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母源抗体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液相阻断ELISA(Liquid phase blocking ELISA,LPB-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T)2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对规模化饲养猪群仔猪的口蹄疫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传递途径、消长规律、母/仔代特异抗体相关性及母源抗体对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血清学方法均没有从未吸吮初乳的新生仔猪中检出特异抗体;在吸吮初乳后的仔猪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并于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升至峰值,而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呈明显的线性下降,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10~20d,至45~60日龄母源抗体效价降至不完全保护带(lgX<1.8)或更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体特异抗体水平呈正相关。通过对不同日龄仔猪接种口蹄疫疫苗后抗体水平检测发现,仔猪体内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应答具有明显或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1骟猪打针时机取决于母源抗体效价水平。母猪接种疫苗后,会通过母乳将抗体传递给仔猪,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一般情况下,仔猪出生3~6d,其中和抗体效价为1∶64~1∶128,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出生20~25d,中和抗体效价为1∶32以上,保护力达75%,能耐受猪瘟强毒攻击;出生30d,中和抗体效价降到1∶16以下,对猪瘟无免疫力;至60d时,仔猪血清中已无母源抗体存在。如果新生仔猪在出生20~25d前过早地接种疫苗,则会使母源抗体被中和,而破坏机体的被动免疫。如果只在仔猪出生20~30d接种疫苗,在仔猪6…  相似文献   

3.
吴凡 《兽医导刊》2012,(1):54+57
一.防过早 仔猪应在40~45日龄时注射猪瘟疫苗,不宜过早。因为仔猪出生后,可从母体或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并于出生后24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60日龄才消失,在此期间,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猪,预防猪瘟。如果过早地注射疫苗,就会破坏母源抗体,使仔猪容易发生猪瘟。因此,对刚生下几天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是不科学的,应等到母源抗体开始消失时,再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4.
吴凡 《动物保健》2012,(1):54-54,57
一.防过早 仔猪应在40~45日龄时注射猪瘟疫苗,不宜过早。因为仔猪出生后,可从母体或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并于出生后24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60日龄才消失,在此期间,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猪,预防猪瘟。如果过早地注射疫苗,就会破坏母源抗体,使仔猪容易发生猪瘟。因此,对刚生下几天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是不科学的,应等到母源抗体开始消失时,再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5.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免疫失败的原因 (一)机体状况 1.母源抗体存在干扰:如果母猪在配种前或分娩前进行了免疫, 可将母源抗体通过初乳传给仔猪, 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保护作用, 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即母源抗体的双重性.在给仔猪使用高质量的疫苗时,能否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与母源抗体的效价有关.当母源抗体效价高时,  相似文献   

6.
对接种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油乳灭活疫苗的种鸽及其仔鸽进行血清HI抗体水平动态跟踪,结果显示种鸽免疫后4周,其抗体水平最高,平均抗体滴度可达7.3log2,免疫后可保持4个月的较高抗体水平;仔鸽母源抗体水平在10日龄最高,平均抗体滴度可达4.7log2,而20天龄以后则逐渐消失。仔鸽母源抗体水平高低和维持时间长短与种鸽血清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当种鸽血清抗体效价在6log2以下时,其所产仔鸽几乎不能得到母源抗体(4log2以下)的免疫保护,而当种鸽血清抗体效价在8log2以上时,其所产仔鸽可全部得到母源抗体(4log2以上)保护。  相似文献   

7.
1母源抗体 在注射时,母源抗体未降至一定抗体水平,则会出现干扰抗体产生,或者是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母源抗体水平过低,则对新出生的仔猪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极易受外界病原的入侵。  相似文献   

8.
猪口蹄疫免疫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母猪口蹄疫免疫合格的情况下,通过母源抗体检测对仔猪的保护时间从而确定仔猪的首免时间。结果表明,仔猪的母源抗体在28日龄时已低于临界值(1:128);而首免1个月后,并不能达到有效的抗体保护力,二免后21d虽能上升一定的抗体水平,但仍不能达到有效保护力;经过三次免疫后抗体逐渐上升,至免疫后的第40d时,抗体水平平均达到1:197.4,已具有一定的保护力,所以建议口蹄疫疫苗应进行三次免疫。  相似文献   

9.
仔猪可通过母猪的乳汁获得母源抗体,而且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具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和消长规律。母源抗体可使仔猪在一定时间内被动地获得免疫保护,也可对疫苗接种后机体的主动免疫应答产生干扰。合理利用仔猪依靠母源抗体所获得的免疫保护,科学制定母猪和仔猪的免疫程序,对仔猪的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简要阐述母源抗体的传递方式、作用和消长规律,以及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仔猪体内猪瘟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母源抗体保护水平,测定了断奶时母猪和仔猪抗体水平,并监测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至81日龄;分别对12头81日龄仔猪(来自5头母猪)和25头35日龄仔猪(来自5头母猪)进行了攻毒试验,并用RT—nPCR进行了跟踪检测,对7头攻毒耐过猪用兔体中和法测定了中和效价。结果表明,母猪抗体水平不均衡会导致仔猪群体母源抗体水平不均衡;仔猪群体抗体到60日龄时仍然有67%(12/18)的个体用ELISA检测阻断率在50%以上:81日龄攻毒组有3头(3/12)耐过,35日龄攻毒组能全部耐过(25/25),但有2头(2/25)在攻毒27d后仍然呈PCR阳性,此时中和抗体水平从低于1:4到1:16不等,推测中和抗体水平1:8~1:16是母源抗体保护的临界线。  相似文献   

