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朝晖  彭友林  王云 《草业科学》2010,27(12):96-101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拍摄图片和查阅相关文献,对常德市湿地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分布及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经整理,初步鉴定该市湿地植物现有45科101种。其中,湿生植物有40种,挺水植物有48种,沉水植物有4种,浮水植物有9种。并编写出植物名录,为综合保护和利用常德市湿地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水生植物在猪场废水净化中的耐污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凤眼莲,水蕹菜、生菜作为供试植物对经过稀释后的厌氧发酵水做后续处理,在试验中,以CODcr为参照。将原水稀释成2个浓度梯度,170~230mg/L、400~450mg,/L。以考察3种植物对污水的耐污性及净化能力。试验表明:在170~230mg/L8度T3种植物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能力及高降解率。水蕹菜对污水总磷降解率达到91%,对污水氨氮降解率达到98%:生菜对污水CODcr降解率达到64%。在400~450mg/L梯度下,凤眼莲逐步枯萎直至死亡。而水蕹菜及生菜生长良好,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污能力。水蕹菜对污水总磷降解率达到95%,对污水氮氮降解率达到99%:生菜对污水CODcr降解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3.
苔草属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苔草属(Carex)植物种类多,分布范围极广,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是优良草坪及地被植物的新资源。可是,苔草属种子普遍具有很强的休眠特性,萌发率低,发芽起始晚,以及夏季次生休眠的诱导,故长期以来限制了苔草植物在草坪中的应用。总结了国内外苔草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研究成果,对苔草种子的特性、休眠类型、休眠机制、破除休眠的方法、发芽需要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今后苔草属种子休眠和萌发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为选择适应猪场废水处理中人工湿地的植物种,从野外采集12种植物,种在不同浓度猪场废水中作水培观察,并从耐污力、地上部生物量、根系、景观、易管理等5方面指标分别给予综合评定.筛选结果表明,风车草和香根草最适合用作猪场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植物.风车草可以在COD 2 800 mg/L、NH3-N 390 mg/L以下猪场废水中生长,香根草可以在COD 1 300 mg/L、NH3-N 200 mg/L以下的猪场废水中生长.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植物(水生、沼生和湿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力,兼有水、陆两者的生态功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因此,保护湿地植物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1]。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最主要的是植被恢复,我们唯一可采取的措施就是保护好地球上的自然植被[2]。湿地的恢复既要保护原有的自然植被,同时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的工程;为保证植被的繁育,授粉方式对植物的繁殖是至关重要的,传粉者的缺乏会使生态修复相当困难[3]。为此积极采取蜜蜂为湿地植物授粉,促进生态恢复是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葫芦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双子叶植物,农村很多家庭的房前屋后都有零星种植。别看这些小葫芦不起眼,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农民却把它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7.
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魏祎梅  魏茂宏  李琳 《草业科学》2016,33(8):1509-1517
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甘肃黄河三峡湿地保护区作为一个新近形成的人工湿地,社会各界对其资源状况知之甚少。通过查阅资料和数字化信息,以及资源调查,初步查明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共有植物252个种,隶属于65科181属,其中湿地植物183种。动物资源有兽类23种,鸟类141余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4种,鱼类36种。但由于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该湿地群落退化加剧,已产生巨大的生态损失。本文对存在的放牧、开垦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品种圃内两年生花叶芦苇、花叶水葱、慈姑和泽泻为试验材料,观察记载其物候期特性、越冬性和成活率,并设置4个人工冷冻处理0℃、-10℃、-15℃、-20℃,以常温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叶片的细胞膜透性、脯氨酸(Pro)、可溶性糖(WSC)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定植2个月后,花叶芦苇和慈姑的成活率达96%。随着低温胁迫的不断加重,4种湿地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Pro含量和WSC含量逐渐增大,POD和CAT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综合比较各生理指标,4种湿地植物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花叶芦苇花叶水葱慈姑泽泻。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人工固沙植物种间生态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样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沙化草地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播种固沙区进行调查,并计算其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体积及生态位重叠值,以研究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人工固沙植物群落特征及演替状况。结果表明:人工固沙植物冰草(Agropyron pectinatum(Bieb.)Beauv.)的平均生态位体积在时间尺度上,呈持续增加趋势,是改良沙化草地的优良草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冰草与羊柴(Hedysa-rum laeveMaxim)生态位重叠值为0.9213和0.7512,在演替过程中具较强的竞争作用。自然恢复植物与人工播种植物间,多数生态位重叠值不高。自然恢复多年生植物大针茅(Stipa grandis P.Smirn.)、糙隐子草(C1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等逐渐出现,表明该地区植被群落结构向稳定共存的人工-天然植被群落结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乐平金园牧业有限公司"猪-沼-水芹菜"模式为例,采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水生蔬菜-水芹菜为主体的新型人工湿地模式,研究分析该模式对土壤、水芹菜重金属含量变化规律,以及产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显示:水芹菜对重金属铅表现出有一定的富集能力,沼液、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经现场测产,利用沼液种植水芹菜单茬产量平均为7 007±732.8 kg/0.067 hm2,按每季收割2茬计,每0.067 hm2产量高达14 t,年产值3.18万元/0.067 hm2,每年种植水芹菜消纳的沼液为2.36万m3,沼液利用率为43.7%。  相似文献   

