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我的家乡农田普遍种植红花草,很多意蜂场都到我的家乡春繁,那时我开始饲养意蜂.一般2月中旬,红花草开始流蜜,粉、蜜丰富,蜂场大都能取两次蜜和生产蜂王浆.到3月上旬,农田翻耕插秧,红花草蜜源结束,蜂群转移到其他省市去放养,春繁时再回.但到20世纪90年代,农田种植结构改变,红花草蜜源濒临绝迹,我就改为定地饲养中蜂.  相似文献   

2.
笔者说的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南部、中部很多省区农田普遍播种红花草、油菜、苕子等蜜源植物,这对养蜂的发展非常有利。笔者1972年开始饲养意蜂,全国各省市有很多蜂场到我桂南地区春繁,一般在元旦前开始春繁,2月中旬红花草大流蜜,蜂场能生产蜂王浆,摇2次蜜,3月上旬就转移场地北上(3月上旬农田要翻耕插秧)。  相似文献   

3.
敬惠 《蜜蜂杂志》2009,(5):34-34
我家乡把紫云英称为红花草.20世纪70-80年代,农田普遍播种红花草.在10月下旬,晚稻穗灌浆低头后,把田水放干就播种红花草.收割晚稻后,稻田就开排水沟,以免水淹,不用施肥和施农药.红花草仍然长得绿油油的.到次年1月中旬,就有红花草零星开花,盛花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粉蜜丰富,蜜蜂嗡嗡地在田间采集忙.在太阳光照耀下,农田的红花草映红半边天.好像一幅美丽的壮锦!正是这美好的春景吸引了不少省外的蜂场到我家乡来春繁.  相似文献   

4.
我家乡把紫云英称为红花草.20世纪70-80年代,农田普遍播种红花草.在10月下旬,晚稻穗灌浆低头后,把田水放干就播种红花草.收割晚稻后,稻田就开排水沟,以免水淹,不用施肥和施农药.红花草仍然长得绿油油的.到次年1月中旬,就有红花草零星开花,盛花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粉蜜丰富,蜜蜂嗡嗡地在田间采集忙.在太阳光照耀下,农田的红花草映红半边天.好像一幅美丽的壮锦!正是这美好的春景吸引了不少省外的蜂场到我家乡来春繁.  相似文献   

5.
去冬今春,南方繁蜂遇到50多年少见的阴雨连绵倒春寒天气,在四川繁蜂的多数蜂场,3月油菜花期未摇蜜,从云南入川的蜂场摇蜜3~5次。此次失收现象在湖南、湖北、安徽也有发生,4月份江苏油菜花期多数蜂场摇蜜2~3次,少数蜂场摇蜜4~6次,也有群产百斤蜂场。  相似文献   

6.
我地定地蜂场春繁路线的变策近两年来对油菜、小麦大量施用农药,给我地定地春繁的蜂场造成了严重威胁:大量蜜蜂中毒;刚刚开始交替复壮的蜂群数量锐减,难以增殖;刺槐花期来临时仍有蜂群中毒;再加上近两年我地刺槐蜜源流蜜欠佳,使定地春繁的蜂场更是雪上加霜。面对严...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60~70年代,80年代初,桂南地区农田普遍播种红花草。红花草在1月中旬开花,2月中旬大流蜜,花期40多天。红花草根叶绿色,花粉红色或红色,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照红半边天,像美丽的壮锦。春暖花开,气温通常在15~30℃,诱惑着各地养蜂者。记得笔者1972年春开始饲养意蜂,浙江、江苏、山东、辽宁、黑龙江、上海市等很多蜂场到浦江及灵山县放养意蜂,就连有大面积红花草的江西、湖北省也有养意蜂的人来这里放蜂,原因是江西春季雨水多,而湖北的红花草花期比这里迟,早春到这里早繁殖,蜂群壮大再回到其家乡摇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罗平县种植60万亩油菜在阴雨连绵中开花,让千户蜂场主愁眉苦脸,2月下旬放晴几天,摇蜜2~3次,收购价9500~11000元/吨,同去年持平。云南繁蜂蜂场3月到四川、湖北采油菜蜜,摇蜜2~4次,就地繁蜂蜂场摇蜜1~3次,部分蜂场滴蜜未收,川鄂减产50%上下。湖南安乡、津市等地有大面积  相似文献   