11.
仔猪可通过母猪的乳汁获得母源抗体。而且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具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和消长规律。母源抗体可使仔猪在一定时间内被动地获得免疫保护,也可对疫苗接种后机体的主动免疫应答产生干扰。合理利用仔猪依靠母源抗体所获得的免疫保护.科学制定母猪和仔猪的免疫程序,对仔猪的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简要阐述母源抗体的传递方式、作用和消长规律,以及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养猪生产中,最大的损失是发生在猪出生至断奶期间。造成这种损失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仔猪出生时免疫力低下而导致易感肠道疾病。新生仔猪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几个方面:1)在子宫内,胎儿发育期不能从母体获得母源抗体,而在出生后通过吸吮初乳才获得一定的免疫保护。2)新生仔猪出生后,肠道的发育程度对母源抗体的吸收及其个体的免疫状况都有很大的关系;新生仔猪吸收初乳免疫球蛋白(Ig)最多的时期是吮乳后的4~12小时,而后,由于“肠关闭”(gutclosure)而吸收迅速减少;在哺乳和吸收良好的条件下,新生仔猪的血清抗体可在出生后3小…  相似文献   

13.
一、免疫失败的原因(一)机体状况1.母源抗体存在干扰:如果母猪在配种前或分娩前进行了免疫,可将母源抗体通过初乳传给仔猪,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即母源抗体的双重性。在给仔猪使用高质量的疫苗时,能否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与母源抗体的效价有关。当母源抗体效价高时,  相似文献   

14.
1生理性1.1母源抗体仔猪出生后从母体中或吃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于24小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至60日龄消失。弱毒疫苗易受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和弱毒疫苗的免疫率的关系是,32倍以下为100%,64~512倍为50%,1 024倍以上则疫苗无效。可以说母源抗  相似文献   

15.
选择广东梅州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A、B、C场,通过采用ELISA抗体检测法对产后母猪进行0、7、14、21 d猪瘟抗体检测,对新生仔猪进行0、1、7、14、21、28、35、42、49日龄猪瘟母源抗体检测,研究其消长规律,据此确定仔猪的首免日龄,通过二免后免疫效果的观察,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程序。结果表明: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无母源抗体,7日龄仔猪母源抗体较高,之后逐渐降低,A猪场猪瘟母源抗体对21日龄仔猪仍有保护,随后母源抗体水平骤减;B猪场和C猪场猪瘟母源抗体对35日龄仔猪仍有保护,随后母源抗体水平骤减;而且母源抗体对仔猪保护持续时间和母猪自身的抗体呈正相关。确定3个猪场不同的首免时间,首免后30 d进行二免,其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到二免后4个月,因此生产中建议应根据科学的监测跟踪依据,制定合理的首免日期,以有效保护仔猪免受猪瘟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仔猪出生后,由于母源抗体的作用,在体内仍能维持较高的猪瘟抗体水平。随着日龄增长,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必须采用疫苗进行主动免疫,以免感染疫病。本试验主要探索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消长情况,以便确定仔猪猪瘟疫苗的首免和二免时间。1材料和方法1.1供试  相似文献   

17.
仔猪首次猪瘟疫苗免疫的最佳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仔猪断奶后最佳的免疫时机,通过对仔猪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干扰程度、免疫时机进行重复试验,发现一个免疫状况良好的母猪群,在30日龄左右有一半仔猪母源抗体开始没有保护力,最长的母源抗体能持续到5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确实能对猪瘟疫苗免疫造成一定的干扰,但是,并不能阻止免疫后抗体的产生,所以,仔猪首次免疫必须在母源抗体没有完全消失前进行,此时是最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18.
冷和平  丘民希  曾俊霞 《养猪》2012,(4):99-102
案例猪场的临床表现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传播的机会不大;母源抗体对哺乳仔猪存在较坚强的免疫保护。由于猪流行性腹泻(PED)发病比较急,如果空栏消毒不到位,仔猪在母源抗体对其产生有效免疫保护之前就已经接触到PEDV,生产上试图加强免疫或返饲母猪以期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的目的很难实现。因此,对PED的综合防制,关键要抓好3个环节:1)提高母猪的抗体水平,为仔猪提供高效的母源抗体免疫保护。2)加强对哺乳仔猪周围环境的消毒和空气净化,避免仔猪在健全的母源抗体免疫保护体系建立之前接触PEDV。3)创造条件让初生仔猪尽早吮吸初乳,快速建立起母源抗体对仔猪的免疫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猪瘟抗体消长规律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IHA实验方法监测猪瘟灭活疫苗免疫的猪抗体产生水平,并对仔猪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其首次免疫抗体增长幅度与母源抗体呈负相关,但其抗体水平与免疫次数呈正相关。主动免疫的抗体效价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但与首免日龄无关。  相似文献   

20.
母猪经大肠杆菌苗免疫后所生仔猪,吃初乳血清抗体效价平均达10.8log2滴度,而不吃初乳血清抗体效价反应全部为阴性。但由于个体间和母体间的差异,窝与窝间仔猪抗体效价可相差4.83个滴度,同窝仔猪间抗体效价有的可相差2个滴度。本试验证实,仔猪的被动免疫来源于初乳,仔猪的被动免疫水平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