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种衣剂对蔬菜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玻板直立发芽法、保湿培养法以及盆栽法 ,就供试包衣剂对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种浓度 (E16 ,E17,E18)的种衣剂对白菜、甘蓝、萝卜种子的发芽均无不良影响 ,且E18对白菜、甘蓝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现为种子发芽正常 ,出苗整齐 ,种子活力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处理打破萝卜种子休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具有破除休眠和促进发芽的生理作用,而不同品种的萝卜具有不同的休眠期。由于休眠期的存在,直接影响种子发芽和商品性,迫切需要得到打破萝卜种子休眠最佳的赤霉素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赤霉素处理打破萝卜种子休眠试验结果表明:用赤霉素水溶液处理萝卜种子比用清水处理萝卜种子打破休眠效果好,尤其是用浓度为150mg/kg的赤霉素水溶液处理种子4h,对打破萝卜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太空诱变后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变异程度。[方法]以经太空诱变的薰衣草种子为试材,与未经太空诱变的种子进行发芽及出苗比较试验;同时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及不同浸种时间对太空搭载的薰衣草种子和陆地薰衣草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结果]太空搭载的薰衣草种子较陆地薰衣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出苗率均明显下降。在清水浸泡处理下,太空种子的发芽率为25.00%,发芽势为21.50%,发芽指数为1.904,分别比陆地种子降低了70.59%、74.71%和93.58%。赤霉素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空种子的发芽指标,但与陆地种子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仍较低,差异显著。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时间对薰衣草种子发芽影响差异不显著。当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时,最有利于太空种子成苗。[结论]该研究为太空薰衣草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及赤霉素处理对少花龙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赤霉素处理对少花龙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少花龙葵种子发芽的临界温度为8.06 ℃,有效积温范围在82~123 ℃;出苗的临界温度为8.66 ℃,有效积温的范围在122~182 ℃;适宜的发芽和出苗的温度为18~22 ℃.赤霉素处理浓度在100~200 mg/L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平均发芽天数和出苗天数均缩短.  相似文献   

5.
三种蔬菜种子贮存时间与发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年度采收的白菜、萝卜、尖椒种子采用吸湿培养法、玻板直立发芽法、盆栽出苗法测试了发芽率、生活力和出苗状况,结果表明:白菜、萝卜、尖椒种子贮存时间和长短与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成反相关。白菜、萝卜种子存放5年虽然仍有80%的发芽率,但是正常菌数已大幅度下降,出苗率<40%;存放5年的椒种子发芽率只有20%多,出苗率仅为20%。  相似文献   

6.
激素处理对麻黄种子发芽及成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麻黄。[方法]用赤霉素和生根粉分别处理麻黄种子,采用对比法研究激素对麻黄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用赤霉素、生根粉溶液浸泡种子1 d后分别有27、21枚麻黄种子发芽,砂藏后激素处理的种子5 d内发芽结束。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集中了出苗时间,且赤霉素比生根粉更能促进种子发芽。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出苗率。生根粉处理的麻黄种子出苗率、幼苗的根长与对照差异均显著。[结论]激素处理显著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了麻黄幼苗期的根长。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浸种对怀牛膝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赤霉素浓度对不同贮藏年份怀牛膝秋籽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赤霉素溶液及清水浸泡对常温下贮藏1a以上的种子效果不明显;用4%的赤霉素溶液100~300mg/kg处理及清水浸种24h,对当年收获的牛膝种子可促进发芽,提高发芽势,以200mg/k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萝卜种子在3℃以上可发芽,在土温25℃左右的沙壤中经过3~4天出苗,出苗后的萝卜幼苗既能耐受零下2~3℃的低温,也能耐受25℃左右的较高温度。萝卜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0~20℃。栽培春萝卜时必须覆盖地膜,以利提高土温,促进萝卜正常生长。浙中地区的春萝卜一般在2月上中旬种植为宜,可延续播种至4月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中甘11号’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甘蓝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片POD和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100 mg/L赤霉素处理甘蓝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株高、最大根长和根冠比等形态指标数值最大,分别为79%、96%、76.555、16.900 cm、13.788 cm、0.268;同时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和SOD活性最高,分别为122.5 U/(g·min)和269.446 U/g,MDA含量最低,为0.289μmol/g。[结论]100 mg/L赤霉素处理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利于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纸上发芽法研究了光照度对3个萝卜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处理对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光照度越低,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越高,种子发芽能力越强,幼苗生长越健壮。3个萝卜品种的生长状态均在黑暗条件下最好,其次是半光照条件,全光照条件下生长状态最差。  相似文献   

