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人们被蜜蜂螫后,一般人会在螫点皮肤处出现红、肿、痛、痒、胀、麻等不同的反应及感受,但对于少数免疫功能异常的人来说,即使被个别蜜蜂螫后也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后果,这如同青霉素过敏一样,严重时会引起人体死亡。当蜜蜂螫中人体某些穴位(如太阳穴、晴明穴等)时也将会引起中毒性过敏休克。  相似文献   

2.
民间应用蜂螫治病的历史悠久,流传于众多国家,蜂螫时蜜蜂螫刺排出的蜂针液,含有多种活性肽、酶和生物胺已由现代生化、药理和医药界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蜂螫治病经验与经络学说、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蜂针疗法隶属于中国针灸,根据不同病情循经络皮部和穴位进行不同手法的螫刺,既有蜜蜂针刺的机械作用,又有蜂针液的化学刺激和药理作用,蜂针后的局部充血反应还有温灸效应。蜂  相似文献   

3.
蜂疗概论     
房柱 《中国蜂业》1995,(5):20-21,27
蜂疗概论江苏省连云港市蜂疗医院房柱(续上期)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螫。蜂螫使人体出...  相似文献   

4.
刘晓敏 《中国蜂业》2006,57(6):29-29
蜂针疗法时用活蜂螫刺,会有程度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这疼感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疼感的强弱存在极大差异。为了减轻就医者的痛苦.可以在蜂疗时使用外用止痛药物止痛。  相似文献   

5.
徐连宝 《中国蜂业》2000,51(4):37-37
许多传统经验常会令人误解 ,如传统养蜂告诉养蜂者在睛暖天气和流蜜期很少挨螫 ,其实这不完全正确。研究人员发现影响蜜蜂螫刺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92 4%的防御行为是基于气象因素 ,在高温、无风、高气压、天晴时 ,蜜蜂螫刺明显减少。流蜜则对蜜蜂螫刺影响不大 ( 0 1 %) ,另外蜜蜂螫刺还受 7 4%的未知因素影响。影响蜜蜂防御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群势 ,通常认为蜜蜂螫刺是为了保护蜂巢而不是其本身。报警激素是由工蜂释放 ,其在空中的浓度影响着其它工蜂的行为 ,因此强群显现出更强的防御能力。这些理论研究能使养蜂人在管理蜂群时少被蜂螫。常…  相似文献   

6.
陈力同志,男,年龄66岁。2006年5月18日因打排球时右手发球用力过猛而扭伤疼痛。右手臂伸直时有点呈弯曲状。手臂向外,向内旋转动作时有扭痛,手臂向上伸展时腋窝处似抽筋痛,同时手按压右肘关节内侧面疼痛难受。认为休息几天就会好去的,但一直拖到5月21日仍然不见好转,所以从6月1日前来诊治,采用活蜂螫刺天井穴,用蜂3只,螫刺合谷穴,用蜂3只。6月15日螫刺曲池穴,用蜂2只,螫刺天井穴,用蜂2只,螫刺极泉穴,用蜂2只,螫刺少海穴,用蜂2只,螫刺合谷穴,用蜂2只,计用蜂10只。6月8日右手疼痛减轻,能伸直些。又螫刺10只。6月13日又螫刺10只,总计35只,于7月…  相似文献   