9.
张文 《蜜蜂杂志》2005,25(7):39
割蜜刀,所有养蜂的人都知道,我要说的这把割蜜刀却很特别,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2003年7月中旬,我的蜂场从深山林区转运到农村采秋蜜,繁殖越冬蜂。有一天,当地一位养蜂的成师傅来到蜂场,主动跟我打招呼:“您的蜂场规模不小啊!蜂箱做得挺标准的!……”我放下手中的工作,顺手递过板凳请他坐下,我们谈论起蜜蜂的话题。从此,成师傅经常光顾我的蜂场。他是已退休3年的教师,也酷爱“甜蜜的事业”,2年前养起了蜜蜂,但蜂群总是壮不起来,投资不少,就是不见效益,多次邀请我到他的蜂场作指导,找毛病,渐渐地我们成了好朋友。2个月过去了,秋季繁蜂即将结…  相似文献   

10.
<正>红花草,学名紫云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红花草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由于农田种植结构调整,我地红花草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蜂场距离本县城一条小河不过百米,最近2~3年来,由于县城人口急剧增加,全县的生活污水没经治理全排到该河段。前几年,各蜂场春繁普遍爬蜂时,我的蜂场倒没觉得爬蜂多严重,最近两年春繁时,别的蜂场基本上没有爬蜂了,而我的蜂场则爬蜂遍地。用尽各种药物效果不佳,并且连续两年春繁垮场,洋槐滴蜜无收,经我们分析认为可能是污染水源所致。2018年越冬场地就选择远离污水3km以上的地段,2019年春繁结束没发生爬蜂,4月5日南繁的蜂场将300箱强群放到离我蜂场不足500 m处,致我场发生大面积盗蜂,被逼无耐又迁回原场。迁回3天就发生爬蜂遍地,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乡地处河北省平山县,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素有"蜜库"之称。每年有大量外地蜂场涌入,但当地养蜂状况并不理想,亲眼目睹很多蜂场在秋繁后群势非常不好。我养蜂20年,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喜悦,从中摸索出一套秋繁措施。我认为搞好本地秋繁必须断子治螨,同时更换新王。  相似文献   

13.
回忆养蜂     
正人人都知道蜂蜜甜,但是未必知道养蜂人风餐露宿,转战南北的酸甜苦辣的生活。1972年3月15日,我开始为生产队办意蜂场。当年我县养蜂专家宁德敬来乐民宣传鼓励生产队办养蜂场,说养蜂投资少收入多,不占农田,是一项好副业,生产队长动了心,于是就办蜂场。经过协商,蜂场就起来了,我投资600元钱,生产队做20个平箱,一分现金也不出,让我和另一位社员陆家荣学习养蜂技术,每人每天记1  相似文献   

14.
李福洲 《蜜蜂杂志》2006,26(5):13-13
5月汉水流域地区5月份,是蜜粉源较为稀缺的时期。在4月中下旬油菜蜜源结束后,蜂场将以3类模式进入5月份:一类为蜂群北上或南下采刺槐蜜和柑橘蜜,二类为小转地进入本地山区采杂花繁蜂和生产蜂王浆,三类为就地不动,全靠人工喂糖和粉繁蜂并兼顾取浆。我蜂场较少北上采刺槐蜜,大多数年份采用二类模式小转地进入本地山区,以较少的饲喂生产蜂王浆。2005年大多数夏季蜜源植物开花比往年提前5天左右,见表1。5月份养蜂应做好三防工作:大转地北上采刺槐蜜的蜂场,要防因缺蜜产生盗蜂;小转地进入本地山区的蜂场,要防毒花粉中毒而垮蜂;留在油菜场地的蜂场…  相似文献   

