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裸地和覆膜处理与不同播期组合对旱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裸地和覆膜2个处理,每处理3个播期,即4月15日(早播)、5月1日(适播)、5月15日(晚播),旱稻品种选用旱香1号、旱香2号,分析旱稻的干物质重、养分吸收及产量.[结果]覆膜处理旱稻干物质重、养分吸收及产量均显著高于裸...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旱稻(旱香1号)和水稻(粮香3号)的产量及生育特性的影响,为新疆旱稻种植的适宜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覆膜滴灌栽培模式,以旱稻和水稻为研究对象,水稻为对照,设置5个灌水量,分别为 375 mm(W1)、525 mm(W2)、675 mm(W3)、900 mm(W4)、1 125 mm(W5),研究滴灌覆膜下不同灌溉量对旱稻和水稻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不同灌水处理下,旱稻和水稻随灌水量减少生育期延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产量、WUE等呈下降趋势。675 mm(W3)处理下旱稻产量及WUE显著提高,分别为4 506 kg/hm2、0.67;1 125 mm(W5)处理下水稻产量最高为7 485 kg/hm2,WUE为0.67。当灌水量大于675 mm后增加灌溉量旱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且旱稻在 675 mm(W3)灌溉量时比水稻产量高60.45%、水分利用效率高61.19%。旱稻各灌溉下产量平均值比水稻高11.24%、水分利用效率高10%、节水22.2%。【结论】 新疆干旱区种植旱稻受水分限制小,在节约水资源、提高产量的同时,新疆旱稻种植的最优灌水量为675 mm。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节水抗旱稻已成为山丘等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但相关栽培技术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以节水抗旱稻旱优73为材料,研究覆膜与无膜栽培方式对植株干物质积累、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氮磷钾含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下旱优73株高和分蘖在孕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无膜处理;干物质转运率和输出率在2个处理间差异显著;覆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旱优73地上部分的全氮含量,而对磷和钾含量影响较小;同时,覆膜处理下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无膜处理,直接原因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可以提高旱优73的生物量积累,促进养分输出,并向籽粒转运,通过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作栽培在凤城市已有十余年历史,80年代初种植旱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但是由于费工、费时,成本高,旱稻覆膜栽培没有推广开来。1985年以后,我市开始在低洼易涝地块、平肥地块种植旱稻,取得成功。随着旱稻新品种不断引进,化学除草技术日趋成熟,栽培管理趋...  相似文献   

5.
栽培稻节水种植技术研究利用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我国水资源状况分析发展节水稻作的必要性。评介干湿交替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旱育秧技术、水稻覆膜栽培技术、水稻旱种和旱稻栽培技术以及不同技术的节水机理、节水价值和适宜推广范围  相似文献   

6.
文登区不同播期对旱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以一种常规糯香型籼稻品种旱稻为例研究了在文登区不同播种期间旱稻的株高、生育期、分蘖、穗、籽粒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旱稻随着日照长度逐渐变短可以自身缩短生育期,各不同播种期旱稻的成熟期非常接近;播期越晚株高越高;随着播种期的延迟,旱稻总茎蘖数的逐渐变小,成穗率上升。不同播期对旱稻产量有影响,文登区在5月中旬种植旱稻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以巴西旱稻艾巴9号为对照,对旱稻502、旱稻10号等5个品种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产量都明显高于对照,为3847.5~5497.5kg/hm2,比对照增加6.6%~5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旱稻502、旱稻10号的增产幅度最高。通过对经济性状、农艺性状等进行考查,旱稻502、旱稻10、旱稻65号在田林县高寒山区表现为丰产性优、抗性强,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中旱3号、旱稻277表现为丰产性较低,抗性较差,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pH值(3~9)的水稻培养液对旱稻幼苗进行培养,15 d后分别对其光合性能、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5~6时,旱稻幼苗光合速率最高,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最低,旱稻幼苗生长最好。pH值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旱稻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以苗旱163、苗旱17、旱稻74、旱稻80和旱稻2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各品种的根长、根条数、根系活力以及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进行测定,以研究旱直播条件下不同旱稻品种根系生长及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根条数、根长及根系活力和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旱稻74旱稻2号旱稻80苗旱163苗旱17,说明旱稻74是较为适合半干旱、干旱地区种植的旱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水分处理对水稻和旱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生龙  贾志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10-17412,17418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水稻和旱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宁粳16号和旱稻297为试验材料,进行淹水、干湿交替和旱作灌溉处理,观察水稻和旱稻的生长动态变化,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其理论产量、实际产量、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经济系数等的影响。[结果]与淹水灌溉相比,旱作灌溉使水稻和旱稻分蘖期后移,生育期推迟,生长发育缓慢,株高降低,产量降低,穗长变短,穗数不足,穗粒数下降,千粒重降低,结实率下降,经济系数提高;旱稻与水稻相比,旱作灌溉处理对旱稻的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甘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增温、保墒防涝、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甘薯生长发育、提高甘薯产量的作用,通过采用"选择脱毒壮苗、深耕整地、平衡施肥、覆膜栽插、科学管理"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栽培,可以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聚垄、撩壕、盖草、覆膜4种耕作方式对湘南丘岗红壤旱地节水与培肥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垄、撩壕、盖草和覆膜处理均能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其中节水效果以覆膜处理最佳,其余依次是盖草、撩壕和聚垄处理。同时,上述4种处理对培肥土壤也有一定的作用。与对照(平作)相比较,4种处理均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增加产值,各处理净产值大小顺序依次为覆膜、盖草、撩壕、聚垄和平作。  相似文献   

