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福建柏优良种源和家系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福建柏19个地理种源和48个家系造林试验,初步选择出10个优良种源和14个家系,其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6.09%~88.70%、15.19%~184.80%。参照福建柏优树国家标准,在优良种源和家系林分中,选择出优树179株,其材积遗传增益比优良种源和家系分别提高17.45%~122.51%、3.30%~191.69%。  相似文献   

2.
对卫星搭载的4个桉树6个家系种子进行苗期和田间生长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太空诱变的桉树家系苗期和田间各生长性状较对照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异,搭栽后6个家系田间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8.5%、91.5%、120.8%、85.4%、103.2%、81.2%,而未经诱变的同一桉树家系种子为74.1%、88.6%、59.0%、82.6%、92.9%、88.9%,仅6号家系未出现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3.
对8年生巨桉种源、家系试验林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表明:生长性状在不同种源、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形质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耐寒能力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不同家系间差并不显著。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选出适应福建省永安地区种植的巨按优良家系10个,树高、胸径、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4.80m、16.6om、0.1749m^3和4.42,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8.96%、加.44%、67.17%;优良个体15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7.91m、20.63cm、0.2976m^3和4.85,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4.9%、48.8%和184.1%。这些优良材料可以通过无性繁殖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杉木生长的遗传变异研究:三水平后代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杉木4个产地,分别随机选择当地起源的4个体分,每个体分选5株优势未(林分年龄均为25a以上,优势木之间相距50m以上)采种育苗造林,进行3水平后代测定,并研究了杉木生长在产地间、产地内林分间和林分内家系间3个层次的遗传变异规律。7年生时的生长测定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产地、林分和家系3个层次上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3性状产地间的遗传方差分别占总遗传方差的82.7%、75.4%和78.8%;产地内林分间分别占7.0%、10。6%和10、1%;林分内家系间分别占10.3%、14、0%和11.1%。树高、胸径和材积的产地间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75%、13、92%和35.82%:产地内林分间分别为3、41%、5.22%和12.83%;林分内家系间分别为4.15%6.00%和13、45%  相似文献   

5.
黑荆树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澳大利亚黑荆天然林19个种源区的168个自由授粉家及我国温州人工林的1个自由授粉家系4年生子代测定林的生长表现分析结果表明,种源及家系的高、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子代的遗传变草丰富、树高、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43、0.32,单株传力为0.32、0.22;长泰、南康两试点的树高、胸径在选择率为20%时的遗传增益为24%-33%。对两试点共同家系的合并分析发现,家系的生长性状存在较大的环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混合授粉子代测定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威宁华山松良种基地的混合授粉子代林的调查结果表明:约有50%的家系树高大于当地生产种,2/3的家系地径大于生产种,树高和地径的遗传力都很高,分别为92.7%和76.69%,遗传增益达到65.82%和26.44%。家系遗传力比单株遗传力高,树高遗传力比地径高。家系筛选以树高为主,有8个家系入选,入选率为24.24%,将入选的优良家系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就会获得更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7.
1989年以来,先后从浙江临安、开化及湖南等地引进杉木优良家系25个,进行杉木少株小区试验和多小区试验,并发地一般造林苗木和第1.5代良种苗作为试验对照,通过多年 试验和观测统计分析,筛选出显著优于对照并适于本地区生长的51、37、55等11个平均遗传增益达43.15%的优良家系,并估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43.82%,43.14%,42.2%,同时选4棵优树用于建立采穗圃。  相似文献   

8.
1989年以来,先后从浙江临安、开化及湖南等地引进杉木优良家系25个,进行杉木少株小区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和多株小区试验(对比法设计),并采用当地一般造林苗木和第1.5代良种苗作为试验对照,通过多年试验和观测统计分析,筛选出显著优于对照并适于本地区生长的51、37、55等11个平均遗传增益达43.15%的优良家系(其中51号家系遗传增益高达73.75%),并估算树高、胸径和村积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43.82%、43.14%、42.12%,同时选出4棵优树用于建立采穗圃。  相似文献   

9.
利用湿地松改良种子园的建园无性系生产的8个全同胞家系和20个自由授粉家系苗木共营建测定林3块。3-4年生的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自由授粉家系作全同胞家系的平均生长量显著地大于台山湿地松初级种子园的,2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益分别为5.54%,7.77%和23.41%,初步实现了建园目标;同一无性系的不同采种年份的自由授粉子代生长存在着差异,有随着种子园母树年龄的增大而表现渐佳的趋势;改良园中还存在着少量的误选无性系,需要继续作测定和淘汰。从无性系亲子的生长量相关分析中发现,生长较差的自由授粉家系,较大部分产自生长量缩小的母本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
火炬松速生家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Pinus taeda)因其独特的优越性,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营建速生丰产林的一个重要树种。对福建省南屿点和南安点火炬松引种家系5年生长量的调查分析表明:火炬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在家系层次上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在0.50附近,遗传变异系数多在5.0%以上。引种火炬松家系在南屿点的平均生长表现优于对照湿地松和马尾松。通过聚类分析,在南屿点选出9个速生家系,在南安点选出5个速生家系,其与对照马尾松相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95.2%和39.2%。  相似文献   