15.
奇遇红花草     
李家勤 《蜜蜂杂志》2011,31(9):38-38
定地养中蜂的人都喜欢在蜂箱周围种植蜜粉源植物,以备给蜂群补充饲料,我也不例外。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增加植物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每当看到亲手种植的花朵上有蜜蜂忙碌时,心中感到无比愉悦。当从《蜜蜂杂志》上看到有关红花草的介绍后,立刻想到了引种问题,因为我的小蜂场附近有不少稻田,每年冬春都是闲置的,如果取得农户同意种上些红花草,我可养蜂农户也能肥田,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20,(3):17-18
<正>新冠肺炎疫情对南方蜂场和从各地迁移至南方南繁的蜂场影响很大。蜂群南繁(蜜蜂在四川的凉山州、攀枝花市及云南等冬季温暖的地方繁殖,也叫春繁)一般集中在川滇等地,春繁之后,具备良好产蜜能力的蜂群,随着各种花的花期,到达一个又一个蜜源地采蜜、采粉,追花夺蜜。错过花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本文以四川米易县为例。  相似文献   

17.
杨玉春 《蜜蜂杂志》2020,40(10):21-22
我叫杨玉春,是黑龙江省虎林市的蜂农。我从16岁开始从事养蜂生产,迄今已经干了30年了。我的蜂场有300群蜜蜂,平时管理还问题不大,一到摇蜜季节,就感觉累得吃不消。虽然摇蜜的时候都很高兴,但劳动强度大也非常辛苦。为了减轻劳动强度,2019年我买了1台8框电动摇蜜机,率先在虎林市的蜂场里带头使用了机械摇蜜。经过1年的摇蜜实践,我觉得效果比较好,所以,我把用电动摇蜜机的体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参见图1,2)。  相似文献   

18.
广西柳州地区的象州县大蒙林场 ,有良种伟叶桉(柳叶桉)266.7hm2(4000多亩) ,是养蜂度夏后的一个大宗秋繁蜜源场地。在林场附近农村 ,又有种秋红瓜籽瓜的习惯 ,其花粉繁蜂也很好。每年8月上旬 ,引来不少浙江等省区及本地的蜂场到此繁蜂采蜜。1996年秋 ,伟叶桉长到青壮期 ,加之气候适宜 ,蜂蜜大丰收。其中 ,广西平南县覃师傅的蜂场 ,共有150多群蜂 ,由于繁蜂管理得法 ,取蜜达4.5t多。从此 ,大蒙林场出了名 ,各地蜂场纷纷慕名而来。1997年秋 ,大蒙林场2.8km的路段内 ,来了大小蜂场36个之多。结果 ,蜂繁…  相似文献   

19.
1 2006年四川省蜂业生产形势 2005年底~2006年初,四川省气候温暖.异地越冬春繁、本地越冬春繁的蜂群群势都复壮良好.在我省油菜花期的大流蜜季节.虽然受阴天多雨的气候影响.大部分蜂场都取蜜3~5次.从云南和我省攀西地区越冬回来的蜂群取蜜最少的5次,多的高达8次。2006年4月份我省西蜂北上到陕西汉中、安康等地采油菜蜜,取蜜2~3次.春季生产总的情况是丰富.比正常年增产3成以上。在我省柑橘花期.雨水充足.花蕾分化发育较好.花期气候正常.大多数蜂场取蜜2~3次,柑橘蜜生产正常。总的形势是大部分产品增产,个别产品减产.养蜂农户收益略比上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去年 5月在拜访离我住地 10多km的何氏、黄氏蜂友时得知 ,他们都没在自己的家乡桂平县麻垌镇却到大新县采荔枝蜜 ,觉得奇怪 :桂平县是我区享有盛名的荔枝产地 ,怎么他们不在家乡采荔枝蜜 ,而把蜂场搬至离家几百里远的大新县呢 ?后来他们才告诉我 :每年荔枝花开时 ,外地成百车的蜜蜂搬到麻垌 ,往往一夜之间便在自己蜂场周围设满了蜂场。为了避免因蜂多花少使蜂场之间伤和气又能多收蜜 ,只好花些钱把蜂运到别人不注意的地方采蜜。当时 ,我很佩服他们的忍让精神 ,也很同情那些远道而来不明详情进场 ,后因蜂太多采不到蜜受到损失的蜂场。事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