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网箱养鱼具有流水、密放、精养、高产等特点,利用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保持网箱内“活水”环境,给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既能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又不致于缺氧。鱼类生活在密集的网箱里,活动减少,消耗降低,同化作用增强。同时,网箱养鱼的方法简便,灵活,适应水域广泛,在淡水养殖业中有了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
自然流水养鱼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昌松 《河北渔业》2007,(11):36-36
自然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自然流水增加水中溶氧量,扩大放养量,增进鱼类生长速度的集约化养殖形式.具有小坑塘、全流水、高密度的特点.既可家庭养鱼形式,又可向工厂化养殖发展.  相似文献   

3.
流水养鱼是利用一定形状、大小的池子,通过对池内水体不断的补充和更新,保证池内水体环境适合鱼类生长、发育,用高密度放养和足量投饵来培育商品鱼的一种科学养殖法。它具有占地少、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管理方便、收效快等优点。我国水库众多,利用流出库外的水流,进行流水高密度养鱼,对充分利用能源,开展一水多用,为水库养鱼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如杭州市青山水库经过二百天的饲养,  相似文献   

4.
庞显炳 《河南水产》2001,(2):19-19,15
温流水养鱼是一种以温泉地热水或工厂余热水为水源,利用水体的不断交换从事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方式,具有周期短、产量高、可四季正常生产等特点。开发温流水养鱼,科学合理地设计建造鱼池是关键。1 设计建造温流水养鱼池的技术原理 设计建造温流水养鱼池的技术原理是:高效利用有限的温流水资源,使水体充分交换,保持鱼池良好的水质和充足的溶氧,在各方面为鱼类创造最适宜的生态条件,使鱼类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在较短的养殖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要使建造的鱼池经久耐用,满足多种需要,操作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农家流水养鱼是选择常年水源丰富的地点,筑很小的鱼池将水引入,在流水池中以大鱼种、高密度、人工饲料实行精养。由于流水养鱼占地少,建池易,设备简单,鱼类生长迅速,产量稳而高,管理方便;因而非常适合于山丘区有自然流水的农家经营。  相似文献   

6.
助农 《内陆水产》1995,21(8):9-9
流水养殖鲤鱼高产新技术助农流水养鱼是指利用特定的流水条件,进行小面积、高密度、强化饲养,获得高产高效的一种高度集约化精养方式。我国的流水养鱼到目前为止,还只处在零星的个别尝试阶段,但就养殖成绩来看,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以及我国零星试验的报告介绍养殖鲤鱼的...  相似文献   

7.
鱼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池塘高密度精养、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生态养鱼、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等几种。其中池塘高密度精养经济效益一般,养殖占地面积较大。流水养鱼受自然地理因素限制。网箱养鱼受到自然气候条件束缚较大。  相似文献   

8.
赵同庆 《内陆水产》2005,30(6):24-25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形式的流水养鱼方式.但如何有效利用溪河水资源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的研究却甚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2001年开始。采用当前国内外先进养鱼技术,利用溪河水资源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试验。2004年7月.经有关技术部门和专家对高产示范鱼池实际测产,大口鲶养殖产量达3.6万kg/667m^2,建鲤产量达9.2万kg/667m^2。现将高密度流水养鱼技术用答疑的形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集约化养鱼流行的通称法即:工业化养鱼、工广化养鱼以及高密度养鱼。所谓集约化养鱼,就是集机械、电气、化学、仪器、自动装置等现代化设施于一体,对养鱼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素诸如水流、水质、增氧、加温、投饲等进行人工控制,使鱼始终生长在最佳环境条件下,从而加快鱼类的生长速度和提高鱼类产量的养鱼形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74,(10):18-23
工厂化养鱼技术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是淡水养鱼方面的一项新的生产方式,它就是使淡水养鱼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就是说,其主要的工艺过程在于对鱼类生活环境进行控制,使小型水体能保持着恒定的水温和新鲜的水质;通过机械或人工的饲养管理,使养殖鱼类能在高密度放养的情况下,终年生长;从而达到速长、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