7.
本人曾于 1 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对 3 0名鼻渊、鼻炎 (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患者运用活蜂螫刺进行治疗 ,疗效显著。用活意蜂螫刺 ,首先应做过敏试验 ,问清患者有无蜂螫或蝎刺史 ,有无过敏症状 ,然后根据患者口述再进行适量过敏试验 (过敏体质除外 )。一般取患者背部皮肤 ,正常消毒后 ,用镊子轻轻夹住蜜蜂 ,使其腹尾部螫针螫入皮肤 ,数秒钟后拔出 2 0分钟~ 3 0分钟观察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如全身无过敏性荨麻疹 ,哮喘休克 ,意识模糊等状 ;局部出现痒痛 ,充血红肿块直径不超过 1 0cm视为适应体症。其次穴位选择与螫刺疗程 :根据中医…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蜂螫的最早记载始于《诗经·周顷·小毖》(公元前1200年):“莫予荓蜂,自求辛螫。”但确切记载蜜蜂螫人的最早记载则始于罗愿《尔雅翼》(1184年)。治疗蜂螫始于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1094年):用芋梗治蜂螫。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中,对治疗蜂螫记载颇详,全书五十二卷,其中有二十三卷涉及蜂螫治疗。蜂螫过敏休克有使人致死的危险,要即时注射肾上腺素、盐酸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等药物,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1998年-2003年间我处共收治体表血管瘤患者46例,皮肤纤维瘤患者39例。蜂针过敏试验阴性后,在瘤体上面活蜂螫刺。留针20分钟。经1-15次蜂针均获治愈。因蜂针液有软坚、活血、化瘀、消炎之功效,经随访除其中纤维瘤1例瘤直径1cm,治疗4次用蜂4只,1年以后复发,其余治愈后随访1-3年无复发。蜂针治疗体表面血管瘤及皮肤纤维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潘振堂 《中国蜂业》2006,57(3):27-27
人老腿先老。随着年龄增加,容易出现膝盖痛,可能是患了骨刺、风湿或类风湿。应用蜜蜂螫刺有一定疗效,具体方法是,一年四季,左右膝盖用蜂螫刺,开始用活蜂2只,出现肿胀是正常现象,待消肿后再螫刺。如果反应正常可以每次增加1—2只蜂针,连续4-5次后基本可治愈。这种不花钱,不打针,不吃药,用几只蜜蜂就能治病,有兴趣的蜂友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不断有蜜蜂螫死、螫伤路人的报道,这让我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件事。2003年邻县蜂场转场至我县,由于蜂群初进场很乱,见人就螫,一人路过被蜜蜂螫到太阳穴部位,当场休克,及时送进医院,花去近千元医药费,该蜂友只有自认倒霉。2004年我蜂场附近村民,进山挖药,不慎被大胡蜂螫伤,出现严重过敏,半小时后休克,随行的村民急忙将他送到乡医院,路过我蜂场时,我将备有的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让随行人强行灌入其口中,咽下,  相似文献   

12.
蜂毒是蜜蜂在自然界中的自卫武器 ,贮存于毒囊中 ,通过毒腺从螫刺进入敌人皮下组织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很多人谈蜂色变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被蜂螫后疼痛难忍。从祖国医学以毒攻毒的理论来说 ,被蜂螫后的那种痛楚是难以言喻的 ,但同时也给被螫者带来健康。1、蜂螫使患者因祸得福实例例 1 :1 952年 ,湖南小姑娘王孟筠 ,虚报年龄 ,参军支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抢救国家财产跳进新疆老龙河而致聋和瘫痪。虽经部队全力医治 ,病情有所好转 ,但医生判断 ,这个小姑娘最多只能活到 1 8— 2 0岁 ,兵团领导对这个少女的不幸十分关心 ,王…  相似文献   

