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脱胶是除去苎麻中非纤维素物质(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脂肪和水溶物等),获得纯净单纤维的过程。经过脱胶后的纤维才具有可纺性。因此,脱胶是苎麻纺织上的一项重要工艺。到目前为止,烧碱煮炼法仍是最通用的脱胶方法。但该  相似文献   

2.
生物脱胶苎麻纤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安华 《中国麻业》2006,28(1):37-40,51
应用一种简便、廉价的细菌脱胶方法对苎麻进行脱胶,研究脱胶后的苎麻纤维性能。结果表明,苎麻细菌脱胶后残胶率1.82%,达到了脱胶要求。且松散了苎麻纤维横截面组织结构,对苎麻中纤维素无破坏,提高了上染色率12%左右,单纤维强力比碱液脱胶的大0.15N/tex,对白度影响不大。说明该脱胶法是一种绿色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
应用一种简便、廉价的细菌脱胶方法对苎麻进行脱胶,研究脱胶后的苎麻纤维性能.结果表明,苎麻细菌脱胶后残胶率1.82%,达到了脱胶要求.且松散了苎麻纤维横截面组织结构,对苎麻中纤维素无破坏,提高了上染色率12%左右,单纤维强力比碱液脱胶的大0.15N/tex,对白度影响不大.说明该脱胶法是一种绿色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苎麻微生物脱胶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生物进行苎麻脱胶对比传统的苎麻化学脱胶来说,有许多优点,如不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耗能少,成本低,安全,无公害等。所以,做为一种新的脱胶方法,苎麻微生物脱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麻纤维厌氧生物脱胶系统,对苎麻、剑麻、大麻和棕榈麻进行厌氧脱胶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过程中pH值稳定在7.2左右,化学需氧量(COD)在327 mg/L以下,氨氮质量浓度在5.2 mg/L以下,能实现近零排放;试验参数条件下苎麻脱胶效果优于剑麻、大麻和棕榈麻:苎麻纤维残胶率可达1.32%(低于化学脱胶),剑麻、大麻和棕榈麻残胶率分别为16.03%、20.13%、35.49%;各纤维强力指标能够达到传统化学脱胶法水平,其中苎麻的各项指标满足《苎麻精干麻》(GB/T 20793-2015)的一等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苎麻脱胶菌种的分布、生长、营养和脱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脱胶菌广泛分布于7省28县(市)的10类苗样中,从500多株脱胶菌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脱胶菌(编号为T85—260),它可在8小时内完成苎麻脱胶;T85—260的生长速度快,接种后10小时的活菌数即达顶峰;对苎麻胶质中较难被碱溶解出的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发酵速度快,因而在脱胶过程中定向破坏苎麻胶质主体结构,使之易于用稀碱除去,表现出生物脱胶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供试原麻长度、收麻迟早、脱胶干净与否和切割长度对测定苎麻纤维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原麻长度与纤维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收麻迟早和脱胶干净与否对测定的纤维细度有明显差异;切割长度以30毫米测定苎麻纤维细度较为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用苎麻作底物测定微生物脱胶酶活力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较用果胶作底的次亚碘酸法更能准确地反映脱胶菌的实际脱胶能力。文内详述了苎麻底物的制备方法,最适酶解条件和测定过程,并就脱胶酶的概念、测定原理和纤维素酶的干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红麻微生物脱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礼富 《中国麻作》2000,22(3):34-38
脱胶是麻类加工中基础而又关键的工序,脱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纤维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就红麻的微生物脱胶方法,脱胶机理和影响脱胶的因素进行概述,并针对现行红麻脱胶方法存在的问题对混种脱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桑皮纤维脱胶工艺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从桑树韧皮中提取出桑皮工艺纤维,对桑树韧皮采用化学脱胶法和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法分别进行了脱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法能降低桑皮工艺纤维的残胶率,且对纤维损伤小。