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松球果螟在樟子松种子园为害规律研究李占秋(辽阳参窝国际猎场管理处)油松球果螟是油松、黑松、赤松、樟子松等球果和嫩梢的主要害虫。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球果螟在樟子松种子园呈聚集型分布,低龄林的种子园林分密度对为害无显著影响;樟子松的不同无性系受害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2.
乔山林区油松林是陕北种子基地之一,但由于油松球果小卷蛾(为主要虫种)、油松球果螟、松梢螟的危害,油松球果被害率以往一般达70%,今年调查,油松球果被害率达64.8—86.5%(见表1),造成油松种子大幅度减产,影响育苗、造林的发展。同时,危害嫩梢,使嫩梢秃顶或干形不正,不能长成高大用材。  相似文献   

3.
松果梢斑螟对油松球果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是我国松属(Pinus)针叶树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属寡食性害虫,在我国北方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ebulaeformis)(李宽胜,1992;李新岗,2002).此虫1年1代,以2龄幼虫越冬,幼虫在5-6月份钻蛀球果及新梢,致使嫩梢枯萎,球果干瘪,影响油松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种子生产(袁荣兰等,1990;姚远等,1996),特别是结实期的油松种子园、母树林受害最为严重.松果梢斑螟可与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一起危害油松球果,在油松良种基地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李新岗等,2006;2007).  相似文献   

4.
云杉、油松种实害虫--一点实小卷蛾虫情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点实小卷蛾[1][Retiniamonopunctata(Oku)]是云杉、油松球果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为害雌球花、球果和当年生嫩梢。当年生嫩梢被害后,凋萎弯曲直到干枯死亡;雌球花受害后不能正常发育,提早枯落;正在发育的球果被害后,受害部位流脂干缩并附有组织碎屑和幼虫排泄物,逐渐至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省的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上采集到为害嫩梢和球果的蛾类昆虫12种,危害严重的有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火炬松严重受害、湿地松则轻微,不同梢果实虫对松树种类、松梢和球果有选择性,几种害虫蛀食同一球果的混合发生是这类害虫明显的发生特点;编制了幼虫、蛹和成虫的识别检索表,列出寄生天敌昆虫名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油松球果螟的测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球果螟又名球果螟、黑螟 ,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以幼虫在球果或枝梢内越冬。该虫是危害油松球果的主要害虫。球果被害后在靠果柄基部 ,有宽 2 .5 mm~ 5 .0 mm的圆形蛀孔 ,孔口外有褐色薄丝网 ,上粘着赤褐色粪粒。受害轻者 ,局部组织坏死 ,果形弯曲 ,勉强能成熟少量的劣质种子 ;受害重者 ,整个球果被毁坏 ,颗粒皆无 ,对采种和自然更新影响很大。对当年生枝的危害 ,会形成大量枯梢现象 ,影响林木正常发育。顶梢被害后 ,会造成树干畸形。该虫和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梢螟一起 ,可使上年生球果80 %左右受害。近年来 ,该虫在五台山森林经营局门限…  相似文献   

7.
微红梢斑螟Diorgctria rubella Hampson在辽宁省兴城油松种子园严重为害松梢和球果。我们应用国内最新合成的微红梢斑螟性诱剂诱捕成虫,测定成虫发生期,并结合实地解剖受害松梢和球果,验证了应用性诱剂作为测报手段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性诱剂为烯醇醋酸酯、烯醇  相似文献   

