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硫素营养对烤烟农艺性状和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是需硫较多的作物,硫素营养与烤烟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密切相关。试验研究了不同硫水平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硫肥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烤烟的生长,处理设计4个硫素水平S0、S1、S2、S3(0、2.5、5、7.5 kg/667 m2),对烤烟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面积的影响,均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闽东南耕地土壤硫素平衡及有效硫丰缺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土样和雨水、灌溉水采集测定,以及大气硫沉降和土壤硫淋溶流失有关数据收集,研究了闽东南耕地土壤硫素平衡与土壤有效硫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早稻-晚稻轮作制和花生-甘薯轮作制每年分别需要91.86,128.67 kg/hm2硫素来满足生长需求,考虑到土壤硫的淋溶和流失以及扣除施肥带入的硫素、大气沉降和灌溉水硫的给源外,早稻-晚稻轮作制需补充22.35 kgS/hm2硫素,花生-甘薯轮作制需补充64.89 kg/hm2硫素,才能维持土壤硫素输入与输出的平衡。178个土壤样品有效硫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当前闽东南耕地土壤有效硫平均为26.2mg/kg,其中水田为22.35 mg/kg,旱地则为28.31 mg/kg,低于有效硫临界指标的土样数占总数的69.0%,有效硫含量属于中等级别的只占16.3%,说明硫已成为闽东南耕作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不同硫肥用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试验结果表明:硫素不足(土壤硫用量<0.18g/kg)可使烤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不施硫或高硫(土壤硫用量>0.18g/kg)都会使叶片氨基酸含量降低。施用硫37.5~112.5kg/hm2的,明显促进烤烟生长,其中以硫75.0kg/hm2用量的最佳,其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1.73%、10.67%;硫用量达到225.0kg /hm2的烟叶产量、产值分别比硫用量75.0kg/hm2的下降18.77%、17.14%,上等烟比例下降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水稻硫素营养和施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稻硫素营养、施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施硫有效条件及缺硫的诊断指标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3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水培幼苗根系对硫素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大田试验调查了参试基因型在不同硫肥处理后的籽粒产量表现,测定了植株硫素吸收总量.结果发现不同基因型玉米对硫肥的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苗期根系的硫素吸收动力学参数与该品种施用硫肥后硫素吸收总量和籽粒产量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6.
硫肥对中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个不同穗型的中筋高产小麦品种豫农949和兰考矮早八为材料,于2005-2007年通过2种氮水平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硫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2种氮水平下施硫提高了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豫农949施硫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兰考矮早八,表明施用硫肥应考虑品种间差异。增施硫肥对2个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施硫降低了淀粉的直/支比,提高了面团的拉伸面积和延伸度等面粉的拉伸参数,从而改善了面团流变学特性。此外,施硫处理还提高了面粉的亮度(L*值),改善了面粉的感官指标。综合比较氮硫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及投入成本,高产麦田以240 kg N hm-2配施60 kg S hm-2可起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籽粒品质和节约成本的作用。因此,补充硫素营养已成为获取更高小麦籽粒产量和改善其加工品质的迫切措施之一,尤其是在中国一些高氮供应地区更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皖南烟区硫素适宜用量和烤烟硫含量对烤烟内在品质的影响,选择皖南水田烟区植烟土壤设置硫素用量试验,分析烤烟硫素含量及施硫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确定硫素适宜用量,评吸不同处理烤烟内在品质,掌握硫对烤烟内在质量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施硫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和叶片糖分积累;施硫使烟株各器官硫含量均增加,增幅的规律为根茎叶;相同施硫量条件下,全硫含量规律为根茎叶,叶片硫含量规律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烤烟肥料硫素总含量不宜超过45.0 kg/hm2;施硫对烤烟全钾积累、烤烟外观、经济性状产生负效应,过量施硫降低烤烟评吸质量。因此,从提高烤烟质量的角度出发,应调整烤烟生产使用的肥料种类,适当降低肥料中含硫比例,可以进一步提升烤烟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季不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显著,对夏玉米产量影响不大;连续二季和三季不施氮使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都大幅度减产;连续四季以上不施氮使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分别稳定在1693~1807kg/hm^2和4575~4782kg/hm^2范围的较低水平。不施氮条件下,冬小麦的减产幅度大于夏玉米。不施氮主要通过降低两种作物的穗粒数影响产量。一季和连续两季不施氮使土壤无机氮含量迅速下降,连续两季以上不施氮使土壤无机氮含量稳定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条件下,以豫麦34为试材,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330和240 kg .hm-2)下施用纯硫0、60、100 kg.hm-2对小麦旗叶氮、硫同化关键酶活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氮素水平下施硫对小麦旗叶中硝酸还原酶(NR)、谷胺酰氨合成酶(GS)、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均有影响。高氮水平下随施硫量的增加NR活性降低,GS活性提高,GPT活性在灌浆中期也表现出与GS活性相同的趋势,中氮水平下表现为随施硫量的增加NR活性提高,GS活性S60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GPT活性不同施硫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表明高氮条件下施硫抑制了NR活性,但提高了GS、GPT活性,中氮条件下施硫提高了NR和GS活性。两种氮素水平下乙酰丝氨酸水解酶(OASS)活性均随施硫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高氮和低硫条件下OASS活性升高。两种施氮水平下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硫量的增加而提高。氮和氮硫互作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硫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两种氮素水平下均随施硫量的增加而提高,N330水平显著低于N240水平,N330水平下S100和S60 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N240水平下,施硫处理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两种氮素水平下施硫处理千粒重均较对照显著提高,但穗数和穗粒数差异不显著,无论何种施氮水平下,千粒重提高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硫肥对两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田土壤有效硫含量15.8 mg.kg-1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硫肥处理对冬小麦多穗型品种豫麦49和大穗型品种豫麦66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 kg.hm-2纯硫基施或基施与拔节期追施各50%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群体光合速率(CAP)、旗叶蒸腾速率(Tr),同时提高了叶片叶绿素(Chl)含量,尤其显著地提高了旗叶净光合速率(Pn),延缓了灌浆后期Pn的下降。