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龙生产队,有30户,149人,40个劳力,集体耕地151亩。1972年饲养生猪383头,其中公养283头,占73%。平均每人养猪2.6头,每亩养猪2.5头,卖给国家肥猪95头。 由于养猪发展了,连年增施猪肥,改良了土壤,粮食大幅度上升。1972年平均每亩施猪肥近40担,粮食总产达19.39万斤,比1964年的8.2万斤增加1.36倍,单产达1612斤。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户饲养生猪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生猪饲养概况   一般认为,我国养猪的生产方式有三类:一是农户散养,每户平均饲养3~5头猪,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75%~80%,生产的猪肉是偏脂肪型的;二是专业户养猪,每户饲养规模从数百头到上千头,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15%左右,生产的猪肉是偏瘦肉型的;三是工厂化养猪,年出栏1~5万头,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5%左右,生产的猪肉为瘦肉型.前两类生产的猪肉主要供给国内市场,工厂化猪场所生产的瘦肉型猪部分作供港活猪,部分供大城市消费.……  相似文献   

3.
<正> 定远县全面实施“畜牧富民”计划,推广实用技术,发展养猪事业,从1995年起,连续6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畜牧业生产十强县。2002年生猪出栏117.6万头,其中三元猪82.6万头,存栏62万头。在杭州举行的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等省际生猪流通评比中获第1名。他们的  相似文献   

4.
生猪是上高的传统产品。近几年来,上高把养猪作为一大产业来办,改变了“乔猪为过年”的小生产格局,使生猪生产由副业变成农村经济一大主导产业。1994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84.1万元,生猪出栏达50.1万头,比上年增长22.8%,生猪出栏率达158%;人平出栏达2.02头,比上年增0.35头。农民人平养猪纯收入316元,占纯收入的20.5%。生猪产值18301万元,比粮食产值多172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4%;占养殖业产值的64.8%;占畜牧业产值的76.2%。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全国十大生猪生产省之一,也是外贸出口的重点省份。70年代出口猪的数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我省生猪生产又得到了迅速发展,养猪数量增加,规模化养猪场增加。目前,全省生猪饲养量达437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56.78万头。1996年全  相似文献   

6.
自1986年以来,泰国养猪业迅速发展,已进入大规模经营阶段。目前,泰国有养猪场3428个,年养猪1130万头,其中饲养量超过1000头的猪场有310个。全国生猪产量以每年4.14%的速度增长,每年生产商品猪850万头,占总饲养量的75.2%。泰国大多数的养猪场集中在佛统、叻武里,差春骚、春武里和素攀武里府,这5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能多快好省的发展集体养猪事业?最近我们就此事调查访问了柳江县里团公社第二生产队。这个队在柳江县来说,是集体养猪发展较快、养得也较好的。1964年初这个队集体养的猪只有6头,而到年底就发展到36头,增加5倍,而且头头养肥养好,没有病猪死猪现象发生。去年他们卖给  相似文献   

8.
<正> 郾城县是我省最早的生猪出口基地县之一,生猪年出口量约5万头左右。随着农村生产体制变化,畜牧业四大体系不健全,生猪发展缓慢,连年完不成出口任务。为改变这一状况,从1986年开始,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郾城县进行瘦肉型猪技术开发,具体措施是以抓好外贸养猪场为中心,以外贸经营处和农村专业户为重点,进一步调动群众养猪的积极性。经过三年养猪技术开发,扭转了养猪被动局面,1988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19.8万头,成为我省外贸出口生猪的先进县。其具体做法是:1、加强外贸猪场管理,提高猪场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根据猪场条件,建立健全各  相似文献   

9.
范杰 《农家顾问》2008,(11):13-15
一个曾欠外债120万元的穷村,自从一位“女猪馆”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发展“生猪经济”,一跃成为全县富裕村。现在她筹资500万元,扩建一个年出栏万头生猪、实现利润200万元的养殖小区,带动全村兴建养猪小区6个.年出栏生猪5万头.人均15头.仅养猪全村人均年增收1500元,户均存款3万多元。群众说.她为乡亲刨去了穷根,既是一个猪馆.又是俺百姓的女村官。她就是河南省正阳县人大代表、王勿桥黄庄村党支部书记.走出了自己致富的“三步曲”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李峰。  相似文献   

10.
吴县越溪公社广大贫下中农,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猪的饲料是容易解决的,某些青草,某些树叶,番薯藤叶和番薯都是饲料,不一定要精料,尤其不一定要用很多的精料”的教导,大放“三水”,大种十边,以粗代精,广辟饲料来源,这几年集体养猪又有了新的发展,全年饲养量达32000头,超过了一亩一猪,一人一猪。  相似文献   

11.
锦州地区从自然地理环境来说,是著名的玉米带,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以养猪和养鸡占的比重较大。锦州地区正常情况下年生猪存栏约250万头,出栏400万头,从饲养量和生产能力上来看很大。但是,养猪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具体体现有许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猪人工授精技术没得到全面的推广和运用。采用本地猪交配种的仍占绝大多数。某村一村头墙壁上写一条广告标语:“本村长白配种”有人把该广告标语断句为“本村长,白配种”并把它当作笑话,  相似文献   

