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普乐菲特产品概述 普乐菲特是在大量奶牛体内及体外试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的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该产品主要通过对霉菌进行破坏和抑制霉菌活性,以及在奶牛消化道中吸附和降解霉菌代谢产生的毒素,进而修复、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和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等共同作用来保护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2.
正霉菌毒素是由不同类属的真菌所产生的次级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猪体内,引起猪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常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霉菌毒素对猪场的危害霉菌毒素大多是由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的霉菌产生。据统计,己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1.1黄曲霉毒素主要侵害肝脏,影响解毒与消化功能。可以引起怀孕母猪产死胎、畸形胎,还可以引起猪的免疫抑制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尚无治疗霉菌与霉菌毒素的特效药,常规治疗要配合进行。例如,用制霉菌素、克霉唑的同时在饲料中额外添加能够促进肝脏解毒功能的营养成分,维生素B、蛋氨酸可帮助畜禽加速代谢,排出毒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硒可以缓解霉菌毒素对机体细胞的毒性作用;氧化酶制剂可减少毒素在体内的吸收,氧化酶还能破坏毒素分子结构,降低毒素的毒性,促进中毒脏器的排毒、解毒。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肝脏解毒酶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肝脏黄曲霉毒素B1(AFB1)残留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仔鸡672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A、B、C、D、E、F、G),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A、B、C组饲喂基础日粮+10%正常玉米,D、E、F、G组饲喂基础日粮+10%发霉玉米,B、E组以1 g/3L的比例在饮水中添加肝脏解毒酶,C、F组以1 g/5L的比例在饮水中添加肝脏解毒酶,G组以500 g/t的比例拌料加入肝脏解毒酶。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发霉玉米能显著降低肉鸡前期的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35日龄血液中的葡萄糖和白蛋白水平(P0.05),显著增加35日龄肉鸡肝脏中的AFB1含量(P0.05);添加解毒酶对正常玉米组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中AFB1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添加解毒酶能提高发霉玉米组的生产性能,增加21日龄的血液中血糖、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0.05P0.10),显著降低肝脏中AFB1含量(P0.05);饮水添加高剂量解毒酶(1 g/3L)的效果要好于饮水低剂量(1 g/5L)添加和拌料添加(500 g/t)。因此,当饲粮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或有潜在污染威胁时,推荐在肉鸡饮水中以1 g/3L的剂量添加肝脏解毒酶。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作为黄曲霉主要的代谢产物之一,进入动物体内后主要影响动物的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是霉菌毒素中主要的致病致癌物质。AFB1代谢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中,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酶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s)是动物体内参与多种药物及毒物代谢的主要酶类。细胞色素酶P3A4(cytochrome P3A4,CYP3A4)是CYP450s的同工酶,主要参与肝脏内AFB1的代谢。进入动物机体内的AFB1经CYP3A4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与DNA、RNA结合产生致毒效应;另一部分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等作用下进入血液和尿液,发生解毒效应。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对于缓解AFB1的毒性有良好效果。饲料中添加一些天然物质或化学成分可以适当抑制肝脏内CYP3A4的活性,对于研究AFB1对机体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是指家禽摄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或其它食物而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毒性毒素,由黄曲霉、寄生曲霉和软毛青霉所产生。这些真菌都可在所有家禽饲料和配料中生长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黄曲霉毒素,特别是在潮湿温暖环境条件中更易生长产生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侵害肝脏,其次为胆囊、造血器官、免疫系统等,造成家禽贫血、肝脏肿大、黄疸、消化功能障碍及免疫抑制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常情况下,猪体本身具有强大的解毒能力.肝脏、肾脏、脾脏、肺脏、血液、淋巴、肠道、皮肤等都是解毒系统的一部分,当这些器官发挥最大解毒能力都无法解除体内蓄积的毒素时,机体内的毒素将逐步侵害其他脏器,造成机体更大损伤,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就出现了亚健康.母猪体内蓄积的各种毒素是造成母猪亚健康的根本原因,外观看母猪很健康,怎么会有毒素蓄积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测定岭南黄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及对肝脏组织切片的观察,旨在探讨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解毒作用.选用1日龄健康岭南黄肉仔鸡420羽,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雄鸡10羽,雌鸡5羽.7个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100 μg/kg AFBi组、基础日粮+100μg/kg AFB1+0.1%解毒酶组、基础日粮+100 μg/kg AFB1+0.2%解毒酶组、基础日粮+100μg/kg AFB1+0.3%解毒酶组、基础日粮+100μg/kg AFB1+0.4%解毒酶组、基础日粮+100μg/kg AFB1+0.5%解毒酶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中加入100μg/kg AFBi,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末重有所下降(P>0.05);血清中总蛋白(P<0.05),白蛋白(P>0.05)和球蛋白(P<0.05)含量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P<0.05);肝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肝细胞广泛性坏死,胆管异常增生;2)在100μg/kg AFB1日粮中加入黄曲霉毒素解毒酶,能一定程度的改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末重(P>0.05),0.2%、0.4%和0.5%的水平能显著降低毒素在肝脏和血液中的残留(P<0.05),减弱毒素对肝脏的损伤,一定程度地改善血清学指标.