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草药注射液,属非抗生素药物。我们自1990年开始对奶牛临床乳为和隐性乳房炎进行5000余头次的大面积治疗,获得了较高的疗效和经济效益。为了扩大动物治疗范围,从1993年起将中草药注射液试用于猪,兔等家畜的乳房炎和产后疾病,共收治疗母猪734头,其中治愈683头,治愈率为93.10%,好转33头,总有效率为97.55%,治疗母兔276只,治愈255只,治愈率为92.40%,好转13只,有效率为97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中兽医称乳痈,是奶山羊的一种常见病,多数由于产后乳汁郁积及邪毒侵入而发病,近几年来,笔者用中药治疗奶山羊乳房炎126例,痊愈93例,治愈率73.81%,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90.48%,无效12例,占9.52%。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不同地区500头患急、慢性乳房炎的奶牛,用“乳复生”、“乳炙清”联合给药治疗,急性乳房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9,3%,治愈率833%;慢性乳房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7.7%,治愈率72.9%,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中药膏剂和青、链霉素各对30例临床型乳房炎奶山羊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中药膏剂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山羊30例,治愈23例,治愈率76.7%,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共治疗30例,治愈18例,治愈率60%,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中药膏剂对奶山羊临床乳房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BNT诊断法普查,应用乳炎康对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显效率均达100%。对奶牛“+”治愈100%,对“++”奶牛治愈率80%。比青霉素药物治疗对照组提高20个百分点:对“+++”奶牛治愈率60%。试验中对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乳炎康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发现.以开水冲后加清凉水调匀口服。每日一次,每次每头牛300克,连用5天,治疗效果最佳。临床推荐该量。临床观察治愈后试验牛无任何不良反应,所产牛奶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中药“乳炎康”对奶牛及所产牛奶无任何不良影响。经生物统计学方法计算,乳炎康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奶牛干乳期乳房炎在临床上发病率高达30%~50%,严重地影响了奶牛产后的产奶量,为了降低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发生,我们用0.3%醋酸氯已定凡士林混悬剂对97头干乳期荷期坦奶牛进行了实验,其有效率达92.2%。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试验1组与试验2组隐性乳房炎感染率和体细胞平均数均下降,而对照组略有上升。乳康宁能够有效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和牛奶体细胞,有效率为92.11%,治愈率为52.63%;盐酸左旋咪唑效果低于乳康宁,有效率为58.97%,治愈率为10.25%。  相似文献   

8.
以雅安某地自然发病的奶牛为病理模型,以青霉素G钾粉针、苄星青霉素为对照,观察九鼎九号粉针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结果表明:九鼎九号对奶牛乳房炎的总有效率为90.0%(27/30),治愈率为66.7%(20/30);青霉素G钾的总有效率为75.2%(15/20),治愈率为50.0%(10/20);苄星青霉素总有效率为65.0%(13/20),治愈率为45.0%(9/20)。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确诊为临床型乳房炎的经产奶牛为对象,分别采用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和青、链霉素治疗。试验结果:用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共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112例,治愈93例,治愈率83.04%,好转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64%;用青、链霉素共治疗97例,治愈71例,治愈率73.20%,好转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6.60%。经检验,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P<0.05)。其中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的疗效明显超过青、链霉素(P<0.05);对化脓性乳房炎的疗效与青、链霉素相当(P>0.05)。结果表明: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疗效确实,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青、链霉素(P<0.05)。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病之一,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严重性急性乳房炎还会导致奶牛败血症或乳房废弃。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或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在牛乳汁中的残留,使正常乳区乳汁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治愈后2~3天,虽然检测试剂呈阳性反应,但时间极短(即24h),牛奶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后对人体的健康也无危害。笔者先后两期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分别采用乳房灌注药物、乳房灌注同时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第1期试验牛8头、10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一个疗程用药治愈率达37.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达100%。第2期试验牛10头、11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11.