11.
杉木优良无性系区域化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广东、湖南和贵州3个省40个杉木优良无性系,于1998年在广东大坑山林场进行区域化试验。结果表明:6年生单株材积生长55%的无性系优于对照,其中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的有4个无性系,广东3个,湖南1个。广东提供的无性系表现较好,其中生长表现较优的GDL041、GDL043、GDL044三个无性系单株材积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占参试无性系的33%,其次为GDL042、GDL046无性系,其单株材积增益均达25.1%以上,在本省亦经过了3次以上重复试验,表现均较优,可大面积在广东造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DistributionandQuantityofwildSouth-ChinatigerDistributionTheSouth-ChinatigersonlydistributeinChinaandtheskullstruCtureappeartobethemostsimilarwiththoseoftheirancestors.Asoneoffivesurvivedtigersubspecies,thistigersubspecieshasthelestquantityandisthemostendangeredintheworld.Therefore,the"InternationalTigerConservationStrategy"ScientificWorkshop,whichheldinMinnesota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intheearlyof1986,pointedoutthattheSouth--Chinatigerwasoneofthemostendangeredanimalspecieswhichneede…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学(英文版)》2006,8(1):F0003-F0003
The White-berry Yew is indigenous to southern China, occurring in northern Guangdong, northern Guangxi, Hunan, southwest Jiangxi as well as in southern and southwest Zhejiang Provinces. Pseudotaxus chienii is an evergreen and dioecious tree or shrub with white cup-shaped berries and flattened needlelike  相似文献   

14.
As one of five survived tiger subspecies, the South-China tiger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specially disperses in China. This paper dedicated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y of wild South-China tiger, and also introduced distribution, quantity and pedigree of captive South-China tiger. In the middle of this century, about several thousands South-China tiger distributed in following provinces, such as Hunan, Jiangxi, Guizhou, Fujian, Guangdong, Guangxi, Zhejiang, Hubei, Sichuan, Henan, Shanxi, Shanxi, Gansu. etc. Until now, there are only about 20–30 wild South-China tigers distributing in the provinces of Guangdong, Fujian, Jiangxi, and Hunan, Sichuan, and 50 captive South-China tiger are raised in zoos of China. This subject is supported by Department of Wildlife and Forest Plant Conservation, Ministry of Forestry (Responsible Editor: Zhu Hong)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南方经济林生产现状,分析了南方经济林生产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市场对经济林产品需求,提出了保障南方经济林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出适于广东栽培的油茶良种,从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引进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2007年在广东连州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无性系平均单株结果量间的差异显著,各无性系单株结果量的重复力为0.595 1;初步选择出江15、桂A、101、桂3、江11、105这6个优良无性系,其平均单株结果量为74.33个,试验林平均单株结果量为56.26个,无性系选择遗传增益为19.11%;通过分析试验林的单株产量结构可知,结果量达一、二等的单株占参试所有无性系群体的比重不高,仅分别占4.8%、7.5%。  相似文献   

17.
2017年6月,在福建戴云山国家级保护区内采集到4号琴蛙标本,结合形态比较和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粤琴蛙(Nidirana guangdongensis),系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这一发现,将粤琴蛙的分布区域由此前已知的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和江西南部向东扩展至福建中部,为琴蛙属的系统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并根据福建省弹琴蛙和粤琴蛙物种的分布范围,探讨了2个物种的地理隔离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开始,从广东和江西2省收集8科12种观赏价值较高,在广东未广泛使用或仍属于野生状态的观赏植物进行苗木培育试验,培育结果表明:良洞迳林场苗圃的保存率和高生长量明显高于中山市林科所苗圃,木莲、浙江润楠、柳叶润楠和山杜英、猴欢喜、绒果梭罗6个树种在两地苗圃生长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林业部命名了10个"中国竹子之乡",它们根据自己之实际,发挥了自己竹乡的优势,走富民之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湖南木兰科植物有 6 属 34 种 2 变种,分布于 48 个县,多生长于海拔 500~1500 m 的山地阔叶林中.依据湖南木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结合系统分类和植物区系资料,经分析和推论得知:(1)湖南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它们与毗邻省(区)的种类关系密切;(2)湖南木兰科植物区系表现为多种区系成分的过渡与汇集,即华中、华东、华南和滇黔桂4 个区系成分的交汇、混杂和过渡;(3)湖南木兰科植物的多数种类是从湖南西北至西南以外地区迁移扩散而来,少数种类是在本省西北至西南地区及其周边省区分化形成;(4)湘西北至湘西南地区是湖南木兰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与现代分化中心.另外,还编排了湖南木兰科植物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