11.
戴兴安  胡曰利 《草业科学》2012,29(4):629-635
以长沙市辖五区及周边郊区10 km范围内湿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湿地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湿地类型中植物种组成,探讨了植物种在湿地中的分布及定居特点。研究表明,长沙市不同湿地类型中主要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菖蒲(Acorus calamus)、菱(Trapa bispinosa)、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问荆(Equisetum arvense)、苍耳(Xanthium sibiricum)、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20个植物群落;植被类型以草本群落为主,并且主要为二年或多年生植物,共有24种,其次有14种一年生草本,而灌木与乔木等木本植物分布较少;不同湿地类型植物种丰富度差异不大,植物种丰富度最高为23个种,其中特有种只有5个。从河流湿地到沟渠,种多样性指数变化没有明显规律,Simpson指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最大的是沟渠,分别为18.08和3.75,其次是山塘水库;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出与多样性指数大体一致的状况,沟渠>山塘>河流>湖泊>景观水面。  相似文献   

12.
葫芦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双子叶植物,农村很多家庭的房前屋后都有零星种植。别看这些小葫芦不起眼,聊城市东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景观湖泊水生植物开发利用的有效性,2019年从前期研究的47种景观湖泊水生植物中选择21种,采用AHP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比较,对其综合利用价值进行排序,以此作为科学选择植物的依据。结果表明:挺水植物对筛选的总体目标贡献率依次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中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等10种植物,浮水植物中的芡实(Euryale ferox)和萍蓬草(Nuphar pumilum),沉水植物中的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均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参试的21种水生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排序与传统园林绿化造景、生态修复等所使用的植物有一定差异,实际应用时应根据主要用途和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优化组合,以释放其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4.
饲用植物提取物作为抗生素添加剂的替代物之一 ,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甚至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抗生素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植物高碳醇是利用特殊工艺从粮油及其副产品中提取的一组纯天然促生长活性物质 ,具有促进肌肉生长、提高瘦肉率等作用 ,并能部分替代抗菌或化学促长剂且无副作用。1 饲用植物提取物添加剂的作用模式现代典型的饲用植物提取物添加剂主要由一种或多种来源的植物混合而成 ,包括迷迭香、百里香、牛至、丝兰、菊苣、大蒜、各种柑橘、葫芦和大茴香等。作为添加剂原料的野生植物 ,由于所处的生长、收获和贮存条件不同 ,活…  相似文献   

15.
尕海湿地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共42科107属187种,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植物的地理成分相对简单,有明显的过渡性及各种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的特点.植物区系在发生和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以年轻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6.
高寒湿地植物残体降解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尼龙网袋法测定了高寒湿地植物残体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立枯体和草根的分解率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失重发生在样品埋放初期和植物生长季节,非生长季节和样品埋放后期分解作用很弱.不同月份植物残体的分解率呈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在立枯体埋放的第1个月,沼泽草甸的分解率略高于矮嵩草草甸,以后两草甸的分解率趋于相当;矮嵩草草根在沼泽草甸的分解率显著高于在矮嵩草草甸的分解率.相关分析表明植物残体的降解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温度、水分都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植物残体的化学品质也是影响分解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盐生植物是柴达木盆地高寒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高原地区生态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选取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护区内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4种典型盐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物及不同营养器官中C,N,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不同器官的C,N,P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4种盐生植物叶片的C∶N(19.29)略低于全球植物叶片的平均水平(22.50)、4种盐生植物叶片的C∶P(274.81)高于全球植物叶片C∶P平均水平(232.00),根系的C∶N,C∶P均高于全球水平。4种盐生植物具有较高的固碳优势和养分利用策略,有较强的碳同化能力。柽柳和芦苇两种植物生长主要受N元素限制,盐爪爪和白刺两种植物生长主要受P元素限制,表现出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植物对于营养元素的分配利用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白柳  崔媛媛  王忠武  侯东杰  孙海莲 《草地学报》2022,30(10):2745-2752
未来降水量的变化会改变草地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影响植物内部养分循环。为了理解植物叶片氮回收特征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以5种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降水试验(减水50%、自然降水、增水50%和增水100%),分析了降水量变化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效氮(Nitrogen,N)含量、植物叶片N浓度、N回收效率(Nitrogen resorption efficiency,NR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降水相比,增水100%显著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地上生物量和植物的NRE,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N浓度、绿叶和枯叶中N浓度;而减水50%显著降低了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效N,降低了地上生物量,对绿叶和枯叶N浓度没有显著影响,降低了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的NRE;植物NRE与枯片中的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增水通过影响土壤水分含量以及叶片N浓度间接降低了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片的NRE。  相似文献   

19.
湿地的恢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增加该区域的地表水,而人工增雨是目前获取水资源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利用在青海省玉树州隆宝滩地区人工增雨补水型湿地修复技术示范项目的资料整理和计算,分析和研究了人工增雨对湿地修复的技术可行性。通过研究得出,人工增雨技术对增加湿地降水、湿地生物量和土壤湿度有明显效果。人工增雨作业影响点平均高出对照点降水量33.8 mm,增水量平均达到10.73%;牧草产量高出对照点10 g/m2,增产达到9.02%;010 cm土壤含水率高出对照点39%。  相似文献   

20.
刘芳  王家艳  周蕴薇 《草业学报》2013,22(6):295-304
球根植物的休眠主要是由于DNA活性受抑制引起的,休眠解除过程中涉及多种活性基因的表达及蛋白质的活化过程。目前已从模式植物拟南芥、杨树和马铃薯等植物的研究中了解到内源激素含量及激素间的动态平衡调控着休眠的进程,休眠过程中碳代谢水平发生着变换,淀粉加速降解为球根休眠的解除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能够提前或延迟打破球根的休眠。本文对国内外球根休眠形成及解除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