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根源浅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转化定义为:“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其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转化是把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征及对策探讨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魏宏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征1.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以其经济效益为前提。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能否...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缓慢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兴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而落实科技兴农的关键就是要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缓慢的现状,剖析影响其转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技兴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而落实科技兴农的关键就是要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缓慢的现状,剖析影响其转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要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进程。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科研项目立项机制、改革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成果奖励制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式变革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一般是指通过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应用,把现有成果由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变的途径按不同的划分标准,我们可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划分为许多类型,如有偿转化,无偿转化;间接转化,直接转化;一次性转化,连续性转化等等。但受成果的特点、应用成果的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架起了科技成果研究者与应用者之间的桥梁,通过信息载体传递和推广科技成果,能够加速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形成规模效益的则更少,只有15%,其中不少成果长期成为展品、礼品、样品,形不成现实生产力。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要取决于成果本身对外引力、技术推广的普及效力和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这三个环节及其环节间结合点的交合状态,决定了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当然,要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高校现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本身的障碍、农业科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强化高校自身主体地位,改善农业科技体制、推广体制和改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的对策。以促进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更好的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在整个农 业技术推广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表现是: 直接转化作用 由于农业机械 化技术推广的首要职责是推进农业 机械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尽快转 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农业机械化 技术推广的过程实质就是实现农业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加速作用 任何农业科技成果 无论如何转化,最终都要与农业生产 实际相结合,与生产力其他要素相结 合,才能形成新的生产力。生产物料 都不会自动到位,必须借助于一定的 手段才能实现,而通过农业机械化技 术推广转化的农业机械化科技成 果——农业机械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一直困扰我国农业科技经济发展的问题,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而言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加速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政府和科技界关注的热点。要使科技成果转化达到好的效果,提高转化率,须对影响其转化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农业科技成果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在农业生产中,如果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是一句空话。正因如此,各国政府历来均重视本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建设,特别是发达国家,他们不惜巨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轨道上来,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201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但是,与周边邻省比,与全国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快,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对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没有形成实现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良性运行机制,三是农民,农业企业缺少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对此,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对策措施,主要包括: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理顺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投入,选好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口;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业服务,使之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同时要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服务和成果推广。实践证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作用在很大程度体现在成果转化率上。因此,各级领导必须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切实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统《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长成,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要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笔者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梳理了包括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以色列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模式及经验,总结了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借鉴,从优化农业科技成果供给和熟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完善创新创业、兼职兼薪制度、强化政策落实、加强数据分析和战略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115-118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农业科技成果只有通过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瓶颈。结合恩施鹤峰县电脑农业的应用与推广,从农业科技成果使用者、农业科研、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就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农业科技110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加速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本文以海南省独具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110的发展建设为依托,结合海南省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相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想使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因为一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促进一个新兴产业的诞生,也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国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对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此,还应加强解决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问题的研究,从而探索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转资金助你腾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申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科技》2004,(1):26-2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下简称“转化资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政府专项资金。转化资金设立目的是为了强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农业技术创新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来实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价值的关键环节。文章分析指出了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很快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因,以及促进抚顺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