8.
油松球果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哲盟地区松树的重要害虫之一。除危害油松外,还危害樟子松和赤松。油松球果螟幼虫不仅危害当年或二年生球果,而且还严重危害一年生幼树的主梢和侧梢,使树冠呈丛生状态。严重时,对植株的生长、发育都会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主梢受害,会造成主干弯曲,降低木材工艺价值。一、形态特征: 成虫:触角丝状,有一对较大的复眼,体长10~13.5毫米,翅展19.5~28.0毫米,雄蛾比雌蛾略小,前翅近三角形,赤褐色,翅基部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蛀食松梢球果的蛾类害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江省的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上采集到为害嫩梢和球果的蛾类昆虫12种,危害严重的有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火炬松严重受害、湿地松则轻微,不同梢果害虫对松树种类、松梢和球果有选择性,几种害虫蛀食同一球果的混合发生是这类害虫明显的发生特点;编制了幼虫、蛹和成虫的识别检索表,列出寄生天敌昆虫名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危害松梢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 H.S.)以幼虫危害油松、樟子松等的主梢和侧梢。受害梢顶端枯死变黄,主梢受害不能向上生长,在受害处的下部丛生一轮侧枝,以后,由侧枝代替主梢继续向上生长,形成干材弯曲,如连续受害不仅影响生长量,而且干材多次弯曲,也严重地影响木材的工艺价值。除危害嫩梢外,还危害球果,使种子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常见的害虫有16种,隶属4目12科。其中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和芽梢斑螟是影响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嫩梢、花芽、雌雄花、球果、种子等,使球果产量降低。采用营林措施和辅以“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球国螟是油松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我场已有一万余亩油松林遭到球果螟的危害。球果螟主要为害油松的球果及一年生枝梢。据调查,一般油松林球果受害率在90%左右,枝梢受害率为30%左右。严重地影响了松林的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为摸清球果螟的生活史及其活动规律,探索防治途径,我们进行了观察记载,并进行了初步防治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师建军 《中国林业》2010,(17):48-48
<正>云杉梢斑螟是云杉的主要枝梢害虫,也危害油松。以幼虫危害云杉新梢嫩叶、花序及球果,使新梢不能抽出,或新梢弯曲下垂干枯,或形成虫瘿。林木连年受害后树冠秃顶,枯梢密布,高生长受到抑制,植株呈灌丛状,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从本世纪初开始,云杉梢斑螟在甘肃中南部地区大范围发生,造成经济损失上亿元,成为许多地方预防除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4.
红松种实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实害虫危害红松的球果及种子,造成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直接危害红松种实的害虫主要有赤松梢斑螟、冷杉梢斑螟、松梢螟、红松球果种蝇、红松球果种小蜂等。其中冷杉梢斑螟为原始红松林果梢的重要害虫,赤松梢斑螟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树的球果、嫩梢及干部,是该地区危害红松种实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5.
一点实小卷蛾Retinza monopunctata(Oku.)属鳞翅目卷蛾科。1987年在山西吕梁林区首次发现它在油松上以幼虫为害当年生嫩梢、雌球花和先年生球果。使球花提早枯落,球果干枯无籽粒或嫩梢形成枯枝秃顶。在山西吕梁林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枝梢害虫主要包括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果梢斑螟等。在春季蛀食幼树嫩梢髓部,被害梢弯曲枯死,影响幼树高生长和材质。近年来生产上应用林业措施、化学和生物防治等综合治理来抑制害虫数量。具体方法是剪除被害梢果,营造混交林,幼虫孵化盛期喷洒氯氰菊酯和氧化乐果混合剂,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微红梢斑螟还可在成虫期设置性诱剂(Z_(11-16):AC、Z_(11-16):ALD、Z_9E_(11-14):AC)诱捕器诱杀。  相似文献   

17.
果梢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Ragonot)是蛀食类害虫,以幼虫危害红松当年生球果和先年生球果及嫩梢。在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该虫1 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球果内、果痕处及嫩梢内越冬。翌年5月开始活动危害,5月末至6月下旬为蛹期。6月中旬始现成虫羽化,终见于7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卵期,6月末至7月中旬幼虫孵化,部分幼虫在球果采摘前转移至果痕附近、嫩梢、当年生球果内继续危害,于9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相似文献   

18.
松梢害虫防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梢害虫是指危害松树嫩梢的害虫。四川省主要有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梢螟、球果螟、松梢小卷蛾、桃蠹螟等5种,但以油松球果小卷蛾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松梢害虫主要是通过蛀入松梢,使之枯萎,使干形弯曲,不能成材。它危害方式的独特性决定其防治的艰巨性。因此,要搞好松梢害虫的防治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好松梢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 不同的松梢害虫有不同的生活特性。要搞好预测预报工作先要了解其生活特性然后才有目的的观测,为防治工作提可靠准确的预报。松梢害虫的防治关键是要掌握恰当的时期。松梢  相似文献   

19.
微红梢斑螟危害对种子园油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微红梢斑螟幼虫钻柱油松,嫩梢,以打枝,弯曲,分叉,丛枝,枯梢等方式影响树型,导致油松高生长降低39.59%。  相似文献   

20.
芽梢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芽梢斑螟幼虫蛀害马尾松雄花枝、球果和嫩梢,造成果萎、断梢和形成小而密的树冠,是我国马尾松等松类上新发现的重要钻蛀性害虫。该螟在浙江省淳安县为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雄花枝、球果和枯梢上越冬。本文通过系统的观察研究,叙述了该螟发生与林地气候、寄主和天敌等生态因子的关系。通过防治试验,提出灯光诱杀、早春用40% SN-851等杀虫剂喷梢和保护天敌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