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区内陆淡水渔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内陆淡水渔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围养殖、网箱养殖、河沟养殖和内陆捕捞等,池塘养殖、河沟养殖对环境的污染较大,而淡水捕捞、网围养殖则从环境中带出影响物质,对环境有改善作用。2003年上海淡水渔业生产对环境排放出的总氮、总磷量约为全市郊区非点污染源总量的15.7%和12.3%。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淡水资源,具有较长的海淡水池塘水产养殖历史。据统计,2017年天津水产养殖面积为3.3万公顷。其中海水0.3万公顷,均为池塘养殖;淡水3万公顷,池塘养殖为2.7万公顷,兼有水库、河沟、稻田。养殖品种海水以南美白对虾为主,淡水则鱼、虾均有。这些养殖池塘的作业模式仍旧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以"进水+池塘养殖+直排"为主,养殖技术及养殖观念陈旧。在这种养殖模式下,养殖户为了  相似文献   

3.
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荒碱地面积大,盐渍程度高,地下卤水、咸水资源丰富,“上农下渔”开发池塘的渗水盐度高达10‰~30‰,地下水及内陆淡水受污染小,与自然海水隔绝,可切断来自海水和海水生物携带的病原菌,通过生态调控、离子调节,实现对虾的健康养殖。2003年我们承担了东营市科学技术局下达的“滨海盐碱地区地下水日本对虾养殖”项目,对日本对虾低盐水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4.
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荒碱地面积大,盐渍程度高,地下卤水、咸水资源丰富,"上农下渔"开发池塘的渗水盐度高达10‰~30‰,地下水及内陆淡水受污染小,与自然海水隔绝,可切断来自海水和海水生物携带的病原菌,通过生态调控、离子调节,实现对虾的健康养殖.2003年我们承担了东营市科学技术局下达的"滨海盐碱地区地下水日本对虾养殖"项目,对日本对虾低盐水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富阳市水产养殖大户孙江地开展了海水花鲈苗种淡化驯养和池塘健康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介绍如下:1池塘准备1.1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池塘,水源、大气、土壤、水质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和农业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和评估唐山市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唐山市几种主要海水养殖模式的进水和排放水水质进行定点监测,通过分析各监测指标排放水与进水相比的增加量,并与唐山市主要河口入海污染物和海水水质指标稳定性进行对比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除南美白对虾育苗总磷、河鲀工厂化养殖总磷、海参池塘养殖总磷和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养殖氨氮排水平均值比进水平均值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标均不同程度有所上升。通过对比与分析得出结论:唐山市海水养殖对近海海域水质污染影响极小,海域自然净化降解能力完全可以消除唐山海水养殖对近海海域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水体氮素污染日益突出,硝化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淡水养殖环境中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作用机理、厌氧氨氧化过程和机理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1)淡水养殖水域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2)淡水养殖环境氨氧化微生物及其他氮素转化关键微生物的过程与机理;(3)深入研究特定生态系统中如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各个过程,构建相关氮素转化和氮素平衡模型,为完善淡水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理论、水产养殖环境的氮素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对虾是河北省沿海地区海水及淡水养殖的主要种类,其中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采取池塘单养或池塘鱼虾混养模式,南美白对虾采取海水或淡水池塘单养模式。为掌握河北省2012年对虾养殖病害发生与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采取现场调查与书面调查相结合、现场诊断与实验室诊断相结合、虾病监测与防治工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全省对虾养殖病害专项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内的养殖情况表明: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病害相对较少,养殖成功率高于海水养殖,适合在内陆淡水池塘推广.本文主要针对南美白对虾在碳酸盐钠型池塘养殖中,水质调控、养殖模式、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南美白对虾在碳酸盐钠型盐碱池塘养殖是可行的,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0.
渔业纵览     
《科学养鱼》2021,(2):85-85
2020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面积18.85万亩,其中浅海养殖6.674万亩、滩涂养殖4.1万亩、海水池塘养殖6.026万亩、淡水池塘养殖2.05万亩,水产养殖主导产业稳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大产业。一是以梭子蟹为主的海水池塘养殖产业。全县海水池塘养殖面积60 260亩,塘养梭子蟹产量约为2 106.5吨,梭子蟹全产业链产值约20亿元。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面积18.85万亩,其中浅海养殖6.674万亩、滩涂养殖4.1万亩、海水池塘养殖6.026万亩、淡水池塘养殖2.05万亩,水产养殖主导产业稳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大产业。一是以梭子蟹为主的海水池塘养殖产业。全县海水池塘养殖面积60 260亩,塘养梭子蟹产量约为2 106.5吨,梭子蟹全产业链产值约20亿元。  相似文献   

