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提出"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的目标任务。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部分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仍屡禁不止,特别是近年来,京津冀等地区出现较重雾霾天气,据气象部门分析,秸秆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及颗粒物成为雾霾天气的污染源之一,甚至还引发火灾,危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毕于运  王亚静  高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81-13184
介绍了秸秆焚烧的现状,指出了焚烧秸秆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秸秆禁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秸秆焚烧的原因及其影响,对秸秆还田的优点作了阐述,并从行政法律、经济技术方面探讨了控制秸秆焚烧,实行秸秆还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作物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秸秆禁烧难题,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秸秆重点区域禁烧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全国已经进入"全境禁烧"管理和"重点区域禁烧"管理相并行的时期,全国年均秸秆焚烧遥感火点数量由2004—2005年年均14 509个降至2016—2017年年均9 297个,东部平原区和华南区的秸秆焚烧强度明显减弱,但东北三省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秸秆焚烧的重灾区。并对我国秸秆焚烧治理提出4点政策建议,一是出台秸秆焚烧治理专项法律规定,二是完善秸秆禁烧区违规处罚,三是秸秆非禁烧区开展限制性焚烧管理,四是加强东北三省的秸秆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每到夏熟秋收,各地就不断传来焚烧秸秆的信息,城市被灰霾笼罩,空气中出现大量的PM2.5悬浮物等物质,能见度急剧下降,造成出行困难,甚至迫使飞机停飞。秸秆焚烧屡禁不止,要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应该提前为秸秆找到出路,让更多的废物变成资源。秸秆既是能源,也是饲料,还是增强地力的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只要因地制宜,搞好综合利用,完全可以解决秸秆  相似文献   

6.
凤阳县是农业大县,全年农作物秸秆产量达70万t。每到作物收获季节,秸秆焚烧成了各地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在禁烧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焚烧秸秆还时有发生。该文介绍了秸秆焚烧的危害,分析了秸秆处理及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秸秆综合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秸秆焚烧的问题,组织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出秸秆焚烧问题存在分歧的原因,并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卓灵芝 《农技服务》2011,28(9):1386+1388-1386,1385
介绍了焚烧秸秆的危害,分析了焚烧秸秆的原因,总结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方式、优势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秸秆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国每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在6亿吨以上。2008年晋中市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320.117万吨,其中焚烧丢弃186.1万吨,占秸秆总量的58.13%。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MODIS数据的河南省秋季作物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ODIS热异常产品数据,提取河南省秋季作物收获期的秸秆焚烧火点信息,经过初步筛选和地面验证,分析该时段内秸秆焚烧火点数量及时空分布格局,以期对政府为控制秋季秸秆焚烧采取的约谈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利用MODIS热异常产品数据提取的河南省秋季作物收获期秸秆焚烧火点的准确度可达86.54%,能准确反映河南省秋季作物秸秆焚烧火点的空间分布与发展态势。河南省2015年秋季作物秸秆焚烧火点主要集中在豫中、豫东、豫南地区,尤其是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开封等市,5个地区的秸秆焚烧火点总数占到全省秸秆焚烧火点总数的79.90%。2015年河南省秋季作物秸秆焚烧主要发生于9月27日至10月20日共24 d,整体表现平—增—减—平—增—减的趋势。河南省政府针对秋季作物秸秆焚烧采取政府约谈措施之后,秸秆焚烧火点数量大大减少,整体干预效果明显。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可对作物秸秆焚烧进行动态监测,为各级监管部门及时提供大范围内的秸秆焚烧信息,也为加强秸秆焚烧监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进入麦收时节以来,一些地区再次出现了大面积违规焚烧秸秆现象,秸秆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有的地方甚至引发了火灾事故,使得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6月14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我国拥有量居世界首位,由于秸秆利用的有效出路不畅,一些农民采取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焚烧,且屡禁难止。尤其秋收时,狼烟四起,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的危害,就是对土壤的破坏。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秸秆焚烧破坏了土壤生物系统平衡,加重土壤板结。改革传统落后秸秆利用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空遥感技术的秸秆焚烧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秸秆焚烧监测预警问题,提出了基于低空遥感技术的秸秆焚烧监控实现方案,阐述了无人机技术在遥感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秸秆焚烧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采用四旋翼飞行器搭载遥感数据电子系统,实现对云覆盖下秸秆焚烧火点的准确判断与定位。  相似文献   

14.
6月中上旬,伴随着夏粮大丰收的喜讯,农民焚烧秸秆的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由秸秆焚烧引发的大气污染覆盖了中东部数个省份,其覆盖范围之大极其罕见.禁烧秸秆,是各地政府每年麦收常抓不懈的一件重要工作.每年一到夏秋收获季节,各地政府都会加大对秸秆禁烧的宣传力度,并及时出台相关规定,诸如由农业、农机、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下发秸秆禁烧通告;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对焚烧危害进行宣传;有的乡镇更是下派干部承包禁烧区,制定了秸秆焚烧处罚规定等.而今年各地的措施之严厉,动员之广泛,付出之努力并不少于往年,但焚烧秸秆现象仍时有发生,并在部分地区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5.
秸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秸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势较秸秆焚烧前土壤提取液培养的种子明显提高,但种子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焚烧前处理无差异;幼苗芽长、胚根长和须根数与秸秆焚烧前处理差异均不显著,但苗鲜重和苗干重均明显减少;种子萌发期α-淀粉酶活性较秸秆焚烧前处理明显下降,胚乳储藏物质转化率明显降低;幼苗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秸秆焚烧前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这些结果揭示秸秆焚烧土壤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不大,但不利于小麦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夏收、秋收季节,秸秆焚烧是让各地政府部门大伤脑筋的事,许多地方年年发禁令,年年却烧不停。今年夏收以来,河北省未出现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据环境卫星监测,石家庄市连续6年没有秸秆焚烧着火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秸秆焚烧的整治力度,拓展了多种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如秸秆粉碎后还田,大力发展畜牧业来消耗秸秆等多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但年复一年产生的大量秸秆对于环境始终是一大污染隐患。作为人类传统燃料的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如何把农作物秸秆有效的作为能源使用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打造优美宜居城市"这一利国惠民的综合工程中,应加大对秸秆焚烧治理力度。张家口市是河北省种植春玉米、小麦、莜麦主产区,年产秸秆约480万t,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保护城市环境尤为重要。近年来为提升张家口市的城市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在综合规划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一、焚烧作物秸秆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   (一)玉米秸秆粉碎所需的加工费用.在调查中了解到,广大群众在秋粮收获后,为方便耕种和节省劳力,他们就用粉碎机把玉米秸秆粉碎后进行焚烧,而不是让秸秆直接还田.究其原因,他们认为不对玉米秸秆进行焚烧,就不便精细整地和提高播种质量.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把宝贵的有机质和535.8万元粉碎费用烧掉了.(见表1)  相似文献   

20.
黄晓斌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5):123-123,28
通过分析当前农村秸秆焚烧禁而不止的原因,阐述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机械粉碎还田技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