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优,若采用早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大大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勤县洞桥乡裴岙村,地处半山区,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种雷竹,至今已有雷竹园30hm2。1994年冬,在科技人员指导下,农户汪如苗在自己467m2雷竹园内,率先试用雷竹笋早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出笋季节提早了2个多月,折合每667m2产雷笋1069kg,产值达14319元(笋价平均每千克13.44元);1995年通过增养新竹,加强肥培管理,改进覆盖增温技术,使出笋旺期时间提早到春节前8d,不但雷笋产量明显提高,每667m2产雷笋  相似文献   

2.
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I ex H.de Lehaic又叫毛竹、猫头竹、孟宗竹,是我国的主要用材竹种。它主要靠地下鞭根吸收营养、发笋、成竹。弄清其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措施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竹鞭生长发育、出笋、退笋、成竹的规律,寻求增加发笋、减少退笋,提高成竹率和竹林产量的途径,为楠竹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一一九七五年六月,我们在桃源县竹园大队的大年竹林内,进行此项试验。林龄百年以上,近年来每年修山,隔年垦复,经营管理和生长都较好。密度每亩216.5株,平均眉  相似文献   

3.
毛竹园竹叶覆盖促进出笋试验丁振才,邹永元,徐康保,孙金元(常熟市虞山林场,2155o0)常熟虞山地处我国毛竹自然分布北带地区,现有毛竹林面积70hm2多。因受当地水热条件较差,冬季气温偏低的不利因素等影响,毛竹春笋出笋迟,产量较低。为了促进毛竹早笋、...  相似文献   

4.
雷竹造林,以梅季6月最为适宜。一、梅季栽竹优越性1.梅季正是竹林行鞭期,挖取母竹后,竹林能立即行鞭填补空穴,当年就能恢复,不影响母竹园产量。2.成活率高,发鞭快,出笋成竹多。3.梅季栽竹,前期发的新鞭,次年就能出笋,比秋季栽竹提早一年成林。此时雨水多,湿度大,竹子生长活动旺  相似文献   

5.
楠竹是我国的主要用材竹种,它主要靠地下鞭限吸收营养、发笋、成竹。弄清其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措施的依据。本文主要在于探讨竹鞭生长发育、出笋、退笋、成竹的发生规律,寻求增加发笋、减少退笋、提高成竹率和竹林产量的途径,为楠竹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概况 1975年6月我们在楠竹产区桃源县竹园大队进行了这项研究。试验地是大年竹林。林龄百年以上,近年来每年修山,隔年垦复,经营管理和生长都较好。密度每亩216.5株,平均眉围35厘米,其中新竹57株,老竹159.5株。林地竹鞭,实测0.4亩共长1080米,竹  相似文献   

6.
笋用早竹,又名雷竹、雷公竹、早园竹等,为刚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竹种。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自然状态下最早出笋,且笋味鲜美。为了能让笋用早竹在冬季或春节前后出笋,并增加出笋产量,覆盖增温是一项简便易行提高效益的措施,宁国市仙霞、云梯等乡镇农户采用该技术后,每亩增收5000~10000元。主要技术如下。一、选择适合覆盖的早竹园应选择交通便利,有水源和电力设施的早竹园。坡度应在15度以下,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宜选4~8年生竹园,每亩立竹量须达800~1000株,且分布均匀,立竹胸径在3~5cm之间,母竹  相似文献   

7.
除竹材害虫外,竹类害虫均与毛竹林出笋、换叶相关联。为增加毛竹林单位面积产量,竹林内留养小年笋长成毛竹,使竹林内出笋、换叶规律复杂化,从而影响竹类害虫的发生及生物学习性。本文仅据研究竹类害虫积累的资料,对出笋大、小年毛竹和花年竹林毛竹上害虫的变化探讨如下。一、毛竹出笋大、小年与花年毛竹林一般隔年出笋,即一年出笋多,一年(次年)出笋少或不出笋。出笋多的一年称为大年,其笋称为大年笋,所长成的毛竹称为大年竹;反之则称为小年。一般小年所出之笋不留养,挖除食用,即竹林没有小  相似文献   

8.
平原农村四旁小竹园零星分散,管理粗放,由于出笋迟,经济效益相对较差,为改变老竹园经营现状,提早出笋,增加产笋效益,通过清园深翻、施肥浇水、稻草覆盖等措施,促使竹园提早出笋45d,单位产量增长47.3%,单位产值增加543.9%,投入与产出比为1:9.43。  相似文献   

9.
农田栽种早园竹,除了要全面做好竹园常规管理外,还应做好土壤改造、深翻、开沟排水等工作。覆盖是早园竹春笋冬出的主要措施,覆盖竹林要掌握好留笋养竹的时间,控制适当地表温度等技术问题,切忌盲目仿效。  相似文献   