施硫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以60 kg.hm-2纯硫分基施与拔节期追施各50%处理效果最好。两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对不同硫肥处理的反应表现出差异,施硫对豫麦66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大于豫麦49。纯硫120 kg.hm-2处理的光合特性指标和产量低于其他硫肥处理。据此,作者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合理施用硫肥的技术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谭仲夏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192-192
运用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的方法对2002年云南红河烟厂基地生产的不同部位的烤烟进行了氯和硫元素在烟株体内的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氯、硫元素在烟株体内的分布从烟株的上部到下部,缺乏明显规律性。对应分析可有效地揭示烟叶部位与氯、硫元素的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氮硫互作对大蒜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新疆白皮蒜’为试材,研究无机基质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硫互作水平对大蒜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氮硫互作对大蒜株高、茎粗、植株鲜重、干重、鳞茎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促效果,但氮或硫单一元素对其影响不一;大蒜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氮硫互作对其均有显著影响,且氮和硫素单一元素也显著影响大蒜根系活性。综合来看,大蒜生长过程中氮硫互作效果显著,在氮素20 mmol/L、硫素4 mmol/L条件下收获的鳞茎重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硫包衣肥料在生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硫包衣肥料在安丘生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3个不同施肥量硫包衣肥料与对照含氯复合肥的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包衣肥料后,生长中后期生姜叶色较绿,茎杆粗壮,长势旺,后期衰败晚,干叶尖差,染病轻,不同硫包衣尿素处理的姜苗鲜重比对照多3214.5~9558.0 kg/hm~2。施用硫包衣肥料的3个处理生姜产量比对照多6675.0~10627.5 kg/hm~2,产值比对照高24030.0~38259.0元/hm~2,且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同时使用硫包衣肥料显著提高了生姜的投入产出比。从产量产值上来看,施用NPK总量与对照相同的硫包衣复合肥处理(处理4)的增产效果最明显;从投入产出比来看,施用20%硫包衣尿素+80%普通尿素处理(处理3)的投入产出比最大。硫包衣肥料在安丘生姜上的应用效果明显,建议今后在生姜生产中加大硫包衣肥料的推广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夏玉米硫素吸收与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玉米(Zea mays L.)植株硫的百分含量在一生中呈现前期高、 后期低的变化趋势, 有两个吸硫高峰期分别为: 拔节—大口、 开花—乳熟期, 分别占生育期吸收总量的26.18 %和25.14%。 拔节到大口期吸硫强度最大达0.439 kg/hm2d, 开花后仍保持较高的吸硫 强度(为0.184 kg/hm2d), 形成百公斤籽粒需硫量为0.186 kg。 植株硫开花  相似文献   

15.
不同供硫水平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硫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和水稻吸硫特性,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缺硫导致水稻生长明显受阻,生育推迟,抽穗结实不良,根量少,根细长。随着施硫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随着增加,当硫肥浓度超过0.180 mmol/L时,各处理的千粒重、结实率就不再增加,表明当培养液的硫浓度≥0.180 mmol/L时可满足水稻金优82正常生长的需要。无硫处理的水稻最终没有结实。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含硫量随着施硫量的增加而提高,它们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成熟收获后,植株和根系氮、磷、钾含量随着硫肥供应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随着供硫水平提高,谷粒的硫含量增加,当供硫浓度达0.18mmol/L时谷粒硫含量不再增加;而谷粒氮、磷、钾含量也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强筋春小麦产区,虽然培育出了多个优质强筋麦品种,但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施肥技术等保证小麦品质已成为黑龙江小麦生产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在相同HMW-GS背景下研究了氮肥与硫肥施用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分设4个施肥处理(未施肥、单施纯硫50kg/hm^2、单施纯氮150kg/hm^2、纯硫50kg/hm^2+纯氮150kg/hm^2)。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在不同的施肥处理下,小麦的千粒重、容重和产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单施硫肥、氮肥以及二者混合施用提高了小麦的籽粒产量,尤以硫肥与氮肥混合处理的效果最好。氮肥与硫肥的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以及沉降值都有明显影响。施硫肥、氮肥以及2种肥料混施提高了上述品质指标。综合研究表明,在3种处理方式上。氮肥与硫肥混合施用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最大。因此,生产上在提高氮肥用量的同时,可通过增施硫肥,以达到小麦高产优质目的。  相似文献   

17.
河北对苜蓿充分供应氮、钾、磷等其他营养的情况下,就不同硫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再生速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2处理在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株高、茎粗、产量和增产效益最佳;S3处理的再生速度最大;茎叶比随着硫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逐渐下降。通过对各个性状的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S2为硫肥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8.
河北对苜蓿充分供应氮、钾、磷等其他营养的情况下,就不同硫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再生速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2处理在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株高、茎粗、产量和增产效益最佳;S3处理的再生速度最大;茎叶比随着硫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逐渐下降.通过对各个性状的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S2为硫肥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深入了解植物体对硫素的吸收方式及转运机制,归纳了近年来关于硫素对植物的重要性、植物缺硫的症状、植物对硫吸收和转运的机理,着重分析了硫酸盐的转运机制,硫酸盐进入植物体内经过活化、还原和半胱氨酸的合成过程,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硫酸盐在植物体内部的变化、各种存在形式的利用机制,指出该领域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侧重点,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