13.
房柱  房冰 《中国蜂业》2010,61(4):49-52
本文从中华养生蜂疗保健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国内外利用蜜蜂及其产品供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概况.介绍了中华养生学的发展史和取得的成就,蜂养生在中华养生学中的地位以及古人应用蜂养生的方法和成就.在现代,结合经络学说和针灸医术,由蜜蜂直接螫刺法,发展到取下蜂螫刺器官用不同刺激手法,循经络皮部或穴位针刺,以进行养生蜂疗保健的方法得到普遍推行,成为独具东方特色的蜂针法.本文阐述了人养蜂、蜂养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在回顾和肯定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养生蜂疗保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分析了当今蜂养生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方向,对从事和开发蜂养生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对推动蜂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前就有蜂针螫刺治病的记载.由于蜂毒螫刺的疼痛和各种不同程度的反应症状,延缓了这种神奇独特蜂毒疗法的应用,其发展受到阻碍.近几年,采用蜂毒疗法医治多种疾病,而且效果神奇.由于媒体的宣传,各种蜂疗书籍的出版发行,还有默默无闻的蜂疗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蜂毒疗法已经普及.众多的蜂疗医院和蜂疗诊所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5.
于先觉 《中国蜂业》2006,57(10):27-28
实例一:重庆市荣昌县龙集镇胡某,女,50岁。2002年患子宫流血,她在荣昌县人民医院花掉6000多元治疗无效。患者于2002年3月进行蜂针治疗。经试针,无过敏反应。第一天用蜂针螫刺关元、太冲两个穴位,各用1只蜂。从第三天开始,每周3次用蜂针螫刺、关元、太冲、气海、气门、天枢穴、带脉、命门、上髂、中髂、下髂等穴位。每个穴位用蜂4只。同时用蜂散刺下腹部,治疗三个月共用蜂576只。  相似文献   

16.
蜜蜂过敏     
随着养蜂事业的蓬勃发展,养蜂户、养蜂场日渐增多;各式各样的蜂产品源源地投放市场,蜂螫过敏、食入蜂产品过敏的病例也屡见报道。人们渴望了解有关蜜蜂过敏的知识及预防、治疗的办法,这里做一概括性介绍。蜜蜂及其产品引起的过敏反应,主要通过三条途径:1)蜜蜂的螫刺;2)蜜蜂虫体尘屑的吸入;3)蜜蜂产品的食入。  相似文献   

17.
中医蜂疗医学对于诸多病症有着特殊的医疗作用,但同时又存在着许多美中不足的缺陷,目前使用的术语不规范。根据我从事蜂疗临床总结的心得,提出以下建议以飨读者。现将蜂针螫刺术语归纳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黄汉武 《蜜蜂杂志》1996,(11):10-10
蜂针治疗腹股沟神经痛综合症湖南大学医院(410082)黄汉武笔者在临床上用活蜂螫刺治疗腹股沟神经痛综合症收到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患者刘某某,女,44岁,左侧腹股沟处持续性疼痛已半年,稍加刺激疼痛加重,有时连会阴部也有抽痛,下蹲、站立、行走、咳嗽时疼...  相似文献   

19.
廖子俊 《中国蜂业》2007,58(5):35-35
我老伴69岁,身子板硬朗,动作稳健,外出办事总是以自行车代步。去年5月,她为了避让汽车,下自行车时没站稳,右脚外侧韧带受损伤.整个踝关节红肿得像包子一样,痛得十分厉害,跪在地上怎么也站不起来。儿子把她背回家后找来红花油擦了几次,肿胀消了些,疼痛依然如故,还是不能用力着地。看到这个情景,我决定改用蜂针治疗。试针之后,我便直接用蜂螫了她两针,一针刺太溪穴,一针刺剧痛点。谁知效果竟出乎意料,不到两个时辰,她就试着下地慢慢走路了,虽然还有点疼,但完全可以坚持住。第二天出门,她又能跟往常一样骑自行车了。我趁热打铁,三天之内对那两个穴位连续蜂螫两次。后来她扭伤的踝关节一点也不痛了,红肿也全部消失了。整个治疗过程只不过5天。老伴感到喜出望外,兴奋地说:小小蜂针止痛这么灵,我左脚的那处老伤也有望治好了。  相似文献   

20.
成荣钢 《中国蜂业》2008,59(1):20-20
2007年9月28日,贵州省桐梓县高桥镇高桥村清帮塘组的姚安帮之妻,上山做农活,不慎被树上的一窝胡蜂螫了两针,严重过敏,急忙被送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