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90年春季从浙江引种早竹、雷竹、红哺鸡竹、乌哺鸡竹、角竹、高节竹,1991年从本省古田县引种黄甜竹。7个竹种引种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76.2%~100%,平均造林保存率达86.2%。经过4~5年的培育,1995年每公顷竹笋产量达3649.5~16135.5kg,产值达19513.5~64542.0元,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其引种造林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几个优良散生笋用竹种的引种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春季从浙江引种早竹、雷竹、红哺鸡竹、乌哺鸡竹、角竹、高节竹,1991年从本省古到引种黄甜竹。7个竹种引各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76.2%-100%,平均造林保存率达86.2%。经过4-5年的培育,1995年每公顷竹笋产量达3649.5-16135.5kg,产值达19513.5-64542.0元,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其引种造林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3.
1994年引种雷竹、早竹、高节竹、石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红哺鸡竹、台湾桂竹、黄甜竹、绿竹、四方竹等11个竹种。造林成活率、当年发笋率超过对照毛竹的有9个,平均成活率96.7%、发笋率49.4%;造林4年有8个竹种立竹度达到中型竹丰产笋用林标准。1996年移栽雷竹、早竹,造林3年立竹度达到了8030~9792株/hm2,销售母竹收入10800元/hm2,产出投入比1.12:1。本文介绍引种竹笋期、生长情况、经济效益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优良食用笋竹种引种地域差异分析与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7年引种早竹、高节竹、红哺鸡竹、鸟啼鸣竹、白哺鸡竹等多种食用笋竹栽培的研究,系统分析引种地与原产地地域差异和生长性差异,探索食用笋竹栽培经营模式,对湖南食用笋竹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哺鸡竹海岸带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哺鸡竹在含盐量0.2%的塘坡,种植成活率达95%,1995-2001年年均盈利829元/667m^2;含盐量0.44%的护塘地,种植成活率为80%。详细介绍了海岸地带引种白哺鸡竹的可行性与具体栽培技术,为沿海防护森带推广种植白哺鸡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桐梓县引种优良笋用竹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引种地和原产地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论述引种优良笋用竹的可能性,并通过对不同海拔引种的笋期,厉竹率、地下竹鞭生长及产量测算等恢复适应性指标的观测,从而进行适应性分析,初步得出的适应性顺序为:(1)新站;早竹、雷竹、红竹、白哺鸡竹;(2)元田大早竹、红壳雷竹、红竹、安吉金竹、雷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尖头青竹,高节竹;(3)凉砚垭;早竹,红竹、白哺鸡竹,雷竹。  相似文献   

7.
嘉兴市共有十五种栽培竹种,其中以毛竹、早竹、嘉兴雷竹、花哺鸡竹、乌哺鸡竹、红竹等6种为主,竹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从1987年到1990年通过调整结构,改善生长条件,完善采收技术等措施,建立了一个31.12亩丰产样板竹林。平均亩产、最高亩产分别为548.7 kg和1121 kg,亩均产较改造前和对照平均增加5倍。样板林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与产出之比达1:9.88。  相似文献   

8.
广德县首次引种雷竹、角竹、花哺鸡竹,对其引种习性、生长状况、笋期规律及经济性状经过7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3竹种引种成功,经济性状优良,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收期对3种笋用竹竹笋营养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采笋期对竹笋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对红哺鸡竹(Phylostachys iridescens)、白哺鸡竹(Ph.dulcis)和黄秆乌哺鸡竹(Ph.vivax'aureocaulis')3种笋用竹不同采笋期竹笋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灰分含量和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笋用竹竹笋蛋白质干基含量均在310 g/kg以上,红哺鸡竹还原糖干基含量为107.0—188.1 g/kg,而白哺鸡竹和黄秆乌哺鸡竹还原糖含量分别为66.1—117.2,72.1—121.0 g/kg.3种笋用竹竹笋中粗纤维含量为43.0—84.2 g/kg,脂肪为26.0—36.0 g/kg.采收期异同不仅影响竹笋的粗纤维和灰分含量,也会影响到竹笋中蛋白质、脂肪、还原糖,但不同竹种的含量变化有所不同.红哺鸡竹竹笋中脂肪、蛋白质含量随采集时间的推后含量递减,但还原糖含量递增,而白哺鸡竹和黄秆乌哺鸡竹竹笋中脂肪、蛋白质含量随采集时间的变化不明显.3种笋用竹竹笋氨基酸总量(T)变化在13.06—35.4 g/kg,E/T值均在33.0以上.红哺鸡竹竹笋的T值随采收期的延后含量增加,而白哺鸡竹和黄秆乌哺鸡竹竹笋的T值则呈现出随采收期的延后含量递减,儿童必需氨基酸总量(CE)呈现类似的变化.竹笋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时令变化对于指导竹笋采集和竹林经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刚竹属良种黄秆乌哺鸡竹的选育过程、良种特征及其栽培技术要点。黄秆乌哺鸡竹来源于1982年河南省永城县引种乌哺鸡竹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经多年纯化、繁育、性状特征观测和区域试验,性状表现一致、稳定,2022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国S-SV-PV-004-2022)。黄秆乌哺鸡竹竹秆呈鲜艳的金黄色,中下部节间具1或数条不规则的绿色纵条纹,观赏性极佳,耐寒性强,能在北京地区正常生长,自然越冬,可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  相似文献   