12.
1 当前养猪形势分析 近几年全国生猪市场波动明显,在2003年高猪价的诱惑,随着经济发展和生猪赚大钱的非理性引导下,在2004年一年,已有猪场扩大规模,增大饲养量,未养猪的也建场上规模,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各种猪场二元母猪曾一度出现供不应求,价格达到1 200元/头,到2005年下半年,社会猪存栏量增加,生猪出栏价格开始下滑,从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养猪专业步入低谷,全行业出现亏损,每出栏1头猪亏损在100元左右,猪料比价(生猪:玉米价格)一度达到1:4,低于公认的1:5.5(盈亏平衡点),进入全行业亏损.  相似文献   

13.
全县建成年出栏瘦肉型商品猪10万头的规模猪场1个,万头以上规模猪场16个,千头以上猪场30个,百头以上养猪大户1100多个,养猪重点村110多个,形成了“一龙、十强、百村、万户”的龙型经济发展格局。全县年出栏优质商品猪达100万头。瘦肉型猪产业龙头——京安集团年产瘦肉型商品猪10万头,种猪3万头,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瘦肉型猪产业集团,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评选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百强”,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优秀龙型企业”,被北京市列入“菜篮子”工程;被国家国内贸易部确定为“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品质一流,生…  相似文献   

14.
山东招远市辛庄镇西上庄村刘进起,发展规模养猪,采用科学养猪技术,到2005年上半年,年生猪饲养量2330头(存养810头,出栏肥猪1520头),养猪收入69万元,盈利21万元,全场10人,人均2.1万元,今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规模养猪第一大户,他的养猪经验主要是五好: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正大标准化养猪模式在陕西省快速推广。一年时间,全省年出栏50头以上的农户接近2万家,年出栏生猪186.8万头,占到全省出栏总量的16%,表明全省农民养猪正在走出传统,开始步入科学发展和规模发展的新空间。正大标准化规模养猪模式,是利用三元杂交猪生长快的优势,辅之以全价营养饲料和温度控制等集约化养猪方法。这种养猪模式为我省生猪突破千万头大关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市场的拉动,当前三元杂交商品猪格外走俏,同样的生猪,三元猪不但生长周期短,而且市场单价高出普通猪0.5元左右。遗憾的是,当前三元商品猪仅占整个生猪市场的25%,…  相似文献   

16.
我们包屯公社共有21个大队,170个生产队,6930户,36000口人,耕地85000亩,大家畜4580头。现有生猪13,964头,其中集体养猪4,000头,占养猪总数的28.5%,上半年上交和自食3500头,饲养量每户平均两头半,上了纲要。  相似文献   

17.
长岭县东六号乡山湾村前六撮屯共产党员甘宝成从养猪到贩猪,代销饲料富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能人,销售生猪的经济人。带动了一方百姓走上养猪致富路。甘宝成,今年52岁,共产党员,他养猪有七、八年的历史了。每年出栏生猪近百头。累计出栏生猪600多头,纯收入10万多元,存栏生猪20多头。他养猪不但有窍门,懂技术,还能够为猪防病治病。全屯的猪病防治都靠他一人。他发现村民在猪的饲养、管理、防病治病等方面没  相似文献   

18.
生猪生产是曹甸镇的一项传统大宗产业,占全镇农业经济的35%左右,年生猪饲养量达3万头,多以农户各家各户圈养为主。为配合做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切实抓好曹甸镇生猪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每年都必须落实猪口蹄疫O型免疫注射。但在免疫注射疫苗工作中常有一定比例的猪发生不良反应。2006年1、6月份全镇两次生猪口蹄疫O型苗防疫注射1.9860万头次,防疫中发生轻重反应率近30%,死亡18头.死亡率达0.09%,笔者将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田秀安是河北省滦南县奔城镇西南街村村民。他自2000年开始从事规模养猪,现已发展成为年存栏生猪2500头、基础母猪120头、年获利20余万元的大型养殖场。知情人都知道,是“绿色”生猪成就了田秀安这个“猪老板”。  相似文献   

20.
柳沟镇是阜南县生猪主产区,当地农民素有养猪习惯,但多年来生猪品种改良工作进展不快.为提高养猪水平和效益,阜南县把柳沟镇作为全县生猪品种改良和"111扶贫工程"重点乡镇.2002年从省种猪场引进大约克母猪118头,长白公猪17头;2003~2004年又引进杜洛克公猪26头.目前,全镇已建设14个生猪改良点,发展了12个养猪大户,建成猪场2个.养猪大户李自忠年出售二元母猪120多头,出栏育肥猪300多头,年获纯利12万元以上.五竹园顺成养猪场存栏二元母猪60多头、杜洛克种猪2头,年可出栏三元杂交猪1 000多头.目前全镇已推广二元母猪1 173头,年可繁殖三元杂交猪2万头.通过近几年三元杂交猪的推广,有如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