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叶面积测定中长宽系数值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叶面积测定中长宽系数值的确定田立文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胡爱芝新疆麦盖提县农技中心棉花群体叶面积是研究棉田产量形成机理和棉花生产技术指导中,最重要的测定指标之一。常采用长宽系数法测定,即用直尺分别测定每个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然后用公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棉花品种群体冠层构成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吕新  白萍  王克如 《中国棉花》2001,28(4):14-15
棉田群体冠层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棉田温度、湿度、CO2浓度的变化,对创建高产棉田至关重要,本文利用CI-110数字植物冠层结构分析仪,对新疆两个主要棉花品种新陆早8号和新陆早6号群体冠层指标叶面积LAI、平均叶角度MFIA、散射光透过系数TD、直射光透过系数TR、消光系数K和叶分布等进行测定,通过指标测定表明两品种在群体构成上差异较大,新陆早8号株型紧凑,叶面积指数、平均叶角度和透射系数比较协调,利于构建高密度群体,新陆早6号株型较松散,应特别注意加强株型控制,防止徒长,造成郁蔽.  相似文献   

3.
棉花宽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与叶面积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宽膜覆盖的土壤增温效应十分显著,4~6月上旬5cm与10cm土壤温度分别较窄膜覆盖提高2.0℃和1.8℃,对促进南疆地区棉花的早播、早出苗、多结早桃、增加产量有重要意义。宽膜覆盖的温度补偿效应,有利于棉株早发、旺长,有利于叶面积系数增加,但易造成棉田遮光荫蔽,消光系数增大,中下部蕾铃脱落严重。研究认为,南疆棉区高密度的栽培条件下,宽膜覆盖栽培的棉花叶面积系数控制在3.0~3.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4.
棉花的经济产量主要是通过绿色的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积累起来的。为了夺取棉花高产,在苗期应迅速提高叶面积系数,使棉花早发稳长,充分利用光能。开花结铃期又要稳定合理的叶面积,使它们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干物质,为棉铃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叶面积的增加,光合产物也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叶面积也不是越大越好,如群体过大,势必造成棉田荫蔽,单位面积上积累的总干物质并不增加,干物质分配也不合理,产量反而会降低。在一般合理  相似文献   

5.
中长绒棉新陆早39叶面积系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期调查的方法,测定了新陆早39不同密度和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研究不同密度处理对新陆早39的叶面积及叶面积系数的影响规律,以得出其适宜的叶面积系数。  相似文献   

6.
叶面积系数是衡量作物长势和密度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棉花叶面积的方法主要有:求积仪和网点板法、称重法、叶面积仪法和长宽系数法等。这些方法都要求逐叶测量,很费时间。前三种方法要将叶采下,长宽系数法虽然可以在田间活体植株上直接量出叶片的长和宽,但测定的数据不够精确,并且要求每个品种求算一个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7.
棉花叶面积系数的非破坏性速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截光法非破坏性快速测定棉花叶面积系数的方法,即测出群体透光率后,用公式LAI=-In(I/I0)/k计算叶面积系数,一般情况下k值取1.0。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棉田复种芥菜(Brassica juncea)对黄萎病及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影响,通过定量检测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数量,监测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研究棉田复种芥菜对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数量季节性动态的影响和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设棉花单作和3月复种芥菜2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随着棉花的生长在不同时期取试验田中的土壤样品用于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密度检测,同时调查黄萎病发生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复种芥菜的棉田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密度低于单种棉花的,两者在8月份存在显著性差异;棉田复种芥菜对棉花黄萎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6月和8月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2.4%和19.6%。综上,初步认为棉田复种芥菜作为绿肥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V. dahliae,并且减轻黄萎病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合理的农业措施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棉花春季生长缓慢,苗期叶面积系数小且时间较长,对光能和土地利用率较低.经过试种和试验研究表明棉田前期间作生育期短(75天)矮杆类型油葵,可达到一地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棉花蚜虫是威胁本地棉花生产的重大害虫,为了进一步摸清棉田蚜虫的发生、发展及其消长规律,更好地指导大田防治。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1995~1998年对本地棉田蚜虫的种类、天敌、种群分布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防治策略。1 发生种类4年的定点和大田调查结果表明,在当地为害棉花的蚜虫有桃蚜、苜蓿蚜、棉长管蚜和棉蚜4种,其中以棉蚜为优势种群,是防治的主要对象。桃蚜虽在全市棉田普遍发生,但由于其为害时期短,对高温高湿条件反应敏感,故为害较轻;苜蓿蚜多发生在边远村队及渠道两旁的棉田,其虫口密度虽较桃…  相似文献   