由此可知,黄曲霉毒素解毒酶能有效保护肉仔鸡肝脏,减轻或基本消除AFB1对肉仔鸡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一定程度的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效果,采用鸡黄曲霉毒素中毒模型,灌服不同剂量的金葛解毒口服液以观察其疗效。结果表明:服用金葛解毒口服液后,黄曲霉毒素中毒模型鸡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金葛解毒口服液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中毒模型鸡的日增重,降低死亡率,改善肝脏损伤,提高肝脏对毒素的代谢作用;金葛解毒口服液低剂量组也具有提高中毒模型鸡的日增重,降低死亡率,改善肝脏功能,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鸡黄曲霉毒素中毒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现已知道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通过污染饲料或食品,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造血组织等,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其中黄曲霉毒素(AF)和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N)是在饲料和食品中检出率最高、毒性较强的两大霉菌毒素.肝脏是AF和ZEA的主要靶器官,如何消除或控制AF和ZEN对人和动物肝脏的危害是目前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笔者就黄曲霉毒素B(AFB)和ZEN对动物肝脏氧化损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正常猫,胃、肠、胰腺、脾脏的静脉回流汇聚为门脉血液进入肝脏,占肝脏总血流量的3/4.门脉血液中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肝脏利用、储存和转化,同时还将带来的小肠、胰腺产生的毒素由肝脏破坏而清除.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消化系统最重要脏器之一,是体内代谢主要器官、各种物质代谢的中心,有合成、贮存、分解、排泄、解毒和分泌等多种机能。各种营养素被肠内吸收后,由血液运送到肝脏发生生化反应,变成可利用物质,提供机体活动所需要能量。故肝脏发生病变时,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营养代谢会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13.
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B1,家禽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其次是仔猪和母猪。会给饲养者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应该对黄曲霉毒素的解毒展开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饲料引起鱼体肝脏病变的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鱼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器官及最大的消化腺。一般为黄色、黄褐色。主要功能包括三方面:第一,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使脂肪乳化,使脂肪酶活化,刺激肠运动;第二,对来自消化管内的毒物进行抗毒。肝脏能从血液中将有害物质通过胆管把它们排除出去;第三,储存糖元以调节血糖的水平。鱼类肝脏参与体内的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及免疫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星云  陈方良 《警犬》2011,(10):15-16
肝脏是消化系统最重要脏器之一,是体内代谢主要器官、各种物质代谢的中心,有合成、贮存、分解、排泄、解毒和分泌等多种机能。各种营养素被肠内吸收后,由血液运送到肝脏发生生化反应,变成可利用物质,提供机体活动所需要能量。故肝脏发生病变时,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营养代谢会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是由曲霉菌、青霉菌以及镰刀菌等不同类型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是造成畜牧业污染的主要来源。霉菌毒素不仅可通过饲料进入畜禽体内,可以暴露在鸡舍、猪场、牛棚等的空气中,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动物体内,引起机体急慢性中毒,导致肝脏、肾脏、脾脏等解毒器官的结构破坏和功能下降。目前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法、生物脱毒法、复合型脱毒剂脱毒法四种。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对比,评价在饲料厂原配方饲粮中额外添加一种复合霉菌毒素分解酶对1-42日龄三黄鸡的成活率、平均体重、饲料利用率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霉菌毒素分解酶可提高1-42日龄三黄鸡成活率;提高平均体重,且随饲养时间的延长体重升高越明显;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营养作用,经常会在饲料的制作、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产生。这些霉菌毒素可以通过饲喂动物或者是人类进食畜产品时进入人体和动物的体内,导致人类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损伤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文中主要叙述了赭曲霉毒素和黄曲霉毒素,以及传统发酵菌株乳酸菌应用于饲料中降解霉菌毒素,有效抑制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代替化学防腐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扑热息痛是应用最普遍的解热镇痛药,商品药名白加黑、帕尔克、泰诺感冒片、感冒灵、去痛片等均含扑热息痛,剂量约120~500mg不等。不当剂量的服用会产生毒副反应,对肝脏、肾脏、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一定损害。扑热息痛引起肝细胞坏死是其直接对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致使体内生成一种毒性代谢产物,当积存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肝脏谷胱甘肽耗竭,使肝脏解毒能力大大下降,毒性代谢产物破坏肝细胞,产生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过量扑热  相似文献   

19.
霉菌毒素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饲料、饮水、环境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等。在饲料的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都会产生霉菌毒素,应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过霉菌污染的。因此,霉菌毒素是目前危害养殖业发展的一重要杀手,严重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曲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高致癌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我国饲料及饲料原料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B1污染。乳畜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代谢生成的羟基化产物黄曲霉毒素M1可通过乳汁污染乳及乳制品,并因这两种毒素都具有极强的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黄曲霉毒素B1在乳畜的肝脏、瘤胃和乳腺等部位均可代谢转化,黄曲霉毒素M1向乳中的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与转移排泄、影响黄曲霉毒素M1的转化因素以及黄曲霉毒素B1对乳腺上皮细胞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