制得的工艺纤维长度为52.7mm,细度为1.33tex。经与大麻工艺纤维对比,认为桑皮纤维物理指标接近大麻纤维,其脱胶、制纤工艺可参考大麻纤维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不同脱胶菌株胞外酶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DS—PAGE法,通过系统研究T85—260、T1163、T66等3株脱胶菌株在纯培养、灭菌和未灭菌苎麻脱胶过程中的胞外酶系,初步明确了T85—260的胞外酶为组成型,而其它两种菌株的胞外酶为诱导型,T85—260存在较多种类脱胶关键酶,表达量多,而其它两种菌脱胶关键酶种类和表达量都少。T85—260的快速脱胶机理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不同脱胶菌株胞外酶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DS-PAGE法,通过系统研究T85-260、T1163、T66等3株脱胶菌株在纯培养、灭菌和未灭菌苎麻脱胶过程中的胞外胶过程中的胞外酶系,初步明确了T85-260的胞外酶为组成型,而其它两种菌株的胞外酶为诱导型,T85-260存在较多种为在脱胶关键酶,表达量多,而其它两种菌脱腕关键酶种类和表达量都少。T85-260的快速脱胶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生物进行苎麻脱胶对比传统的苎麻化学脱胶来说,有许多优点,如不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耗能少,成本低,安全,无公害等。所以,做为一种新的脱胶方法,苎麻微生物脱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4.
脱胶是麻类加工中基础而又关键的工序 ,脱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纤维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就红麻的微生物脱胶方法、脱胶机理和影响脱胶的因素进行概述 ,并针对现行红麻脱胶方法存在的问题对混种脱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苎麻生物脱胶复合菌群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沤麻池、苎麻脱胶厂污泥、老麻园土和腐烂麻堆等生境收集自然菌群,采用室内温水沤麻的方法检测它们的原始脱胶能力,结果表明:这些自然菌群的脱胶能力较弱,使苎麻分纤分别需要12 d、18 d、14 d和10 d,脱胶后的纤维强度极低,最高只有2.83 cN/dtex,失去了工业利用价值.将不同来源的菌群等比例混后用于脱胶试验,其分纤周期为8d,分纤时纤维强为2.58 cN/dtex.以苎麻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复合菌群进行长期驯化,分别在驯化至69 d、89 d、182 d和407 d发现其分纤周期缩短到了5d、4d、3d和2.2 d,而且随着分纤周期的缩短,纤维强度也逐渐提高.复合菌群驯化407d后,分纤周期稳定在50h左右,分纤状况良好,纤维强度达到了5.52 cN/dtex.  相似文献   

16.
脱胶是麻类加工中基础而又关键的工序,脱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纤维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就红麻的微生物脱胶方法、脱胶机理和影响脱胶的因素进行概述,并针对现行红麻脱胶方法存在的问题对混种脱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用苎麻作底物测定微生物脱胶酶活力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较用果胶作底物的次亚碘酸法更能准确地反映脱胶茵的实际脱胶能力。文内详述了苎麻底物的制备方法,最适酶解条件和测定过程,并就脱胶酶的概念、测定原理和纤维素酶的干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带娣 《作物研究》2003,17(1):60-62
脱胶是苎麻加工中基础而又关键的工序,脱胶的效果直接影响精干麻品质和制成率。本文就不同基因型苎麻中胶质的含量及动态变化、生物脱胶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生物进行麻类纤维脱胶有三种形式:天然浸渍、纯培养发酵和酶制剂脱胶。本项研究属于第二种形式。关于枯草芽孢杆菌T66的选育经过和培养条件,已在本刊今年第三期上报道。本文报告用该菌进行苎麻脱胶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究了供试原麻长度、收麻迟早、脱胶干净与否和切割长度对测定苎麻纤维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原麻长度与纤维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收麻迟早和脱胶干净与否对测定的纤维细度有明显差异;切割长度以30毫米测定苎麻纤维细度较为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