11.
探讨母树径级、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胖大海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观察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指数函数建立不同贮藏温度下胖大海种子发芽率与母树径级及贮藏时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母树直径50~59 cm提供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最大;母树直径<30 cm提供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最小.0℃贮藏下种子的平均发芽率最高,常温贮藏下最低.胖大海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保持种子50%的发芽率,其在-5℃、0℃和常温3个贮藏温度下分别不能长于135、195、45 d.综合分析表明,直径过大或过小的母树提供的种子发芽率均较低,从母树直径50~59 cm选种最佳,最好在0℃环境下贮藏种子,可以延长种子寿命至195 d,但胖大海种子不宜长久贮藏,优质的胖大海种子贮藏时间不能超过270 d.这为胖大海优种选择、贮藏及复壮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白术、黄芩和远志3种药用植物种子为材料,分别将含水量为3%、5%和15%的3种处理的种子在-10、0、20和36℃条件下贮藏1年,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在贮藏1年后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在温度和含水量2个控制因素中,含水量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较温度更为明显;3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随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种子含水量控制在3%或5%时,温度的高低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不明显,而含水量为15%的种子在0℃环境下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紫苏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化学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以奇苏3号紫苏品种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培养皿发芽方法研究甲基磺酸乙酯(EMS)不同浓度及诱变处理时间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即EMS诱变剂对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EMS浓度对紫苏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大于诱变处理时间。在处理8h时,EMS诱变紫苏种子的半致死浓度和极限致死浓度分别为1.25%和2.5%。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电导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快速预测种子活力,以2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40℃、85%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老化0、14、28、42、56 d,共115个种子样本,形成了宽广的种子活力水平范围,研究电导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带壳)浸泡液电导率大于糙米(去壳)浸泡液电导率。与种子浸泡液电导率相比,糙米浸泡液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的关系更密切。然而,糙米浸泡液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其线性回归模型R2分别为0.045 2、0.026 3、0.036 7,不宜用来预测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5.
PEG6000渗透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不同处理组合(PEG 6000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分别对2002年不同含水量种子和2004年人工老化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棉床发芽试验,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综合各指标获得以下最佳处理组合,2002年种子:含水量9.84%和6.03%+200 g.kg-1PEG 6000+处理时间1d;2004年种子:人工老化0 d+200 g.kg-1PEG 6000+处理温度25℃+处理时间2 d。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较整齐。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可以促进油松种子萌发,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处理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油松种子发芽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较大,但含水量太低则会抑制种子萌发;人工老化可以模拟自然老化种子活力变化,PEG渗透处理有利于老化种子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16.
甜玉米种子携带真菌与种子活力关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明确甜玉米种子携带真菌种类,探讨真菌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洗涤检测法和PDA平板法对市售7个甜玉米品种和2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种子携带真菌检测,同时以滤纸卷法对种子活力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种子外部带菌量差异显著,主要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青霉属 ( 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和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种子内部带菌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以甜玉米442最高,达到99.3%,普通玉米农大108最低,仅为4.4%;甜玉米种子内部寄藏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青霉属、曲霉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pp.)和黑孢属(Nigrospora sp.),其中甜玉米种子内部寄藏平脐蠕孢属真菌为首次报道。除甜单22外,其余6个品种的甜玉米种子内部总体带菌率和带镰刀菌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玉米品种。甜玉米种子多项活力指标显著低于普通玉米种子。【结论】种子内部带镰刀菌率与种子活力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内部寄藏镰刀菌是影响甜玉米种子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芭蕉芋硬实种子种皮透性差,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常规播种难以萌发,为了提高芭蕉芋种子发芽率,为芭蕉芋杂交育种奠定理论依据。以贵州采集的芭蕉芋种子为材料,采用酸蚀、碱蚀及GA3活化胚的方法对芭蕉芋硬实种子进行处理,达到软化及腐蚀种壳、解除芭蕉芋硬实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的目的。结果表明:NaOH和GA3处理效果不佳,因为,NaOH不能破坏种皮中栅状细胞或石细胞而透性差,激素物质不能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不能催化胚细胞的生化反应;以浓硫酸处理80~120 min效果较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均达到90%以上,发芽指数达到11以上,浓硫酸处理120 min有畸形苗,以保险角度和降低处理时间来看,浓硫酸处理80 min就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穗部及成熟度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选取不同成熟度的新春26号种子,在不同穗部间进行恒温发芽试验,测定其千粒质量、发芽率、幼苗鲜质量及幼苗干质量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成熟度越好,则千粒质量越大,相关活力指标越高,且表现为穗中部穗基部穗上部。对不同穗部千粒质量与活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开花后25d收获与开花后30d收获的种子,其穗中部千粒质量与种子活力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即随着小麦成熟度增加,小麦种子干、鲜质量与种子活力回归关系极显著。而且,其相应部位的幼苗鲜质量或干质量均与活力指数呈极显著关系,因此,可以用种子千粒质量大小、幼苗鲜质量或幼苗干质量判定不同收获期下种子活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多功能水对串叶松香草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方法]采用室内及田间试验,以串叶松香草种子为材料,用多功能水对其施以不同的处理时间(10、20、30、40、50、60 min),自来水处理为对照(CK),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种子活力。[结果]用多功能水处理串叶松香草种子30 min时,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种子活力均达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8个百分点、0.46、24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处理时间为40、50、60 min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均降低。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30 min处理的串叶松香草种子出苗时间早、苗齐、叶片大且壮。[结论]多功能水对串叶松香草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20.
梁海  李保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11-11312
[目的]研究大麦(Hordrum vulgare L.)芽浸提液浸种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其在作物良种使用上更科学、合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育大麦芽浸提液原液及10、30、60、100倍液进行黄瓜种子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干鲜重、根干鲜重。[结果]从发芽率、发芽势、幼苗干鲜重和根干鲜重看,大麦芽浸提液浸泡黄瓜适宜浓度为10~100倍液,60倍效果最佳。[结论]大麦芽浸提液对种子萌发起着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一定浓度的大麦芽浸提液活化了种子体内的酶系统,促进了种子贮藏物质的分解,加速种子萌发进程;利用大麦芽浸提液进行种子处理是一项新的农业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