13.
水旱两用稻新品系丰产性及耐旱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雨水偏少的安徽淮北地区 ,旱播旱管栽培条件下 ,对本课题组选育的 4个耐旱水稻新品系进行了丰产性和耐旱性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4个耐旱水稻新品系 2PB0 1、2PB0 2、2PB0 3和 2PB0 4分别比对照巴西陆稻耐旱且增产 6.2 %、2 4.6%、18.5 %及2 3 .6%。除 2PB0 1外 ,其余 3个品系均比对照巴西陆稻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稻草覆盖还田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探讨邵阳烟区稻草覆盖的最佳使用量,为进一步推广稻草覆盖、增强土壤肥力、降低烟农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不覆盖稻草,且不覆盖地膜(T1);覆盖地膜(T2);覆盖稻草4 500kg/hm2(T3);覆盖稻草6 000 kg/hm2(T4);覆盖稻草7 500 kg/hm2(T5)。T1为对照。调查烟田的地温、土壤湿度,烟株生育期,烟叶生长发育、干物质的积累分配、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内在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及吸食质量。[结果]稻草覆盖还田对烟田的地温和土壤湿度都有调控作用。在内在质量上,稻草覆盖还田可明显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有效地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氯及钾含量,降低烟叶总氮和总植物碱含量,提高烟叶类胡萝卜素和多酚含量,从而有效提高烟叶的香气品质。[结论]稻草覆盖还田可有效提高烤烟品质,其中以7 500 kg/hm2覆盖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选择本土、江沙、江沙+平膜、江沙+平膜+拱膜4种覆盖方式,研究了覆盖方式对枳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沙+平膜+拱膜覆盖能有效提高枳壳幼苗的生长,枳出苗床移栽时,其株高和主根长分别是本土覆盖的1.58倍和1.20倍;与本土、江沙、江沙+平膜覆盖相比,使用江沙+平膜+拱膜覆盖有效地改善了幼苗生长的微环境,尤其与本土覆盖相比较,土温提高了2~4℃,土壤湿度提高了5%~8%,空气温度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垄作措施对土壤部分物理性状和烤烟生长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垄作措施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差异显著。在各处理中宽垄揭膜处理对保持垄体水分最明显,相同时期最高差值比对照高16.52%;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则以高垄揭膜处理较为显著,高于对照的最大差值为14.74%。最终对烤烟的经济指标和产值的影响则是高垄不揭膜处理最显著,比对照提高26.92%;其次为宽垄不揭膜,揭膜处理的高垄和宽垄反而不及不揭膜所对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覆盖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采用3种不同性质的可降解地膜和一种普通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地膜破损程度等,最后,收获玉米并计产。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玉米生育中期保水效果明显,而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水效果不明显;在生育中期保温效果不明显,而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温效果明显。降解膜和普通膜的保水、保温和增产效果基本相同;各降解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无差异。3种降解膜的降解速率为:生物降解膜>生-光双降解膜>光降解膜。  相似文献   

18.
试验在行上覆膜、行间覆膜及不覆膜3种不同处理下,对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从播种到6月中旬,不同覆膜处理表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SPF-N>UPF-W>UPF-N>SPF-W>ck;6月中旬到7月下旬不同覆膜处理表层土壤含水量则表现为:UPFW>ck>SPFW>UPFN>SPFN;8月上旬到玉米收获,不同覆膜处理下表层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小.同时,玉米产量以行间覆膜处理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0568.8 kg/hm2,较对照增加2000.5 kg/hm2,增产18.9%;UPF处理次之,较对照增加1004.5 kg/hm2,增产10.5%.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以行间覆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9.
地面覆盖对果园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旱地果园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分析了土壤水分、温度、棵间蒸发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覆膜、覆沙、覆草下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13%以上,可满足果树需水;覆沙、覆黑地膜能显著提高地温,覆草能明显降低地温;4-9月,覆沙、覆膜、覆草的日平均棵间蒸发量仅为CK的53.42%、24.01%、46.64%,有效缓解陇东果园旱季水分不足问题;不同覆盖下果实单果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地面覆盖材料对新疆绿洲苹果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为地面覆盖材料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普通无纺布、聚丙烯无纺布、聚乙烯编织布、黑色防水布、白膜、黑膜6个覆盖处理,对比土壤环境的差异。【结果】地面覆盖可使杂草覆盖度降至10%以下,但普通无纺布的杂草较多。对照土壤表层温度峰值出现在18时,深层温度峰值出现在24时,铺设覆盖材料后,峰值时间并未发生显著变化。黑膜土壤表层温度日较差为17.36℃,深层温度日较差为5.66℃,均大于对照。地布降低了土壤温度及日较差,地膜增加了土壤温度及日较差,地膜土壤温度峰值比对照高2.1~5.3℃。土壤湿度在下午17时最大,各覆盖处理的土壤日均湿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土壤碱性和盐分含量也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对照土壤温度与湿度显著正相关,土壤湿度与酸碱度显著正相关,但与盐分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对照相比,地布覆盖降低了指标间的相关性,而地膜覆盖则增强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论】地面覆盖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峰值有显著影响,但对均值影响不显著。地面覆盖对土壤表层酸碱度和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对深层土壤影响不显著。地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力最强,具有较明显的增温保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