11.
超薄除草地膜(药膜)是一种具有药层的新型农膜,移栽棉田使用该地膜不仅能增温保墒促进棉花早发,而且能有效防除棉田杂草,简化移栽地膜棉覆膜前喷施除草剂的操作程序,为此,进行药膜防除移栽棉田杂草试验研究,测定药膜的除草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为进一步推广移栽...  相似文献   

12.
调整棉花密度的效应张冬濮伟新毛鑫麟陆郝胜江苏省常熟市农业局经作站215500常熟是全国棉田高产高效地区。1995年和1996年,棉花生产坚持深化质量栽培,从而连续两年公顷皮棉超1500kg、超历史,我们从总结经验中,深感合理调整密度是关键。现提出我...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投入是保证新疆棉花持续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而生产中却出现严重的盲目施肥现象,针对此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棉县土壤样品,测定其养分含量,明确该县棉田养分状况,从而给棉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1调查与测定方法于1997年棉花收获后(10~11月份),在阿瓦提县...  相似文献   

14.
棉花群体光能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棉花群体光强度分布 2.1 光强度分布日变化棉花群体光强度分布的日变化是随太阳高度大小而变动的,仰角增大,则光照强度增强。1977年我们测定了叶面积系数为4.32的早播高产试验田,各时间行间与株间光强度的分  相似文献   

15.
棉花叶面积测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面积是衡量棉花生长发育和群体缔构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也是光合性能中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因子。在研究棉花光合作用、群体结构和棉花生长发育的计算机模拟以及棉花的生长分析时,都离不开叶面积的测定。为了准确、快速、廉价地测定棉花叶面积,国内外许多学者作了大量尝试,擦索出了许多测定方法。根据测定过程中,是否进行破坏性取样可分为破坏性取样测定法和非破坏性取样测定法两类。  相似文献   

16.
光合产物是作物产量的基础,棉叶是棉花的主要光合器官,棉花的光合产物大约有95%左右是棉叶制造的。深入研究棉叶的消长动态和棉叶的工作效率,对丰产栽培具有实际的意义。一、叶面积系数和透光系数在低肥水条件下,由于棉花营养体较小,若能增大棉花叶面积,就能增加棉花产量。在丰产条件下,如果叶面积比较小,增加叶面积也会增加干物质产量。过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丘陵旱地棉花“矮密早”高产理论与基本技术探讨黄完基(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南昌梅岭330045)江西省红壤丘陵棉田遍布全省各地,面积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50%左右,在全省棉花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丘陵旱地棉花的种植密度,经历过由稀向密再稀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却...  相似文献   

18.
施药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药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叶鹏盛,李琼芳,曾华兰四川省棉花所简阳641400在棉田内,以棉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其中昆虫种类多、数量大,不仅是棉田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极大地影响着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在害虫防治中,所采用的防治措施的好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壤的肥力、结构等有良好的反映。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土壤中微生物极易受到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比如不同的施肥制度、根系分泌物等,因此种植转基因棉花势必将影响到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生命活动状况。本文初步研究了种植转基因棉花对棉花根系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为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更深入研究打下基础。1材料和方法取土棉田:常规棉田(中棉所23);转B t棉田(中棉所32);双价转B t基因棉田(中棉所41)测定菌类与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子仪进行棉田土壤水分测定和灌溉管理@张立桢@李亚兵¥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利用中子仪进行棉田土壤水分测定和灌溉管理张立桢李亚兵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55112我国人多地少,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45%的国土面积年降水小于400mm,北方地区降水丰枯年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