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浙江省67个基本气象站1971—2019年的观测资料,构建浙江地区梨生长发育期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指数,对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宁波余姚区梨为例,利用灾害指数构建气象产量预报模型,进而对灾害指数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年梨的花期和成熟期的大风灾害风险显著上升,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生长季高温...  相似文献   

2.
王丽娜  祝青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31-17133
利用大连地区近30年干旱、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观测资料,采用协同克里金、光滑薄片样条等方法,对大连地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空间化。结合1∶250000大连市地理信息资料,采用ArcMap软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空间分析,并制作了灾害分布和作物信息叠加的专题图。以冰雹灾害和作物产量分布为例,详细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空间化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为大连地区制定防灾减灾规划、优化农业种植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张掖市6个气象站1980--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气象灾害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1年来张掖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张掖市各县(区)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张掖市气象灾害频发,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发生,且季节性明显;大风、沙尘暴、冰雹年发生次数呈降低趋势,干旱、低温冻害、暴雨洪涝、高温、干热风、雪灾年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张掖市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具有地区性,与海拔高度及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刘婕  袁鹏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31-7132
利用延津县1971~2000年有关气象灾害的观测资料,对该县的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空间分布、季节发生规律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提出了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艳秋  陈宇  吴曼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60-1661,1692
利用2000~2012年辽宁省设施农业遭受暴雪及大风气象灾害的灾情资料和降雪量、大风观测资料,对辽宁省设施农业灾情的时空分布、强度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及大风是造成辽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暴雪灾害主要出现在2~3月,且与辽宁暴雪频次空间分布基本对应,主要出现在辽河流域及以东地区;大风灾害主要受辽宁春季大风和夏季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在4、7、8月,主要出现在沈阳、大连及辽宁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商洛市烤烟生长期内主要气象灾害区划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洛地区烤烟种植十分广泛,烤烟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但商洛山地立体气候也为烤烟适宜栽植带来一定风险。为科学有效地挖掘各地气候资源,服务当地精准脱贫,为一乡一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结合商洛气候特点及气象灾害观测资料,对烤烟生长期内主要的气象灾害冰雹和干旱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利用Arcgis10. 2软件制作完成商洛市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①同一灾害风险等级下,概率值相同的地区通常以片状分布;②不同灾害风险等级下,高、中、低风险区在各县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7.
利用江西中南部40个气象站1959—2018年的常规观测资料,参考烟叶全生育期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江西烟叶种植气象灾害危险性特征进行分析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影响江西中南部烟叶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按权重大小依次为暴雨、冰雹、连阴雨、低温冰冻和高温热害,其中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东部高、西部低;冰雹危险性分布西北高、东南低;连阴雨危险性西部高于东部,且内部呈现自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低温冰冻和高温热害危险性北部高于南部,东西分布比较均匀。综合来看,江西烟叶种植区气象灾害危险性表现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其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抚州和吉安两市北部的部分地区。本研究区划结果可为江西烟叶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小气象灾害对烟叶种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省1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和青海三江集团主要灾害调查资料中选取8个站点的灾害观测资料,分析了近11年来青海省对农牧业生产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干旱、霜冻、冰雹、低温冷害、干热风、风灾、雪灾等是影响青海农牧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地适宜,根据不同的作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防御措施,试图减轻各种灾害对农牧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根据赤峰市气象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该地区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剖析,提出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盟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8~2017年阿拉善盟气象灾害统计数据,分析阿拉善盟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阿拉善盟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大风、沙尘暴、高温和干旱等,气象灾害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大风和沙尘暴发生日数主要集中在春季,夏季次之。大风、沙尘暴近50年发生日数呈下降趋势,高温呈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来说,阿拉善盟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在北部,其中拐子湖地区发生三类气象灾害日数最多,巴彦浩特地区最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实时数据驱动的益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益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平台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分为3个平台:区域气象灾害监测平台可实时获取的区域观测气象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预报分析平台把大环流背号下的数值预报产品和区域监测系统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输出区域气象灾害的预报结果;预警发布平台根据预报结论的级别自动生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现了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流程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根据陕西省关中地区42个站点19512005年冰雹、大风以及雷电灾害的观测资料,对关中地区这3种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关中地区的3种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42005年冰雹、大风以及雷电灾害的观测资料,对关中地区这3种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关中地区的3种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49月份,其中冰雹和大风的发生频率较高,而雷暴的发生频率较小;(2)关中平原地区的灾害性天气发生最少;北部地区的白水,东部的华山、华阴等地,西部以及西南部的太白、凤县、陇县、千阳等地的气象灾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6年~2020年运城市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降水量、苹果产量。苹果种植面积等气象、生产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运城市苹果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线性倾向估计,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运城市苹果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中冻害和热害为偶发性灾害,连阴雨害和干旱灾害为频发性灾害,其中冻害对苹果生产的影响最大;运城市苹果园应针对偶发性气象灾害做好预测预报防范工作,针对频发性气象灾害做好常态化防范工作;对苹果生产影响较大的冻害应提高防范意识,及时预防与补救。  相似文献   

14.
灾害天气气象信息员辅助观测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灾害天气气象信息员辅助观测工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气象信息员队伍组建情况、业务培训与辅助观测工作方法,并对灾害性天气的辅助观测提出指导建议,同时探讨了机制建设问题,以期促进灾害天气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广东省主要气象灾害及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了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气象服务措施,以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浏阳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资料,结合浏阳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对影响浏阳金桔生产的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干旱、暴雨等是影响金桔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气象灾害.根据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布局金桔种植区域,加强气象灾害的观测和预报,采用避晒、避雨、避寒技术等是获取金桔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岱岳区各乡镇气象灾害调查资料及气象站和乡镇气象站观测资料,从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主要因子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提高农村对暴雨洪涝灾害的抗御能力。结果表明,岱岳区洪涝灾害轻、低风险分布范围大,主要集中于中部、东南部,中、高度风险区分布较零散,范围小,这些乡镇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通过1968—2008年气象灾害资料,分析临夏县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具有多样性、高频次、重叠性。灾害分布具有季节性、区域性突出的特点,整个县成灾面积不是很大,但累积损失较大。地理位置、当地气候、人文环境是形成临夏县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山高坡陡、降雨集中是形成临夏县气象灾害的地理环境因素。临夏县地处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因素随地势高度变化十分明显,是决定临夏县气象灾害的主要气候背景。人口逐增、植被分布不均、北部水土流失严重是加剧临夏县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和损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因素。同时,总结了临夏县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1年以来浙江省主要几个葡萄生育期观测点多年观测数据及慈溪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葡萄全生育期间各类农业气象灾害走访调查资料,结合葡萄各发育时段气温等主要气象因子数据,综合统计分析得到影响葡萄生长发育相关的气象指标、灾害指标及相关服务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78-2015年潍坊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及粮食产量等统计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EOF正交经验函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潍坊市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冰雹、暴雨洪涝、大风灾害为潍坊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占全部气象灾害的73.5%,各类灾害比重的年际变化较大。受灾面积与粮食产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从变化趋势看,干旱、冰雹、大风的受灾面积呈下降趋势,暴雨洪涝变化趋势不明显。从空间分布看,潍坊西部与南部为农业气象灾害的重灾区。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不统一,干旱多发生在西部,其次是东北部;冰雹多发生在西部与南部;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南部;风灾多发生在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