂种(意蜂),零星蜜源比别的蜂种强。七台河市我二弟家饲养了意蜂,后来又从我处引进黑蜂蜂种。2000年没有…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新疆黑蜂含有欧洲黑蜂和高加索蜂血统,它在新疆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生物学特性,与国内其他西蜂比较,突出表现在凶暴、怕光、抗寒、抗逆等多方面。我们在新疆接触了一些黑蜂,在收集黑蜂素材进行饲养繁育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黑蜂的个性,在实践中认识了新疆黑蜂。2002 ̄2003年收集到黑蜂素材以后,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应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单群繁育和集团繁育,现已繁育3~4代,纯度逐年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个黑蜂素材繁育体系。2002年我们在布尔津禾木喀纳斯乡接触了木拉提汉和苏洛托勒哈两个蜂场,几乎每个人都挨了蜇,真正领教…  相似文献   

15.
饶河县革命老区有一位东北黑蜂养殖事业的辛勤耕耘者,他就是深受广大蜂农尊敬的唐临玉师傅。16岁开始接触东北黑蜂,20岁时自己养蜂,从此与东北黑蜂结下不解之缘。从工作岗位退下之后,更是潜心研究东北黑蜂,把小黑蜂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精心呵护,细心观察,从蜜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中发现规律,从而打破了传统的饲养方式,摸索出一套唐氏分区养殖的“人性化”新方法,使每群蜂比传统养殖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新疆黑蜂是我国较早形成的西蜂地方品种资源之一,也是当前发现能在我国野生的西蜂品种之一,因此,这个品种不仅以凶暴的个性出名,而且在生物学特性上还披着一层神秘的色彩。黑蜂进入新疆的时间说法不一,但总体上可以看出黑蜂不是从一个时间一个地方进入新疆的。据文献记载,1900年俄国东正教徒将黑蜂带入中国新疆伊犁和阿尔泰地区饲养[1];其后,20世纪初多次由俄国引入黑蜂;1925-1926年俄国人思迪凡·堪德诺尔特等从哈萨克斯坦将大批黑蜂带入新疆[2]。据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乡塔里布拉克村哈萨克族养蜂老师傅木拉提汉回忆,1919年有一位叫“白眼…  相似文献   

17.
浅谈黑蜂     
在饶河地区饲养的黑蜂,据传已有70多年的历史,它属于喀尼阿兰蜂和欧州黑蜂的过渡类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对该地的蜜源、气候产生了较强的适应性,已形成了我省的当家蜂种。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黑蜂是我国较早形成的西蜂地方品种资源之一,也是当前发现能在我国野生的西蜂品种之一,因此,这个品种不仅以凶暴的个性出名,而且在生物学特性上还披着一层神秘的色彩。黑蜂进入新疆的时间说法不一,但总体上可以看出,黑蜂不是从一个时间一个地方进入新疆的。据文献记载,1900年俄国东正教徒将黑蜂带入新疆伊犁和阿尔泰地区饲养;其后,20世纪初多次由俄国引入黑蜂;1925~1926年,俄国人思迪凡·堪德诺尔特等从哈萨克  相似文献   

19.
<正>堂弟准备庭院养蜂,跟我讨论买什么样的蜂种。至于选择什么样的蜂种,应该遵循“适合自己的就好”,不能盲目跟风,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选择蜂种需考虑以下因素:一、适应自然环境因素北方地区一般饲养耐寒品种,像东北饲养的东北黑蜂和新疆伊犁地区的伊犁黑蜂,也可饲养卡尼鄂拉蜂。卡蜂采集力强,耐寒性比意蜂好,节约饲料,但卡蜂的缺点是分蜂性强,难以维持强群,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王浆的开发与利用,生产王浆已成为养蜂增收的重要项目,但在伊犁黑蜂饲养地区,由于受“黑蜂产浆量低,生产王浆得不偿失”的“传统经验”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蜂场不生产王浆,使黑蜂生产王浆的潜力没能得到发挥,白白浪费掉,甚是可惜!为了消除“传统经验”的影响,改变养蜂取蜜的单一生产方式,1985年尼勒克种蜂场示范用黑蜂生产王浆,当年生产王浆24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