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汽车燃油经济性是汽车的一项重要性能,燃油经济性好,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费用、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本文分别从汽车驾驶使用和汽车技术结构两个方面讨论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汽车本身状况、汽车行驶的外界条件、驾驶员因素这三大因素。汽车本身状况与汽车行驶的外界条件都是客观因素,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关键取决于驾驶员。在对以上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之后,论述如何养成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以便提高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从汽车的使用和构造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寻求提高经济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汽车燃油经济性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仿真程序。以东风EQ140型汽车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其使用参数较为吻合;分析了其参数灵敏度,各参数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以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和汽车的总质量最为显著,滚动阻力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与迎风面积的影响则小一些。  相似文献   

5.
谭德荣  孙亮 《农机化研究》2007,(11):233-235
燃油经济性是车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经济指标.为此,分析了发动机节油原理和节油途径,并通过实车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油液品质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提出了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的使用操作规程.试验表明,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选用合适的燃油、润滑油以及各类添加剂,对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程正茂 《湖南农机》2013,40(1):123-124
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石油消费迅速增长,使油价节节攀升,汽车节油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分析与研究了汽车结构、汽车使用及维护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提出了实现汽车节油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驾驶者良好的驾驶习惯和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况,以达到节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类型、运行模式和节能机理。以双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为例,采用ADVISOR仿真软件分析了电机效率提高和高效区扩大对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得出电机效率特性的改善可以在混合动力技术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燃油经济性的结论。最后,分析了从电机本体设计和控制方面提高电机运行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汽车传动系参数是否合理匹配,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进行了以驱动功率利用率和多工况循环使用油耗为衡量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2个分目标的研究,采用线性加权组合的方法,将其转换为单一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对汽车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实例计算表明可使整车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表明了正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油车耗用的燃油数量很大,约占全国燃油耗量的90%以上。根据汽车燃料的经济性理论分析,汽车燃油超耗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即汽车的技术状况、运行条件、驾驶水平和运输组织管理,而其中的汽车技术状况和驾驶水平是与驾驶员技能密切相关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混合动力汽车匹配参数和控制参数相互耦合共同影响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为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需要对两种参数同时进行优化,为此本文开发多参数自动优化平台,利用Isight优化软件集成AVL-Cruise和Matlab,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动力系统匹配参数和控制参数进行协同多参数自动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整车动力性前提下,燃油消耗下降,经济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用运输车发协机功率的选择以及整车动力和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问题,在研究农用运输车实际运行工况统计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农用运输车的整车动力学和经济性的新型综合评价指标-行驶效率指标,研究结果有助于农用运输车进行合理的动力传动系统匹配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双燃料发动机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开发状况及其技术特点,双燃料发动机已成为目前柴油机燃用清洁气体燃料以使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排放和噪声得到改善的技术方案之一。通过对天然气品质、天然气对柴油的替代率、热效率及排放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双燃料发动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针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转矩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并联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转矩耦合下的运行模式,其次,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系统转矩模糊控制策略,并在5次NEDC和UDDS循环工况下与ADVISOR平台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电机辅助控制策略,在满足动力性能前提下,该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燃油经济性、环保性和发动机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4.
汽车热管理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管理是一种综合技术,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车辆的多种性能。车辆燃油经济性、排放及驾驶舒适性的提高对热管理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重型汽车当前的热管理发展现状,新型高效车辆热管理系统概念,基于仿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指出了这方面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iSight和ADVISOR联合仿真平台,采用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优化,主要对模糊控制策略的隶属度函数进行了优化,从而克服了基于专家经验进行参数选择的弊端。在ADVISOR中对UDDS工况进行了仿真对比。优化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合理有效,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不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和车辆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动力汽车的基础上,通过更改变速箱、增加P0架构(在发动机上增加BSG电机);集成P3电机、减速器和48V电池架构,初步完成一辆样车的研制。并进一步通过研究对比此样车和传统动力车的燃油经济性,分析48VP0+P3中混系统的燃油经济性。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采用48VP0+P3中混系统的样车相对于带启停的传统动力车油耗降低了大约15.8%,而相对于不带启停的传统动力车油耗降低了大约19.7%。同时,汽车的驾驶性能(纯电行驶、纯电起步)得到了显著提升,汽车的NVH、启停抖动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CO2减排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汽车已经成为CO2排放的重要来源,加强节能环保、减少CO2排放量、抑制温室效应已经受到高度重视。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排量、里程、参考车重、油耗,HC、NOx、CO这7个因素对CO2排放量的影响是显著的。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这些因素对CO2排放量的影响程度,发现这7个因素中,按照影响程度大小排列依次是参考车重、排气量、里程、油耗、NOx排放量、CO排放量、HC排放量。车辆自有参数对CO2排放量的影响较大,而其他排放污染物对CO2排放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影响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测量精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在用车的排放已经成为共识,国家标准规定了几种在用汽车排放的测量方法,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是其中之一.给出了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检测设备系统的组成和测量原理,从设备自身、被检车辆、人为因素、燃油品质和周围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测量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电动车普通铅酸电池的比能量和能量密度比燃油低得多,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目前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研究了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整车参数、燃料电池参数及电机参数等对续驶里程的影响,提出了提高续驶里程的措施,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和普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完善和发展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技术,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有压管道内串列管道双车的运移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管道车直径、车身长度的逐渐增大,管道双车的运移速度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而随着荷重的增加,管道双车的运移速度逐渐降低;不同车间距下管道双车的运移速度小于单个管道车的运移速度,且随着车间距的不断增大,管道双车的运移速度逐渐增大并向单个管道车的运移速度靠拢.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中的标准回归系数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雷诺数、管道车直径、车身长度、荷重、双车间距对管道双车的运移速度影响程度依次降低.研究成果为优化管道车结构,提高管道双车的运移速度,降低管道车的输运能耗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