12.
<正>2.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各种类型的养殖水体中,用药的效果或多或少要受到水体环境和理化特性的影响。水产养殖的水域包括淡水、海水、咸淡水,水产养殖的类型又有池塘养殖、湖泊围网养殖、滩涂养殖、浅海与深海网箱养殖等,水产养殖模式还有粗放式、半精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宁波市不同水产品中挥发酚含量状况。方法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萃取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挥发酚。结果海水养殖鱼、海捕鱼、海水贝类和淡水养殖鱼中的挥发酚平均含量分别为为0.129、0.169、0.144和0.040 mg/kg;海水产品的挥发酚含量显著高于淡水产品(P0.05)。结论淡水养殖鱼中挥发酚含量较低,化工污染较轻。海水产品中挥发酚的含量较高,挥发酚污染较明显。应深入调查养殖和捕捞海域环境,加强对酚污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14.
张黎 《河北渔业》2014,(5):27-30
<正>根据全省养殖渔情信息采集点的养殖渔情数据,结合有关调研情况,对2013年全省养殖渔情分析如下。1采集点设置情况蚶扇贝ishen2013年河北省渔情采集面积5 482hm2,占全省同类型海、淡水养殖面积的4.0%。其中,淡水池塘采集面积523hm2,占全省淡水池塘面积的;海水养殖采集面积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之一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Lieopenaeus Vannamei)在广西桂北地区的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我们分别于2001至2002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试验,现根据2002年养殖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摸索、探讨南美白对虾在淡水池塘环境条件下的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一、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省营口地区自2000年开始引进南美白对虾,采用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海水养殖,另一种是淡水养殖。由于利用淡水池塘养殖的成功率更高,效益显著,所以淡水池塘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对淡化虾苗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一般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购进仔虾进行淡化培育后,放入淡水池塘养殖。所以淡化虾苗的质量对养殖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笔者逐步总结出一套营口地区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技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已在我国海水、半咸水、微咸水池塘中大面积养殖,并成为我国海水、淡水集约化养殖的优良对虾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病害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重,养殖效益增速缓慢;淡水鱼类虽是微咸水池塘的主要养殖对象,但受到病害、养殖品种种质  相似文献   

18.
养殖池塘的污染与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塘养鱼是淡水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也是世界上淡水养鱼最早的国家。池塘由于分布广、水体小、人力易于控制,便于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进行高度精养,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生产稳定等特点,因此易于广泛开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鱼类产品。但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一味追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池塘水体中的养殖对象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生理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9.
漠斑牙鲆具有很好的养殖性能,具有生长快、品质优、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且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良养殖鱼类品种.漠斑牙鲆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既可在海水里生活,又可在淡水中生长,适合我国北方地区进行池塘养殖,为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增添了一个新的换代养殖优良品种,备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大水面水产养殖最早从淡水水域发起,比如水库、湖泊养殖,在海水养殖的历史并不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鱼塘自然纳潮养殖,海水涨潮时,鱼苗随潮流进入港湾,渔民利用天然苗种进行养殖,这是最初的大水面海水养殖。目前,大水面的港湾、池塘在经历了多年的开发与改造之后,基本上形成了以几亩、几十亩为单位的小型养殖池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