乳腺炎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同时受到环境、病原菌及动物自身条件的影响,初产母牛乳腺炎的发病率要高于经产母牛,针对初产母牛的特点,作者从卫生管理、乳头密封剂的应用、疫苗控制、产前挤奶、蝇的控制、乳腺炎母牛乳汁的饮用、乳房水肿的防控、综合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乳源康"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以青、链霉素为对照药,乳房灌注给药,在奶牛场试用3年,"乳源康"治疗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1 638头次,2 203个乳区,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96.7%,平均疗程4.5 d.青、链霉素对照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276头次,359个乳区,治愈率为56.3%,总有效率为77.4%,平均疗程12 d;用"乳源康"治疗隐性乳房炎4 031例,用药1次~2次临床治愈率为100%;通过对56个患病乳区"乳源康"用药前后的细菌削减状况的检查,细菌转阴率为71.74%.因此,用"乳源康"治疗奶牛乳房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应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各种方法和防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草药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辖区内发生乳房炎的奶牛30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10头,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C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3组病牛的疗效。[结果]A组病牛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B组为80.00%,C组为10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C组病牛症状消失时间、痊愈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其余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西药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明显,缩短病牛康复时间,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经确诊为临床型乳房炎的96只波尔羊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8只,分别采用纯中药涂剂和青、链霉素治疗。试验结果显示:纯中药涂剂治疗临床型乳房炎波尔羊48例,治愈37例,治愈率77%,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用青、链霉素共治疗48例,治愈28例,治愈率58.3%,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经检验,纯中药涂剂对波尔羊临床乳房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P<0.05)。  相似文献   

16.
将人溶菌酶(human lysozyme,hLYZ)cDNA插入由pcDNA3改造而成的pcDNAK表达载体。用获得的重组载体pcDNAKLYZ转染COS-1细胞,经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能进行正确表达。将重组载体注射于哺乳母鼠,取其乳汁进行溶菌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分泌在乳汁中的重组hLYZ高达139mg/L。根据乳汁体细胞检测结果,选择健康奶牛和乳腺炎阳性奶牛,分别在干奶时和产犊前2周2次注射重组质粒pcDNAKLYZ,注射途径为乳腺基部穿刺,注射剂量为300μg/乳区,于产犊后1个月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对前一泌乳期发生的奶牛乳腺炎的治愈率为91.5%,对下一泌乳期奶牛孔腺炎的预防有效率王少为96.97%。由此认为。构建的表达hLYZ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可以替代抗菌素类油乳剂用于干乳期乳腺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效果的观察试验。试验结果为: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治疗试验中灌注组效果要优于饲喂组,但灌注组操作不当会引发二次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rial,CMT)法检测公英翘芦散治疗后乳区患病状态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用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法检测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治疗后牛奶体细胞数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公英翘芦散给药7 d后,患病乳区由75个减少到28个,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愈率达到62.67%,有效率达到90.67%。与治疗前相比,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用药1 d后体细胞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公英翘芦散组SCC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公英散组。公英翘芦散组在给药2 d后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5),给药3 d之后均极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1)。用药7 d后,公英翘芦散组治愈率可达68.29%,而公英散组治愈率只达到20.00%,差异极显著(P<0.01);公英翘芦散组有效率可达97.56%,而公英散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公英翘芦散的治疗效果极显著优于公英散(P<0.01)。以上结果说明,公英翘芦散可以作为治疗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有效药物,为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宁夏9个县(区)的16个规模化牛场采集327份患乳腺炎奶牛乳样,通过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检出含细菌乳样226份,乳样细菌检出率69.11%(226/327);鉴定出奶牛乳腺炎病原菌5大类9种260株,确认宁夏部分地区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酵母菌。乳腺炎的发生以单一病原感染为主,占84.96%(192/226);混合感染较少,占15.04%(34/226)。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摸清辽西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方法]本研究应用美国加州奶牛乳房炎检测方法(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对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定期采集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动态监测.通过临床检查和CMT方法对辽西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1 326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