10.
一、笋用竹林蓄水保土技术 笋用竹林深翻松土,为竹鞭伸展,竹笋增产创造了条件。但在宁波往往夏秋(特别是台风季节)多雨,台风夹带暴雨造成竹园表土冲刷较多,因而,使竹鞭暴露、失水,笋芽干瘪影响竹笋产量。为此,现将勤县横街镇爱岭村村民严惠定及湖州等地竹农的竹山蓄水保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施用双氰胺渣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氰胺渣是化工厂生产双氰胺过程的剩余物。本试验利用双氰胺废渣对衰败低产毛竹林进行施肥,采用3种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渣肥1125kg加复合肥225kg,年增鲜笋57.6%,新竹增产101.4%;单施渣肥2250kg/hm~2,年增鲜笋49.3%,新竹增产102.8%。单施渣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年增收入381元/hm~2,说明利用双氰胺废渣改造毛竹低产林,既增产增收又避免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省的3种典型的毛竹笋用丰产林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宁波,安吉和湖州三地的毛竹林都有各自的特点,宁波模式产量,产值,投入产出比都为最高,湖州模式的产量比安吉高,但产值与安吉差不多,这主要是安吉模式重视了冬笋的培育,认为毛竹笋用林要适当增加地下鞭根生物量,这样有利于竹林高产。  相似文献   

13.
林地覆盖糠壳对金佛山方竹笋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地覆盖糠壳能明显增加当年小径笋产量,来年大径笋产量。与对照相比,连续两年覆盖处理能增加毛笋产量257.06%;当年覆盖可增加毛笋产量77.79%。与相同林分理论产笋量比较,可增加毛笋产量35-40%,因此,糠壳及相似物可用于生产上提高方竹林笋产量。  相似文献   

14.
毛竹笋用林供水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竹笋用林进行秋季供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秋季供水可以明显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其出笋株数可提高30.12%,出笋产量可提高54.1%,竹笋的单株重可提高18.75%。翌年的新竹留养株数可以提高13.79%,新竹的胸围可以提高10.95%,枝下高可以提高25.61%,全高可以提高11.90%。所以对竹林林地水分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提高竹笋和竹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进行科学经营竹林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茶杆竹林分立竹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夏馨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66-67,70
在立地条件及经营措施基本相同的林分中,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对茶杆竹建立4种不同结构的样地,并测定不同立竹密度发笋数、成竹数、成竹率等指标,结果表明:经营密度为11250株·hm-2时,林分生产力高,笋产量达4500kg·hm-2,新竹率达68%,竹径达4 11cm,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现有毛竹林管理多数采取劈杂垦复,极少施肥,挖大留小、砍壮留老时有发生,而过度劈杂、挖大笋使竹林螨害严重发生。调查表明,竹林2年1次劈杂、4年1次垦复,并在劈杂垦复后及时施肥,留大笋的经营管理既有利于提高产量.又利于控制螨害。  相似文献   

17.
毛竹林丰产年龄结构模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郑郁善  洪伟 《林业科学》1998,34(3):32-39
从南岭山脉以南的各毛竹产区中收集1330块高产林标准地,分别调查各度竹株数、胸径等测树因子与林分、环境因子,以用材林的竹秆产量,笋用林的笋产量为因变量,建立了产量模型:材用林Y1=-62695.245+6.5413N+7012.5195D+8.4548X1+11.0870X2+14.1520X3+8.9969X4+14.5156X5笋用林Y2=697.5569+0.2052N+1.8514D-0.6414X1+1.2493X2+0.7636X3+0.3790X4-0.8833X5(R1=0.98,R2=0.96)并结合生产要求,提出约束条件八组。应用该模型研究毛竹林最优化年龄结构,可以得到不同竹林质量、立竹量、立地条件、经营水平下最适宜年龄结构。能显著地提高林分的竹材和笋产量。  相似文献   

18.
勃氏甜龙竹笋苗兼用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勃氏甜龙竹是一种优良的多用途竹种,近年来在许多适生区得到推广,其资源扩繁主要依赖于母竹移植。研究应用竹子生理整合性等生态学原理,以竹林林分结构调控为核心技术,采用不同林分结构组合,旨在探求笋苗兼用竹林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新造竹林有一明显的出笋数量和笋个体质量增长期,时间区段不同,前3a均快速增长,然后笋个体质量相对稳定,出笋数量仍较快增长。(2)竹笋产量主要影响因子是丛立竹数和立竹胸径,决定出笋数量和笋个体质量。出笋数量与丛立竹数正相关,与笋个体质量负相关。胸径与笋个体质量正相关,与出笋数量无相关。(3)合理的林分结构在450丛·hm-2时,丛立竹数为10株左右,胸径4~6cm。(4)经营类型经济效益明显,新造竹林第2年即有产出,第4年进入丰产期。  相似文献   

19.
毛竹笋用林冬笋覆盖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提高毛竹笋用林冬笋产量 ,对试验竹林采取冬季覆盖加温技术 ,分别用稻草和竹叶 2种覆盖材料进行不同厚度覆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它们均能提高冬笋产量 ,覆盖样地冬笋平均产量比对照提高 119.4 % ,覆盖栽培后对第 2年春笋和新竹产量影响不显著。对覆盖材料进行了正交分析 ,其中以稻草 2 0 cm加 2 0 cm厚的竹屑的处理效果最佳 ,产量提高了 186 .3%。覆盖后冬笋的投入产出比约为 1∶ 2 .5 7,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0.
毛竹笋用林合理竹龄结构及其笋期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不同毛竹林分观测分析,提出2度竹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笋用林的产量。分析丽水市郊山地笋用林盛期出现的时间及其发生规律,认为笋用林笋期生长规律和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丽水市郊的山地笋用林通常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出笋盛期。对刚露箨叶至出土后10天的笋个体分析表明,对单支笋重的影响长度比笋径大,留笋时间的长短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但从营养成分、加工适性等方面考虑,以笋刚出土时挖掘为最适时期,此时,笋长与笋径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