11.
高节竹夏笋冬出经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夏季出笋的高节竹进行夏笋冬出栽培试验,结果看出,试验地平均产量比对照地提高75.72%,产值提高1106.88%;试验地出笋期比对照地提早86.5d。高节竹夏笋冬出栽培试验基本成功,其主要经营技术是采用2次覆盖法,4次施肥法。  相似文献   

12.
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表明: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经营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经13户示范户1.64/hm^2样地1998-1999年的统计,平均产笋57 705kg/hm^2,产竹材14 954kg/hm^2,平均产值103 177.71元/hm^2。其中冬笋2192kg,产值18 697.76元;春笋50 095kg,产值63 620.65元;鞭笋5 418kg,产值20 859.3元。最高产量可达97 219kg/hm^2,最高产值1 705 559.03元/hm^2,冬笋最高产量达9 767kg/hm^2,产值达83 312.51元/hm^2,春笋最高产量达84 462kg/hm^2,产值达107 266.41元/hm^2,鞭笋最高产量达11 528kg/hm^2,产值达44 382.8元。其竹林结构立竹株数3150株/hm^2,以1-3届竹为主,平均胸径9cm左右,竹鞭分布均匀,以1-6年生鞭为主,经营技术措施调整产笋结构,着重提高冬笋鞭笋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provides basis information for estim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area. Through the survey in Miyun watershed, the economical benefit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five typical forest types have been studied by calculating the biomass from the timber accumulation data and converting to the money val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duration of 100 years, at a discount rate of 5%, and 197 RMB yuan/t as the price of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the present value (PV) of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different forests are: 6900-9300 yuan/ha in Chinese pine forest,6100-8200 yuan/ha in oak forest, 4500-6100 yuan/ha in other broadleaf forests, 2300-3200 yuan/ha in shrubs and 1300-1800 yuan/ha in cypress forest. The annual mean economic benefit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s 770-1040 yuan/ha. The pine forest has the high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benefit, followed by oak forest, other broadleaf forest, shrubs, and cypress forest. If the land is suitable for all forests, pine forest and oak forest should be planted in order to sequestrate more carbon.  相似文献   

14.
富阳市从1983年开始充分利用毛竹资源,提高其经济效益,到1992年已推广毛竹笋材两用林2830公顷,平均度产笋3768kg/ha,竹材11145kg/ha,产值5801.7元/ha。但仍存在发展不稳定、经营粗放、经营短期行为等问题。今后发展要从计划、完善经营机制、加强技术服务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5.
毛竹配方施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在浙江安吉县和福建沙县设置60块标准地研究毛竹林最适配方施肥。采用正交设计排列田间试验。第一年的结果表明:毛竹施肥三要素的重要性顺序为N>P>K;N起主要作用。每亩最适三要素用量为N6.9公斤,P_2O_54.2公斤,K_2O2.7公斤;其三要素比例为: N:P_2O_5:K_2O=1:O.6:0.4  相似文献   

16.
在保定郊区建立4种密度的香椿矮化密植园,根据4年的研究,1~4年内以最高密度(3.8株/m2)和高密度(2.5株/m2)的产芽量最高,第4年采完芽后,对最高密度应进行疏伐,保留2.5株/m2;中密度(1.74株/m2)和低密度(0.83株/m2)5~10年内可以不疏伐。结合采芽进行两种方式的整形,即矮干多侧枝型和灌丛型。前者的总产量较高,且可提早1年采芽。采芽3年后,两种整形方式的年产量已无显著差异。采芽与整形相结合,可以促进侧枝和树冠的形成。但是,高密度严重抑制侧枝形成和存活,以至不能形成树冠。矮化密植香椿园第3年的产芽量最高可达5200kg/hm2,年均纯收益为38940元/hm2。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新疆早实核桃集约栽培试验的第一阶段(前5年)试验结果:定植(嫁接)后第5年平均亩产核桃63kd(最高株产8.34kg),间种产值1254元,经济效益达1888.6元;5年间平均库年产核桃19.37kg,间种产值684.2元,经济效益达877.9元,初步提出了适宜早实核桃园式集约栽培的前期品种选择、塔配,载植密度、施肥浇水及幼树整形修剪等一整套树体和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对新疆乃至全国核桃生产具  相似文献   

18.
Soil erosion causes the loss of the fertilized surface soil. The eroded soil can be transported into rivers, lakes and reservoirs. The sedimentation raises the riverbed. It also reduces the flood discharge ability of rivers and the storage ability of reservoirs(Sun Lida, et al, 1995; Yu Zhimin, et al, 1999). Various researches proved that forests could reduce soil erosion. Forests in the watershed can decrease the sedimentation of the reservoir (Guo Zhongwei, et al, 1998; Qing Yongsheng, 2…  相似文献   

19.
油茶亚无4号等六个抗病高产无性系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经过实地考评,符合选优标准的25林油茶优树作材料,用短穗扦插和无性系苗造林方法开展无性系选育,筛选出具有较高遗传增益的亚无4号、5号、7号、13号、16号、25号6个抗病高产无性系。在相同经营条件下,平均每亩净增产值93.14元,其中亚无5号亩产值246.96元。  相似文献   

20.
八个竹种海涂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壤含盐量着手对八个竹种在引种成活率、新竹抽发数及其质量、角竹笋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影响竹子的生长发育,此影响一般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竹种对土壤盐分的适应能力不同;角竹笋能获得高产,单产达20800kg/ha。参照产地母竹和引种地新竹的生长情况,我们建议:海涂地区发展竹子时可选用角竹、桂竹和红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